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共青团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职能发挥的问题探析与对策研究——以县级团委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

时间:2024-09-03

毛赟美 苗凯周

一、问题的提出

2020 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这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向我们提出了如何有效应对的“考卷”。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应对,以无与伦比的勇气和决心,采取前所未有科学精准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最终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团中央迅速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协调小组并立即投入运行,同时向全团发出动员令,要求各级团组织和团员青年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挺身而出、冲锋在前。2021年夏,我国又出现了多起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郑州特大暴雨、新冠肺炎变异毒株、台风“烟花”……这些都极大地考验着我们党和政府的应对能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能否妥善应对频发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体现着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参与。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理应在应对和处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

共青团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它有着鲜明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如何结合自身职能,发挥自身优势,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体现“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展现“青年力量”,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目前已有文献虽对共青团职能的研究比较多,而对其如何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职能的研究却较少。笔者分别以“团组织+职能”“共青团+职能”为组合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分别有文献332条、389条,其中有不少重复文献。这些文献或从整体上研究共青团的职能,比如,和喻玲《新时期共青团组织的职能定位与核心竞争力》认为,共青团应强化政治职能、拓展社会职能。刘宏森《共青团职能再认识》认为,共青团应该充分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积极为青年代言,为青年生存发展争取资源支持。谢素军《社会治理视角:共青团组织职能解构研究述评》认为,共青团的职能可以梳理成四个板块:作为党群纽带的共青团、作为政社枢纽的共青团、作为社会服务主体的共青团和作为它维空间载体的共青团。也有研究某个领域共青团的职能,比如,辛立章、曾丽萍《高校共青团组织提升服务职能的路径探析》认为,应该从理想育人、组织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四个方面,提升高校共青团的服务职能。王心怡《新时期中央企业共青团工作职能的转变研究》认为,应“合理定位共青团角色、强化共青团组织动员作用、建立全新共青团资源共享体系、加大青年工作品牌的影响力”,以此更好地履行企业共青团的职能。笔者分别以“团组织+突发事件”“共青团+突发事件”为组合关键词进行搜索,分别有文献11条、10条,其中2条重复。这些文献多以研究突发事件中共青团的志愿服务能力、舆论引导能力等单项职能为主。比如,邵振刚、罗飞宁、刘婷《青年参与防疫志愿行动的实践及其启示》,韩芸《应急救援志愿者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王静《青年志愿者服务立法及其对共青团工作的影响》等都以共青团的志愿服务职能为研究对象,苟晓丽《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共青团网络舆情引导研究》,闻竹、张恩、陈晨《全媒体时代高校共青团团建舆论引导模式探究中期调研报告》都部分涉及了共青团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能力。笔者再分别以“共青团+职能+突发事件”“团组织+职能+突发事件”为组合关键词进行搜索,无相关文献。

文件检索情况说明,已有研究更多地着眼于某类共青团组织的职能或共青团组织某个领域的职能,较少着眼于其整体职能,对于共青团在突发事件中有效发挥整体职能的研究则更少。因此,本文尝试以新冠肺炎疫情——这一近两年来最典型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共青团履行职能为例,研究共青团如何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有效发挥职能,更好地体现“党的助手”这一团组织的本质属性,不仅拓宽了已有研究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视角,也对整个共青团组织的建设更有实践指导意义。

二、研究方法和具体实施

本文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收集资料,运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资料。

(一)问卷调查法

调查问卷围绕共青团的职能进行设计,共35道题,其中客观题33道,主观题2道。共青团的职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述。2008年,团的十六大报告将“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年合法权益”作为履行共青团职责的四项工作。2009年1月,团十六届二中全会又将这四项工作明确表述为团的四项职能。此后,“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两种表述时分时合,有时将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并入服务青年范畴,有时单列。2018年6月,团的十八大报告将团的职责定位表述为“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三个方面,将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并入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能范畴。[1]当前,“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是团的基本职能,这已经形成普遍共识。因此,问卷的33道客观题,围绕团的这三大职能进行设计,考量共青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如何发挥这三大职能,以及存在的短板。

问卷调查的样本对象为全国的团县委书记(副书记)。之所以选择团县委书记这一层级作为调查对象,是因为县级团组织是共青团组织体系中的基础性力量,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直接参与一线防控的基层团组织,具有代表性。

调查问卷依托问卷星采用网络方式进行发放和回收。全国共2844 个县级团委,分省采取20%的比例进行抽样,共发放问卷560份,回收有效问卷506份,有效回收率为90%,有效问卷涵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文献分析

文献资料主要查阅了《中国青年报》2020 年上半年有关共青团抗击疫情的新闻报道、团中央的相关文件等。查阅的相关报道共计30余万字,涵盖中央、省、市、县多个层级团组织参与疫情防控的情况,涉及全国所有省份。其中,重点查阅了12篇全景式的报道,这些报道从抗疫青年志愿者、青年突击队等角度,全方位展示了各级团组织在疫情防控中的做法,具象化体现了团组织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生动实践。此外,研读了团中央下发的《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关于立即行动起来投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坚持党的领导,全团动员,在防控疫情阻击战中充分发挥共青团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的通知》等文件,了解团中央对疫情防控的顶层设计。

三、共青团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职能的经验做法

根据调查结果和资料分析,共青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正面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积极组织动员广大青年投身疫情防控,直接或间接关爱受疫情影响的青少年,发挥了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能。

(一)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正面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是一起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发生后,公众高度关注,需要进行迅速、有效、科学的信息传播和及时的舆论引导,才能避免谣言传播,稳定公众情绪。

调查显示,所有团县委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利用所属媒体特别是新媒体平台进行工作信息发布、防控知识传播、谣言澄清等,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引导青少年“不信谣、不传谣”,增强抗疫信心。文献资料显示,不少团县委尝试创新所属新媒体平台内容制作,提升传播效果。比如,重庆渝北区团委微信公众号每日推送青春战“疫”故事专栏,讲述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的故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重庆城口县团委官方微博每日推出系列视频,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宅”在家的小朋友了解疫情防控知识。[2]此外,也有不少团县委利用传统阵地做好宣传工作。比如,河北涉县团委利用春节契机,制作了包含疫情防控知识、网红卡通人物、涉县团委二维码等元素的年历,在其服务的小区发放,受到居民的欢迎。

为了保证焚烧炉后尾气SO2小于100mg/m3,本装置采用河北精致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一种硫磺尾气处理用脱硫溶剂及工艺”(专利号201610350149.1),对装置进行改造。装置于2017年04月开始不停工改造,2017年11月15日实现了装置在线切换投用,这是我国第一套采用此专利技术的装置。

由此可见,在这起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共青团能够认识到信息传播的重要性,利用熟悉青少年话语体系的优势进行宣传工作,为遏制谣言传播、稳定公众情绪作出贡献。

(二)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为疫情防控做贡献

新冠肺炎疫情由于其突发性和破坏性,需要在短期内组织大量人员参与处置,同时会不可避免地造成人、财、物的多方损失,需要短时间内筹集大量资金进行补充修复。

调查显示,98.42%的团县委组织招募了青年志愿者参与体温测量、消杀、分发物资等一线疫情防控工作。其中,34.74%的团县委组织的志愿者人数为100∽300人,13.65%的团县委组织了1000人以上的志愿者(如图1)。96.64%的团县委组织动员了本级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联合会、青年企业家协会、学生联合会、青年商会、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团属青年组织投入疫情防控。91.7%的团县委组织了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这些青年突击队主要分布在社区(占89.44%)、医疗(占59.27%)、交通(占50.22%)等领域。所有受访者对青年志愿者、青年突击队的表现均为非常满意或满意,认为当代中国青年是可堪大任的一代。此外,文献资料显示,在疫情爆发初期,全团短时间内动员165万余名团员青年、组建起7.4万余支青年突击队,招募应急志愿者170 余万人,有力支援了医疗救护、联防联控、应急物资生产运输等最吃紧的领域。[3]“在疫情防控最艰苦、最艰难、最艰险的位置,青年人的身影从未缺位,以青年为主体的突击队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4]

图1 团县委招募志愿者人数情况

除了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投身抗疫一线,团县委还利用组织化渠道募集了大量资金和物资。在506个受访的团县委中,有344个(占67.98%)组织了公益募捐,募捐的方式包括团县委直接发出募捐倡议(占40.99%)、通过青少年基金会等团属公益组织募捐(占33.43%)、通过青年企业家协会等组织募捐(占20.35%)。可见,团组织有着多样化的组织渠道进行社会化募捐。对于募得资金、物资的用途,按照使用领域的多少,依次为捐给疫情严重地区(占60.76%)、捐给本地医护人员(占50%)、作为抗疫基金用于疫情防控常态化(占45.64%)、捐给本地感染疫情的青少年家庭(占24.71%)、上交上级团组织统一处理(占14.83%),且89.83%的团县委都对募集所得的用处进行了公示。可见,团县委募集的资金、物资都扎扎实实用在了抗疫上。

由此可见,在这起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共青团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看家本领”和优良传统——广泛组织动员团员青年以各种方式投入突发事件的处置。

(三)多渠道关爱帮扶受疫情影响的青少年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需要及时进行“灾后重建”,使得利益相关人群尽可能快地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这需要各方力量的介入,共青团也应为青少年提供服务和帮助。

调查显示,团县委在疫情防控中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帮扶受疫情影响的青少年。一是着力解决和青年利益相关的就业复工问题。受疫情影响,很多中小企业处于停业停产的状态,导致用工量减少,这给青年就业复工带来很大影响。县级团委瞄准青年“需求痛点”,在助力就业方面,积极对接用工单位进行“云招聘”(占52.96%)、开设网络就业课堂解读相关政策(占44.47%)、开展公益岗位技能培训(占39.53%)、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青年创业(占27.67%);在助力复工复产方面,组织企业联合互助(占53.56%)、加强“团银合作”解决融资难题(占44.86%)、加强资源对接帮助企业解决原材料短缺等问题(占39.13%)。总之,想尽一切办法争取资源帮助青年。二是为受疫情影响青少年提供各种服务。在防疫抗疫过程中,91.9%的团县委积极和社会组织开展合作,为受疫情影响的青少年提供各种服务,包括防疫抗疫宣传(占81.29%)、防疫知识咨询和指导(占67.53%)、心理援助和辅导(占65.59%)、医护人员子女学习陪护(占28.82%)、青少年居家适应性辅导(占11.83%)等(如图2)。

图2 团县委为受疫情影响的青少年提供的服务

四、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共青团职能发挥存在的不足

尽管共青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组织应有的职能,但调查同时也显示,在三项职能的发挥过程中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一)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能力还显不足

尽管团县委都能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媒体及时发布消息,进行舆论引导,但因新媒体产品创作能力不强导致引导效果较弱。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团县委在疫情防控中新媒体内容主要为转发,其中“转发传播权威信息、防控知识”的占64.62%,“转发上级团委通知、工作部署等”的占52.57%,自己原创的内容相对比较少——“发布本级团委通知、工作部署等”的只占40.51%、“制作图文消息、励志歌曲、微视频等”仅占35.77%(如图3)。

图3 团县委通过新媒体发布的内容

此外,受访的团县委书记们针对“你认为县级团委还能够从哪方面加强,提升防疫抗疫效果”的开放式问题,最集中地体现在提升宣传能力方面,133 人(占26.28%)填写了“加强防疫宣传”“舆论引导”“宣传好制度优势”“运用青年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提升社会参与度”“发挥新媒体宣传引导优势”。

由此可见,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共青团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时,专门针对青少年、“青言青语”浓厚、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产品比较少,普遍呈现吸引力不足的情况。在新闻传播“内容为王”的铁律下,缺乏吸引力强的内容,就削弱了共青团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效果。

(二)组织动员团员青年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尽管团县委能够通过各种渠道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投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但在组织团员青年具体行动时并没有建立完善的机制。调查显示,有17.39%的团县委没有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协调小组(领导小组、委员会、指挥部联席会议)等决策性、议事性、协调性工作机构来领导全县团员青年的疫情防控工作。在所有成立了团县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协调小组(领导小组、委员会、指挥部联席会议)的县,只有77.99%的团县委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机构纳入了本地党委的疫情防控工作机构架构中,有16.27%的团县委明确表示没有纳入,还有5.74%的团县委表示不清楚。同时,只有66.4%的团县委向下级团组织(社区、村镇等)派出了工作力量。

针对“你认为县级团委还能够从哪方面加强,提升防疫抗疫效果”的开放式问题,不少人填写了“整合团属资源,变零散力量为合力,形成1+1大于2的效果”“动员更多社会资源”“联系对接社会资源”等。

由此可见,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不少团的组织还处于“临时应对”状态,并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处置制度和应对机制,对上(同级党委及上级团组织)和对下(下级团组织)的衔接并不是很顺畅,还没有建立起一套运转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因此,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更多的是凭借“工作惯性”而非制度优势。

(三)服务青少年的专业化水平不够

尽管志愿者在团县委组织的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志愿者的专业知识缺乏导致其无法胜任专业性强的工作。针对“你认为青年志愿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最需要加强的是什么”这一问题,85.54%的受访者认为应该是“开展服务领域所需要的专业知识”,70.08%的受访者认为应该是“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如图4)。对于青年志愿者主要参与的工作,排前两位的是“测量体温”(占86.75%)和维持秩序(64.66%)等基础性、专业性不强的工作,“消杀”“人员排查”“留观家庭服务”等需要一定专业性的工作,受访者的选择均在50%以下。针对“你认为县级团委还能够从哪方面加强,提升防疫抗疫效果”的开放式问题,77人(占15.22%)填写了“组建不同领域的青年志愿者成立专业化志愿服务团队”“组织更多领域成立专业的志愿者队伍,涵盖复工复产、心理疏导、社区排查、交通防控等领域”。

图4 青年志愿者在防疫抗疫志愿服务中最需要加强的环节

由此可见,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共青团无法发现、动员更多专业力量,其所属青年组织比如青年志愿者协会,缺乏拥有专业能力的志愿者,只能在疫情防控中做一些辅助性工作。

五、共青团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更有效发挥职能的对策建议

针对共青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职能的经验做法和存在的不足,结合共青团“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三项职能,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入手,使得共青团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更有效地发挥职能。

(一)着眼于提升引领力,加强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引导能力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公众往往围绕某一单一主题进行大量的、活跃的传播,绝大多数社会人口往往卷入其中并得到极度广泛的媒介报道,形成社会性科学议题。[5]也就是说,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社会公众的注意力会在短时间内大量聚集到事件中,相关信息数量巨大且传播速度快,新媒体时代更是如此。同时,由于事件的突发性、未知性和破坏性,人们容易产生恐慌心理,对海量信息失去辨别真伪的能力,群体容易无意识地进行转发,导致“真相和谣言齐飞”。比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病毒是实验室泄露的”“用红糖和葱姜蒜熬水喝可预防新冠肺炎病毒”等谣言一度甚嚣尘上。更有一些心怀叵测的人利用公众的恐慌心理和疫情期间的非理性,在网上指责武汉封城是侵犯人权,诋毁钟南山等英雄人物,试图利用疫情“带节奏”,攻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总书记曾说过:“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6]在新媒体环境下,一旦发生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共青团要充分发挥懂青年、熟悉新媒体、团属新媒体矩阵比较完备的优势,“快、准、活”地开展网络宣传,对青少年进行有效的思想引领。快,就是要第一时间在抖音、快手、B 站、微博等各种青少年聚集的新媒体平台发布准确信息,占据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让谣言“无空可钻”。准,就是要有针对性,要结合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差异化信息传播。比如,在事件发生初期,以发布权威信息、告诉真相、稳定公众情绪为主;在事件处置阶段,以传播相关知识,呼吁公众配合事件处置,宣传典型树立榜样为主;在事件处置后期,以宣传处置成果为主。同时,面对网络谣言和攻击党和政府的言论,要敢于亮剑、敢于斗争,体现团组织的政治性。活,就是要喜闻乐见,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特点制作青少年易于接受的短视频、动画、歌曲、H5等新媒体产品,特别是要善于讲故事,让“冷知识”有温度、“硬任务”更人性,这样才能真正入脑入心。

(二)着眼于提升组织力,以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促进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是突发性、变化性、破坏性和利益相关性。这些特点对事件处置的组织性、系统协调性、相关部门间的配合等要求极高。共青团要组织动员最广泛力量参与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不能单打独斗,要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充分整合资源,这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制定适用于团系统的应急预案。共青团可参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相应预案,一旦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各级团组织的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工作机构,对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应急响应、善后处置等有详细的流程规定,对人力资源、财力保障、物资保障、通讯保障、科技支撑等有明确的筹集方式,确保各级团组织在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的领导下,对照预案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忙而不乱、处置有度,避免出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部分团县委成立的疫情防控工作机构无法有效和同级党组织及时对接,团县委书记经验不足,手忙脚乱,短时间无法找到有经验的志愿者等情况。

二是强化对共青团的外围组织的孵化培育和组织领导,确保在关键时刻找得到、站得出、顶得上。青年联合会、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少年基金会等共青团的外围组织,以及受到共青团扶持的青年创业联盟等“青”字头组织,是共青团开展工作的重要依靠力量,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组织好了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共青团应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工作联系机制,使得这些外围组织成为共青团的亲密伙伴和得力助手。一方面,要加强对它们的指导,支持和帮助它们发展壮大,增强其联系青年、组织青年、服务青年的能力,更好地发挥其在推动青年发展、运用青年力量上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它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要把这些组织纳入共青团组织日常工作体系,切实发挥它们在参政议政、青年事务中的作用;要注意推荐这些组织中的先进分子参与政治事务,为他们发挥作用创造机会、提供舞台。通过一系列工作,提升团的外围组织的参与感、光荣感和归属感,确保关键时候为我所用。此外,共青团要真正视青年社会组织为建设性力量,“在赋予合法身份、配置相应资源、提高政策支持等方面为其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推动各级团组织建立青年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基地,为初创型、草根型青年社会组织提供资源对接、注册辅导、管理咨询、项目运营、人才培训等支持帮助”。[7]

三是重视整合社会其他资源。调查中,99.01%的受访者认为,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团县委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很有必要”。这说明,团干部们认识到了社会资源的重要性。共青团应善于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开展工作,变社会资源为工作资源——一方面“功夫在平时”,和各类社会机构、社会组织多联系、多沟通、多合作;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政治优势,努力争取党政支持,为这些社会机构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三)着眼于提升服务力,增强共青团提供服务的专业性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4 类,因其会造成人员伤亡、利益相关人心理伤害等,需要搜救、医疗、通讯、心理辅导等专业人员才能妥善处置。共青团围绕“联系服务青年”职能,提升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该职能的发挥水平,就要增强服务的专业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各专业单位的团组织建设,比如医院、交通部门、电力部门、高校等单位,把这些单位的优秀青年吸引到本单位共青团组织周围,确保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这些单位的团组织能随时找到相应的专业人员,及时参与处置。二是逐步建立县级以上共青团组织青年专业人才库,汇集搜救、医疗、通讯、心理辅导等各方面专业人才。人才库建成后,关键在于管理。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分类管理,对各类人才所擅长的专业了如指掌;要加强日常联系,使共青团成为这些青年人才的“知心人”,关键时候才能“有人可用”“人尽其才”。三是加强对青年志愿者的日常培训,团组织应从资金、人员等方面大力支持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日常培训,特别是针对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处置需求,加强医疗、救援、心理辅导等专业知识的培训,避免“临时抱佛脚”;应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各专业领域导师队伍,确保随时给予志愿者专业指导;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组织应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缺什么培训什么”,力争实现专业培训全覆盖。四是加强专业志愿服务的日常演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经历过实战演练,志愿者才能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到来时临危不乱、有序开展服务。五是建立制度化的激励保障和评价体系,应建立制度区别评价、激励专业志愿者和普通志愿者,从而鼓励志愿者学习一项或多项专业技能。

2018年,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总书记指出:“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广泛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在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8]这为共青团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积极有效参与处置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是共青团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共青团应及时总结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好做法,围绕“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三项职能,补齐短板,着眼于提升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三力”,不断促使共青团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有效发挥职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