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承德市级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的研究与建议

时间:2024-09-03

刘东敏

(承德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河北 承德 067000)

科技成果登记和统计分析是科技成果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科技成果登记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可以全面掌握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状况和整体发展水平,服务于宏观科技决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1]。《2019年承德市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2]利用2019年承德市在省、市两级系统中登记的科技成果信息,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成果来源、成果类型、经费投入、应用转化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类统计。研究表明,在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的带动下,承德市的科技发展取得长足发展,但整体实力不强,仍有许多工作需要大力推进。

1 科技创新能力的区域差距

双桥区共登记成果97项,占全市成果登记总量的48.5%;承德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2项,占16%;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17项,占8.5%;平泉市16项,占8.0%。其后依次是滦平县、丰宁满族自治县、兴隆县、承德县、隆化县、双滦区、宽城满族自治县,鹰手营子矿区没有登记,地域差距显著。这与创新资源的分布不均有一定关联。双桥区作为中心城区,教育和科研机构、企业基础较好。截稿时承德市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94家,其中,承德高新区有56家,科技基础薄弱的鹰手营子矿区仅有3家。

2 科技创新动力

2.1 科技计划项目发挥了积极的创新引领和推进作用,但地方整体科技创新水平不高

登记的科技成果来源以计划项目为主,共登记184项,占94.4%。其中,国家计划项目成果仅1项,地方(省级、地级和县级)计划项目成果183项。自选课题登记仅占5.6%。全年各级财政投入合计4 47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14 101.7万元。

2.2 职称评定对业绩成果的要求有效调动了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科技创新和进行成果登记的积极性

医疗机构是承德市登记成果最多的单位,共登记成果104项,占登记成果总量的52.0%,是应用技术类成果的主要来源,这与河北省的情况相似。业绩成果是医疗机构、大部分事业单位和一些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职称评定的必备条件,在这些单位里,医疗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最多。

2.3 市场竞争是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根本力量,使企业不断地革新技术,更新产品

虽然医疗机构登记的科技成果数量最多,成果登记量第二位的企业登记科技成果仅占总量的19.0%,但企业的经费投入达到17 682.5万元,占比达到95.2%,其中,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投入额也最多。企业创新成本高、风险大,但是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健康发展,就必须持续夯实其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 科技创新人才

2019年登记的科技成果完成人共1 737人次。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人员是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理论探索的主力,占登记成果完成人员总数的64.6%,与大部分地区的情况趋同。科技成果完成人的技术职称以中、高级为主:正高200人次,副高437人次,中级844人次,初级188人次,其他68人次,高级职称占36.7%。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共1 585人次,是各类成果的主要完成人员,占91.2%。其中,博士研究生仅有48人次,占2.8%。与发达地区相比,高级职称和高学历人员比例相对较低,特别是能够引领科学研究的博士学位以上科研人员匮乏,同时,由于产业发展水平和总体经济实力不强,人才引进工作难度较大,人才队伍建设水平较低,制约着城市的创新发展。在河北省科技英才“双百双千”工程的支持和引导下,承德市引进和柔性引进了一大批创新人才和团队,这些人才的作用有望逐步显现。

4 科技创新对产业的支撑作用

承德市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集中在卫生和社会工作以及农、林、牧、渔业,其他行业较少。涉及高新技术领域的成果共有45项,其中现代农业18项,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12项,新材料8项,环境保护2项,生物2项,高端装备制造1项,节能环保1项,新能源与节能1项。承德市以农业经济为主,工业起步晚、欠发达,因此农业基础相对较好。这些成果所属高新技术领域全面覆盖了六大主导产业,但同时显示出对新兴高新技术产业支撑不足,特别是占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0%以上的新能源产业,需要投入更多科技资源以保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5 企业创新能力

企业是最重要的创新主体,然而在承德市,甚至河北省,企业都不是科技成果的主要来源。企业登记成果的数量与医疗机构相差33.0%,在《2019年河北省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中,则相差40.6%。与之相反,上海、江苏、广东等地区科技成果登记总量最多的都是企业,且明显领先于医疗机构等其他单位,相比之下,企业实力和创新活力的差距可见一斑。承德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晚,虽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持续增长,但高新技术企业仍存在行业覆盖面窄、规模小等问题。2018年,全市92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仅覆盖32个行业,行业覆盖率为16.7%,远低于全省87.5%的覆盖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5.9%,低于全省19.5%的平均水平[3]。

6 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科技系统持续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鼓励在研究开发阶段与市场需求挂钩,提高成果适用性,对提高成果转化率发挥了积极作用。2019年登记的应用技术成果中实现产业化应用26项,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76项,试用11项,应用技术成果转化率达66.1%。有少量企业应用技术成果登记了转化效益,实现总收入35 299万元,净利润8 602万元。成果转化效益是科技成果价值最直接的体现,对这一情况的跟踪考察是评估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的最直接途径。

7 建议

7.1 持续推进县域科技创新、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和地域分布

在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引领下因地制宜持续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继续支持承德县、平泉市创新型县试点建设,使其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各县(市、区)参考河北省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测评报告找差距、补短板。坚持高质量发展、支持绿色循环农业、尾矿清洁利用、智慧城市建设,鼓励以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发展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友好程度。由点到面,实现有承德特色的创新发展。

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已经成为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柱,建议在支持这些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加大对其他重点产业领域培育力度,形成多点支撑、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对于产业发展滞后、转型发展条件差的地区,加强政策倾斜和指导,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的培育。争取增加财政投入和各级经费支持,撬动企业和社会金融资本增加研发投入。

7.2 强化科技管理和服务

7.2.1 加强对各类载体平台的管理和督导,及时落实奖补政策,充分释放其创新优势。新型研发机构具有灵活的资金运作、研究开发及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应引导其充分发挥聚集重点产业人才团队、开展新技术研究的作用,积极开展成果转化、企业技术服务和企业孵化。

7.2.2 优化科技成果管理。“承德市科技成果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已实现市级科技成果信息在线采集,与“国家科技成果在线登记系统”进行的省级科技成果登记并行管理,提高了成果登记的效率和准确性。建议进一步完善成果登记平台功能,强化制度建设,提高科技成果登记数量和准确性;培养高水平科技信息研究人才,提升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的质量,加强科技情报资源开发利用[4]。开展知识产权培训、技术经理人培训,引导科研主体强化知识产权意识;鼓励企事业单位将科技成果登记和科技成果统计分析纳入本单位科研管理和考核制度,提升企事业单位科技成果的管理和运营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7.2.3 完善科技服务,打造市场化技术转移体系,加强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宣传、解读科技政策和各类人才计划,促进政策有效落实。依托生产力促进中心及科技服务企业对项目申报、研发经费加计扣除、技术合同登记等企业关注较多的热点问题提供指导。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业的作用,满足企业多样化需求。打造市场化的技术转移体系,充分发挥承德市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和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作用,汇集待转化的优质成果和企业技术需求,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对接合作;发展科技金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7.3 培育壮大人才队伍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来,京津冀区域创新发展指数平稳上升,一体化进程持续推进,但承德市的科技创新实力与京津地区的落差依然很大。奋力追赶创新发展的时代步伐,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和带动。①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发展壮大,鼓励聘请知名专家教授开展学术交流,为产业发展培育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前瞻性的应用技术;积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研究成果的转化率。围绕推进承德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开展应用技术研究,适当增加基础研究投入,提高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逐渐形成与重点产业相辅相成的学科体系。②抓住机遇,改善人才服务环境和发展平台,健全激励和保障机制,扩大科研自主权,造就人才扎根发展的沃土。在大力引进高端智力人才和团队的同时鼓励本土人才返乡就业,持续探索破解京津“虹吸效应”的有效途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