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 赵 敏
王尽美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党的一大代表,中共山东地方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党的创建过程中和初期革命活动中,他全身心地投入,为革命事业艰苦奋斗,积劳成疾,献出了宝贵生命。王尽美烈士鞠躬尽瘁为革命事业献身的精神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王尽美(1898-1925),原名瑞俊,又名烬美、烬梅,字灼斋,1898 年6 月14 日出生在山东省诸城市枳沟镇大北杏村一个普通的佃农家庭,幼年曾在地主家陪读。由于家庭贫困,从枳沟镇高级小学毕业后,王尽美便暂歇学业在家务农。
身为一个最底层的劳动人民,无时无刻不在遭受的剥削和压迫,让王尽美对不平等的社会制度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生活的苦难并没有压垮他瘦弱的身躯,离开学校也没有停止他对进步思想的追求。尽管身处偏远的乡村,但他的心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在繁重的劳动之余,他千方百计搜寻进步书刊,了解社会形势,学习进步思想。
1918 年春天,20 岁的王尽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位于济南的一所官费学校——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该校不收学杂费和食宿费,是很多贫家子弟的就读选择。王尽美入校不久就显示出超强的组织能力、极佳的口才、横溢的文采,以及事必躬亲的责任心,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爱戴。
1919 年5 月4 日,五四运动爆发。王尽美和同在济南的邓恩铭积极投身于这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洪流中,站在了斗争的前列。他们在斗争中相识,一起领导学生宣传演讲、罢课游行,一起研究探讨马克思主义,一起接受共产主义思想,成为济南学生运动的重要领袖。他们并肩战斗,结下深厚的友谊,成为风雨同舟的革命战友。
1920年3月,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王尽美被发展为外埠会员。同年11 月,他与邓恩铭等人发起成立“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积极研究宣传新思想、新文化。1921 年初又组织“劳动周刊社”,出版《济南劳动周刊》,以“提高劳动者的地位”“改善劳动者的生活”为方针,为济南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1 年春,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在王尽美、邓恩铭等人的努力下成立了。他们继续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同年7 月23 日,王尽美和邓恩铭,以及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广州的陈公博,旅日的周佛海,以及由陈独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等13 名进步人士,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共赴上海,完成了一项重大的历史使命。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贫富阶级见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潍水泥沙统入海,乔有麓下看沧桑。”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更加坚定了王尽美为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献身革命的信心与决心,一首《肇在造化——赠友人》,彰显出自己的志向与主义,“瑞俊”自此改名“尽美”。对比1918 年他去济南求学前写下的“沉浮谁主问苍茫,古往今来一战场。潍水泥沙挟入海,铮铮乔有看沧桑”,短短三年,王尽美由追求进步的革命青年迅速成长为一名追求劳苦大众解放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王尽美烈士
1922 年1 月,王尽美与邓恩铭作为中共代表出席了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后他在苏联参观学习,并参加了“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受到很大的鼓舞和教育。
1922 年5 月,中共济南独立组建立,王尽美任组长。同年7 月,王尽美、邓恩铭等赴上海出席了中共二大。二大后,中共中央特派陈为人到济南指导党的工作。8 月,在中共济南独立组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共在山东的第一个支部——中共济南地方支部,王尽美任书记,成员有邓恩铭等9 人。
1922 年秋至1923 年2 月,王尽美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总部特派员的身份,到山海关、秦皇岛等地领导工人运动。首先组织领导了京奉铁路山海关铁工厂工人大罢工,并取得了胜利;随后,又参与领导了秦皇岛码头工人和开滦五矿工人的罢工斗争。
1924 年1 月,王尽美作为山东省代表去广州参加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改组了国民党,使之成为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会后回到济南,王尽美开展统一战线工作。
1925 年2 月,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在济南成立,王尽美任委员,负责组织工作。在这段时间里,王尽美奔走于齐鲁大地,在他的领导和帮助下,青岛、青州、潍县、寿光、广饶等地相继建立起中共支部和小组。王尽美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和忘我的工作态度,夜以继日,奔走呼号,促进了山东地方党组织的发展。
长期过度劳累使王尽美染上重病,1925 年7月,王尽美住进青岛的医院。病榻之上,让他牵挂的不是自己的家人,而是战友和未竟的革命事业。在病房里,王尽美忍着病痛,把养病期间思考的问题、总结的经验教训一一告知邓恩铭。
1925 年8 月19 日,年仅27 岁的王尽美走完了短暂的人生之路。临终前,王尽美委托中共青岛支部的同志笔录了他口授的遗嘱:“全体同志要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他的遗嘱里完全没有提到自己的母亲妻儿,而是把劳苦大众的解放置于最高位置。
1936 年,美国记者斯诺到延安采访,在谈到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的时候,毛泽东对斯诺说:“王尽美和邓恩铭是山东支部的创始人。”
1949 年,毛泽东在参加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时,对山东代表马保三说:“革命胜利了,不能忘记老同志。你们山东要把王尽美、邓恩铭烈士的历史搞好,要收集他们的遗物。”他还非常动情地介绍说,“王尽美耳朵大,长方脸,细高挑,说话沉着大方,很有口才,大伙都亲热地叫他‘王大耳’。”
毛泽东对于英年早逝的王尽美始终挂在心上,对他的家人也十分关心。1952 年来山东视察时,毛泽东意味深长地对山东的有关同志说:“你们山东有个王尽美,是个好同志。听说他母亲还活着,你们要养起来。”1959 年,王尽美烈士的遗骨由家乡迁往济南英雄山下的革命烈士陵园安葬。
1961 年8 月21 日,董必武同志南下途经济南时写下《忆王尽美同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首诗,赞叹了王尽美同志的伟大品格和在党的创建和初期革命活动中做出的卓越贡献。
王尽美故居位于诸城市枳沟镇大北杏村南侧,西临大街,东、南、北均靠村户。原为大地主“冠山堂”做仓库和养牲口的三间东偏房,硬山顶,土坯墙,三角形木梁架,麦草屋面。正面明间设门,次间安窗。墙体用毛石砌下碱,青砖砌墙垛和门窗套,砖垛间墙体用黄土夯筑,麦秸泥抹面。南、北次间靠窗各设土炕一盘。明间与北次间之间设西向东砌半墙,长过房屋进深的一半,两间空间相连,是公共活动和休息空间;明间与南次间之间设隔断墙,把南次间分割成独立卧室。明间正门南、北两侧各盘一座灶台,烟道透过半壁墙、隔断墙与土炕相接,为土炕提供热源。故居的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2 米,东西宽4.2 米,檐高1.95 米,山墙高3.12 米,墙厚0.60 米,建筑面积38.64 平方米。
王尽美故居
1898 年6 月14 日,王尽美出生在草屋的土炕上,并在此度过了辛酸的童年。彼时,他亲身体会了劳动人民的苦难,受到许多革命思想的沐浴和熏陶,较早萌发了民主主义思想和救国救民的志向。
1918 年,王尽美到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故居已破败不堪。
1945 年,王尽美的母亲移居他处,此房因长期无人居住而失修倒塌。
1960 年,五莲县人民政府(时属五莲)在原址上恢复了故居原貌。
1964 年,北杏村划归诸城后,故居的保护管理工作由诸城市博物馆具体负责,村里成立保护小组进行故居的日常管理工作。
1977 年,山东省文化局拨款1000 元,对故居进行维修,翻新了房顶,修筑了保护院墙,建立了保护标志;同年12 月23 日,王尽美烈士故居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 年,山东省文物局拨款,抢修了被龙卷风破坏的房顶。
1988 年,为纪念王尽美诞辰九十周年,诸城市政府拨款对故居内部进行了维修。
1998 年,时值纪念王尽美诞辰一百周年,诸城市政府拨款3 万元,对故居进行了全面的维修,并加高了保护院墙。
2005 年,为了更好地发挥王尽美故居在新时期的宣传教育作用,诸城市委、市政府组织对故居进行了维修。
2006 年5 月,王尽美故居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于此,故居维修扩建全面展开,同时加强和完善了消防、排水、供电等防护设施。
2017 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又对故居进行了修缮维护。
为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1991 年5 月,经中央宣传部、山东省委、潍坊市委批准修建王尽美烈士纪念馆。1991 年7 月1 日奠基动工,次年7 月1 日正式落成开馆。该馆位于诸城城南三里庄水库坝北高坡,占地总面积63亩,累计投资总额480 多万元。
王尽美纪念馆
纪念馆主馆座落在一方形台基上,建筑面积810 平方米,建筑高度13.74 米,砖混结构,底面呈正方形,四面大门互相对称。主馆内外一律用花岗岩贴壁。馆前有27 级石阶和4 个太平坛:27 级石阶表示王尽美烈士27 年的奋斗历程;4个太平坛象征着烈士参加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国民党一大以及出席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四次重大革命活动。
纪念馆西门为正门,上方是陈云同志题写的馆名,进门迎面镶嵌着董必武同志《忆王尽美同志》的诗篇。厅内耸立高2.8 米的王尽美大理石塑像,对面石刻《国际歌》,昭示王尽美的光辉生涯。馆内分上下两层,二楼为党员活动室。一楼为二厅四室:其中,一、二、三展室以珍贵的历史文献、照片资料和文字及部分陈列实物,全面系统展示了王尽美27 年光辉而短暂的革命生涯,以及其建立的丰功伟绩;第四展室陈列着江泽民、陈云、彭真、乌兰夫、徐向前、聂荣臻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山东省委领导、许多老一代革命家的亲笔题词,还有介绍王尽美革命业绩的书籍刊物,以及以各种文艺载体编纂的戏剧脚本与剧照。
王尽美烈士纪念馆,为人们缅怀英雄烈士以及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有利场所。人们将通过一件件珍贵的物品、一幅幅感人的图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追寻先烈的足迹,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在新征程中凝聚奋进力量,深切表达了党和人民对王尽美的缅怀之情。
王尽美烈士雕像
王尽美烈士纪念馆是全市乃至全省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员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纪念馆自1992 年开馆以来,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省内外观览者约80 余万人次。1995 年6 月,被中共潍坊市委命名为“青少年活动基地”;1995年9 月,被共青团山东省委命名为“山东省青少年教育基地”;1995 年10 月,被中共山东省委命名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 年11月,被中共诸城市委命名为“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 年6月,被山东省委组织部命名为“山东省党员教育基地”;2011 年5 月,被济南军区命名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11 年8 月,被山东省纪委命名为“山东省党风廉政教育基地”。
王尽美故居是一处珍贵的近现代革命旧址,也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教育意义。因此,对王尽美故居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发挥文化遗产在社会和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