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

时间:2024-04-24

常小庆

【摘 要】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投入也越来越多,而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却还停留在重业务,轻管理的现状,忽略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整体发展,为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适应国家改革发展的变化,充分体现其发展战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就显得尤为的重要。本文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希望能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预算管理的落实。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预算管理;思考

全面预算管理是将单位的决策目标及其资源配置用预算管理的方式加以量化,以达到单位资源有效利用,实现整体目标,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的管理活动或过程的总称。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壮大。如何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从而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已成为当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1.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提升管理水平

全面预算是单位特定期间的资源配置状况和经营活动的详细安排。全面预算管理以全面预算为基础,是在全员参与,涵盖全业务,管理流程全跟踪的综合管理体系,正如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戴维·奥利所指出的那样: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长短期目标、战略和单位的年度行动计划很好地协调,通过预算的编制、实施和修正,完善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营管理模式的需要,而且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综合管理水平,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长期战略发展目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提高资源的有效配置

通过编制全面预算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细化分解为各预算执行单位的具体工作目标和行动计划,各个预算单位通过相互沟通各自的计划和需要,并能及时地、正确地评估其他预算单位的计划和需要对本预算单位的计划和需要的影响,更好地协调各预算单位的行动,从而单位管理层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单位的发展提出看法,充分保证单位目标的实现,提高资源的有效配置。

3.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提高职工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编制全面预算让每个预算单位都需要主动承担与预算绩效相关的责任,从而在特定期间的实际结果与预算目标或标准的比较,可以评估各个预算单位的绩效,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奖励、激励员工,做到奖惩分明以提高员工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中来。

二、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

1.全面预算管理意识淡薄,认识不到位

当前,我国大多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由于受自身业务规模的影响,管理层缺乏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管理意识比较淡薄,重业务轻管理,在预算管理中,只认为預算就是一项工作,就是一个财务数据,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自身创造的收入只要能保证正常运转就可以了,忽略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整体发展,没有清楚的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所带来的重要作用。

2.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

很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全面预算管理方面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机构和体制,没有把预算编制、审批、执行、控制、调整、监督、考评等一系列活动纳入预算管理,而是仅停留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并且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缺乏相关部门负责人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单纯认为预算编制仅仅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财务部门在预算编制时没有各部门的参与已形成习惯,只用以前年度的财务数据按照一定的增长比例简单地计算预算收入,从而来匹配预算支出,单纯的起到收支平衡的作用,这就导致预算编制的质量没有保证,就更谈不上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了。

3.预算编制缺乏完整性

当前,我国大多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由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改革以及承担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国家按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辖区服务人口数量给予大量的资金补助,但是在编制预算收入时基本药物补助收入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收入不是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预算收入编制而是纳入卫生主管部门的预算收入编制,在编制预算支出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经费又必须全员全额反映,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匹配,造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单位各项收支预算,从而导致预算收支数据缺乏真实性和科学性,预算编制也就缺乏完整性。

4.缺乏有效的绩效考评机制

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乏全面预算管理意识,没有把预算管理纳入员工绩效考评,在预算编制、执行和分析等各个方面未实行全面的跟踪考核,也未与绩效挂钩,奖惩不分明,从而未提高全体员工参于预算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影响了全体员工执行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的积极性,也让整个预算管理的目标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

三、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措施

1.转变观念,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

全面预算管理是典型的“一把手”工程,管理层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带头维护全面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在整个单位层面倡导全面预算管理的文化和理念,组织全体员工参与学习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从思想和行动上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培训特别对预算管理人员除了要具备本专业知识外,还要掌握计算机应用、经济法规法律、专业技术、审计知识、项目管理等知识,融经济知识与技术于一体,培养高素质的预算管理队伍,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团队精神、职业操守、道德水平和适应工作能力,从而推动的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保证单位战略目标的实现。

2.健立健全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健立健全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需要单位所有员工的共同参与,以战略目标为导向,从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包括全面预算管理的决策机构、工作机构和执行机构到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方式、流程、方法以及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分析、控制、调整、考核等各方面制定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让全面预算管理体现在单位组织各项经济活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不断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预算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和有序化。

3.加强全面预算编制的完整性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预算既包括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取得的医疗收入,也包括从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补助收入如基本药物补助收入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收入以及其他收入。为了更全面的反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预算收支,按照“谁干事、谁花钱、谁编制”的原则,建议将财政各项补助收入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算收入管理,实现收入的全面管理,从而更能科学充分的编制预算支出,以便更好地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也能及时准确地反映预算编制、执行、分析、控制和考核的全过程,更好的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4.加强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建立和实施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将预算目标通过层层分解与落实,使单位每位员工都有他们自己相应的预算目标,将员工的实际工作绩效与其预算目标相比较、考核与评价,并确定责任归属,遵循公平合理、奖惩并存的原则,与相应的奖惩方法挂钩,肯定相关部门的工作业绩,并以货币方式和非货币方式(包括工作的多样性、职位变化以及员工培训与选拔等)奖励先进,增强员工的成就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在执行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较差的员工取消评选先进资格,给予通报批评,降职等处分,从而使各部门更好地执行全面预算管理。

四、结束语

全面预算管理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持续发展的生命之源,也是医疗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应积极主动的参与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并把全面预算管理的文化与理念和医院的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才能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持续发展,从而更好地推动国家医疗体制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高丽华.浅谈如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预算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5年21期.

[2]郝跃勤.医疗卫生机构如何做好预算管理工作[J].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20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