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贾亚南 白 雪
在全球化的时代条件下,全球化的流变性、差异性和不确定性使既有的文化和社会生活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多元化的价值、观念、思想和生活方式大量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意识之中,差异价值观之间的抵牾冲突必然消解社会共识资源,造成社会隔膜。我们当以何种文化为价值航标引领民族的出路,以什么样的姿态应对汹涌而来的各种文化思潮,是必须思考和正视的问题。充分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价值,吸收外来先进成果,对文化的现代转型和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的文化建设面临共时性文化的挤压,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处理民族文化及其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培育文化自觉意识,树立文化自信。在处理传统与现代、中华和西方文化关系时需要理性,用先进文化引领我国社会发展,努力推进文化现代转型创新和文化主体重塑。
在传统社会里,人们的文化认同并不是个问题,他们世世代代都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家国天下自成一体,较少会发生国家、民族身份和角色的认同问题。正如魏明德在《全球化与中国:一位法国学者谈当代文化交流》中所言:“当人生活在一个不容许对既定的态度和信仰提出质疑的封闭世界里,没有人会觉得他是依据一套‘价值’而行动。他不过是做他该做的事而已。”而今日的情形则不同。当代的人们遭遇到“他者”从根本上的挑战。“对许多人来说,发现‘他者’的存在使得他们认为价值完全是相对的。”而随着近代以来西方势力的侵入和近现代文明的引介传播,封建宗法等级结构和政治体制逐渐解体,传统的文化秩序遂失去赖以存续的制度依靠,也逐渐崩溃。中国人原本信奉的大国主义文化至上观,但在遭遇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和强势的文化侵入时,感到自身文化存在着明显差距,“武力不竞,而德教亦莫能自存”,所以产生了文化和身份认同的危机。
自鸦片战争开始,近代国人一直困扰于中西新(现代文化)旧(传统文化)之间的纠缠,从新文化运动到今天,关于“中国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一直萦绕在知识分子心头,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与文化现代化的关系是一个主要关注点。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关于“中”“西”“新”“旧”思潮的大论争中,基于不同的文化主张形成了各种派别,这些派别的主张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化保守主义从民族性立场出发,在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上,强调文化的延续性和“传统”的生命力;激进民主主义者则大力宣传新思想、新道德、新价值,以之抨击旧思想、旧道德、旧价值,希望构建现代价值体系,推动文化的现代转型和创新。文化保守主义虽然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社会急剧变动的20世纪初,需要文化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推进社会变革与转型提供思路和指导,而除了强调提升“道德理想”外,文化保守主义者在应对急迫的救亡、强国等重大问题时,缺乏整体的有效的方案;激进主义者对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批判的激情多于理性,贬斥多而建构少,未免显得匆促和急切。
而到了今天,面对汹涌而来的全球化,在各种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下,如何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与适时创新,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我们处在一个比较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一方面,传统的东西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化的步伐;另一方面,在前现代的遗留尚未得到彻底清理的情况下,后现代的思潮又随着全球化浪潮逼面而来。
正是由于处在这样特殊的转型时期,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面对斑驳纷杂的文化图景,人们的文化家园变得愈益模糊,以致自我识别、自我认同出现了问题。一方面,多元复杂的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提出挑战,而新的文化价值观尚未牢固树立;另一方面,传统中腐朽文化的遗毒仍在影响着今天的社会,而未能得到有效清理,必须警惕那些封建主义的东西穿着反资本主义的外衣充当社会主义社会的东西。对待悠久且灿烂的传统文化,不能只拣拾吉光片羽,该继承和扬弃传统的哪些内容,传统文化的合理价值和核心理念在现代化要求之下如何调整、转化和创新,都需要我们进行辩证地分析。新时代的文化现代化建设,不能仅满足于消除传统中的糟粕,更重要的是如何发扬传统中的精华作为革新的助力。
对于全球化时代境遇中中国文化的发展而言,我们要意识到:推动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和创新发展需要持久的热情,文化思想启蒙是具有渐进性的;也需要有建设的理性,文化建设非一日之功,不能因为文化转型和体制转轨时期出现的一些乱象,就否定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更要有崇高的指导思想,只有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才能在协调社会利益差异和价值多元的基础上更好地解决全球化、市场化语境下的价值冲突与文化矛盾。要大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培育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以文化自强积极迎接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努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培育文化自觉与自信,需要在当前的全球化环境中找准民族文化的自我定位。具体而言,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讲,最根本的、最深层的应该是通过文化的研究,在全球化这一时代大潮中反思和把握自身,从而对“自我”有清晰的认识和定位,用新的自觉的文化精神引领社会发展。
中国的文化转型和现代化建设处在一个比较特殊的历史方位,我们现代化的开启与西方发达国家不是同步的,存在一个巨大的时代落差。我们不是在近现代文明蓬勃兴起之际启动自己从传统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进发的历史车轮的,而是在西方现代文明业已高度发达以至于已经暴露出其弊端和缺陷,甚至出现巨大危机,已然在向后工业文明深入进军时,才迈出自己的现代化步伐。这必然要求我们一面要奋起直追,而且同时要避免西方文明模式已经暴露出的弊病和危机,既要现代化,又要消除现代化的负面效应,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再去简单重复西方现代文明和理性文化建构的历史进程,而必须摸索和开辟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独特的现代化之路。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宏大,与此同时,几千年传统凝固成的体系十分成熟,其惰性和惯性也相当强大。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辩证地分析,分清哪些是与特定时代、特定的社会环境相契合、相配套的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哪些是真正超越时空的、在今天仍有价值和意义的,要结合新的实践与时代特点对之加以取舍。在今天,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既不能像保守主义那样忽视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像激进主义者那样急不可待,急于批判和毁弃;应该经过全面客观地解剖和分析,去批判地建构,要立足于当前实践,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找到适合于自身现实条件、顺应文化发展要求的现代化之路。传统不是死的、静态的东西,而是由历史延续下来至当下依然“活”着的,存续在“现在”中的,而且它通常是集“好”“坏”于一身,“精华”与“糟粕”不容易截然区分,所以要结合客观情形和时代要求,而不能采取简单接受或一概反对的姿态。现代化不等于抛弃传统,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文化的现代发展都离不开继承、吸收和创新,都不能丢掉原有的基因。新文化的生根发展不应该也不可能斩断传统文化的根基,相反,新的文化需要借助民族传统的土壤和条件等,才能焕发生机和活力。当前的文化建设,不能是简单的西方现代性重现或者是恢复中国传统,而应该是一种扬弃和超越,即对传统和西方式现代性的“双重超越”。我们应依据我国现实的文化主体需要和生活实践,撷取文化传统和现代性中的一切积极因子,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改造深层文化结构和文化心理,不断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
培育文化自觉,还需要认识到文化的发展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特征。在引介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要看到外来文化与中华文化是否具有同构性,是否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形,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文化的民族性。这种民族性不仅仅是指那种与历史“同一性”对应的“多样性”,而且是指由中国现当代实际和实践所建构起来的具体性和独特性。
在处理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的问题上,必须认识到文化发展的民族性差异,体察中西文化在历史条件、民族性格、发展道路、环境地域等方面的不同,尊重文化存在的多元性和发展的特殊性。一方面要认同自身身份,传承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另一方面,要积极借鉴吸纳其他民族的先进文明。冯友兰先生曾说,一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同类事物相比,如果在程度上不同,为了维持生存,“其程度低者应改进为程度高者”;但如果只有样式上的不同,则各民族应该保持本民族的特色。这其实就点明了世界性与民族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即在学习、追求其他先进文明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持自身原本的特色。
历史和实践证明,一个民族(国家)只有在坚持自我特质的基础上,充分吸取其他民族(国家)先进的异质文化的养分,兼容并蓄,才能与时俱进。因而,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推进文化现代化建设,不能搞民族保护主义,闭门造车,拒斥外来先进成果,也不能搞民族历史虚无主义,崇洋媚外,尽弃原有传统;既不能故步自封,闭目塞听,也不能照搬照抄,邯郸学步。应依据自身的具体国情,强化民族主体意识,树立文化自信,结合现实生活的实践,把西方先进文明与中华文明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吸收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通过文化整合建构中国人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民族文化形式与内容,开创新的中国文化,促进文化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辩证统一。
当前,我们面临多样的文化精神和各色主张,前现代的、现代的和后现代的文化精神同时包围和挤压着我们,它们相互碰撞、抵拒、冲突,困扰着我们的选择。我们要积极培育和树立一种现代化所需要的主导性文化精神,既满足差异性社会的现实需要和对多样性思想的充分尊重,也能够包容差异性文化价值,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建构“中华”文化主体。
强调文化自觉,实际上是要求凸显文化的“主体意识”,确立清醒的“自我”,解决文化根基上的“失落”问题。这要求我们克服民族心理深处的某些“自恋”情结和虚骄心理,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有充分的、清晰的认识。树立主体内在的文化自觉,需要深刻意识到:其一,传统的为人们提供安身立命的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文化模式已然不适应现代社会,必须推动文化的现代转型,超越传统单纯的日常生活主体的保守性思维图式和活动方式;其二,在西方工业文明已经非常发达并开始向后工业时代转型,其原本主导性的理性文化模式已经遭到深刻危机的时代,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都不可能简单重复西方近现代工业文明发展和理性文化建构的历史轨迹。
必须坚持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树立主体意识,推动民族文化主体建构。整合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的文化价值和文化精神,创造出一种自洽的新的文化精神,且同时能够使这种文化精神成为社会运行的机理和指导人们生存生活的价值规范,这是建构文化主体的重要任务。我们应以对民族、国家和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直面历史、现实和未来,面向世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文化转型和创新,促进文化整合和交流,积极参与全球文化的生产与消费。
文化自信不是骄傲自满,闭目塞听。在认同自身身份、自觉传承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的同时,也要积极借鉴吸纳其他民族的先进文明,坚持兼容并包,汲长补短。破除时空、地域、民族等限制,通过文化整合建构中国人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开创新的中国文化,促进文化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辩证统一。我们的优势就是可以利用“后发优势”,能够站在此前一切优秀文化的肩膀上奋力推进文化创新。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想与价值诉求,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中国现代化在全球现代化浪潮中的独特性出发,总结自身特有的实践和经验,开创出一条既能吸纳全世界现有文明积极价值,又能扬弃和超越自传统至现代一切文明形态所具有的若干积弊,对人类命运具备深切关怀与超越性思考的文化内核的新路。体现“中华”文化主体的自觉担当,是文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我们应该担负的光荣的历史使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