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 王润卓
2016 年,“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农耕文明的智慧精华,也是中国人独特的时间美学。
二十四节气,即24 个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人民在观察物候、天地与感知自身的过程中,记录总结得出的天、地、人共融的认知框架与知识体系。农耕时代的到来是人类依据农作物生长周期建立自然时序与农事节律的开始,也就是节气文化的开始。早在商代,就出现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早期的节气名。到战国后期,《吕氏春秋》中记载了8 个节气名。节气概念发展至汉武帝时期时,《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至此,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基本完备。
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沉淀,二十四节气不仅仅是人们对宇宙和自然规律观察得出的知识体系和实践经验,更发展成为丰富的节气文化,包括受节气指导的农事活动与基于节气形成的文学诗词和民俗节日文化。
中国有着发达的农业文明,二十四节气中蕴含了气象学、地理学与农作物生长特点等知识信息,阐述的物候变化与农业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立夏小满,雨水相赶”等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农时谚语,总结于劳动人民的劳作生产,口口相传至今,通俗易懂,简练生动而内涵深刻,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弥足珍贵。并且,基于二十四节气又发展出了七十二物候,这是我国古代用来指导农业活动的历法。《逸周书•时训解》中首次将一年分为七十二候: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通过一年中气候、物候的变化来指导农业生产。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与节气文化相关的诗词书籍卷帙浩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与文学知识。物候天相、草木虫鱼、岁寒三友,“故天有时,人以为正”的思想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重视天、地、人的相通相融,自然之美与斐然文采之间流露出亘古不变的德与情,把现代与过去紧密相连。
人们在立春当日举行迎春活动,打春牛、贴春字、咬春,祈福新春美好,一年顺利;清明时节,既有祭拜逝去亲人的扫墓活动,也有踏青、蹴鞠、插柳等充满生机的风俗活动;冬至数九、吃饺子,许愿期待着温暖的来临……流传至今的民俗里饱含着千百年来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中国人的生存智慧与生活美学,是天人共生的中华智慧。
随着工业化、全球化、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现代生产体系和生活方式较之于传统农耕时期均发生了巨大变革。“二十四节气”对现代农业机器生产的指导作用似乎在减弱,人们与自然节气的距离似乎也因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而逐渐拉大,但二十四节气在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的实践与延续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再创造,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价值。
二十四节气经过漫长的岁月沉淀,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元素,是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它蕴含着自然发展变化的节奏和律动。二十四节气体现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对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依然能够指导农业、养生、娱乐休闲等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另一方面,二十四节气为现代人提供了“诗意地栖居”的可能,在忙碌、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更是增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进一步提升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二十四节气文化越来越广泛地走进学校、课堂。节气文化不同于其他传统文化,它具有独特的学习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大自然时令、天气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总结。如研究学习太阳直射点与节气之间的关系,思考清明时节为何常常“雨纷纷”等问题,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提升了自然科学素养。另外,古时的文人雅士对酒当歌、画梅数九,写下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诗词歌赋。在学习这些诗词的过程中,跨越时空与诗人共情,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文学和美学素养。学习二十四节气,可谓一举多得,利于学生从小养成尊重自然的好习惯,促使他们传承感悟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二十四节气已然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其中蕴含的养生文化和饮食习俗被挖掘出商业价值。二十四节气也成为一种中国风的元素,被应用于文创产品等领域,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实际上,二十四节气与中医药、养生保健、服装饰品、餐饮娱乐等诸多行业的联动,不仅带动了节气文化的价值开发,更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与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效统一。
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优质的文化资源,具有持续性、再生性、价值衍生性等属性,它的精神内容可以被重新开发、持续利用,进而被提取、转化并形成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本文基于二十四节气的独特价值和当今时代背景,从传播实践、传承形式、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的思维嬗变,提出“二十四节气”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创新开发的可行措施。
在传统的非遗生产传播模式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生产与传播主要是由政府、非遗传承人等专业机构、专业人士负责。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媒介的变迁,在全媒体时代,社会各个领域的人或组织都可以通过网络进入到社会信息交互的过程中,人人都可以成为非遗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如今,在抖音、哔哩哔哩等“去中心化”的视频平台中,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非遗UP 主,其中既有专业的非遗传承人,也有很多非遗文化的爱好者,他们创作出的内容是实践与非遗元素的结合,让非遗PUGC/UGC 成为现实。例如,抖音发起“非遗合伙人”计划,通过流量加持、开展非遗合作等方式,参与该计划的40 多位非遗创作者累积粉丝超百万。“抖音短视频”官方微信公众号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 年5 月底,1372 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已有1318 项入驻抖音,相关视频获得点赞量累积已达64.8 亿次。
美国民俗学者西蒙•布朗纳(Simon Bronner)提出:“民俗学应该将‘实践’视为关键词。”诚然,这种以实践为中心的民俗学理论与中国民俗学界提倡的“实践民俗学”有一定的异曲同工之处。无可否认,“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根植于中国传统农耕文明、指导着传统生产生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时间知识体系,在当代的生活实践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大规模的PUGC/UGC 内容制作,传播有关于节气的习俗、知识,能够使得“二十四节气”得到更为广泛的实践体验与文化传播。在立春时节“咬春”,在清明时节与好友踏青,在冬至与家人团坐吃饺子,共同祈愿美好的生活,这些节气习俗既是“二十四节气”的实践延续,也蕴含着中国人情感的真切表达。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及其与非遗文化的深度融合,数字技术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模式。在5G、VR、AI 等技术加持下,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数字技术活态展现与活态发展,这种新模式背后是非遗发展的新思路与新业态,更是“非遗+技术”的思维嬗变。
在非遗数字化的趋势下,“节气数字化”,即利用新技术打造的“二十四节气”主题展览也应运而生。如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时和岁丰:二十四节气主题艺术展”,围绕极具中国特色的节气主题,呈现了包括书法、设计、国画在内的诸多艺术作品。新技术的不断成熟有助于用数字化的方式进行节气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创新开发,利用大数据和虚拟现实技术收集、整合、储存、保护节气文化资源,建立二十四节气非遗保护数据库。通过图像、文字、视频、H5、虚拟现实等方式将二十四节气的艺术价值以更为先进、多元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
“二十四节气”主题展览还可以设计出更具互动性和创造性的活动。其一,VR 与3D 技术让非遗文化变得可知可感。在展览中,可以采用“实景搭建+虚拟现实”的方法,为观众还原春夏秋冬的自然之韵,带给观众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感官的沉浸式体验。其二,RPG 式的原创剧本展览。为了挖掘出二十四节气中的民俗故事与情感价值,可以设计原创的故事剧本,结合历史传说、民间风俗,描述一系列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故事,参与者可以融入到剧本主人公的故事经历中,以第一视角真实体验节气文化,感受节气主题展览的独特魅力。其三,展览可以设置二十四节气知识答题小游戏、节气诗词飞花令等特色活动,或者围绕二十四节气进行创意营造大赛。通过丰富多彩的节气文化活动,传承节气文化的文学价值,进一步挖掘二十四节气创意融入现代生活的方式。其四,除了开展线下展览外,还可以开发线上小程序,在借鉴“数字敦煌”“敦煌诗巾”等小程序的基础上进行“云展览”,投放二十四节气电子绘本、睡前故事等益智内容,寓教于乐,让小朋友们在学习二十四节气知识的同时也有了对于“中国风”之美的初体验,以数字化的方式,开发出节气文化更深层的教育价值。
传统的非遗资源转化、衍生出现代文创产品,实现价值再生与创意开发,让非遗二十四节气焕发出新的活力。文化资源中蕴含的文化精髓可以通过文创开发的方式转化为兼具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文化产品,将二十四节气与生活、时尚、科技结合,创造出好用、好看、高级的文创产品,从而实现并创新二十四节气的现代价值。首先是食品类文创产品的开发。二十四节气顺应自然界气象、物候的变化,根据节气的特点阐释养生之道,既是对二十四节气的活态传承,又是创新开发。例如,以公众号为宣传载体,在二十四个节气当日推送养生注意事项,或者结合中医学,在不同的节气推出适宜的花草茶(如“立秋•菊花茶”“小雪•糯米红茶”)、时令果蔬产品等特色食品;其次是日常用品的开发。二十四节气记录时节,很适合应用于日历文创。除了传统的挂历、台历外,还可以将二十四节气与当下流行的单向历结合开发,既能普及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又具有实用价值,满足年轻消费者多元的文化需求。相信在未来,二十四节气将在跨行业衍生发展中探寻到更开阔的合作领域,如与中医药、酒业、餐饮、服装等行业展开更深入的交流与融合。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文创产品开发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节气的符号化和通俗性转化,更要注重节气文化的内在思想和精髓的融入。既满足生活需求,又将内在价值和意蕴创意融入产品,如此才能将非遗文化资源转化为真正有价值、有创意、有温度、有重量的文化产品,才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效统一。
另外,二十四节气与其他非遗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由中国人民集体创造的文化,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难以确定具体的非遗传承人。但也正因如此,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传承人。让二十四节气走入民间生活,在具体实践中保护非遗的生命力,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创新。中国地域辽阔,南北方、东西部的农业生产、民俗生活、饮食习惯、语言特点等各方面均有不同,所以二十四节气在不同的地域也会有不同的特点,有必要为不同的地域设计不同的节气活动,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地域的传统民俗进行保护。比如,浙江省三门县的“三门祭冬”,在冬至时节拜冬、祭祖,表达对天地自然和祖先的感恩之情;石阡侗族人民在立春时节的“说春”民俗,劝农行耕,祈求风调雨顺;还有浙江衢州的九华立春祭、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等丰富而有特色的节气民俗。基于此,可以在保护地方风俗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地域风情推出各具特色的节气活动,保证非遗文化的生命力,以最接地气的方式,让二十四节气给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带来自然之美与生活智慧。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月令七十二候,天地有节,人生有时……这是中国人民共同创造和发展的伟大文化,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价值。因此,要超越历史和时空的限制,以完成对节气文化的活态传承和创新开发,激发其间足以引领未来的无限力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