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免疫调节细胞Th17/Treg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在子宫腺肌病中的意义

时间:2024-09-03

张培荣 槐中美 廖子龙 徐加誉 吴 意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518081)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及子宫肌层的局限性或者弥漫性病变[1-2]。近年研究报道[3],子宫腺肌病发病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机制尚不明确。Th17细胞为最新发现的辅助性T细胞亚群,在自身免疫及防御细菌感染中起到重要作用[4]。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可参与免疫自稳、维持免疫耐受。机体正常状态下,免疫调节细胞Th17/Treg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可相互制约共同维持内环境稳定[5]。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可传递负性调控信号,阻止T细胞活化及增殖,并诱导T细胞凋亡,在机体免疫中起到重要作用[6]。本研究探讨免疫调节细胞Th17/Treg及PD-L1在子宫腺肌病中的变化及意义,分析相关细胞因子在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及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5月—2018年1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98例(子宫腺肌病组),年龄(38.1±7.4)岁(25~51岁),月经周期(32.2±3.6)d(27~36d)。纳入标准参照文献[7],均行全子宫切除术。排除标准:其他生殖器良恶性肿瘤、子宫肌瘤;围绝经期;神经系统病变;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自身免疫病变;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药物治疗史;妊娠或者哺乳级阶段。同期选择本院子宫全切除术后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81例(子宫肌瘤组),年龄(36.8±7.4)岁(28~47岁);门诊健康体检女性67例(对照组),年龄(37.7±8.1)岁(23~51岁)。3组年龄比较无差异(P>0.05)。

1.2 病理分级

将子宫腺肌病患者按子宫内膜入侵子宫肌层程度分为3级[7]:浅肌层为Ⅰ级、肌层中部为Ⅱ级、肌层中部以上为Ⅲ级。

1.3 检测方法

1.3.1血液指标子宫腺肌病患者在术前和术后3个月月经干净3~7d时采集空腹静脉血,子宫肌瘤组及对照组在入院时采集月经干净3~7d时空腹血液样本。 经肝素抗凝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Th17、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分别计作Th17%、Treg%);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白介素-10(IL-10)、IL-17、IL-2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1.3.2组织指标收集子宫腺肌病及子宫肌瘤患者子宫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常规切片制片后,参照各抗体要求进行相应的热抗原修复,PBS冲洗3次。切片中加入兔抗人PD-L1(1∶100)并4℃孵育过夜。取出后PBS冲洗3次,加入通用性IgG抗体-HRP多聚体,室温30min。PBS冲洗3次,每个切片中加入2滴刚配制的DAB溶液显色,取苏木素复染,自来水再次返蓝,梯度酒精脱水干燥,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脂封片。在高倍镜(400倍)随机选择5个视野,单个视野观察细胞在200个以上,按着色深浅及阳性细胞所占比例判定结果:①着色深浅,黄色至棕褐色计3分,淡黄色计2分,浅黄色计1分,无色计0分;②阳性细胞百分比计分,阳性细胞数81%~100%计4分,51%~80%计3分,11%~50%计2分,1%~10%计1分,0% 0分。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各组免疫调节细胞及免疫蛋白比较

子宫腺肌病组Th17细胞、IL-17、IL-23均高于子宫肌瘤组和对照组,PD-L1免疫组化评分高于子宫肌瘤组,Treg细胞、IL-10、TGF-β水平低于子宫肌瘤组和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各组免疫调节细胞及免疫蛋白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与子宫肌瘤组比较△与子宫腺肌病组比较P<0.05

2.2 子宫腺肌病组不同病理分级者免疫调节细胞及免疫蛋白比较

病理分级为Ⅲ级组Th17细胞、IL-17、IL-23、PD-L1免疫组化评分平均高于Ⅱ级组和Ⅰ级组,Treg细胞、IL-10、TGF-β水平低于Ⅱ级组和Ⅰ级组(均P<0.05),见表2。

表2 子宫腺肌病不同病理分级组免疫调节细胞及免疫蛋白比较

a与Ⅰ级组比较c与Ⅱ级组比较d与Ⅲ级组比较P<0.05

2.3 子宫腺肌病患者治疗前后免疫调节细胞及免疫蛋白比较

子宫腺肌病组患者治疗前Th17细胞、IL-17、IL-23、PD-L1免疫组化评分均高于治疗后,Treg细胞、IL-10、TGF-β水平均低于治疗后(P<0.05),见表3。

表3 子宫腺肌病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调节细胞及免疫蛋白比较

3 讨论

子宫腺肌病为育龄妇女常见疾病,可引起多种临床症状。近年发病率呈上升和年轻化趋势,有一定的恶变可能性,尽早诊治可减轻患者痛苦[8]。关子宫腺肌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越发受到临床重视。相关研究报道[9-10],子宫内膜自身的免疫缺失及内环境能够降低机体对子宫内膜细胞的清除能力,引起局部强烈的免疫反应,导致多个免疫因子异常表达。

Th17及Treg细胞为CD4+T淋巴细胞亚群,二者在分化期间可相互依赖,共同保持机体免疫内环境的稳定[11]。Th17细胞可特异性分泌致炎细胞因子IL-17,诱导致炎性细胞因子大量分泌,导致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聚集,参与自身免疫及炎症病理改变[12]。IL-23能够促进IL-17分泌,促进炎症反应发生而参与免疫调节[13]。Treg细胞可分泌多种抑制性细胞因子,避免机体刺激性免疫反应的扩大,并抑制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14]。另有研究表明[15],Treg细胞不仅可抑制其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还可抑制效应T细胞对外来抗原的免疫应答。IL-10为Treg细胞的效应分子,其可抑制过度免疫所致的损伤,其表达增强后能够提高NK细胞活性,对机体病毒的清除具有积极作用[16]。本研究显示,子宫腺肌病组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IL-17、IL-23水平高于子宫肌瘤组及健康对照组,Treg细胞、IL-10、TGF-β水平明显下降,并在不同病理分级中有明显差异,证实子宫腺肌病发生中伴有明显的免疫调节紊乱,说明免疫调节细胞Th17/Treg异常表达与子宫腺肌病发病及疾病进展有关。治疗后免疫调节细胞Th17、Treg水平改善,测定其指标可能有利于疗效的评估。

PD-L1为免疫应答的主要调节因子,参与肿瘤免疫、自身免疫[17]。与其受体结合影响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生成,维持信号通路的动态平衡,对抗原的清除起到积极作用[18]。机体健康状态下,PD/PD-L1信号通路的激活能够抑制自身免疫病变,表达异常可降低局部微环境T出现免疫缺失,导致免疫逃逸[19]。本研究发现,子宫腺肌病患者PD-L1免疫组化评分相对较高,说明其可能参与了子宫腺肌病发生。考虑其异常表达能够影响局部微环境,从而利于子宫内膜的异位浸润、种植及生长[20]。同时本研究发现,不同病理分级中PD-L1免疫组化评分呈梯度性变化,病理分级越高其免疫组化评分及相对表达量越高,说明与病情相关。已有研究报道,子宫腺肌病患者内膜上皮细胞中PD-L1表达明显增加,说明其不仅能够反映患者机体细胞紊乱状态,且可直接影响子宫内膜细胞的生长及增殖,是监测患者免疫抑制状态及病情的有效指标。

综上所述,免疫调节细胞Th17/Treg及PD-L1在子宫腺肌病发生中有重要作用,监测其表达可能为辅助诊断提供有效指标。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有待加大样本量评价。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