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杨永立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机电分院,江苏 无锡 214028)
无锡国专精神是无锡国专发展过程中最宝贵的部分,是其三十年风雨历程中抗打击和求发展的生命底蕴所在。它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经过历史、地理、文化环境等众多因素相互撞击和融合的结果。无锡国专精神的生成和发展,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冲击及近代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息息相关。回顾无锡国专的办学历史,其精神的产生和发展在不同时期均具有一定的旨向。
无锡国专的创建初期,正是国学思潮风起云涌、新旧思想冲突的时期。校长唐文治早年历任清政府要职,目睹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和列强的国势强盛,曾深入思考中国的未来,“今日之世界,……争之为道有三:兵战也,商战也,学战也。而兵战、商战其事,又皆本于学战。”当时士大夫的这一观点,逐步成为唐文治的认知,他进而表达了他的志向:“维余平日之志愿,在造就中国之奇才异能,翼与欧美各国颉颃争胜。”[1]《辛丑条约》签订后,唐文治赴日考察,亲眼看到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国势强盛,感叹“如有高远立志,则创不世之功,如无任事之人,责难成国之事。”认为“人才乃国之命根,学堂乃育才之佳所”,更在晚年表达出办学育人的目标,“鄙人办学时,不自量力,常欲造就领袖人才,分播吾国,作为模范”;对于“模范”的人才,唐文治也表达出自己的育人标准,“欲成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必先砥砺第一等品行”[2]。因此,唐文治先生创建无锡国专就是要为国家强盛培育具备第一等品行的领袖人才。
唐文治出生于江苏太仓的书香之家,一生兴于儒学,忠于儒学,志于儒学。1947年他回忆往年经历时有所感慨:“余从前游历欧美等国,考察民风,大都兢兢业业以保存其本国国粹为宗旨。”[3]无锡国专创建初期,五四新文化运动正迅猛开展,西学大潮汹涌澎湃之势让唐文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受的无情冲刷,犹如他所讲“科学之进步尚不可知,而先淘汰本国之文化,深可痛也”[4]。加上唐文治仕途的14年,正值强弩之末的晚清时代,经历了大变革带来的惨痛,唐文治怀才不遇,对政治逐渐失望,对官场产生绝望,43岁壮年之期,便毅然弃政从教。1921年,在学潮事件的推动下,他放弃实业教育,而以传统书院的方式推行国学教育。唐文治认为:“生今之世,吾人当务之急,惟在‘正人心,拯人命’两端。”[5]他在《无锡国学专修馆学规》中强调,“吾馆为振起国学、修道立教而设”,“诸生既经有志来馆专修,务以砥砺品诣、躬身实践为宗旨”,特别看重“检束身心,砥砺品行”,专注于“维持人道”和“挽救世风”。因此,唐文治先生创建的无锡国专就是要力挽国学衰颓之势,为保存民族国粹,拯救世道人心开辟一条路径。
无锡国专的创建和发展与当地绅商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无锡地处东南,国学气氛浓郁,20世纪20年代,工商业发达,经济繁荣,士绅阶层一向保有热心教育、回馈乡梓的传统,当地著名的工商界人士和文化教育界名流基本上都是无锡国专的校董会成员。开办之初的无锡国专是一个私人学馆,没有立案的“在野”教育馆舍。1921年2月开馆上课,开始是租用惠山之麓锡商山货公所作为校舍,后由锡绅孙鹤卿、杨翰西捐资重建尊经阁,作为教室,施肇曾捐资建宿舍楼五楹,后期又有不少士绅给予了捐资。由此看来,无锡国专的创建也代表了当地士绅阶层的意愿。开馆之初,慕名报考的生员有上千人之多,这也表明无锡国专的创建是符合社会需求的。因此,无锡国专的产生,不是出于某几人的意愿或为了解决某一事偶然所生,而是融合了当时国家忧患、社会矛盾、文化冲突、地方经济和民众需求等多方因素的必然结果。
初建的数年中,师资除唐文治外,仅有朱文熊、陆修祜、陈柱三名教员和两名职员。教员虽少,但均是国学大家,诚如钱仲联先生所言,无锡国专从创立开始就重视其师资“在精而不在多”。师资如此求精,招生亦是如此。《钱仲联学述》中曾提到:“这所小型的私立学校在开办招生时,竟然要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四地设立考场,报考人数乃以千计。”1921至1926年中,无锡国专招收的学子累计仅134人,招生百里挑一,这正符合唐文治造就第一等领袖人才的意愿。另外,无锡国专自创建伊始,就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这一时期,无锡国专没有任何通论性课程,传统典籍的研读和讲解一般都直接以原著为教材。在实际教学中,不尚空谈,注重实学,从校长唐文治先生开始,很少参与社会争论,目的就是为了追国粹的根,溯中国传统文化之源。在读原著的过程中,唐文治还结合吴汝纶“因声求气”理念创造了“唐调”读文法,使国专学生受益颇丰,既能增添读书乐趣,还能加深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以至三四十年代,“唐调”读书法声名远播,唐文治本人也两次受邀灌制唱片。
无锡国专虽在创建形式上是一所私人学馆,但却不同于一般学馆。钱仲联曾将无锡国专定性为一所以继承中国文化、保存国粹为己任的“书院式的学校”。“说它是学校,因为它按规定课程,天天上课,而不是书院那样的讲学。说它是书院式,是因为它设置的课程,讲课的方式,与大学中文系不完全一样。”[6]因此,无锡国专的诞生就是“书院式学校”创新的尝试。唐文治将书院模式与现代学校教学制度有机融合,加上大量元典诵读、唐调读书、教材编选等特有的教学方式,既弥补了书院式课程教学的不足,又摆脱了学校教学框框的束缚;既能掌握办学方向又能保障教学质量。这应该源于唐文治在南菁书院和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的求学、办学经历。因此,无锡国专创建初期无论是在师资配备、招生还是运作模式上,都表现出勇于求精创新的精神。
为解决毕业生学历认可和经费问题,无锡国专组织校董会,筹集资金,扩大学校规模,于1928年9月被批准立案,更名为“无锡国学专门学院”,标志此校成为国家政府承认的正规高等教育机构。学生的毕业文凭得到认可,就业门路得到拓展,国专的对外吸引力也得到加强。更为重要的是,此后国专的办学宗旨、管理体制、师生队伍及教学内容,开始向正规高等教育机构转变,步入稳步发展的轨道。1930年1月根据国民政府要求再次改名为私立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从此学校被定性为一所私立的专科学校,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前,无锡国专进入了一个较快发展的时期。
立案后的国专,获得了政府的经费补助,这为扩建校舍和完备教学设施提供了经济支持。与此同时,无锡国专逐渐加大了招生名额,最多时一年招生近百人,如1934年招生人数达96人。建校15周年时,无锡国专有学生三百余人,正科三年,每年各分甲、乙班,另设一个补习班,共七个班,此时是国专的全盛时期[7]。
1931年,无锡国专开始招收女生。那时,当地封建残余还有很多,中学多是男女分校,迨国专一招收女生,打破了封建保守的男女界限,男女同校蔚然成风[8]。无锡国专立案后对学生报考条件虽有所限制,但与新式学校相比,仍宽松很多,“投考资格:需中等学校毕业、国学确有根柢,或有同等学力,而年龄在十六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者”[9],体现了无锡国专开放、包容的胸怀。“对于青年男女,今后应竭力作成学校以内之自治生活。”[10]为达此目的,1930年无锡国专学生自治会成立,至1936年,学生自治会发展壮大,内设有研究股、出版股、体育股、游艺股、卫生股,不仅有效促进了国专的日常管理,更是通过自治活动提高了学生自主能力。无锡国专还实施导师制,由学生就兴趣所近,自行签名,任选教授为课外导师,指导研究方法,发展到后来,有些学生自动帮助导师找资料,查图书,成为导师撰写著作的得力助手。
消除封建残余,开男女同校风气,彰显了无锡国专的开放精神。自治会和导师制则体现无锡国专对学生自觉主动精神的重视,如1931年国联教育考察团培氏所讲:“凡一国家求生存于世界,固当以研究科学为先;然研究科学,必当先使国民自觉。而国民自觉心之发动,惟有藉国学以发扬光大之,而后可以保持各国固有之民族精神,此尤须研究本国历史和固有文化。”[11]籍国学发动国民自觉心,正是无锡国专一直以来的不懈追求。
唐文治向来重视体育教育,有“德、智、体、美”四育并举的观点。1928年,无锡国专增设国技选科,进行全体早操,练习弹腿、八字弓。1930年,无锡国专还组成篮球队和网球队,参加江苏省运动大会,获银杯一只、锦旗一面。1936年无锡国专十五周年纪念暨十五届毕业典礼上,学生进行了国术表演,“刀光剑影,演来节节精彩,四座掌声雷动。该校学生允文允武,观者莫不称赞”[12]。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无锡国专除抗日宣传外,还加紧军事训练,并以军事训练及日本研究代替正课,多次赴惠山进行实弹打靶,实行军事管理,规定每日上午六时半、下午五时五十分,为升降旗时间,全校齐集致敬。此外,无锡国专学生还赴南京请愿,要求政府出兵抗日,唐文治校长亲自送赴南京请愿的国专学生到校门口以示支持。这一时期,无锡国专高度关注国际大势,深研中日问题。先后邀请钱基博、唐庆怡等学者做有助于抗日的演讲,理性分析时事,寻求抗日良策。
虽然此时无锡国专做了大量救国实事,但从未放缓“研究本国历代文化,明体达用,发扬光大,期于世界文化有所贡献”的步伐,在抗战中仍坚持照常开课。1932年1月,无锡国专召开校董会,做出决定:“当兹国难方殷之时,应请校长、教职员竭尽心力指导学生从事积极救国工作,切实求学,为国储才,万不可随波逐流,消极罢课,趋于自杀。”1935年柳诒徴在《三年来之中国文化教育》一文中称:“在今日一切学校师长中,深知中国文化之重要,且息息以救国救民为念者,殆无过于唐氏”。在“飘摇风雨,拮据卒瘏”的十五年中,无锡国专在经济上屡陷艰难困窘之境,仍意志不改,以文行文修为本原,文武兼资为宗旨,道在实事求是,不务空谈,为保家保国保民族文化之种,写下了浓墨炫彩的一笔。
“七七”事变后,无锡国专开始了长达八年多的迁徙之途。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唐文治就提出“明耻教战,振兴中国”的教育方针,并在学校膳堂悬挂“膳堂铭”,上书“世界龙战,我具沦亡,明耻教战,每饭不忘。”从无锡长途跋涉至长沙并非易事,但无锡国专为了践行“明耻教战”的爱国理想,毅然内迁,并在桂林一带五迁校址。唐文治回上海后,江浙一带未内迁的学生发起开办上海分校。1939年3月上海分校开课,至此,无锡国专进入桂校、沪校并立时期。
唐文治离桂后,冯振带领桂校经历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艰苦办学岁月:从围村的农庄,到萝村的陈氏宗祠,再到穿山的三年“国专迁桂以来未有的盛事”期,再因战火分散回归山围,无锡国专师生每到一处便积极组织复课。深山中的无锡国专虽是环境艰辛、物资匮乏,但仍时刻不忘教育救国,创办民众教育馆,设立平民教育班,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无锡国专时刻坚守“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的意旨。而沪校也在唐文治带领下复课招新,以教抗战。正如“七七”事变后,唐文治在《私立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武昌文化图书馆专科学校迁校及校舍建筑等问题的文件》中所述:“窃惟教育为国家根本,人才尤元气所系”,“当此国难严重之秋,可以牺牲人民生命财产,而不可以牺牲人民德慧术智。”“白刃可蹈,而学术不可废也。”虽在战火中艰辛备尝,但无锡国专始终没有遗忘“明耻教战”的方针和为振兴中国储备人才的目标,稍有安顿便第一时间开课复学,这也是“九一八”事变后,校长唐文治所提倡“人道救国”“人伦救国”“人格救国”和“人心救国”理念的重要体现。
广西的8年烽火岁月,由于战局纷扰,桂校多次搬迁,但仍弦诵不辍。桂林至山围、萝村时期(1938年至1941年秋),冯君治校,不忘保国粹责任,招新生,集流生,邀名家学者讲学,开五年制先河,阐扬固有文化、提倡民族道德;穿山时期(1941年秋至1944年秋),四周沦陷、烽火连天,早操后书声琅琅,晚上教室灯火荧荧,同学读书不辍,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迎黄金时期;蒙山、瑶山时期(1944年秋至1945年4月),助蒙山创办“黄花学院”,瑶山高寒,白天砍柴,夜晚教学;山围时期(1945年4月至1946年复员无锡),利用暑期补课,谨守学校学分制规定,专志教学。桂校办学成绩斐然,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敬重和支持,并开广西一代学风,影响了广西的人文。
沪校创建后,迅速办理复学学生的登记和招收新生工作。据夏承焘《天风阁学词日记》记载,唐文治时“已七十五岁,双目尽盲,犹扶持来讲学,诚所谓以身教者”。
“铁鸟盘空瞰不休,相机逃命夜难留。……常州戚墅惊心骨,伫待招魂到润州。”冯振的诗句道出了国专西迁的艰险,沿途劳顿惊扰,以致74岁高龄的目盲老人唐文治疲惫至极,抵长沙后即患感冒“饮食不便”。后由湘乡至株洲达桂林,其间师生渐渐失散,行至株州时,只剩数人,又值隆冬严寒,唐文治乃于旷野中命学生席地而坐,自己则朗诵《诗经·何草不黄》中一章“匪咒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朗诵时声泪俱下,诸生莫不为之动容。唐文治返沪后,无锡国专桂校在大山之中数次搬迁,与战火、经费物资匮乏等不利因素作斗争,充分彰显了抗战中迁徙流离、苦难备尝却坚忍卓绝、弦诵不废的精神。
沪校虽无桂校数次搬迁之苦,却难以避免敌伪压迫。沪校以“私立国家[国学]专修馆”复课,沿用私塾形式,就是要避免向敌伪登记,1942年汪伪南京政府“教育部”派人劝说唐文治出任伪交大董事长(一说是就任校长),并要挟他签字同意,遭唐文治严词拒绝。他在给许岱云的回信中写道:“余虽贫困,岂求升斗之水,以效涸辙之鲋乎?望汝等持吾书以告无锡诸生。”1943年,为不向敌伪当局登记立案,纳入殖民奴化教育体制中,将校名恢复为最初的“国学专修馆”。相关档案显示,上海租界的私立大专院校未向汪伪政府教育部登记的有十一校,而无锡国专就是其中之一。唐文治在为《王蘧常文集》作序时写道“人生当世,气节而已矣。士大夫所负之责任,激励气节而已矣”。以上种种,都体现出无锡国专人不畏强权、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广西桂校8年颠沛流离、艰辛备尝,上海沪校与敌伪斡旋始终未改无锡国专“保存国粹、复兴绝学”的职志。抗战胜利后,无锡国专积极谋求扩大发展。1946年9月24日,无锡国专校友会代表联名呈书教育部,请求改为国立国学院。“我国历史悠久,先哲所讲修身政治之本,体国经野之道,不特为中华民族精神所寄,实亦世界人类命脉之所系。……本会同人以为建国伊始,大本须昭,乃敢不揣冒昧,敬恳准予将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改设国立国学院”,以“发扬我国固有之文化,树植学术特立之风声”。后教育部批示“所请应毋庸议”。虽然此次未获成功,但无锡国专并未放弃。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解放后,全体师生,一致认为应改革教学内容和教育法及种种的制度,才能赶上新的时代,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培养建国人才。”7月8日,经苏南行政公署准予备案,无锡国专正式更名为“无锡中国文学院”,分为文学、史地和哲学三系。“开学后,全校空气有很大转变,师生团结甚为融洽,为国专有史以来所唯有。”[13]无锡国专在固守传统文化的根本上,为进一步光大国粹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经过短暂欢庆后,无锡国专开始复员无锡,1946年2月桂校师生回归无锡,长达八年的国专桂校历史遂告结束,沪校于1950年2月并入无锡本部。
1950年2月,苏南行政公署决定原在苏州的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和省立教育学院合并,改设公立苏南文化教育学院(苏州大学前身)。1950年5月,无锡中国文学院并入苏南文化教育学院语文系。当时无锡国专教师意见不一,唐文治闻讯说道:“今天都在共产党领导下,应服从命令,随潮流办事,岂能再有门户之见!”[14]无锡国专生于西学汹涌澎湃、传统文化遭受无情冲刷的思想动荡时期,息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成立之初,之所以并入是为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如唐文治所言“随潮流办事”,这也是无锡国专“应时”精神的写照。需要指出的是,唐文治在病情日趋沉重时,曾对门生王蘧常嘱咐:“现在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和他校合并,是由于百废待举,政府集中人力财力从事建设之需要,将来条件允许,此校应力求恢复,这是关系到保存中国传统文化的长久之计,非一校之存废已。望转告诸同门勿忘此旨。”[15]
当前,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人民的文化认同感随之增强,中华儿女迫切希望了解自己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文化自信的呼唤响彻全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在如荼如火地进行。1991年苏州文治国学院在苏州大学挂牌成立,无锡国专的精神得到了传承和延续。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年4月,无锡国学专修馆也重新挂牌成立,希冀无锡国专精神能够再次发扬光大,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1]唐文治.上海交通大学工程馆记[M]//唐文治.茹经堂文集:三编卷六.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1401.
[2]唐文治.上海交通大学第三十届毕业典礼训词[M]//唐文治.茹经堂文集:三编卷一.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
[3]唐文治.上海交通大学五十一周年校庆节训辞[M]//刘露茜,王同荪.唐文治教育文选.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302.
[4]唐文治.函交通部致送高等国文讲义[M]//刘露茜,王同荪.唐文治教育文选.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118.
[5]唐文治.杏墩文集序[M]//唐文治.茹经堂文集:三编卷五.刻本.1926(民国 15年).
[6]钱仲联.无锡国专的教学特点[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江苏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九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80.
[7]苏州大学(原无锡国专)广西校友会.无锡国专在广西(非卖品)[Z].1993.
[8]张尊五.三十年代的无锡国专[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江苏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九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160.
[9]无锡国学专门学院(前名为国学专修馆)招收新生[N].新无锡,1928-01-05(01).
[10]国专成立学生自治筹备会 [N].新无锡,1930-11-15(03).
[11]国联教育考察团昨已离锡 [N].新无锡,1931-11-15(02).
[12]学前街国专修学校纪念盛况[N].新无锡,1936-06-22(03).
[13]锡市中国文学院前日补行开学典礼 [N].苏南日报,1949-10-17.
[14]陆汝廷.回忆唐文治(蔚芝)先生二三事[A].无锡文史资料:第 12 辑,1985.
[15]唐文治.茹经先生年谱续编 [M].台北:文海出版社,198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