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倪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已显著提高,国际地位越来越稳定,各国对于我国文化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外友人开始移民中国,我国主流媒体也制作了汉语学习视频投放海外。随着学习汉语的人数逐渐增长,对外汉语教学开始兴起。语言赋予文化新的生命,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当中要始终以文化基础作为教学重点,让中国文化渗透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单纯对外汉语教学的枯燥乏味,且能够激起外国学生对我国文化的探索欲,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国民俗习惯文化教学,对此相关教育者及部门还未有完整的教学内容及概念,通常都是教师即兴讲解,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汉语言文化,主要涉及一些本土风俗习惯知识,如一些基本打招呼的方式、不同情境下语言的使用方式及一些禁忌语言等。对外汉语教师还会在讲述国内文化的同时与国外文化进行比对,分析中外文化区别性,让学生更好的对中国本土文化进行深入了解[1]。风俗习惯往往是一个国家文化内涵的最好体现,风俗文化的传承与民族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从体态语言差异上就可以看出,在进行国际交流过程中,只有充分了解不同国家的风俗文化,才能掌握语言中真正蕴含的意思,理解其内涵。
体态交际涉及的范围较广,其中包括日常见面的常用语、禁忌用语和肢体语言等。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注重对于学生语言基本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从语言上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性。汉语言文化主要是为了反映我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积累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风俗习惯等。因此,汉语言当中所蕴含的文化非常广泛,其中涉及的文化内容也较多。学生所学习到的文化内容通常会在日常交流当中得以显现和应用。在对外汉语教学当中,教会学生中国传统礼仪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传统礼仪中涉及一些体态变化和所蕴含的深层次意义,这些内容对于国外学生可能比较新奇,因此对外汉语教学要更偏向于生活化,让汉语言能够在国外学生生活当中得心应手的使用。在对外汉语教学当中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处理语言当中夹杂的文化内涵,去引导他们理解国人的价值观和社会文化心理。
要学好汉语言,就需要沿着历史长河去回望历史发展。在中华民族的不断壮大和社会进步过程中,历史宗教文化对于社会进步有一定潜在影响,历史宗教文化的形成决定了人们长久以来的价值观导向。正是因为有历史宗教文化的存在,才让汉语言具有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内涵[2]。我国语言艺术中蕴含历史宗教的艺术作品被广为流传,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审美价值的体现,语言艺术作品当中的内容是我国文化传承下来的结晶。随着社会的不断革新和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会随着文化更替而变化,每个地区都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宗教文化,这也是我国各个民族区域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在我国不断与其他国家深入交流的同时,我们需要以跨文化的视角来审视自身文化的构成,并且与西方文化进行合理比对。国内宗教历史文化在不断演变,人们在不断摒弃糟粕,迎来新的文化内涵,这也是我国语言文化不断革新不被淘汰的原因之一。我国传统文化中将儒家思想作为发展基础之一,以尊老爱幼、尊重师长为基本品德要求。在长久发展中历史宗教文化不断取长补短,已经趋于完善。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当中要教师着重讲解国内宗教文化的多样性,并且在讲解宗教历史文化的同时加入历史故事讲解,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其中的意义。
人的思维观念当中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人的思维经过长久文化的熏陶而形成。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当中对于思维观念文化的教学要引起教师重视。教师不能忽视中外学生存在的中西方价值观差异,要积极帮助外国学生去理解中国式思想及思维观念。在对国内思维观念进行讲解过程中,需要融合国外文化价值观配合讲解,对于中西方存在的固定文化差异,比如国外思想比较注重以个人为中心、讲究个人英雄主义,而中国传统思想则更加注重团结友爱、发扬民族大义等,两者价值观存在一定差别[3]。老师首先要正视价值观差异的存在,其次用较为缓和的方法给学生灌输中式价值观,可以利用中国经典的文化作品配合教学,使学生从文化作品中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另外观看影片或者书籍亦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手段,尤其是观看影片是最为直接的一种形式,我台外宣频道做的好感类传播节目中有不少相关视频可以取用。观看过程中老师稍加指点,做好思想引导工作,使学生通过字幕观看影片,达到较为流畅的效果,以此深刻感受到中外价值观思维方式及观念上的不同。
通过讲座来进行中国文化的讲解与传授是一种普遍的教学方法,通过一些专题性较强的文化讲座,在讲座当中对于传统文化进行剖析,利用借用对比的方式来传授汉语言文化知识。例如教师可以给刚结束汉语言学习的学生开展讲解汉字起源的讲座,让学生在正式进入汉语学习之前先大概了解汉语发展历史,培养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化的亲近感。大部分外国学生都已经习惯英文字母的形象,汉字对他们来说更像一种图画,阻挡了其对于汉字的理解。此时教师在教学当中不必要将汉字概念讲解的太过于复杂,只需要简单讲解汉字发音与汉字形态之间的关系,通过意象结合的方式来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明确汉语言的学习有规律可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能够对汉字与文化进行深入的讲解,在开展讲座过程中可以讲解汉字中蕴含的文化,比如汉字为何要换偏旁、其意义何在及其是否发生使用情况的转变等,教师可以多安排一些讲座,提高学生的整体汉语水平[4]。我台一直致力于打造针对不同汉语水平的学生解说汉字起源的汉语教学节目,能够让广大对外汉语教师配合教学使用。在讲座当中还可以开展词语接龙或者诗歌接龙的方式,让外国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汉语学习,使学习氛围轻松愉悦,学习效率也显著提升。
随机融合法是指在汉语言教学当中根据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随机加入文化教学。比如每个汉字都是有其固定的文化来源,因此教师在传授学生基本汉语言知识的同时对词汇进行文化背景的讲解。培养汉语言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级阶段只需要学习汉字的字音和基本的使用方式,深入学习之后需要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含义,最后阶段是了解我国的精神文化、思维文化和价值文化。随机融入法当中也有两种教学方式。其一,异同对比法,异同对比法是指老师将汉语言 与学生母语进行对比,分析母语与汉语之间的本质区别,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不受母语干扰。并且要给学生讲解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重新建立新的文化背景,让学生明确学习汉语文化是独立的、新的文化学习过程。其二,背景阐述法,许多学生虽然学会了词语,但是不了解词语应该在怎样的环境之下使用,因此对于汉语言学习一直停留于识字阶段,而不能组织语言进行表达,主要因为其对于汉字使用的不同环境不明确,不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比如在教学“红色”这个词语时,虽然能够理解是颜色的意思,但是如果出现相近的词语“满堂红”,学生会依然认为指的是颜色,这也是学生对精神文化层面知识缺乏理解的一种表现,因此教师要注重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言的过程中对于文字本身多重内涵进行了解,通过列举相同文字不同含义的形式使学生快速接受汉语言文化。
国外学生对于国内的文化了解欲望非常高,特别是一些图片和电影等。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PPT教学法,在教学当中插入大量的图片,或者在课前给学生观看国内电影等,让学生受到视觉冲击的同时更加直观的了解我国文化[5]。我国的电影文化也是传统文化的体现,是文化不断发展之后的衍生物。因此在课堂之上播放一些有中国特色的视频给学生看对教学有一定实际性帮助,比如可以涵盖我国的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的影片等,可以让学生们对于国内的日常生活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如《舌尖上的中国》此类纪录片,在讲解美食的同时融入了大量地方文化的讲解,且片段当中包含了多种精致美食,对外国学生来讲也比较有吸引力。再如《攀登者》,对于中国人勇攀珠峰进行了细致描绘,学生通过观看影片不但能够了解我国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还能够体会中国文化中坚韧不拔、勇于挑战的精神内涵。
文化实践法是在学生对汉语言有基本的了解之后,将所学汉语言文化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有目的、有计划的与同学、朋友、家人及教师沟通,从沟通当中逐渐提升自身的语言交流能力[6]。文化实践方法和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在特殊节假日时带领学生了解国内的本土风情,在端午节安排学生一起参加包粽子、做香囊的活动,在元宵节时一起包汤圆等,通过文化风俗活动来提高对汉语的感知能力。其次是参观国内有关文化历史的博物馆,比如当地省市历史博物馆、图书馆等,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在生活中充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教学中蕴涵丰富的中国文化内容。作为对外汉语教师,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同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必要时可配合使用我台汉语教学视频,将中国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有机融合,使语言学习与文化交流达到和谐统一,从而使中国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植入学生心灵。本文通过总结提升对外汉语教学当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教学质量提升及文化传播贡献绵薄之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