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叶庚毅
(呼和浩特市机械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机车运用与检修涉及的工种主要有机车乘务员(即火车司机)、机车检修人员(主要负责机车的检修)。要想成为一名机车乘务员需参加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组织的司机考试,考试合格后颁发司机证。机车的发展经历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动车组。蒸汽机车以煤作为燃料将热能转化为动能;内燃机车以柴油为燃料通过柴油机带动主发电机发电然后将电传给牵引电动机,牵引电动机驱动机车行驶;电力机车通过受电弓从接触网获得电能通过变压整流之后供给牵引电动机驱动机车行驶,高速动车组列车也属于电力车辆,只是它的动力不再仅限于一辆车,而是一列车有若干辆车都有动力,根据动力分布可以分为动力集中型和动力分散型。
在蒸汽机时代,司机和检修工的工作环境比较艰苦,要想作为一名司机必须先从司炉干起。铁路为了培养机车运用与检修人才设立铁路司机学校(隶属于铁路局),每年调研统计机车乘务员及检修人员需求后上报原铁道部,原铁道部审批后下达招生人数,学校按照审批后的人数进行招生,当时能进入铁路学校的就意味着已经属于铁路职工了。学校的师资主要来源于铁路局各站段,这些人员有一定的现场经验及专业能力,但缺乏教学技能。另外受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学校的课堂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铁路局各站段提供实践教学场地及实训设备,学生只要毕业就能直接进岗位。
内燃机车的出现不但改善了司机的工作环境,最主要的是提高了运输效率,节约了运输成本。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内燃机车在全国大规模使用,蒸汽机车从此退出历史的舞台。这个时期有很多铁路学校已经隶属于地方,不再归属铁路(还有个别学校是在2000年以后才转归地方的)。铁路学校设置机车运用与检修专业培养学生,铁路局到学校招聘本专业学生,实行双向选择就业。在这个时期初期,由于学校已不再隶属于铁路局,所以铁路局不再为学校学生提供实训场地及设备,而这时学校还没建设自己的实训基地,导致当时组织学生进行实训成了问题,在当时专业培养的最大难题就是实操技能的培训。学生在学校努力学习可以学到很多专业理论知识,但这对于本专业来说远远不够。对于考司机而言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①专业理论考试;②实操。只有两个都通过之后才能算是合格。而铁路局为了安全,不愿意让学生到现场进行实训。这就导致了学生毕业到单位后,还需要单位花费大量的人力、时间来继续培养本专业的人才。
电力机车的普遍应用,使铁路的运输效率得到了更大的提高,实现了重载货运,为高速客运奠定了基础。能源使用也更加清洁,同时司机与检修人员的工作环境也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对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铁路局面向各院校招聘本专业人才,而对于培养本专业人才的院校来说,他们很清楚地知道,现在全国开设本专业的院校很多,为了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必须解决专业理实一体的问题。联系企业让学生到现场教学和实践,难度很大,学生安全得不到保证,所以学校只能购买实训设备。
对于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专业,主要培养的就是机车乘务员和检修员。针对检修员可以购买机车的一些主要部件,如果实力雄厚可以在学校建设一个机车检修基地,专门用于机车检修的实训。对于机车乘务员的实操实训即使在现场也比较难,因为对于机车乘务员的实操培训主要涉及两大方面:①正常标准化作业;②非正常行车及行车过程中各种突发故障的应急处置。司机的每次行车都是一次标准化作业,遇到非正常行车或行车过程遇到突发故障的情况,是不常见的,但是要求司机具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所以这个阶段对司机的专业实训主要针对的是标准化作业训练。
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铁路客运正朝着高速动车组的方向发展,高速动车在客运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货运还是以电力机车为主)。另外车型种类较多,使用的技术及设备有所差异,针对目前这种发展情况,学校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必须改变。目前大部分学校都在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变化。
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主要是在课堂上,老师利用相关教具讲解专业理论知识,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训是分开来进行的。这种方式的教学会使学生在课堂上感觉空洞、乏味,不易掌握专业难点。所以现在很多学校正在进行理实一体的教学改革,这种教学模式表面上看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实则这个结合需要一系列的改革配合,比如专业师资力量的建设(要求专业教师必须是“双师”)、实训基地的建设、教材改革等。目前,大多数院校正在进行这些方面的改革。
对于机车运用与检修专业来讲,实训基地的建设必不可少,之前受科技水平的限制,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以购买真实设备为主(比如购买机车、车辆、建设真实的检修基地),这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并且需要很大的场地,另外,这种实训基地的实训作用很容易被铁路机车的更新换代所淘汰,对办学场地和资金有限的院校来说很难建成这种实训基地。
针对这些问题,现在很多公司利用先进的科技研发了许多模拟软件(包括VR),可以逼真的模拟机车检修、机车标准化作业、机车非正常驾驶及各种故障的处理。这种设备占地面积小,可以将各种需要的车型都提前在软件中设定,可根据操作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车型进行。并且如果铁路现场设备更新换代,只需更新软件即可。现有很多院校就已购买了这些模拟仿真设备,在学校建立专门用于机车运用与检修的模拟仿真实训基地。
铁路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科技的快速崛起,短短几十年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高速行驶的高速动车组。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不只是速度的提升,更是技术的飞跃。
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高铁自动驾驶系统是在CTCS-3系统的基础上加入ATO技术,这套系统的使用可以使铁路交通更加智慧化,保障列车运行的准点和安全。另外智能巡检机器也在一部分高铁检修基地使用。这些高科技的使用可以更好地辅助机车乘务员完成作业,提高车辆检修效率。智能系统和设备的使用降低了机车司机和车辆检修员的工作量,但对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的要求反而更高了,要求他们不但能熟练使用智能系统和设备,更应掌握机车车辆的构造、电气控制原理,快速处理故障。
科技在铁路中的应用,改变着对机车乘务员及检修员的技能要求,同时也改变着学校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法。传统的理论教学被新的教学取代,传统的机车检修实训基地也不再适应快速的发展模式,转而出现大量的模拟机车检修实训基地。
在探讨新的培养方式之前,我们需要对之前各个时期的培养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探索出更加行之有效的新模式,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对本专业新要求的技能人才。
铁路局自己开设铁路司机学校,招收本专业人员入校学习,毕业后进入铁路从事机车运用与检修工作。这种培养方式便于学校组织学生实训、紧密结合现场需求,培养出的毕业生能快速进入工作岗位。但是会增加铁路局人力和经济负担,同时缩小人才选择范围。
学校隶属地方,与铁路局已没有关系。学校内部开设机车运用与检修专业,学生毕业后不再需要必须到固定的铁路局工作,学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与此同时,铁路局也可以到更多开设本专业的学校选择更优秀的毕业生。起初,这种模式表现出很大的优势,因为铁路局每年对机车运用与检修专业的技能人才需求大于学校每年培养的人数。学校解决了学生就业的问题,铁路企业也能找到优秀的本专业人才。但随着铁路的快速发展,开设本专业学校在不断地增多,每年的毕业人数不断增多,出现了供大于需的情况。盲目的扩招使很多没有硬件条件的学校也加入了此队列。由于本专业的特殊性,机车乘务员的操作技能包括机车操纵、机车检查、机车故障处理、机车非正常行车处理等,机车检修员需能够进行机车各部件的检查、维修,这些都需要机车及运行线路设备的支持,但当时院校并不具有提供这些设备进行操作技能实训的能力,很多铁路局在把学生招入单位之后,发现学生并不具备岗位需要操作技能,需要再次培训取得资格证书之后才能让其入岗,这个培训时间短则半年至一年,长则需要两到三年时间,这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负担。在这种情况反馈回学校之后,学校只能想办法解决学生实训的问题,否则学校学生就业就会成为大问题。铁路局出于安全考虑,一般不会与学校合作,提供实训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学校购买设备建设自己的实训基地。
现阶段,实力雄厚的院校在开设机车运用与检修专业的除了具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外,还建设了大量的机车车辆实习实训基地,能够完全满足本专业实训需要。这样的毕业生深得铁路企业的青睐,使得学校办学蒸蒸日上。这种模式看似解决了铁路企业的需求,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实际还是有一些问题急需解决,比如学习了本专业,且很想从事本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并没有被铁路企业录用怎么办,因为这个专业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所学技能无法用于其他行业。另外铁路机车乘务员非正常行车及故障处理怎么培训?职工理论系统培训有必要自己进行吗?因为要进行这些工作需要投入大量财力和人力(目前有一些铁路企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在投入巨大财力购买模拟实训设备,而一些院校已有这些设备)。
通过对以上培养模式的分析,下一步应该重新认识学校与铁路企业的关系,学校不应只局限于本专业学生的培养,铁路企业也不应该只知道去各大院校招人。为了双方共赢,应加强校企合作机制,推行新的培养模式,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实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锁定学生培训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现有企业实训基地和院校培训基地,互相弥补,铁路企业可以将职工的专业技能提升的培训放在合作院校进行、也可以利用合作院校实训设备进行本专业职工的技能资格鉴定。铁路企业在进行大规模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时可以邀请合作院校一起参与,促进院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企业要将合作院校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上升为企业发展战略。 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方式助推本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壮大本专业技能人才队伍,满足铁路高速发展的需求。
通过对铁路机车发展历程中,各阶段机车运用与检修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分析和总结,结合新科技对本专业的影响,对下一步本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希望通过实践能够摸索到更好的一种机车运用与检修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多本专业高技能人才以满足铁路快速发展的需要,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