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田夏利 熊 莹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计算机专业的研究与应用
◆田夏利 熊 莹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湖北 430223)
竞赛项目驱动式教学将竞赛和教学有机结合,在注重基础理论教育的同时,将知识点的讲授与运用融入实际竞赛项目中,着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本文将竞赛项目驱动教学法应用于计算机专业教学实践,探讨了融赛于教、以教促赛的“讲授+设计实践”教学模式。
项目驱动;教学改革;创新实践
计算机应用技术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与各应用专业领域专业技术互相结合,多学科互相渗透的综合技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科特色主要体现在:理论性强,实践性强,要做到专业特色鲜明、专业能力突出就必须切实加强实训,加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竞赛项目,将知识点的讲授与运用融入实际竞赛项目中,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原理、技巧培养的同时,更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强化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同时,更强调创新设计应用的准确性与实效性。以竞赛项目为课题,引导学生自主研发设计方案,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钻研精神,达到融赛于教,以教促赛的目的。
竞赛项目驱动式教学是将竞赛和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将专业学科竞赛融入专业建设中的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紧密联系行业需求和市场发展趋势,通过项目驱动兴趣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目标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1]。
同时,学生通过参与竞赛的方式,可以使学与赛相结合,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由于竞赛实战与企业的需求相近,教师可以根据课程间的耦合密度和内在逻辑性,以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以竞赛题目为导向,使教学内容与实际操作衔接更加紧密,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增强动手能力。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赛,在竞赛实战中把书本上所学知识更好的理解并融会贯通,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能够加快培育更多高端、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在将竞赛项目融入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围绕学科竞赛,采用明确而典型的工作任务,达到培养学生的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学生能力的形成是循序渐进的,从分散的知识、单项的技能到综合的应用必须在实践中得到训练。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将“竞赛项目导入驱动”教学法纳入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形成“讲授+设计实践”的教学模式,把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查阅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等方面。在以竞赛项目为目的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通过完成一个项目,认真踏实、有目的的学习,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同时,通过完成一个项目,有助于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一定的训练,获得一定创新设计能力和初步的研究开发能力,从而更好地迎合计算机领域的市场需求。
“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工科信息类学生编程的入门课程,在日常教学当中,学生很难将枯燥的基本理论与工程实际联系起来,所以,实时地将“蓝桥杯”等竞赛题目引入课堂,使学生立刻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并很快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知识点有所理解并融会贯通。例如经典的“三对夫妻过河”问题:有三对夫妻要过河,只有一条小船,小船最多同时能载二人,要求任一女子不能在丈夫不在场的情况下与另外的男子在一起,如何安排三对夫妻过河?
发现问题:(假定三对夫妻用变量A,a,B,b,C,c表示,大写字母表示丈夫)。
(1)在两岸的情况是:如果小写字母在的,其对应的大写字母必须在(除非没有任何大写字母在)。
(2)单独坐船的必须是小写字母。不然岸边一定会有女子在丈夫不在场的情况下与另外的男子在一起。
编程思路:创建两个字符数组 bank1[]= { } 用来存河岸一边的数据,bank2[]={ }存放另一边的数据。
写个判定函数S1{ },对bank[] 数组里面的的元素判定,对于不符合问题1条件的返回否。
执行过程:
①第一次从bank1[]里面取一组两个字母的字符数组sting[]给bank2[],并且要求此时两端满足判定S1{ }。
②然后从bank2[]取一个或两个字母,要求此时两端满足判定S1{ };接着再从bank1[]取一个字母组成sting[]给bank2[]。
③重复以上两步,直到bank1[]为空。
笔者发现,即使明确了执行方法,学生还是比较难于理解和实现,这时,如果能用图形化表示出来执行过程,只需具备基本的编程能力就可以求解,如图1。
图1中实线箭头代表去程,虚线箭头代表回程,编号为执行顺序,纵轴表示女,横轴表示男,线段的长度表示乘船的人数为1或2。至此,将抽象的问题用二维平面坐标轴表示,进而转化为清晰的解题流程,问题得解。
while( 1 )
{ bank1[]—→sting[];S1{ bank1[] };
sting[]—→bank2[];S1{ bank2[] };
if(sizeof(bank1 [ ])=0)break;
bank2[]—→sting[];S1{ bank2[] };
sting[]—→bank1[];S1{ bank1[] };
}
end
图1 “三对夫妻过河”问题编程图解
目前,计算机行业发展迅速,而专业教材的更新速度往往跟不上新观念、新技术的更新,竞赛中涉及的一些内容往往在书本上无法学到,以竞赛为平台依托,整合课程,不盲目追求“完整性”、“系统性”而是要求“够用”、“适用”、“会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能学到本专业的扎实理论基础,还能练就过硬的实践经验和实际动手能力。
近年来,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参加全国各类计算机学科竞赛中均取得不俗成绩(思科杯、华为杯、华三杯、蓝桥杯等)。既提高了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学习的兴趣,又通过技能竞赛检验学习成果,不但实现了我院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使学生的开发和应用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根据高校本科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工程目标定位及要求,在“湖北省深化普通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指导下,将学科竞赛引入课堂教学中,将竞赛项目驱动法引入实际教学设计环节中去,不断探究适合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的创新与实践教学机制,有助于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成为通过基本训练,具备一定创新设计能力和初步的研究开发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此举顺应了目前国家大力倡导的提升高等学校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建构的大方向,为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研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新办法。
[1]霍楷.创新平台设计与育人模式改革[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6.
[2]胡伟平.新工科背景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8.
[3]柳长安,白逸仙,杨凯.构建“需求导向、校企合作”行业特色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6.
校级教研基金项目(编号:162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