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博物馆藏品解读

时间:2024-09-03

刘梦诗

博物馆是以藏品为基础,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功能于一体的非营利机构。藏品是博物馆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其数量、质量与应用决定着博物馆的特色与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博物馆藏品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博物馆应如何解读文物、真正做到让文物“活起来”的要求,为博物馆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藏品、服务社会提出几点建议。

一、博物馆藏品

藏品是博物馆收藏的具有一定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反映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和人类科学文化进程的历史见证物。美国博物馆学家G.E.Burcaw在《新博物馆学手册》一书中对藏品(collections)的定义是:“博物馆收集的物件,因其或许具有研究范例、参考素材,或在美学和教育上具有重要性的潜在价值而取得与保存。”王宏钧在《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一书中提到:“藏品是博物馆为了社会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目的,根据自己的性质,收集保藏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物。”我国博物馆学家宋向光在《博物馆藏品概念的思考》中指出,“博物馆根据收藏标准和履行特定工作程序收藏、管理的人类和人类环境的物证”就是藏品。

博物馆作为具有教育功能的公共机构,本着服务观众的理念,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参观,从而让他们从中受益。虽然现在不乏一些博物馆新建了场馆设施,吸纳了更多藏品,设计了一系列别出心裁的陈列展览,但却不能很好地吸引观众、留住观众并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根本原因还是出在一个常被忽略的问题上,即对藏品的解读。

二、博物馆藏品解读存在的问题

(一)博物馆对藏品的解读更注重专业性,忽视观众的接受程度

现在无论是综合性的博物馆,还是自然类、历史类或者行业类的博物馆,负责藏品解释的人员都是这一学科领域的研究者,虽然这些人员往往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研究程度也较为深入,研究成果的学术性很强,但是他们不能从观众的角度考虑什么内容是观众想要了解的,如何解释藏品能被广泛接受,如何才能寓教于乐。博物馆“以物为本”的理念致使不从事相关专业领域工作或知识水平不高的普通观众不能完全理解博物馆对藏品的解读。

就历史类博物馆而言,很多观众的历史知识并不丰富,对中国历史朝代更迭、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都不甚了解,而很多藏品的解释又十分简单,只标注了朝代、器物名称和出土地址,导致观众在不具备一些历史知识的情况下不能了解到其背后的文化价值。所以,这样的解读使观众在游览之后对藏品并没有深刻的印象,也没有学到更多的知识,甚至还有可能丧失再次参观的兴趣和意愿。

(二)陈列展览不能展示藏品之间的联系

博物馆藏品除了与观众存在联系外,藏品之间也有关联,所以在解读藏品之后,如何办好陈列展览也是不容忽视的。陈列展览应反映藏品之间的联系,而如何深入挖掘众多藏品之间的联系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现在的博物馆大多是按器物种类、时间顺序、某个作者或某个使用者、某人的收藏、某一考古发现等形式进行展览,这种形式比较拘泥于类型学、考古学的研究,是从专业角度设计的展览,很容易让观众在参观中只是看到数量,而无法感受到藏品之间的联系。并且连续辗转在各种展厅也很容易使观众审美疲劳,让观众身心疲惫。

(三)新技术手段的运用尚且不足

虽然有上述这些成功的尝试,但是观众参观博物馆时还是会发现各种问题的存在,比如一些博物馆藏品的展牌信息不够完善;虽然应使用手机就可以听讲解,但是讲解的内容还不够翔实,重点不够明确,讲解方式也不够通俗易懂;一些讲解的展牌还是像教科书一样列出一些冷冰冰的专业知识,让观众难以记住;博物馆纪念品开发上也存在不足,如创意不足、实用性不强,让观众不愿意接受,而且一些纪念品的设计理念模糊,不能建立藏品与观众之间的联系,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

三、解决措施

(一)在研究藏品的同时,用博物馆学理念来管理藏品

广大博物馆工作者在搞好学术研究的同时,也要加强博物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真正做到用博物馆学来管理博物馆,从博物馆学的角度考虑观众的心理,让藏品不只在学术研究上发挥价值,也能真正服务观众。特别是藏品的解读上,应该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信息,使解读充满人情味,而不只是简单地展示给观众一件藏品和冷冰冰的解说牌,给他们造成距离感。

就文物藏品而言,学者们往往关注藏品的时代、来源、所属文化背景等专业研究领域,忽略了观众所想了解的层面。博物馆观众更为关注的是藏品背后的历史故事,即它所反映的古代文化与生活的状况,以及藏品的价值等,从而建立起与自己的联系,他们才会认为博物馆所传输的文化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不再将博物馆当作高高的殿堂,从而拉近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

(二)注重对多元性、多样性文化的解读

安来顺、潘守永等专家在《“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专家笔谈》中指出,博物馆对主流文化的解读较为专业,也具有一定深度,但是在非主流文化、少数族群文化器物和近现代、当代器物的解读上还存在不足,我们已有的文化体系并不重视它们或者说重视程度远不及主流文化和古代文化。因此,博物馆研究者应该突破主流和精英意识形态,尊重并注重文化的多元化与多样性,用独特的方式解读。只有多考虑如何让公众乐于去了解这些文化、更容易接受这些文化,才能让博物馆更多元化、更有生命力。

(三)陈列展览更体现观众需求

博物馆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虽然承担着服务、教育的功能,但不应只是单向地向公众传输知识,还要积极与观众保持互动,了解观众想要在博物馆中学到什么,观众能够接受的学习知识的方式与深度是什么,等等。如果能够在藏品的解读上深入挖掘,就能打破这种布展的思维定式。多策划一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公众的展览,调动公众参与体验的积极性,或许更能让他们从中找到与自身的联系,进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博物馆工作者应该广泛了解各层级观众的意见和建议,找出适合大众的展览方式,从而使更多的人愿意走进博物馆。此外,针对展品更换不及时、展品数量不足的问题,博物馆可以积极与其他博物馆展开交流合作,将馆藏精品进行交流,实现“互通有无”;并配合展览开展一些小型的实践活动、演出活动和专题讲座等,以更好地提升观众的兴趣。

(四)全面运用新技术手段辅助藏品展示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博物馆也应不断引入新技术来支持自身的发展,促进变革。传统的展示往往在场地、运输、安全、经费等方面有一定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众的真实感受,而博物馆藏品的数字资源,可以让世界各地的观众在网上接触到这些藏品:文物3D展示随时提供给观众全方位欣赏藏品的机会;AR技术使平面展品立体鲜活起来;虚拟博物馆技术能让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游览”博物馆,增加了群众游览博物馆的次数和兴趣。这些技术拉近了观众与博物馆藏品的距离。而已被广泛应用的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也要更新升级,使提供的信息更加充实、观众的操作更加便捷。并且,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博物馆工作者也能及时了解观众的需求和意见建议,尽快作出回馈,争取解决问题。

结语

***总书记讲到:“要让文物留得住,就要让文物活起来”,也是希望文化遗产能够被详细生动地解读,让更多的观众愿意了解它们、接受它们。博物馆只有认识到藏品的意义,积极管理好藏品、诠释好藏品、利用好藏品,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价值,让民众真心喜欢参观博物馆,真正从中获得知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