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工业化背景下广东农村金融服务推广中的财务策略

时间:2024-04-24

尹蓓

【摘 要】在工业化背景下,广东农村地区城乡差别逐渐缩小。以外来务工人员为服务主体的金融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发展形态,因而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市场调研,选取广东东莞的外来务工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对广东农村金融服务推广的现状做了调研。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就如何采取合理的财务策略配合金融服务和推广,实现既能为农村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更安全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又能合理地控制服务成本,保证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工业化背景;金融服务;财务策略

40年的改革开放,成就了广东农村地区工业与城市化水平的飞速发展,从三来一补到OEM,工业化大潮汹涌澎湃,大量农民工自广阔的内陆地区向广东沿海城市的大规模自由集聚,这里百业兴旺、人口稠密、工厂林立、各类专业市场繁荣。一方面,在工业化背景下,城乡差别逐渐缩小,以农民工为服务主体的金融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发展形态,因而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呼唤更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二是呼唤多种金融支付工具供选择,满足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另一方面,原本就存在的农村金融设施短缺、支付工具单一的问题日益突出。在农村地区,因为金融机构布点成本相对较高,同时,农民工对新型支付工具的发展和使用需要投入更多的宣传和培训,且他们所能承担的金融服务费用较为有限,怎样采取合理的财务策略配合金融服务推广,既能为农村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安全便捷的支付服务,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又能合理地控制服务成本,成为了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工业化背景下广东农村金融服务的基本情况

在工业化背景下,广东农村城乡差别逐渐缩小,农民工输入地与输出地之间由人流而派生的资金、货物、信息三流的交互形成了解决传统“三农”问题的一个全新研究领域。以外来务工人员作为主体的金融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发展形态。在金融服务方面,原本就存在的农村金融设施短缺、支付工具单一的问题日益突出。?

二、广东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非现金金融服务产品不足,难以满足多层次的需求

目前广东各地农村中,能满足农村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这一群体消费者使用的非现金金融服务设施仍然短缺,以银行卡设备布放为例,无论是POS还是ATM机具,在外来工大量聚集的乡镇和工厂,布设量都远远不足。缺乏自助金融服务产品,导致大部分的支付需求只能用现金结算,转账等其他金融服务只能去到银行网点办理。例如在广东深圳、东莞、中山等工业区,厂区林立,外来工聚集,因非现金金融服务产品短缺,汇款业务基本只能去镇区银行网点办理,在中秋、春节等节假日,会出现外来务工人员往家乡汇款的高峰期,这时银行网点汇款往往排长队。而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等新兴支付工具因条件限制、宣传不够及对支付风险的考虑,外来务工人员在汇款转账时应用并不广泛。

2.服务渠道欠缺,存在金融机构设置的局限性与服务需求快速发展的矛盾

近几年,随着各金融机构改革的实施,部分国有商业银行逐步淡出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减少,而农村信用社及邮政储蓄银行等也从自身经营利益考虑,不断将网点撤并,导致农村结算服务渠道减少,服务力不够。例如在广东东莞市,从 2005年至2017年,农村信用社网点数由于内部撤并,由高峰时的700多家降到了500多家,半数以上村落厂区距离营业网点3公里以上,客观上造成了广大外来务工人员的消费及汇兑需求日益增长而相应的金融服务机构在萎缩的现实,导致办理金融业务常常需要走远路、排长队。服务渠道的减少,与农村外来务工人员金融服务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日益显现。

3.宣传及服务成本较高,影响金融服务的推广

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农村地区,除了金融机构布点成本相对较高。同时,因农村外来务工人员群体金融知识基础较差,风险意识较薄弱,对新型支付工具如自助机具、网络支付、手机支付等了解和使用需要投入更多的宣传和培训,同时他们所能承担的金融服务等费用较为有限需要投入较高的宣传及服务成本,也制约了金融服务的推广。

三、市场调研

为了解工业化背景下农村外来务工人员的金融服务现状及他们的需求情况,我们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在广东东莞某厂区,对500位外来务工人员进行了调研分析。

1.市场调查情况

2.市场调查情况分析

通过对东莞地区工厂外来务工人员调查问卷,对外来务工人员的金融消费行为意向及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1)人员结构分析。从东莞市外来务工人员年龄结构来看,18-25岁者占比接近60%,初中、高中以及中专(中技)段占比超过90%,这一部分人群是该市制造业的主力群体;该人群中1-3个月汇兑一次者占比为60.2%。

(2)金融消费行为分析。在外来务工人员中,对金融支付工具的了解欠缺,非现金支付工具使用频率不高,汇兑业务仍然比较依赖传统的银行网点的柜台服务,汇款周期和频率受到现有金融服务基础设施的限制特征明显。近90%的外来工群体对排队难、金融服务网点少等方面的问题,意见较为突出。他们年轻,学习能力较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较为强烈,愿意尝试使用便捷安全的非现金支付工具,对网络支付、手机转账等新兴支付有兴趣,但因不会用或安全顾虑使用不多或从不使用。

3.工业化背景下的农村金融服务推广市场竞争SWOT分析

通过市场调查的结果,对工业化背景下的农村金融服务推广进行市场竞争SWOT分析?,以便于更好地进行服务的切入及规划。

(1)优势(Strengths)。在工业化背景下,以农民工为服务主体的金融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发展形态,需要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及多种支付工具供選择,为金融服务推广提供了广泛的市场需求基础。

(2)劣勢(Weaknesses)。在农村地区,因为金融机构布点成本相对较高,需要投入更多的安全配置、宣传和培训费用等,使得成本因素成为制约金融服务推广的瓶颈。

(3)机会(Opportunities)?。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人群年轻、学习能力较强,对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和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接受能力较强,面对该群体的创新性金融服务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4)威胁(Threats)。如何控制成本,将影响金融服务的持续性和发展空间。在农村金融服务推广中,成本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内部协调和人员调配,市场应变能力有一定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场扩张的张力。

四、工业化背景下农村金融服务的推广及财务策略

针对工业化背景下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对金融服务推广及相应的财务策略有如下建议:

1.以“一站式”的服务,实现金融、政务等多样化服务的综合

通过集成的自助设备或社区金融站模式,将政府信息发布与交互、汇款转账、代缴费以及其他便民服务通过自助设备进行产品集成,形成“一站式”业务办理模式,为农民工提供政府信息动态查询、居住证管理等政务服务以及转账汇款、信用卡还款、充值缴费等多种非现金支付金融服务,将原来可能需要几小时或几天到不同的地方才能全部办完的事,一站式完成,充分体现了服务利民、便民的目的和效果。同时,通过“一站式”集约化服务,可以减少自助设备重复和人员投入,节约金融服务成本,多业务办理的良好体验更能提升服务的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

2.合理进行农村“一站式”的服务推广的选点

农村“一站式”的服务推广中,自助设备或者金融服务站的布放位置及选点既要从外来务工人员的集中度,金融服务的安全性考虑,又要兼顾成本,以实现有效、便捷、高效、安全的服务。通过行政和金融集约化的服务内容,力争取得各级政府支持,采取直接铺设自助设备、设立服务站进入自然村村委会、村警务处、工厂厂区内、工厂员工宿舍等一线区位,达到服务的目的,又能降低安全维护成本。

3.金融服务手续费设置合理

自助设备或金融服务站提供的金融服务手续费设置要合理,在市场调查中我们发现,广大农村务工人员对手续费还是最为关心的问题,适当优惠的定价虽然在单笔服务费上可能有所降低,但能吸引到更多的人群办理业务,如果在自助设备或者金融服务站办理业务的手续费比去乡镇金融机构办理费用还高的话,有很大一部分人群宁愿选择舍近求远,就会给服务推广带来阻力,造成设备使用率低,投入产出比反而下降。

4.制定合适农村外来务工人员金融服务宣传方案并付诸实施

为达到预期效果的同时控制好宣传成本,在进行农村外来务工人员金融服务宣传时,应该选取合适的时机和方式,比如选择在中秋、春节前等外出务工人员汇兑高峰期前开展宣传。同时,深入到厂区、专业市场等一线区位,印制派发宣传折页、宣传单张,进行集中培训或宣传。

5.大力推广新兴支付业务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等新兴金融服务发展迅速,因不需要投入设备成本和服务站人员维护成本,在金融服务推广中更具优势。但在农村地区,基于基本条件的限制或安全顾虑,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等新兴支付工具使用率并不高。在农村金融服务推广中,一方面应开发符合实际需求和农村应用场景的手机APP等综合金融服务产品;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宣传力度,引导支付理念的更新,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在更大的范围内带动使用这种快捷便利的金融支付工具在农村的使用和普及。

五、总结

本文从工业化背景下的广东农村金融服务基本情况入手,通过实例调查,分析了当前农村金融服务推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相关建议,并以合理控制服务成本的角度对相应的财务策略做了论述。本文的论述和实例希望能为工业化背景下农村金融服务推广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曾真.新形势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财务管理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3 (18) :12-13.

[2]吴宝宏,晋一平.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财务风险的根源与治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 (5) :137-139.

[3]贾立,汤敏,李泽毅.双目标制下农村微型金融机构财务可持续的影响因素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3) :132-14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