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职院校大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时间:2024-09-03

张柳

(鄂州职业大学思政课部,湖北鄂州 436099)

心理健康的个体,能较好地应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具有极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并能充分地发挥个人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研究表明:高职院校的学生较同年龄段的青年,性格更张扬、更叛逆,自我意识更强烈。①而高职院校的大一学生作为刚进入大学校园的群体,他们更容易遇到适应和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其心理健康状况更应受到重视。因此本研究将对高职院校的大一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以了解现阶段高职院校大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一、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

本研究共抽取湖北某职业学院841 名大一学生。这841 名学生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获取,共涉及38 个班级,14 个专业。这14 个专业分别为护理、小学教育、英语教育、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汽车检测与维修、计算机应用技术、市场营销、航空物流、新能源汽车技术、学前教育、物流管理、企业管理、药学。其中男生223 人,占26.5%,女生618人,占73.5%。

2.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为症状自评量表SCL-90。研究表明:SCL 一90 作为一种适用强的自评量表,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评定工具,能有效测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1]

3.数据处理

采用软件SPSS 24.0 进行统计分析。

二、统计结果

表1 为调查统计的数据情况,及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的情况。

表1 调查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

通过以上的数据结果发现,样本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其中在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上明显低于常模,这反映出本次调查的对象在焦虑应对,人际交往等方面较好。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在强迫因子、抑郁因子和恐怖因子得分上稍高于常模,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在强迫、抑郁、恐怖等情绪的应对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三、讨论

该高职院校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学生主要表现在强迫、抑郁、恐惧等方面的问题。强迫会让学生反复思维或行为。抑郁易导致学生出现心境低落,对待事物持消极悲观的态度等现象,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自杀行为。恐怖会导致学生处于焦虑不安的状态中,长期处于恐怖的状态易导致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具有强迫、抑郁、恐惧等特征的学生往往情绪化严重。

1.导致学生出现强迫、抑郁、恐惧等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生自身不良的生活和认知方式

首先,高职院校大一学生作息不规律。一方面高职院校大一学生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学生们课余时间不多。另一方面受网络媒体的影响,学生有些许空余时间,他们更愿意将时间用在玩游戏和刷短视频上,部分学生甚至为了玩手机晚上不睡觉,而迫于压力白天不得不按时上课,长期的疲于应付,这些学生不仅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差,而且很容易出现抑郁、恐怖等心理问题。

其次,对于刚踏入大学校园的大一学生而言,部分学生还没能较好地适应大学生活。这对于初次离开父母,自理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讲,较快地适应大学生活无疑更具挑战性。由于不能较好地适应大学生活,而大一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这势必会导致学生对于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不能有效应对。长此以往,极易导致这部分学生出现强迫、抑郁、恐惧等心理问题。

最后,学生错误的思维方式。对于许多学生而言,他们存在错误的思维和认知方式。这可能由以下原因导致的。一方面,在过去的岁月里,学生们一直过着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他们阅历和视野尚不够开阔。另一方面,对于许多大一学生们而言,他们上大学之前一直在父母亲的管教下生活了十几年,以前遇到问题时,他们往往从父母那里得到帮助和指导。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其父母的思想本身可能比较偏激,很容易将错误的认知方式传递给学生,这种错误的认知方式包括过于绝对化、片面化等。有研究表明:高职院校学生的父母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父母的思维方式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由于学生长期处于错误的认知方式中,不能一分为二地去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这将极易导致高职院校的大一学生出现思想和行为偏差,而产生强迫、抑郁等问题。

(2)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落后

首先,学校心理咨询师没有做到精于一行。其中部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教师不是科班出身,在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中不能有效利用心理咨询的相关手段和技术来帮助学生获得心灵的成长。同时许多高职院校的心理咨询师除了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需承担教学和行政等工作,这势必会导致心理咨询师精力分散,而使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开展的不够深入,从而影响学校心理咨询的效果。

其次,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人手配备不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管理情绪,提高抗挫折能力等,但是部分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人手配备不足,有些心理健康课教师甚至由其他科目的教师来担任。这部分教师由于没有系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导致他们在给学生上心理健康教育课时,使心理健康教育课变成了说教课,从而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心育功能。

(3)学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对于国家颁布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政策方针,部分高职院校没有有效地落实。2018 年教育部颁布了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相关文件《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②然而,部分高职院校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重视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利于高职院校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帮助高职院校的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由于高职院校重视不够,导致教育部等部门颁布的相关的政策在高职院校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使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阻。

其次,高职院校部分领导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敷衍应付的思想。部分领导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学生心理发展好了,才能提高学生的竞争力。有些领导甚至错误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在浪费时间,而不愿意将更多的精力和物力投入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最终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流于形式。

最后,学校相关方面的管理不到位。如有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隶属于学工处,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隶属于教育学院,两个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板块不能相互配合,协调合作,这势必会导致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出现责任分散,隶属不清,互相推诿等现象,从而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2.建议

根据上述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帮助高职院校大一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学生应建立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首先,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外活动。学生应认识到参加课外活动对于促进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一方面,参加课外活动能使学生离开手机,避免手机依赖,另一方面,参加课外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舒缓消极情绪,达到心理放松的目的。其次,大学生遇到心理方面的问题时应积极寻求帮助,可以寻求同伴群体的帮助,也可以寻求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工作人员的帮助,通过与同辈群体或心理咨询师的交流,帮助大一学生认识到自身错误的认知方式。同时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相关书籍来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以建立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学会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积极和客观地看待问题,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2)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专任教师和学校心理咨询师应加强自身业务能力的学习。高职院校大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讲授和心理咨询,这两块工作对于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起着同等重要的水平。因此,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专任教师和心理咨询师都应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如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内容,钻研前沿研究和理论,并将其应用在业务中,以更好地帮助高职院校大一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学校心理咨询师应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和自身精力的局限性,应做到精于一行,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业务板块,同时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相关的培训活动,以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从而保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3)学校应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备受学校的重视。一方面,高职院校各部门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思想上不可有丝毫的懈怠,积极发挥自身的联动作用,让学校的各级部门,各院系积极配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工作,同时应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的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文件,认识到相关文件背后的意义,认识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于提高学生竞争力的重要性,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上升到学校颁布重要决策的高度。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性,应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中心,并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加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投入,以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综上所述,本研究从可能导致学生出现强迫、抑郁、恐惧等问题的原因出发,从学生、学校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三个方面来提出建议,以帮助高职院校大一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注释:

①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S].教思政厅(2011)5 号文件.

②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S].教思政厅(2018)41 号文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