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李 生 刚,李 少 宁,马 珂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2)
关于免费师范生的通识教育和通识教育课的思考
——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
李 生 刚,李 少 宁,马 珂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2)
免费师范教育是我国的一项尝试性国策,其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新问题(例如,通识教育,励志教育,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等等)属于技术范畴,需要深度思考以便获得解决办法。论文主要研究免费师范生的通识教育定位及通识教育课程优化(侧重于微观和技术层面的分析),认为免费师范生的通识教育时段应该是从大学入学到教育硕士毕业,提出了适时优化免费师范生的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一种可供参考的办法,即建立能利用教学一线反馈信息和专家智慧的动态调研及动态调控机制。
免费师范生;通识教育;通识教育课;动态调研机制;动态调控机制
免费师范教育是我国的一项尝试性国策,其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很具体的新问题。例如,免费师范生的通识教育时段是大学那四年还是应该延伸至教育硕士毕业?免费师范生现行的大学阶段的通识教育课内容(和招收免费师范生之前那几年的基本一样)合适吗?如果不合适今后怎样及时调整、优化?这些问题实际上是属于技术范畴的,需要深度思考才有可能获得解决办法。我们学校毕业的免费师范生一般是在校友的带领下(甚至领导下)起步教学工作,工作一年后大都会返回大学母校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他们与自己上大学时的导员和部分老师通过QQ、微信、短信等方式一直保持着联系,实际上免费师范生至少七年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大学母校。因此我们认为免费师范生从大学入学到教育硕士毕业都是大学母校的学生,免费师范生的通识教育时段应该是从大学入学到教育硕士毕业,免费师范生的通识教育课程的选课对象基本上是一种新型的本硕连读生。本文接下来主要研究免费师范生的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长期优化问题,提出了该类问题的一种解决办法:即建立以(学生和教师彼此捆绑的)项目为主要形式的动态调研、动态调控机制;第2—5节为例示性说明。
最近三年我们通过调查陕西师范大学10名通识教育授课教师和500名免费师范生(这些学生至少修过3门通识教育课,有的正在撰写教育硕士论文),发现大多数人认为免费师范生的通识教育尚无比较明确的定义,有超过半数的人认为当前免费师范生的多数通识教育课内容比较空泛、僵化,缺乏实用性、可操作性、创新性和前沿性,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不相匹配,因而远未达到其应有的效果。*面向教师的调查工作由本文三位作者和陕西师范大学教务处部分督导完成,调查方式主要是听课、课后交流、后续电话交流;面向学生的调查工作由本文三位作者、本文第一作者的教学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以及听过本文第一作者所开的通识教育课的免费师范生(现在为在职教育硕士生)代表完成,调查方式主要是听课并回收问卷(问卷一般在课前20分钟发放、课后回收,每次问1-2个很具体的可以发挥的问题,问卷中有一些答案示例供被调者阅读参考)、课后在教室或校园内交流、后续电话交流、用电邮或电话采访我们的在其他相关大学就读的同学或学生。我们也对同类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以及其他类型大学生的通识教育和通识教育课进行了小样本调查,得到了类似的结论。免费师范生工作一年后返回大学母校在职攻读教育硕士时,“他们的培养模式应该是什么”以及“他们的管理机制应该是什么”是两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问题。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免费师范生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与免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时课程的讲授不仅有天然连接关系而且在好多方面具有相似之处,因此研究为免费师范生已经开设了将近10年的通识教育课情况对于免费师范生大学课程的优化以及免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时的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研究具有直接的鉴戒作用。另一方面,既然多数大学已开设通识教育课,我们认为免费师范生的通识教育课情况的研究也具有普遍参考意义。
我们认为文献[1-6]中的一些观点、看法及原则至今仍然是有效的、值得参考的。文献中对通识教育课(特别是通识教育)的阐述颇有技术含量和一定的指导意义。[7]我们可以从主管部门、教育实施模块及确定程度三个方面来理解免费师范生的通识教育(包括在职攻读教育硕士阶段)和通识教育课。免费师范生在大学的教育主要有两类:第一类基本上是由学生所在专业院系主管并且以学生所在专业院系为教育模块的相对确定的那种教育(大学阶段的通常由学科基础教育、学科专业教育、教师教育、实践教育组成);第二类基本上是由学校主管并且面向全校(因而教育模块一般变化较大)的相对不确定[8]的那种教育(即通识教育或博览教育),目前这种教育在在职攻读教育硕士阶段占的比例相当大(这是否合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第一类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很像精读与泛读、国内事务与外交事务的关系。本科阶段具体地落实通识教育的课程就是通常所说的通识教育课。
通过对6所部属师范院校(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主)免费师范生用电话交谈、电邮等方式进行调查发现这些院校的通识教育课大都是由学校专门机构统一设置和管理的,科目总数很多(某些学校的通识教育课达到了300门),学习某一门通识教育课的人数也可能会很多。这么多的通识教育课并不是每一学期都会开设,一般情况下学校在每一学期只会开设其中的一半数目的课程。由于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他们在选择通识教育课时会有部分的倾向性,在自己喜欢的通识教育课程上会自发地努力钻研,对自己不感兴趣的通识教育课程则敷衍应付甚至表现出不满。由于诸多原因,特别是很多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通识教育课的教学内容具有相对不确定性[8](即教学内容可能会随时间而改动)的特点,因此我们建议建立能利用教学反馈信息和专家智慧的动态调研及调控机制。
通识教育课的潜在作用不可低估。在学科之间如此频繁交叉、渗透的今天,知识的融通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沟通、合作多半有渐变为必须要求之趋势。对于免费师范生这一承担历史重任的特殊群体来说,通识教育课程至少可以在这一方面发挥难以取代的作用——通识教育课能让他们广泛涉猎不同的学科领域、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有机会与不同于自己专业的大学生和教授(甚至感召力很强的博士后、各类研究生)建立广泛的联系,这正好弥补了专业教育的不足。调查表明,几乎所有的学生认为通识教育课程是需要的并且认同它对增进同学之间合作的潜在作用,但是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通识教育课程内容需要改革。因此,改良免费师范生的通识教育课内容无疑能增加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当然怎么改良是一个技术范畴问题,需要从细节入手并且考虑到不同时段的不同需求(接下来的几节将给出例示性说明)。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多数免费师范生希望通过通识教育课能学到较有实用性的知识。诸如《旅游常识简介》、《女性健康之路》、《营养与健康》、《身心疾病预防与心理调节》、《公共关系学》及《统计数据建模与大学生项目》之类的通识教育课程就很受学生们的欢迎。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可以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学习是很有收获的,知识是能够学而用之的;同时还能激发他们在校学习的兴趣,转变对通识教育课程的态度。调查表明,大三、大四免费师范生希望实用类课程能够占通识教育课程的20%。然而教师和已经就业的免费师范生认为这个比例太大,与部属师范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严重脱节(实际上也不利于免费师范生就业)。一项对非实用类通识教育课授课老师的调查表明这个比例应该是5%。我们认为这个比例应该与时间和所涉及的大学内容有关,利用加权平均数法暂时可以控制在0.4×20%+0.6×5%=11%左右。为了进一步强化实用类课程的教学潜在效果,授课老师可以尝试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一些很具体的做法,以公用邮箱、微博等平台展示自己的做法;通过类比、交流以及不断的实践检验来探寻一种动态的优化机制。《统计数据建模与大学生项目》是陕西师范大学的一门实用类通识教育课,我们在教学全过程中鼓励、引导学生利用数理统计的想法和知识撰写小论文,确有不少学生(他们遍及各个院系)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予以配合,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这一点至少在学生们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科研项目、校内勤助科研项目后以及在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可以看得非常明显;当然也为解决好本科生导师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有研究表明,在实际动手能力方面,我国中小学生远不及发达国家中小学生。[9]要提高中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应该先从师范教育入手。就免费师范生的通识教育课程而言,操作性内容应该达到一定比例并且注意学以致用、急用先学的原则。调查表明,免费师范生普遍要求操作性课程应占通识教育课程的10%,而教师和已经就业的免费师范生却认为控制在通识教育全课程的6%以内较合适(他们认为师范教育不是职业教育)。参照实用类课程的情形,利用加权平均数法,操作类课程的比例暂时可以控制在0.4×10%+0.6×6%=7.6%左右。为了进一步强化操作类课程的教学潜在效果,授课老师们也可以尝试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一些很具体的做法,用博文等形式介绍、展示、宣传自己的作法或成果;通过类比、交流、实践检验来探寻一种动态的优化机制。《计算机常用故障与维修》是一门比较常见的操作类通识教育课,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种具体的做法(通过调查了解到有些教师差不多就是这样做的): 授课教师上第一次课时,通过问调方式确定能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学习这一门课程的学生(设这些学生的集合为A),然后在考虑学生的分布(让他们尽可能遍及每个院、系)的基础上从A中选出一部分学生(设这些学生的集合为B)。日后授课教师将B中的每个学生当做研究生指导(例如,在课间休息和课后时间里鼓励、督促,确保他们一直能投入足够多的时间进行操作、练习),最好能够使这些学生成为其所在班级或院系学生计算机常用故障排除与维修的“见习指导员”。
就创新性和前沿性这种指标而言,一般认为教学弱于科研(普通科研弱于项目科研)。调查表明,免费师范生通识教育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都应重视创新性和前沿性是学生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根据我们多年来学习、教学、研究以及指导各类学生(特别是教学论方向研究生)的经历和思考,我们认为设法让科研人员拥有的创新元素经过加工后渗透到教学中是一种较好的思路(事实上,这样做不仅对学生有益,而且还有助于高校的教学和科研的关系趋于和谐)。通识教育课的某些特殊性(如内容相对不确定、待遇较好、机械性要求少、一门课有多个专业学生选,等等)也使这种探究成为可能。这里我们提出两点建议:一是选邀科研好、责任心强、对教学研究和学生培养明显感兴趣的教授为免费师范生讲授通识教育课。为了确保其可行性,也可以只讲授通识教育课的一部分,亦即几个教授合讲一门通识教育课。这无疑有助于我们对所关注的问题的深入研究,因为教授在这个教学实践中会发现问题,会本能地思考问题并提出有技术含量的解决办法;同时对尚未解决好的本科生导师问题的有效解决也会有带动作用。二是在学生中培养骨干。指望所有学生投身于创新活动是不切实际的,但是调查表明确有学生爱学习、喜欢了解学科前沿的动态、对创新或创造活动很感兴趣并且在正确引导下能持之以恒。授课教师在讲第1-2次课时,可以凭经验发现这些学生,随后将他们当做学术型研究生加以指导。例如,介绍他们和授课老师的优秀硕士生和博士生频繁接触,介绍他们在授课老师(或其朋友、研究生、本科生)的研究课题中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在有一定的积累之后鼓励他们也申请项目(如勤助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等)或参加挑战杯竞赛。通过培养出这些骨干来强化其他免费师范生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
在免费师范生的教育中,虽然也开设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校心理学等课程,但既没有学生自发的运用行为也基本没有教师引导性的实践环节。这种半成不就实际上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因为免费师范生都懂心理学并且到达心理知识的有效利用绝非难事(深入研究一下“算命先生”就会明白这一点)。
免费师范生心理学方面的实践性的课程内容似乎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所谓“一断百断”:如果在免费师范生实习之前老师能够用4-8个课时(包括在校园内外的频繁实习)教会他们测试中小学学生心理的技能和方法,那么随后的每一步(包括教育实习和就业初期能知晓所接触的每位学生的心理甚至能逐步深入地研究)一般都会连续地顺利地进行;但是如果这一步中断,很可能随后接连的几步也会中断。这一方面的反例颇多。在大约一学期的教育实习中,我校免费师范生自如地有效地运用了自己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在处理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和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时显得力不从心——面对学生层出不穷的心理问题往往没有对策,有的甚至用当初教育他们自己的那种很传统的思想教育方法或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来对待现在学生的心理问题(因为他们不太知道现在的中小学生的心理)。这种现象在走向中小学教育岗位后的很多师范生中同样存在。
现在的孩子一直是在独生子女环境下成长,受长辈娇生惯养,他们在生活中的自私行为显而易见;受社会风气的影响,中学生(甚至小学生)早恋;中学生打架斗殴事件呈现增长趋势。笔者对多人有过从幼儿园至大学阶段的全程观察,也给他们讲过课或辅导过。实际上,有一点心理学有效实践经历和足够强心理学应用意识的中小学教师是有能力诊断这些问题并且通过对学生一点一滴的有针对的教育和引导解决这些问题。
实践性心理学是否应该作为所有免费师范生的一门必修课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但将它作为一门通识教育课则是一种较优策略。在通识教育课的教学中,授课教师可以使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如看视频、小组讨论、去附近中小学进行观察调研等)来引导免费师范生正确理解心理学的有关知识;结合案例把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的原则和某些方法纳入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之中;帮助免费师范生掌握心理教育的基本知识,培养师范生的心理教育意识,并且教会用一些很实用的合情推理技巧了解中小学生心理。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出一个教学案例,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包括课外调查),然后在每个小组中派一名成员展示该组的讨论结果或解决方案,其他组的成员可以对其进行可行性的辩解,教师做最后的评述。必修课和通识教育课两者的紧密接连,使免费师范生有望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
免费师范生的通识教育课内容(当然也涉及方法)是一个正在形成的时间序列[10](因为我们不得不考虑通识教育课内容与授课时期和听课对象的关联性),每一项的形成应该充分利用已有信息(特别是教学一线反馈的信息)和可以利用的研究人员的智慧(因为导致这类研究面临的不确定性[8]的首要原因是样本严重缺失)。本文提出了几点可引发人们思考的建议并且展示了一种值得鉴戒的动态调研模式或方法(这为管理人员的动态调控奠定了基础)*从表面和形式上看本文研究的是教育问题,但用数学眼光看本文实际上是一种例示性研究——用数学思维和合情推理方法分析了当下本科生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合理调控问题,提出了该类问题的一种解决办法: 即建立以(学生和教师彼此捆绑的)项目为主要形式的动态调研、动态调控机制;重“五进”禁“四舍”;强调每个步骤和细节的有效性。这种思路可以用于所有类似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可以供每位管理学学者鉴戒、供每位管理者参考)。,以此抛砖引玉。每个学校(特别是有免费师范生的学校)可以隔2-3年(这个时间是根据我们的教学体会和调研确定的)设立一个相关的项目供学生(和科研好的教师捆绑在一起)申请并且投入时间研究、探讨,这或许是一个更经济、更有效的探索和调控机制。
[1] 蔡映辉.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 2004(6):76-79.
[2] 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3):64-68.
[3] 陈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探索[J].教育研究, 2007(3):87-91.
[4] 李克安.“元培计划”与通识教育[J].复旦教育论坛, 2006(1):5-7.
[5] 李曼丽.北京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与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2002(2):49-53.
[6] 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96-101.
[7] 张翼星.我对大学通识教育的几点认识[J].现代大学教育,2012(3):1-5.
[8] LIU BAODING. Uncertainty Theory[M]. Second edition. Vol.154. Berlin: Springer, 2007:1-20.
[9] 陈哲群,吴新民,李志方. 影响中小学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11):17-19.
[10] 王燕.应用时间序列分析[M]. 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1-50.
[责任编辑张淑霞]
AboutGeneralEducationandGeneralEducationCurriculumforTuition-freeNormalCollegeStudents—Taking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I Sheng-gang,LI Shao-ning,MA Ke
(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062,China)
The free normal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experimental state policies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and during its implementation,some technical problems,such as the general education,the inspirational education,the in-service Educational Master program,and so on,need to be taken into deep consideration for the better solutions. The paper studies the orientation of the general education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its curriculum (mainly analysis in the micro and technical perspective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general education should surface through the tertiary educational process from freshmen to Masters of Education. Finally, the paper proposes a timely optimizing approach to the curriculum for reference, i.e. dynamic investigation and regulatory mechanism based on teacher’s feedback and experts’ intelligence.
tuition-free normal college student;general education;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dynamic investigation mechanism;dynamic control mechanism
G640
:A
:1674-2087(2014)02-0051-05
2014-03-06
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884422);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GERP-12-39)
李生刚,男,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格上拓扑学、模糊拟阵、学科与教学论研究;李少宁,女,陕西宝鸡人,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学科与教学论研究;马珂,女,陕西西安人,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和学科教学论研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