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疆尼勒克县卡普契克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时间:2024-09-03

牛建忠,朱西敏,廖思平

(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30)

1 区域地质特征

矿区位于伊犁成矿区博罗科努Au-Cu-Pb-Zn-Ag-MR-Sb-磷-硫铁矿-石墨-宝石-煤成矿带东段,是一个以铅、锌、铜矿为主的成矿带,成矿与华力西早期岩浆侵入活动有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断裂构造对成矿作用控制明显,矿体形态及物质组分等是地层、构造及岩浆活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本文以卡普契克铅锌矿为例,分析了区域上铅锌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初步探讨了铅锌矿的成因及成矿规律,并说明了区内的成矿潜力。

2 矿区地质特征

区内主要出露地层为石炭纪大哈拉军山组一段,岩体为华力西中、晚期花岗岩,岩体规模均较大,受岩体侵入影响,在接触带外侧岩石普遍发育角岩化,硅化等蚀变现象;区内北西向断裂构造和次级派生断裂发育,断层性质为逆冲走滑为主。对区内火山作用和岩浆作用控制显著[2]。不同方向断裂交汇部位,是区域火山期后热液和岩浆热液上升、运移的良好通道,后期断裂活动往往对元素有进一步富集作用,尤其是多组裂隙汇合处往往容易形成矿体,是寻找构造热液蚀变型铅锌金矿的理想场所[3]。

3 矿床特征

(1)矿体特征。通过地表槽探工程揭露,初步圈定铅锌矿体2条,矿体多呈北西~南东走向,多呈透镜状、豆荚状产于石炭系下统大哈拉军山组中(图1)。

PbZn1矿化体特征受南北向断裂控制,储存于其派生北西向断裂中。产状235°∠80°,厚2.26m,出露长度约20m,矿化体位于断层下盘,产状与北西向断裂产状一致,围岩为粉砂泥岩,受构造作用岩石破碎、角砾发育,具硅化、褐铁矿化。矿化体空间上呈透镜状、条带状,矿化体两端均被冰碛漂砾覆盖,无法追索。断层上盘以片理发育为主,硅化强,向外减弱;下盘发育破碎带,岩石片理劈理极强,并有强褐铁矿化,硅化,发育有石英细脉,零星黄铁矿化,两盘之间发育一层50cm的构造角砾,角砾磨圆极好。经刻槽样分析Zn含量为0.437%,Pb为0.019%,Au为0.13 g/t。

Pb2矿化体特征产于石炭系下统大哈拉军山组一段第四、第五岩性层接触的粉砂质泥岩中,围岩主要有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矿化为方铅矿化、闪锌矿化、黄铁矿化,沿断裂及裂隙分布[4,5]。矿化体空间上呈透镜状、条带状,矿体产状235°~240°∠65°~80°。矿化体长约520m,厚度0.41m~1.15m,平均厚度0.68m。Pb品位0.23%~2.61%,平均品位1.42%。沿矿体走向,中部较厚,品位较富,向两端厚度逐渐变薄,品位逐渐变贫。

(2)矿石矿物组分。矿石矿物组合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褐铁矿、孔雀石、黄钾铁钒等;大多呈星散浸染状、细脉状分布。脉石矿物有石英、绿帘石、方解石、斜长石等。

(3)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粒状结构、它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6]。矿石构造主要有致密块状、浸染状、细脉浸染状、碎裂状等四种。

4 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探讨

根据卡普契克铅锌矿点的矿化与围岩蚀变特征,矿体产于博罗科努山南缘深大断裂带北侧的晚石炭世及二叠世花岗岩岩体内外接触带附近,明显受博罗科努山南缘深大断裂派生的次级断裂控制,赋矿岩石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第一段第四岩性层、第五岩性层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晚石炭世及二叠世的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

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钾化、绿泥石化、云英岩化、孔雀石化、褐铁矿化、黄钾铁钒化、碳酸盐化等,矿体分布总体特征与断裂走向一致呈线状,局部呈囊状、团块状,同时矿石品位变化较大,推测早期的矿质沿断裂通道运移在构造宽松的环境下成矿元素在局部富集,后期的断裂再次活动,促使铅锌、铜富集形成矿体[7]。由上述特征可以推断其矿床成因属受断裂控制的构造蚀变型矿床的成因类型。

5 找矿标志及找矿前景

(1)找矿标志。①区域性深大断裂的次级断裂带对矿带的分布有一定的控制作用。②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一段,特别是本段的第四、第五岩性层是本区主要的赋矿层位。③岩体的内外接触带是找矿的有利部位。④以现有的矿体标志分析,孔雀石化、黄钾铁钒化矿化蚀变为典型特征。硅化、褐铁矿化蚀变较强的部位,是寻找铅(锌)矿的重要标志。⑤地表可见的浸染状、星点状、细脉状方铅矿化、孔雀石化、蓝铜矿化,以及浅黄色、灰褐色铅锌氧化物亦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其中孔雀石化与铜、铅锌矿关系密切,二者呈正相关关系。⑥矿区一级水系冲沟中似铁帽状的铅锌矿转石、孔雀石化的铜矿转石是直接找矿标志,顺铅锌矿、铜矿转石沿水系向上追索可以找原生的矿化体露头。⑦化探Cu、Pb、Zn、Ag元素异常套合较好以及物探激电异常显示地段对找矿有一定的指示作用[8]。

(2)找矿前景分析。区内岩浆岩十分发育,在多期次的构造运动中,断裂构造也非常发育。在对调查区已有的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矿化类型及成因资料综合分析研究基础上,认为矿区具有扩大规模、找到具有一定规模的构造蚀变型铅锌矿床的潜力。①区内火山热液活动较为频繁,造成了区内火山岩的普遍发育,为成矿提供了良好的地质背景。矿区内北西~北西西向、北东向断裂构造发育,特别是北西向断裂表现为张性,规模较大,宽度可达50m,延伸大于10km,是区内的主要导矿、容矿构造,有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铅锌矿化、碳酸盐化等多种矿化蚀变,也是引起矿化的主要地质因素。为铅锌矿形成提供了良好的运移通道和储矿空间。②区内化探Au、As、Pb、Zn等中低温元素含量较高,并且高含量点在构造带尤其北西西向构造带上具有延续性,且与矿化蚀变现象吻合,对矿化现象的发现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③区内目前已发现金属矿种有铅锌等,铅锌矿(化)体2条,矿床类型基本属于构造蚀变类型,大致沿北西西方向断裂分布,矿体规模不大,但局部品位较高,找矿前景较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