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 尚 伟
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的威海湾中的刘公岛上,此岛距威海商港码头2.1海里。刘公岛东西长4.08 千米,最宽处1500 米,最窄处60 米,海岸线长14.9 千米,最高点旗顶山海拔153.5 米,面积3.15 平方公里。除主岛外,还包括黄岛、黑鱼屿、小泓岛、大泓岛、日岛等。刘公岛地势北高南低,北坡海岸陡峭,南面坡缓滩平。
刘公岛为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明显。由于三面环海,地形复杂,形成了明显的地区性差异。其虽属大陆性气候,但具有海洋性气候的特点,与相似纬度的内陆地区相比,具有冬暖、夏凉、春冷、秋温,以及温差小、风大、雾多、雨水充沛等特征。岛上森林覆盖率达87%,四季气温适宜。
刘公岛历来是军事要塞和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东隅屏藩”和“不沉的战舰”之称,是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北洋海军的诞生地。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曾是清朝政府北洋海军提督署的所在地,1888 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此地成为北洋海军的重要基地,先后建设了铁码头、炮台、北洋海军提督署等军事设施。中日甲午战争时期,北洋海军在此抗击日本侵略者,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等亦殉国于此。1988 年,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北洋海军提督署、水师学堂、丁汝昌寓所、铁码头、工程局、屯煤所、日岛炮台等二十八处甲午战争遗迹组成,公所后炮台便是其中一处。
公所后炮台坐落在刘公岛西端岬角处,西与黄岛炮台相望,北面隔威海湾与北帮相对峙,南与刘公岛水师学堂相接,毗邻麻井子船坞,因位于海军公所后而得名,又因西临麻井子船坞,亦称“麻井子炮台”。
公所后炮台的设计由德国陆军大尉、要塞工程师汉纳根担纲,该工程建于1889 年,于1891年竣工。炮台设有24 厘米口径英国阿姆斯特朗地阱炮2 门、7.5 厘米行营炮6 门、速射炮8 门。地阱炮炮位蛰伏地下,利用炮弹发射的后坐力产生的水压,使炮身升降自如,并可360 度旋转,施放灵活。紧依炮台南面,辟山而建半地下式兵舍(如图1 所示),每间兵舍皆可直达炮台,坑道内设通气孔及排水设施。兵舍为赭红色花岗岩砌筑,墙体叠涩的腰线及墙柱的样式呈现欧洲建筑风格。公所后炮台的东炮位在甲午战争中损毁,西炮位、兵舍和坑道保存完好。
图1 公所后炮台兵舍(摄于1938 年)
清光绪十五年(1889),北洋海军始建公所后炮台,包括炮位、兵舍、坑道、弹药库等。
清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公所后炮台在战争中发挥积极作用。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日军占领刘公岛后,将大炮拆走,炮位被炸毁。
民国十九年(1930),威海由中国政府收回,刘公岛及公所后炮台由民国政府管辖。
1938 年至1945 年,炮台被日本殖民统治者占领。
新中国成立后,公所后炮台由海军北海舰队某部使用,作为战略物资储备仓库。
20 世纪60 年代至70 年代,炮台东炮位建筑被拆毁,石料构件被用于建筑房屋、砌筑堤岸等。
1988 年,公所后炮台与北洋海军提督署等甲午战争遗迹作为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2 年,在炮台树立文物保护标志,并开放参观。
公所后炮台主要维修记录如下:1988 年,恢复西侧地阱炮炮位,东侧地阱炮炮位保持被毁坏后的原状;1993 年,维修炮台地下坑道,清除坑道内垃圾杂物,增设照明设施;2003 年,维修炮台地下坑道通风井,增设防水井盖,减轻坑道内部渗水,并对兵舍墙面屋顶做水泥抹面防水处理。
兵舍坐北朝南共13 间,明间券顶高4.2 米,其余各间顶券顶高3.6 米,进深5.7 米,明间进深7 米,通面阔65 米,建筑面积476 平方米,为红色花岗岩方整石砌筑,水泥砂浆地面。南立面及柱上均有两层叠涩凸起的腰线。明间为大门,两侧开小窗。明间两侧各6 间,分别开三门三窗,门窗全部为拱券式,窗为拱券下有两小拱券窗的设计,从中间大门向两侧为一窗一门交替设置。
外墙檐部置压顶石,檐高4.56 米。东6 间拱券顶设有方形通风口。兵舍每隔几间不等设有石砌隔墙,墙厚0.99 米,隔墙东侧开拱券门洞,各间互相贯通。室内地面的排水槽与室外的排水槽连接。
为便于对坑道进行统一详细的描述,现根据坑道的分布顺序对其进行编号,分别命名为1 号坑道、2 号坑道、3 号坑道、4 号坑道,如图2 所示。
图2 公所后炮台平面图(东西炮位均为半地上设施)
1 号坑道入口位于兵舍东二间,由红色花岗岩砌筑,拱券顶,混凝土地面,与2 号坑道对称布置,垂直于兵舍向北延伸,坑道北端登上右侧台阶即可到达东炮位。坑道北高南低,总长17.75 米,内墙高2.43 米,拱券高0.6 米。坑道顶部设有两处竖井式通风口,墙体上残存有铁质排水管。墙角处设有排水槽,排水管排出的水通过地面排水槽向南与室外的排水系统相连结。
2 号坑道与1 号坑道为对称布局,形式体量与1 号坑道相同。
3 号坑道为东西向坑道,连接1 号坑道和2号坑道的北端。坑道为花岗岩砌筑,拱券顶。坑道总长40.5 米,墙体高2.35 米,拱券高0.75 米,坑道最宽处3.14 米。坑道南墙设有4 个壁龛,壁龛内放置的马灯可用于坑道和弹药库照明。壁龛通高0.49 米,宽0.31 米,深1.2 米,壁龛间隔3.81米。坑道顶部有四个竖井式砖砌通风口,顶部高出地平,上盖混凝土板。墙体上残存有铁质排水管,墙角处设有排水槽,排水管排出的水通过地面排水槽,经过1 号、2 号坑道向南流入室外的排水系统。3 号坑道东西两端为楼梯,分别通向炮位,两端楼梯形式对称,东端楼梯平面呈“┘”形,西端楼梯平面呈“└”形。楼梯东西段由6级踏步与一段长2.5 米的休息平台组成,总长4.07米,宽3.05 米,墙高1.7 米,拱券高0.73 米,为花岗岩砌筑;南北段通过8 级踏步直通炮位,拱券花岗岩砌筑,两侧墙体水泥砂浆抹面,踏步总长2.1 米,宽1.27 米,墙高1.82 米,拱券高0.17 米。
4 号坑道为东西向坑道,位于弹药库的北侧,平行于3 号坑道。坑道南侧墙体为红色花岗岩砌筑,北侧墙体为毛石砌筑,拱券顶。坑道总长约21 米,宽1.92 米,墙体高1.98 米,拱券高0.72 米。南墙开有通向弹药库的4 个门洞,门洞与毛石墙体上的四个壁龛相对,壁龛内放置的马灯可用于坑道和弹药库照明。
西炮位,平面呈圆形,剖面呈凹字形,直径10.4 米,墙厚0.6 米,通高2.43 米,墙体顶部高出外部地面0.63 米,墙体面层为红色花岗岩方整石砌筑,内层为碎石混凝土砌筑,建筑面积41平方米。
东炮位与西炮位为东西对称式设计,红色花岗岩围墙在后期被人为拆除,东炮位残存的壁龛、掩体及坑道入口形式均与西炮位一致。
炮位内设有炮位坑、炮兵掩体、壁龛、临时储弹处以及坑道口。壁龛、掩体、坑道口间隔分布,壁龛用于放置马灯,总高0.46米,宽0.35米,深1.28米,距炮位地面0.79 米。在东、西、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设有券洞式掩体,掩体高1.37 米,宽1.2~1.9 米,深1.3 米。东、西、北向的掩体内墙上也设有壁龛,高 0.53 米,宽0.3 米,深0.43 米。
炮位中间的炮位坑深1.1 米,直径5.2 米,炮位坑内原架设240 毫米地阱炮,1895 年被日本军队拆走,现炮位坑内是1988 年用水泥及红砖垒砌的炮身模型。
公所后炮台作为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北洋海军成军至甲午战争战败这段沉重的历史,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公所后炮台防御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吸收、借鉴了近代西方海防的最先进技术,是研究中西方近代海防极其重要的实物依据。公所后炮台的选址、平面布局、构造特征和砌筑形式在当时具有极高的水准,有着很高的科学和军事研究价值。
公所后炮台位居东北角,与西面黄岛炮台可合围威海湾北口,向北可与北岸对峙封锁荷花湾,向东可与旗顶山炮台合击东向来敌。炮火火力可及刘公岛西海面,公所后炮台与旗顶山炮台、黄岛炮台、北岸炮台组成严密的立体交叉防御体系,共同封锁北口,对抗东北方来犯之敌。炮台的炮位、兵舍、弹药库三位一体,并因地制宜将三者合理融为一体,增强了炮台的隐蔽性和抗破坏能力。建筑布局均为炮位在前,兵舍、弹药库在后;炮位内设有炮兵掩体、临时储弹处、坑道口;兵舍、弹药库为地下式,一旦有警报来袭,炮兵可通过地下坑道快速直达炮位,弹药也可很快供应到炮位。最初设计时,就已经考虑到坑道和兵舍内的通风、换气、排水问题。采用矿山竖井通风技术,炮台兵舍、坑道内均设计了通向地上的竖井,为室内排气、除湿。为解决坑道内的地下渗水和水汽凝水,在建造时对坑道墙面作防渗处理,坑道内设排水暗沟和集水坑,用于排除内部渗出的水分。
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历史内涵丰富、层次饱满,文物资源极其丰富,已经成为北洋海军与甲午战争学术研究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度假的胜地。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先后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被国家教育委员会、民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全国国防教育办公室命名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更是新中国海军的重要训练基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