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邹 慧 明,刘 要 悟
(1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2 湖南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8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需要舆论造势和给力
邹 慧 明1,刘 要 悟2
(1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2 湖南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8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需要社会舆论的支持,还需要公众积极的关注和参与,但反观新课改发现:宣传不到位,舆论准备不足,其他社会部门对新课程支持力度明显不够;理论阐释混乱,理念解读晦涩,公众领会费力,故教育观念转变难;教育部门单兵作战,忽视协同,公众对新课程的关注与参与度不高。上述状况的改善需要:主动寻求主流大众传媒的介入,通俗易懂地传播教育科学和课程改革知识及信息;推出知名教育学者进入主流大众传媒,开办教育及课程改革系列讲坛或节目;在主流大众传媒上建立平台,就课程改革问题开展教育学者与公众的对话与交流;通过主流大众传媒宣传推广课改经验和典型,使课改由“专业”走向“大众”。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舆论造势;主流大众传媒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欲获取广泛的社会支持和充足的社会动力,就必须全面透彻地洞察社会的整体需求及公众的个人需求。“不仅如此,课程改革还要考虑国情条件的限制,因为教育内外部条件为课程改革划定了可能的行动区域。逾越国情条件而进行改革,必定欲速则不达。”[1]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面临的国情来看,需要考虑的因素实在太多,不仅要明晰包括教育经费、教育设施、师资队伍等在内的现有教育资源条件,也要了解诸如公众心态、家长态度及社区环境等社会舆论环境条件。正如富兰所说:“教育变革是一种技术简单性和社会复杂性的变革。教育变革问题的重要方面,或许更多地在于对涉及成千上万人的多层面的社会过程进行规划和协调时遇到的各种困难,较少地在于对变革的武断抵制和不良意图(尽管有时是两者兼而有之)。”[2]任何一项社会改革方案的实施与推进,不仅需要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还要有公众积极的配合。因此,作为社会改革之一部分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促进教育思想和课程范式转型的过程中,就不仅要有强劲的专业话语的声音,还需要一个全民关注、全民参与的积极社会舆论环境,唯有如此,改革方能健康、稳步推进。
公众对新课程改革持有怎样的心态呢?他们是否高度关注并积极参与?舆论宣传在这些方面起了怎样的作用?这些都需要客观冷静的分析。通过对大众传媒的关注,并结合对一线教师的访谈、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以及非教育系统人士的交谈,笔者得出的结论是:
1.宣传不到位,舆论准备不足,其他社会部门对新课改支持力度明显不够
作为一项系统化、社会化及开放式的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涉及的因素十分广泛,其实施所需的资源遍及社会各个角落并牵涉到社会的每一个群体。因此,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除教育部门抓紧用力之外,还需要社会其他部门给予相应的支持和配合,以此促进全社会真正理解、关心并支持新课程实施的良好氛围的形成,为课程改革的实施创造一个积极有利的整体社会环境。不可否认,新课程改革在其实施之初确实引起了社会各界程度不一的关注,但公众对其核心理念和改革举措却并没有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对“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新开设的课程更是了解有限。即使是在教育系统内部,连作为课程改革主体的教师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也不甚明晰,理解各有偏差。
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例。作为一门实践性、开放性的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学习,因此,其有效实施离不开家庭、社区及其他社会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与大力支持,这既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平台,也是其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实际上,该课程的实施却没有得到非教育机构应有的理解及配合。据调查,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当问及学生“外出调查采访时,调查对象或受访部门对于活动的反应”时,35.6%的学生回答是“给出种种理由婉言拒绝”或者“一口回绝”;再问及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调查对象或受访部门是否听说过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时,高达60.7%的学生回答为“否”。[3]由此可见,社会各界对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及他们在其中的义务和作用不甚了解,从而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难以得到其必要的配合和支持。这种现象的产生与主流媒体对新课程改革较少的宣传不无关联。而“课程改革需要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的准备……新课程改革倘若没有相应的舆论准备,没有新一轮强有力的概念重建运动,那是不可想象的。”[4]密切的配合和坚定的支持通常是建立在全面的了解基础之上,反观此次课程改革,社会大众对什么是新课程改革,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什么,改革的主要举措有哪些等基本问题不甚了解。如此,何以形成热心接纳新课程、全力配合改革实践的公众心态,何以全面获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而没有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新课程改革又何以能有所突破?
2.理论阐释混乱,理念解读晦涩,公众领会费力,故教育观念和行为转变难
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人们原有观念和习惯的一种扬弃过程,如不改变校长、教师、家长、学生以及非教育领域各界人士的教育观念,课程改革的种种举措就很难落到实处。[5]纵观此次新课程改革,社会各界人士的教育观念依然没有明显的改观,甚至部分教育行政官员及学校领导也并没有真正地从思想层面上对新课程改革予以足够的重视,大多数社会人士更是或潜隐或明显地将“分数”及“升学率”等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及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指标。这种状况的广泛存在着实令人痛心!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固然众多,但不可否认,舆论宣传不到位、课改理念和理论的阐释过于混乱、晦涩是重要原因之一。
众所周知,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社会职能,而考试只是考核人才质量的一个方面。但现行教育当中,“一考定终身”依然是多数学生、家长,甚至教师、学校管理人员所秉持的观念,由此导致中、高考制度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指挥棒”,应试教育愈演愈烈。而事实证明,应试文化的盛行必然会抗拒新课程的推进。虽然教育研究者们对此一再痛心批判,强烈抗议教育作为应试工具的现实,强调教育应“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6]并积极呼吁致力于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的施行。但仅有教育研究者的觉醒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公众的教育观念不能切实转变,不能真正地认识到教育对人的整体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时,便难以在应试教育的漩涡中保持清醒的头脑。那么,应如何引导公众在观念上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呢?教育学研究者和主流大众传媒对此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鉴于教育学研究者单方面很难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大众传媒,尤其是主流传媒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终身教育”、“素质教育”、“学习化社会”、“文化多元”、“探究体验”、“生活世界”等话题似乎只是囿于教育系统内部且只在教育学研究者中讨论——产生了难以计数的“学术论文”,造就了许多的“课程专家”,但公众对此知之甚少,因而对转变公众的教育观念无甚根本的作用。
3.教育部门单兵作战,忽视协同,公众对新课程改革的关注与参与度不高
时至今日,新课程改革实施已有十余年,但令人遗憾的是,教育现实依然少有改观,改革结果更是难以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得出诸如政策偏差、教育系统或者课程系统的复杂性、社会惯性、经济条件等诸多原因,但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改革忽略了社会大众对改革的了解、参与和支持;最大的问题之一在于,没有认识到相对而言处于“外部”的家长与其他社会人士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5]再美好的课程目标,再完善的课程方案,若不能为广大社会公众所理解,得不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支持便也只是海市蜃楼,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成功。某些教育专家常指责人们缺乏改革的热情,殊不知,“热情不是起因,而是要做在他们看来不重要或不值得花费精力的事情的结果。在人们还没有认可或愿意承担义务的情况下,一定要他们实施的改革,只会增添挫折怨恨和泄气。[7]因此,可能而且必需的是,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必要环节,公众的知情权(不仅要知道,还要理解或领会)应当得到尊重和保障。专家的阐释或“解读”应当明晰,舆论宣传必须跟上,主流传媒应当利用自己的优势进行宣传“造势”,以营造有利于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
新课改舆论宣传不到位导致公众心态不积极的结论,也得到了一些调查结果的支持:[8](1)社会对新课改认识不一,学生家长配合程度不高。家长对课改非常支持的占5.9%,基本支持的占55.2%,不支持的占34.1%,强烈反对的占4.5%,仅3.8%的家长对实行新课程很有信心,非常担心的高达28.8%。(2)政府部门对新课改非常重视,但机制尚未完全形成。调研发现,各级政府在推动高中课改时统筹协调不够,主要表现在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尚需统一,实施过程中的应付、变调、“炒作”等现象还存在。(3)面对课改启动经费、科技专项经费、教学设施、教师更新、校舍建设等突出的问题,急需人事、财政、建设规划部门联动配合,但以上政府部门很少参与课改。如高中班额大问题(城镇高中班学生数额50-59人的占42.2%,60人以上的占49.8%,个别班还达到120人)就影响着课改质量和学生健康,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则需政府各部门的联手行动。(4)政府组织的课改指导小组没有大量一线教师参与,对教学第一线工作了解不够,改革的措施不配套,存在“不愿改、不敢改、不会改”的倾向。
新课程改革推行之后,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万众参与、群青雀跃的状况,“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尴尬局面令教师和校长们不知所措,公众心态及社会舆论更是呈消极发展态势。在遭受部分资深学者非议的同时,“新课改所面临的那种因不问国情而导致的‘乱象丛生’、‘举步维艰’的现象”[1]并没有迎刃而解。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如新课改方案本身的科学性、合理性、适切性、可行性等以及其他配套措施未能同步实行等,但阐释混乱、解读晦涩、宣传不力确实是个主要因素。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只有重视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加深社会各部门、各群体对改革目标、理念、举措的了解和理解,方能形成有利于改革有效推进的社会氛围。
1.主动寻求主流大众传媒的介入,通俗易懂地传播教育科学和课程改革知识及信息
在众多媒体当中,主流传媒“具有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功能,具有一般新闻媒体难以相比的权威地位和特殊影响”,它们“具有较强公信力,报道和评论被社会大多数人群广泛关注并引以为思想和行动的依据;具有较大发行量或较高收听、收视率,影响较广泛受众群;其基本受众是社会各阶层的代表人群”。[9]这类媒体设置着新闻的框架,其他媒体则基本是在主流媒体所设置的框架内筛选新闻,它们或是主流传媒的“传声筒”,或是对主流传媒所报道的问题进行深入挖掘或阐释。从某种意义上说,主流大众传媒把握和控制着舆论的内容和取向,因此,新课程改革的舆论宣传不能仅限于专业媒体,还应主动寻求主流大众传媒的介入,借助其强大的舆论影响力将教育科学和课程改革知识及信息通俗易懂地向公众传播,使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举措在最大范围内为公众理解和接受。为此,新课程改革的舆论宣传必须积极寻求受众广泛的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等国家级主流传媒及各省市电视台、广播以及综合性新闻党报刊物等的关注和介入,例如,可通过拍摄新课程改革实施的纪录片、制作各种宣传材料等将新课程改革以公众所能接受和理解的方式予以传播,使公众切实知晓新课程改革为何物;亦可通过权威的问题阐释和理念解读使公众关注课程改革的问题及动向,并力求使这种理解和关注转化为支持课程改革的态度、立场或行动。
2.推出知名教育学者进入主流大众传媒,开办教育及课程改革系列讲坛或节目
新课程改革本身所具有的专业性质和专业特征使其难以为非教育专业者所直接理解,简单的宣传报道难以使公众切实领会新课程改革的实质和真谛。为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舆论宣传和造势过程中可推举知名教育学者进入主流大众传媒,例如,通过开办以新课程改革或教育问题为主题的系列讲坛或节目来系统地解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举措以及它与大众生活的紧密关系;通过专家权威而又深入浅出的阐释对公众进行一场关于新课程改革的通俗化和普及性教育,等等。这既符合受众的文化水平,也契合受众的心态,同时又能引发广泛的讨论。如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公众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百家讲坛》节目可推出教育篇,邀请教育专家学者系统全面地讲授新课程改革的有关内容,并结合公众所关心的“高分低能”、“高考改革”以及“减负”等热点问题进行专业的理论解说,使公众能够正确而理性地看待教育当中的各种问题。再如,引起广泛关注的中央电视台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展示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使公众逐渐开始了解并关注身边的饮食文化。新课程改革的舆论宣传也可从中汲取灵感,尝试制作关于新课程改革实施的相关记录片,期间穿插教育学者的解读和分析,给公众呈现出一个立体鲜活的教育场景,从而使公众切实感受到新课程改革给教育实践带来的变化和深远意义。
3.在主流大众传媒上建立平台,就课程改革问题开展教育学者与公众的对话与交流
现代社会,“教育已成为所有人的事情,它涉及全体公民,公民都是学校施行的教育的积极参与者”,[10]并且,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亦蕴藏着相当丰富的教育智慧。因此,新课程改革在向公众进行舆论宣传以获取其关注的同时,还应在主流大众传媒上积极搭建相应的平台,就课程改革问题开展教育学者与公众的对话和交流,诸如江苏卫视推出的向公众普及心理学知识的《心理访谈》节目等,新课程改革也可借鉴这种形式来进行舆论宣传。借助这类开放的交流和对话平台,一方面,教育学者可针对公众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教育困惑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出发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建议,从而既增强公众对教育的信心,也有效地宣传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另一方面,教育学者在与公众交流的过程中也能获得启发和灵感,从而进一步转化为完善新课程改革的新思想和新举措。这样一种活动的开展首先需要创设一种畅所欲言的氛围,使公众愿意把自己对教育问题的认识说出来并乐意分享自己的教育见解;其次,应该多渠道地、最大范围地倾听公众的意见,不仅要有节目现场面对面的对话,还应借助各种新媒体,如微博、微信等,广泛地收集不在场观众的意见和看法并作出及时的反馈;再次,参加节目的教育学者必须时刻秉持一种虚心和宽容的态度,对于公众可能的抨击和批评应既能作出有理有据的回应,同时也不忘自身的使命,对公众进行正确的引导。
4.通过主流大众传媒宣传推广课改经验和典型,使课改由“专业”走向“大众”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是一项专业的教育改革,同时也是事关人民大众切身利益的社会改革之一部分,因此,新课程改革的经验总结和典型推广不应囿于教育领域,局限于教育专业媒体,而应主动寻求在主流大众传媒上展示。对广大非教育专业者而言,最能吸引其关注新课程改革的手段并不是空洞的理论阐释或繁复的说教,经由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教育实践的改进事实才是最有说服力的,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注重通过主流大众传媒来推广课改经验和典型,通过对公众最为关心的教育实践及其变化的宣传和报道,使公众切实感受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现实的改进和教育的希望所在,使课程改革成为公众津于乐道的话题,并将这种关注引发为改进身边的教育实践的积极行动,从而使课程改革由“专业”真正地走向“大众”。主流大众传媒在对课改经验和典型进行宣传和推广的同时,还应力求反映出各地区、各阶层、各行业以及各部门对课程改革的认识和态度,从而引起不同群体认识上的共鸣,引发其进一步的思考和行动。
毋庸置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需要舆论造势和给力,需要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并主动寻求其支持、关注和参与,唯有如此,课程改革方案方能不断完善,课程改革实践方能不断改进,基础教育水平也才能在不断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教育文化需求的前提下稳步提升。
[1] 王本陆.论中国国情与课程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8-27.
[2] [加]迈克尔·富兰.教育变革新意义[M].赵中建,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71.
[3] 刘红姣.城市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调查——以长沙市城区中学为对象[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4] 钟启泉.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5(12):18-23.
[5] 曹俊军.反思与构想: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6] 叶澜.“教育的生命基础”之内涵[J].山西教育,2004(6):1.
[7] [美]A.W.库姆斯.教育改革的新假设[C]∥瞿葆奎.教育学文集·国际教育展望.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77-178.
[8] 吴海鸿.调查:多数家长对新课改信心不足,学生任务更重[N].中国青年报,2006-02-16(6).
[9] 新华社“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主流媒体如何增强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之一:主流媒体判断标准和基本评价[J].中国记者,2004(1):10-11.
[1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
[责任编辑张淑霞]
2014 年 6月 第 7 卷 第2期 当代教师教育Contemporary Teacher Education Jun., 2014Vol.7No.2
PromotingtheCurriculumReformofBasicEducationNeedstheSupportofPublicOpinion
ZOU Hui-ming1, LIU Yao-wu2
(1CollegeofEducation,HunanNormalUniversity,Changsha410081,China;2ResearchInstituteofEducationalScience,HunanUniversity,Changsha410082,China)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does not only need the support of the social public opinion, but also needs the active public attention and participating. However, when reviewing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we found that the public concern and the supports from other social departments are insufficient. These bring about the problems: the potency dimension of supporting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s obviously inadequate; explanations of theories are confused; interpretations of logos are obscure and it is hard for the public to understand the theories and logos. Furthermore, the departments of education have neglected cooperation, and the public have failed to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promot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new curriculum. Measures: seeking the involvement of the mainstream mass media actively, transmitting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about education science and curriculum reform, foregrounding famous educational scholars into the mainstream mass media, opening lectures or program, and establishing the platform in mainstream mass media. Therefore, educational scholars and the public can make dialogues and exchange on the issues of curriculum reform; by means of the mainstream mass media, make the curriculum reform toward from ‘profession’ to ‘public’.
curriculum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public power; mainstream mass media
G42
:A
:1674-2087(2014)02-0056-05
2014-02-10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3B184)
邹慧明,女,湖南株洲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刘要悟,男,甘肃宁县人,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理论及教师职业与教师发展理论研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