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面向“十四五”,红色旅游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09-03

■ 常天恺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加强革命文化研究阐释和宣传教育,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发展红色旅游。发展红色旅游不仅是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是振兴革命老区的重要途径,是新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应有之义。

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2020 年我国红色旅游出游人数超过1 亿人次,整个“十三五”期间,红色旅游出游人数保持稳定增长,在全国国内旅游市场中维持在11%以上的市场份额。随着红色旅游热度在旅游市场中的持续升温,红色旅游逐步成为文旅融合新焦点。发展红色旅游能够较好地将“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理念贯彻到具体实践当中。

一、“十四五”时期,红色旅游迎来发展新机遇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各地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也使得红色旅游迎来发展新高潮,热度持续高涨。近年来,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021 年2 月,国务院印发《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设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支持中央和地方各类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公益广告等多种方式宣传推广红色旅游。随着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工程的推进和“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遴选”活动的开展,红色旅游将迎来发展黄金期。

“十四五”时期,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面向新发展阶段,红色旅游将实现业态创新和产品升级,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和趋势。

第一,红色旅游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更加紧密。红色旅游所坚守的初心和使命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内在一致性,红色旅游能够弘扬革命传统,使人们感受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

第二,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无论是与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生态旅游相结合的产业融合,还是同文创产品、实景演艺等业态的内容融合,融合已成为推动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

第三,红色旅游的跨区域合作不断加强。2019年,湘赣两省联合发起并成立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共同体,取得了较好的效益。未来,红色旅游的跨区域合作将在体制机制、平台搭建、信息共享等方面迎来更大的提升空间。

第四,数字技术的应用为红色旅游带来全新体验。数字技术能够打破时空限制,真实还原历史场景,给游客带来全新体验。以《延安保育院》历史舞台剧为代表的红色旅游演艺项目让游客在感受旅游演艺乐趣的同时,深刻体会到红色文化的魅力。

第五,红色旅游消费呈现出年轻化、家庭化趋势。随着年轻人对红色旅游兴趣的提升,如何跳出传统局限,运用现代化的表达方式打造受年轻消费群体青睐的红色旅游产品成为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二、新时期红色旅游发展的“三大痛点”

我国红色旅游资源分布广泛,东中西部经典红色景区已超过300 个,从沿海地区到革命老区,这些发轫于不同时期的红色文化资源在红色旅游中彰显着独特价值。当前,红色文化资源在转化和开发过程中面临许多现实困境,红色旅游发展的不充分亟需实现红色文化从“自在”向“自觉”转变。

(一)文化内涵挖掘不足,产品形式单一枯燥

不同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尽管是同一时期形成的红色文化,在各区域的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然而,当前我国红色旅游在文化内涵挖掘方面还不够深入,红色文化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第一,红色旅游产品较为单一。市场上的产品设计大多还停留在遗址观赏、旅游讲解等基本形式上,单一的观光内容很难使游客对旅游地产生强烈的兴趣。

第二,红色景区间的同质化问题较为突出。从红色教育基地的内容设计到旅游纪念品的衍生开发都面临同样的困境,特色旅游资源与当地结合度较低,地区之间的差异性表现不明显。

第三,红色旅游景区的物态文化资源缺乏有效的保护和开发。部分遗址遗迹常年未经修缮,在一定程度上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造成破坏,不利于发展红色旅游。

(二)旅游资源布局分散,配套设施有待完善

当前,我国红色文化资源分布较为零散,旅游线路也较为分散,旅游发展未形成合力。一方面,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大多为革命老区。革命老区大多经济较为落后,交通闭塞,自我更新能力不足,加之旅游景点之间多以点状形态分布,各区域之间缺乏合作,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缺乏有机协调。另一方面,景区内的基础设施服务不健全也制约着整个景区的发展。景区的设施较为陈旧,智慧化程度较低,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不足,缺乏对游客的持久性吸引。以西柏坡革命旅游圣地为例,尽管西柏坡高速已在十年前通车,但从多数散客和当地居民的角度来看,公共交通不便及路况不佳等问题依然制约着当地旅游业发展。景区内商店售卖的产品品类单一,大多为当地土特产和手工艺品,电商平台接入不足,发展较为滞后。

(三)教育功能浮于表面,旅游精品意识不强

红色旅游的特别之处在于,游客在红色旅游过程中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感受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旅游地依托纪念馆和遗址遗迹能够唤醒游客的仪式感和神圣感。因此,红色旅游更多地表现为研学性质的旅游,需要在深度体验中感悟红色文化的价值。但遗憾的是,当前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与时代发展脱轨,单调的故事讲解缺乏时代新意,难以引发共鸣。教育功能表现不足使游客不能从中获得精神洗礼,项目的同质化问题使游客难以对旅游地形成独特的认知,区域特色品牌意识不强。传统旅游方式与游客需求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景区识别度和品牌特色有待进一步确认。

三、新时期发展红色旅游需要注意的问题

发展红色旅游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在充分借助红色旅游良好发展势头的基础上推进红色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此,在发展红色旅游过程中,需要妥善处理好以下三组关系。

一要处理好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我国红色旅游以革命遗址和纪念馆为依托,涵盖革命时期的遗址遗迹和历史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革命遗址和纪念馆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发展红色旅游的过程中,首先要处理好这些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问题,不断提升当地居民对革命旧址的保护意识,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实现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红色教育的有机统一。

二要处理好坚守红色文化和与时俱进的关系。开展红色旅游,需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底色,把准红色方向,确保红色旅游不变色、不变味;同时,要在理解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注入时代元素,丰富陈展方式和表现手段,增强旅游地的吸引力和旅游者的体验感。坚持与时俱进,将红色文化价值与时代内涵相连接,建立开放、发展的体系。例如,大型椰海实景演出《红色娘子军》运用实景演艺的方式,真实还原了20 世纪30 年代的革命战争场景,将时间的历史坐标与地域的空间坐标相结合,深受游客的喜爱。

三要处理好红色旅游与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红色文化是红色旅游发展的灵魂,区别于其他形式的旅游产品和业态,红色旅游更侧重于对游客进行精神洗礼,让游客感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要同红色旅游紧密结合,在深度体验的过程中找准旅游与教育的连接点,构建红色基因图谱。红色旅游项目的设计需要在符合大众审美的基础上表达爱国精神,唤起情感共鸣,展现红色旅游的力量,让游客切身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

四、新时期红色旅游发展的路径选择

红色旅游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各个地区应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系统梳理红色文化资源,选择性开发和利用。坚持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下促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不断推出优质的红色旅游产品,丰富红色旅游的内涵,依托红色文化资源讲好中国故事,打造红色旅游新名片。

(一)创新产品体系,讲好红色故事

新时期红色旅游的发展逐步从传统的文物展览向体验型游览和精神化传承过渡。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需要依托产品和内容的创新,在发扬特色文化资源中彰显时代价值。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红色旅游产业链的价值作用,丰富红色旅游产品。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不仅能够充实红色景区的内容,而且能够带动各类旅游要素联动,为景区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旅游产品的创新能够在静态的红色资源中植入互动环节,通过影视、剧场、舞台艺术、短视频、沉浸式体验等形式增强游客参与感和体验感,突出红色文化的引领作用,延伸红色旅游产业链。

另一方面,要创新产品形式,在时间和空间场景上实现价值链条的延伸。在时间层面,夜游项目成为不少景区发展红色旅游的破题之举。夜游项目不仅合理地利用了游客的空闲时间,更实现了旅游与餐饮、住宿、休闲等方面的有效结合,可依托红色旅游点亮夜经济。例如,安徽省六安市的独山镇、古田红军小镇都推出了文创灯光项目,以红军街夜间游览、极光节项目为依托,打造夜间网红打卡地。在空间层面,景区要创新红色文化元素,结合当地人文历史背景,因地制宜实现“情景延伸”。例如,江西井冈山依托井冈山茨坪旧居学习、龙潭景区红歌对唱等形式,创造性地将红色教育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形成了红色培训的“井冈模式”,为讲好井冈故事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改善旅游体验,科技赋能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不少红色旅游景区也在改善配套服务,加快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基于此,红色旅游景区要不断推进设备设施的更新换代和产品项目的创新升级,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条件。科技发展能为红色旅游提供更多场景应用,也能在视触效果方面给消费者带去全新体验。在红色旅游中嵌入科技元素,打造出具有体验感和科技感的智慧产品,并通过现代互联网技术进行有效传播。例如,美国国立二战博物馆不断探索用情景还原技术等视觉特效还原历史场景,该博物馆通过多媒体和互动技术,以观影体验的形式为游客带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沉浸式游览。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的应用逐渐成为让景区红色文化“活起来”的重要方式。景区通过沉浸式、动态式的方式讲解历史故事,展现红色文化超越时空的生命力。在山西的八路军游击战体验园,针对年轻群体专门研发了一系列相关娱乐体验,使年轻群体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地道战、地雷战等战斗场景,这种新奇的体验形式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关注。

(三)坚持融合发展,打造特色品牌

红色旅游的融合发展需要两个方面的结合。一方面需要以文化生态协同发展为支撑,创新“红色+”业态模式,不断推进红色旅游与民俗文化、乡村文化、自然景观相结合。近年来,江苏沙家浜以其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民俗文化优势,打造出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样板。沙家浜景区通过党性教育、生态观光、实景演艺、特色民宿等板块,走出了沙家浜特色红色旅游发展之路。另一方面,红色旅游要加强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融合,拓展红色教育的“第二课堂”,彰显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依托红色旅游,广泛运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让游客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旅游能够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串珠成链,较好地彰显出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

红色旅游发展的关键在于,将地域特色和文化记忆有机融入产品设计和项目开展之中,让游客在旅游观赏中产生更为深入的人文理解与情感认同。不同地区的红色景区要根据资源特质和社会表征,因地制宜,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树立整体形象。与此同时,也要不断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将人才的培养和应用与特色区域品牌相结合,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

结语

2021 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红色旅游面临新的发展契机。为此,要坚持国际化视野,将红色旅游与区域战略规划相结合,不断创新红色旅游发展模式,推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为文旅融合事业开创更广阔的舞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