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问题研究

时间:2024-09-03

崔晓彤

[内容提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政治保证,是实现最广泛人民民主的正确选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践路径,要坚定“三个自信”,比较借鉴人类社会文明成果。要和伟大复兴中国梦联系在一起。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必须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关 键 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现实动因;实践路径

***总书记指出:“以什么样的思路来谋划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作用。”[1]选择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才能拥有良好的秩序和光明的未来。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推进治国理政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新拓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实现最广泛人民民主的正确选择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及内涵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十七大报告中正式提出的。此前,我国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为其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经过了几个重要阶段,不断地适应着时代变化,凸显了这条道路的生命力。

第一,建国初期的理论和实践。建国初期的政治实践经过总结和升华得出的政治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形成的基础。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这是构建国体和政体的法理基础,同时创建维护和实现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奠定了我国基本的政治框架。

第二,对“文革”的反思。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国的政治发展正是经历了曲折,才有今天相对稳定的框架。《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到:“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没有重视这一任务,成了‘文化大革命发生的一个重要条件,这是一个沉痛教训。”[2]

第三,形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改革开放是一项涉及我国社会变革的伟大实践,正因为有了民主政治层面制度化和法治化的变革,才逐渐形成并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汲取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的养分,这条道路从政治发展的角度证实了“改革开放两个历史时期不可分割”的论断的正确性。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党的十七大报告完整地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3]“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这两个重要的定语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这是和西方政治发展道路最本质的区别。

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进行了新拓展。重点阐述了高扬“一面旗帜”——人民民主;坚持“两种民主形式”——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相结合;坚持“三个统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机统一;坚持“四大政治制度”——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现实依据与优越性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现实依据

(1)对政治发展的积极探索。毛泽东紧紧围绕实现人民民主进行积极探索。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提出“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的。有了人民的国家,人民才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用民主的方法,教育和改造自己。”[4]还多次强调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作用。“没有广泛的人民民主,无产阶级专政就不能巩固,政权会不稳。”[5]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归根到底是由这个国家的性质和国情决定的。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在制度上确保人民当家做主的可能。党的八大前后,我国政治发展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中共八大政治报告第四大板块重点论述了国家政治生活,其中关于民主政治建设思想的论述丰富而富有创造性。

第一,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党在1949年到1956年这七年的时间里,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众多成就,八大报告把它归结为人民民主专政这种“完全新型的政权”[6]。它是我们党在过渡时期取得成就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未来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这是由于这种新型政权具有“人类历史上最民主、最有效率、最巩固国家”[7]的优越性。

第二,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以及统一战线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关系。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但并不意味着其他阶级、其他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无权参与政权。相反,这些力量加入到政权建设中来,正是要实现“无产阶级只有同最广大的可以接受社会主义的群众结成联盟,才能形成最大多数人对于反动阶级的专政,才能实现社会主义”[8]的目标。

第三,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中共八大特别强调了民主集中制在我国的实践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国家制度是高度的民主和高度的集中的结合。这个制度已经在我国过去几年的历史中表现它的优越性”[9],它将是我国长期坚持并需要长时间的完善的制度。

第四,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举措。中共八大报告关于如何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具体举措:(1)反对官僚主义;(2)适当给予地方权利,让地方管好地方的事情;(3)处理好少数民族的问题;(4)制定完备的法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高层对“文革”进行了深刻的反省。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即使像毛泽东同志这样伟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制度的严重影响,以至对党对国家对他个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10]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新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探索。

(2)对苏联模式的反思。新中国成立之初,苏联政治体制弊端深深地烙在新中国政治体制之中。回顾历史,1956—1976年的中国,不仅没有进一步完善政治制度,而是更加偏离了制度化的政治生活。

第一,对党内民主重视不足。“反右派斗争”结束不久,毛泽东改变了八大关于社会主义时期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重提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是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矛盾,认为党在国家实际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还不巩固,要进一步强化政治体制的统治功能。在这一错误思想指导下,党内民主制度不断遭到破坏。

第二,对法治建设重视不足、法治思维发展滞后。1954年宪法制定以后,我国虽然陆续制定了一些法律法令,但法律体系与制度还很不完备。不仅全国民众没有充分认识到法制的重要性,法制观念也很淡薄。

第三,大搞阶级斗争扩大化,民主法治建设搁浅。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政治制度建设未进入一个常规的建设发展阶段,而是被政治运动所取代。“文革”期間,民主法治建设基本处于搁浅状态。据统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人大代表无法正常行使其权利,1965年1月—1975年1月,1965年1月从三届人大后,没有再开会。全国人大常委会1966年7月—1975年1月这段时间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优越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陈红太认为,揭示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密码不在经济领域而在政治领域。此观点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优越性。

第一,优越性体现在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上。2015年,***总书记提出让改革的含金量转变成更多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体现了社会主义独特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优越性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即防止和打破政治上利益集团化,始终做到政治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而不是少数人。

第二,优越性体现在实现人民民主的具体形式上。人民民主的实现和落实必须依托一套相对合理的制度框架。我国的民主更加注重实质民主,即民众在这个执政的框架体系下权益的真实提升和生活水平的真实改善。而西方更加注重看起来比较完善的程序民主,这种民主虽然保障了民主的程序,但实质上维护的是少数既得利益者的权利。

第三,优越性体现在“三统一”的根本原则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内容,简称“三统一”。我国的政党(执政党以及各民主党派)产生于建国之前,是典型的“政党——民主——法治”框架。政党本身的现代化与民主法治建设相比,更具有领导核心的作用。邓小平提到,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建设高效政治。“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这方面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保持这个优势,保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11]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现实动因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需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长期进程。总体而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有如下重要的现实动因:

(一)顺应世界民主政治大势,推动我国政治发展的必然选择

纵观历史,世界范围内先后出现了四波民主化浪潮。前三次民主化浪潮,亨廷顿在其著作《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到1990年为止,世界民主化先后形成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民主化浪潮自1528年到1926年,约有33个国家建立了民主;第二次民主化浪潮自1943年到1962年,约有40个国家建立了民主;第三次民主化浪潮自1974年到1990年,有33个国家建立了民主。第四次民主化浪潮则是西方国家以“和平演变”为主要方式,对于和其制度、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进行民主输出。例如北非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政治发展是世界大的趋势,所以,我们应该顺应这个趋势,推动自身的政治发展进程,尽早实现我国政治现代化进程。

(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助推现阶段民主政治发展

我国的发展逻辑和民族复兴与这条政治发展道路有着直接密切的关联。现阶段要把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制度是管长远的东西。与政策等相比,制度的稳定性和连贯性是突出的优势。从长远角度看,政治发展是中国梦实现的重要基础,除了能培养高素质的公民,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种世代传承的政治文化和稳定的政治心理。

(三)政治发展动力系统,助推政治发展的现实动力

政治发展是一个随着时空和时间不断向前推移的进程,同时需要一定的动力助推。

1.执政党协调其执政能力及执政理念的自身建设是政治发展的动力之一。与一些西欧国家不同,我国是典型的“政党——民主——法治”框架。这就意味着我国同时经历多方面的转型。对于政党来说,从革命党转变到执政党这一过程和我国的政治发展是一个同步的进程。概言之,这个转变过程是与执政党执政能力的提升密切相联系的,所以,执政党协调其执政能力及执政理念的自身建设成为政治发展的动力之一。

2.执政党的人民观念,是推动政治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回顾党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之初,第一代领导集体落实人民观,设计了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做主地位实现的相关政治制度,从而推动了我国政治发展的进程。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新征程,期间方方面面的改革都体现出了对于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除了基本政治制度方面的逐渐完善之外,还拓展了人民民主的形式,引入了协商民主,从制度建设上保证了人民对于政治的参与形式的多样化,也保障了我国政治发展充满活力。

3.政治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是现阶段政治发展的内源性动力。政治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是推动现阶段政治发展的内源性动力。现阶段我国政治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民众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不足。现阶段,民众作为参与主体,要实现对于国家公共权力的良好监督,还需要一些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例如,推进政府透明度建设,向民众公开必要的信息。又如,加强民众监督的相关制度建设等。这些凸显了民众对于公共权力监督和制约不足。

第二,民众对执政党和政府的影响力不足。民众对执政党和政府的影响力不足的羁绊主要在于利益集团。中国三大利益集团,第一是以官员为代表的权贵利益群体;第二是以官员垄断企业为代表的垄断利益群体;第三是以房地产和资源行业为代表的地产资源利益群体。[12]这些利益的获得与执政党和政府对于该阶层的政策扶持有着密切的联系,民众对于执政党和政府的影响不足。

第三,制度吸纳能力不足、诉求渠道不畅。考察中国近年来的社会实践,这一矛盾在现实中客观存在。例如 “三农”问题、失业问题、拆迁问题、公民权利保障、群体性事件的频繁等折射出现行制度的吸纳能力不足与利益诉求渠道不畅的问题。

第四,宪法法律的权威未得到切实的尊重。实践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13]由此,造成的一些问题,给政治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古今中外的政治实践都表明,政治生活的良好秩序离不开宪法和法律权威的保障,社會的公平正义更需要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来维系。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践路径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对于现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重要政治保证和有效的衡量指标,应该遵循如下一些实践路径: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坚定“三个自信”,比较借鉴人类社会文明成果

1.坚定理论自信,深入相关理论研究。要在实践中不断去完善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地研究和深化“三统一”之间的关联。不仅需要不断地审视自己,更要深入相关理论研究,对实践中的难题进行调研和总结。这样才能不断地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质,推动中国政治的实质性进展。

2.坚定道路自信,主导对于中国模式的总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坚持道路自信,尤其要坚持中国对于这个大事件的主导性。当前,全球化的程度深化发展,中国置身于这个大的环境中间,要在坚持道路自信的同时,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用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的思维来把握中国政治发展的方向,主导中国模式的总结而非束缚于他国的模式和他国的评判。

3.坚定制度自信,充分发挥制度的最大效能。***总书记强调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在现实的政治实践中,要突出制度的刚性和对政治生活的规范化作用。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而言,清楚地认知我国的制度优越性是十分必要的。我国的政治发展道路之所以能走得好,就在于我国的制度是围绕着维护人民利益和人民主体地位设计的,具有生命力。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和伟大复兴中国梦联系在一起

中国梦的重要实践作用就是激发全体人民向着既定的目标奋斗,这些既定的目标将在民众中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凝聚起社会各界的共识。

1.中国梦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提供目标导向。***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16]这里提到的中国道路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也包括其中。中国梦提供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目标导向是促进这条道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精神动力。

2.中国梦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理提供实践干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要靠实干的,要把精神力量转变成为实干。***总书记强调:“面向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15]这种实干精神落实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上是十分必要的,它将推动政治体制改革与体现人民性,保障人民的基本利益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和实践相结合的人民的选择,最核心的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1.突出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完善必须依托政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政党最突出的功能就是发挥总揽全局的作用,制定符合国情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发挥这一功能要不断地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略,不断提升执政水平。具体来说,执政水平的提升方向主要是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使党在各项事业中始终保持先进性。

2.明确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实现人民的利益,以人民为中心。***总书记指出:“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16]十八大以来,协商民主制度不断被重视起来,在我国政治发展领域发挥了特有的优势,是近年来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制度创新。同时,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越来越丰富。

3.贯彻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在政治实践中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民主政治的不断推进必须要有法治的保障和规约,任何的政治实践都要在法治的框架下、在法治的思维下进行,不断规范民主政治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进程中的一项长期任务,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是我国政治发展始终要高扬的一面旗帜。而现阶段的政治体制改革所涵盖的价值理念包含了发扬人民民主这一重要的价值目标。

1.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与初级阶段国情相适应,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现实问题会削弱民众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认同。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特点,要在这场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斗争中取得胜利,需不断进行以制度创新和保障人民利益为核心政治体制改革,以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2.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进行政治改革,否则,政治改革体制改革将走向歧途。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导,弄清楚意识形态这一大是大非的问题,不能搞意识形态多元化和指导思想多元化。

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为其重要的价值目标和实践抓手。如果说1978年的改革是向计划经济宣战、向平均主义亮剑,那么今天的改革则是向既得利益集团亮剑,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要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切实使人们群众在改革的进程中取得更多的、更加切实的获得感,这是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应有之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在我们党带领人民在奋斗和建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动态且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党因为坚持了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取得了当前成绩,在短短几十年间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和中国的国际形象。在实践中,必须要针对现实的问题,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会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5日)

[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E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927/16/11760685_412752908.shtml,2014-9-27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07-10/25/content_27198418.htm

[4]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6

[5]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98

[6][7][8][9]张国泽主编.绘就蓝图: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2(10):47、47、49、52

[10]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1980年8月18日讲话)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2001:240

[12]汪玉凯:中国已形成三大利益集团[EB/OL].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zgyj/gqmq/2012/0109/51696.html,2012-01-09

[13]***.***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10):137

[14][15][16]***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0、13、170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5年度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系统科研项目成果。

责任编辑/赵洪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