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 孙若风
融合是今日中国经济的一道风景,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超强驱动力。特别是科技、金融、文化创意等,天生就是融合的必用之材,一方面自身与相关行业融合,一方面又促成其他行业的融合。融合这场大戏,正在重新定位各个行业的角色,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
融合大潮几乎席卷所有行业,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提升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整个国民经济就业人数的相对比重,是产业结构性变革的关键点,也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这场变革从20 世纪50 年代在发达国家起步,成为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尺度。服务业与其他行业有着天然的亲和性,通过相向而行,实现综合发展。集成动能也成为众多企业的战略选择,在坚持专业化方向的同时,加强与服务业融合,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发展空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服务经济创新发展大纲(2016-2025 年)》的最大亮点是支持服务业多业态发展,促进服务业内部细分行业融合,推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生产系统集成,创新服务供给,拓展增值空间。文件中还强调,支持服务企业拓展经营领域,加快业态和模式创新,构建产业生态圈,并提出促进“设计+”“物流+”“旅游+”“养老+”等跨界融合。
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产业,正在全面革新和重塑各个行业,这是新经济最突出的特征。很大程度上,服务经济、创意经济的融合能力,以及其他行业之间发生的融合,皆因信息产业。2015 年,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强调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提升实体经济创新能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近年来,“新基建”又平地而起,国家明显加快5G 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融合应用,日益完善的互联网技术正“一网打尽”实体经济,改变社会治理、生产制造、民众生活等各个方面。
目前,创意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两波洪峰。第一波是文化创意推动文化资源与商业运作的融合,带来了文化产业的崛起和文化市场的繁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虽然在国家有关文化产业统计的系统中,文化创意只是文化产业的一个小类,但文化产业在一些地方或场合被称为“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创意文化产业”,可见“创意”的决定性作用。第二波则是文化创意跨过文化产业边界,向其他相关行业渗透、扩张、覆盖。2014 年2 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到与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融合的相关领域,包括消费品工业、装备制造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文化体育业、特色农业,实际上是要推进其与所有可以融合的行业融合。文化创意既能实现与相关行业的融合,又是行业之间的黏合剂,融合既体现在产品上,也体现在策划、组织和运营上。
近年来,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双循环”,从国家战略高度进一步强化了融合的经济。开展供给侧改革,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因此,融合是促进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
在中国,融合的经济与融合的审美不期而遇,可以说是“神同步”。一般认为,审美是人类理解外在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与外在世界形成的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不同的国家、民族有不同的审美习惯和趣味,这种习惯和趣味会随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近年来,中国社会的审美变化突出表现为融合的特征,特别是审美与功利、商业从对立走向和解,审美主体与客体从分离变为合体。实用理性是中国审美固有的特点,在文创时代表现得更加充分。审美可以是纯粹的精神形式,也可以是精神形式与物质形式的艺术结合;可以是无目的性的,也可以是无目的性与目的性的结合。
一是审美与实用融合。这是双重属性的叠合。审美通常被认为是无功利的,但这种一直被视为“高大上”的精神活动,正越来越普遍地与功利性需求结合在一起,与实用产品相互赋能,特别是赋予实用性产品新的文化内涵,增加新的附加值;同时,创造出新的审美机会,以同一种产品来满足人们物质的、功利的需求与精神的、审美的需求。通过这样一举两得的产品,刺激社会的消费欲望和参与积极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在当前的经济转型升级中,这种融合已经成为一种战略,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经济发展水平提升。或许可以说,文创已成为一种新的艺术样式,与音乐、戏曲、美术、影视等“纯艺术”一起为社会奉献美的享受。文创与“纯艺术”的不同,只在于它是审美与实用的结晶。
二是审美与生活融合。这是双重场景的叠合。审美与生活融合,是把生活艺术化,不是把艺术功利化,不是让人沉溺于低级欲望之中。以往被认为是高雅的审美通过创意的方法,进入“平凡世界”,打破司空见惯的生活硬壳,营造诗意生活的风尚。成功的创意,总能让日常生活之美向有心人敞开,构成审美来源、审美对象、审美氛围、审美场景。精彩的生活是美的,平淡的生活也是美的,“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题张司业诗》);静谧的生活是美的,热闹的生活也是美的;城市是美的,乡村更是美的。独乐是乐,与众同乐更是乐。审美对象可以是琴棋书画诗酒花,也可以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用生活的美好唤醒审美的心境,也把审美的心境投射给生活。在解决温饱等基本需求,并成为多种意义上的生活主人之后,期待把平平淡淡的生活过成审美活动,把日复一日的日子过成永不落幕的“诗和远方”。创造美、获得美,隆重正式的审美活动是要有的,但无需大操大办,让生活多一点味道、多一点“调性”就非常好。
三是审美与商业融合。这是精致化与大众化两种追求的叠合。类似于审美与功利、审美与生活的关系,它通过市场的渠道、消费的手段,将审美的桂冠戴在消费者的头上。通过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满足社会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审美需求,特别是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身兼消费者与审美者双重身份的社会大众,可以随时、随地、随意进入审美过程。对于审美而言,商业、市场、消费都是双刃剑,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从而促使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达到增多全社会享有美、创造美的机会,以及提升全民族审美能力的目的。
四是审美创造与审美接受融合。这是先后两个过程的融合。审美接受者提前介入审美创造过程,与生产者共为审美创造者。这种现象在以往的审美活动中就有一定程度的存在,但总的说来,创造与接受还是不同的两个过程,创造者“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刘勰《文心雕龙》),接受者“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一个由内而外,一个由外而内。审美创造与接受两个过程的融合,则是生产者与接受者共同创造,创享一体,相携而行。这种重叠,目前突出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借助互联网平台,消费者参与创造全过程,较早出现在文化产业界的众筹虽然在方式、技术上仍需完善,但抓住了让消费者提前介入这个有潜力的方向;二是旅游业中生活服务类项目。例如,旅游民宿是民宿主人或管家提供基本场景和内容,与带着审美预期的入住者共同完成一场“戏”。从趋势上看,抹平审美提供与消费的鸿沟,在审美服务过程中形成审美产品,将是更为常见的样式。
融合经济与融合审美联袂出场,既有各自发展逻辑,也有共同因素。深层的社会原因,则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之后,有品质的生活成为人民群众的主要需求。我们正处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期,第一个一百年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跨越,第二个百年要实现从有到好的跨越。当前,中国经济转升级与人民群众主要需求升级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可以说二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推动融合经济的三种力量,即服务业、互联网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主要也指向生活,而且是有品质的生活,也就是好的生活、美的生活。这种融合对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对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既然融合的经济和融合的审美反映了同一时代的趋势和追求,那么,就应该促进两种融合之间的呼应与配合,乃至于融合,使两种融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推动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文化创意要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
文化创意之所以在这个时代应运而生并成为风口,就是因为它将审美功能与经济功能结合在一起,并且以点石成金的创意能力,促进二者更自觉、更频繁、更完美地互动与融合。文化创意能够在这样的层面发挥作用,才算是开创了自己的时代——文创时代。
首先,文创要扩大视野。经济融合与审美融合之间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是物质与精神、经济基础与上层建设的关系。经济融合奠定了审美融合的基础,强化审美融合的意识,审美融合又反哺经济融合,二者合之则双美,分之则两伤。文创要推动这样的良性互动,发挥社会窗口的作用,展现经济融合、审美融合的魅力,特别是经济赋能和文化添美的能力,让跨界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思维方式,乃至于成为一种审美趣味、一种心态。这些年文创取得的成果是公认的,但到目前为止,这个大题目还是被做小了,必须进一步解放创意。应把握当前审美融合的趋势和规律,在审美融入实用、融入生活、融入商业的过程中,以新的文创带来新的产品功能、新的生活味道、新的商业模式。要走出狭窄的空间,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与消费品工业、装备制造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文化体育业、特色农业融合,寻找更深厚的孵化创意的土壤。比如装备制造业,如果说简单的批量化、流水线让创意失去了用武之地,那么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又给了创意回归的机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都需要文创的支持,而且,从工程师到工人,人人都可以是文创参与者。要在广义上理解“生活美学”,生产、生态也是生活,它们可以是文创的对象,生产产品、保护生态的过程也可以是文创的过程,这个层面的文创恰恰是目前忽视的。
其次,文创要开辟路径。文创的本质在于“创”,文化的生命在于“闯”。一是联手服务业、互联网业这些以融合为天然禀赋的产业,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借力:或是先彼此融合,继而共同向外融合;或是跟进服务业、互联网业已经实现跨界的领域,合力开垦新的疆土。二是联手“匠人精神”的传承创新。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在生产技艺中创造美的传统,技中有道,器中有理,追求使用与欣赏的统一,《庄子》所描绘的庖丁解牛、运牛成风就是这种出神入化的境界。《周礼•考工记》提出,“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将百工视为圣人。世世代代的中国匠人执着于一门技艺,让手下的产品既有使用价值,又融入了精神价值。工艺的传承,也是审美的接力。今天的文创,不能只想着从现有产品的样式中提取某个图案,还要关注生产过程中人与产品两方面的升华,关注其间所发生的“有形之行”中完成的审美之旅,从中获取灵感,用生产生活之美充实文创之美。三是联手大众文创。要把大众文创与专业文创结合起来,形成大众智慧与艺术家、设计师、青年创客对接的平台和机制。
最后,文创要总结规律,把握文创的概念和任务。设计与文创高度关联,但设计不等同于创意,更不是创意的全部,否则在国务院文件中也不会并列提出“加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要求。国务院文件出台后,设计类在相关社科研究中的申报量呈爆炸性增长,而研究创意的成果则乏善可陈,如“什么是IP”就很少有人能讲清楚。另外,要在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上下功夫,跟风的文创不是文创,而是“反文创”。再者,文创源于生产生活,但又不同于生产生活,是生产生活之美的艺术呈现,能赋予生产生活新的价值和意义。文创的作用,在于它用类似于“断喝”的方式,让观赏者、消费者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觉察到美感。作为一种文化样式、审美样式,音乐、舞蹈、戏曲等已经走过了千百年,而文创的提出才不过几十年。文创可以从其他样式中借鉴规律,包括总结中国传统审美的规律,也包括今天对各类文化样式的要求。比如,文创与生活、实用、商业结合并不意味着放弃责任和担当,沉沦于功利、金钱、恶俗之中。中国文人自古有经世致用的观念,将人生价值与社会、民生相联系,尚实、重用、务进。即便是在重农抑商占主导地位的封建社会,健康的商业文化也一直在发展,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备受后世推崇的王阳明就指出,士农工商“四民异业而同道”。明代的李贽特别欣赏包括商贩走卒在内的市井细民的表达之美:“做生意者但说生意,力田做者便说力田。凿凿有味,真有德之言,令人听之忘厌倦矣。”(《答耿司寇》)今天的文创,就应做出这样有德有味的产品。把握住社会脉动和历史主题,哪怕文创只是个“小物件”,也统归于我们这个“火红年代”的伟大创造。
从融合的经济到融合的审美,反映了自古以来中国人理解身边世界的方式,体现了和谐的思想、包容的智慧和通达的人生态度,今人则表现得更加开放和敞亮。文创的任务,就是重温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天地精神共往来的美好,在融合中演奏经济与审美、物与人的交响,让生产生活更有意义,让百姓在美的生产生活中遇见美的自己,在平常日子里蓦然感受到阳光般的愉悦和温暖。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