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徐小丰 唐山市丰润区文物管理所
2010 年5 月,为配合迁西至京沈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建设,唐山市文物管理处联合丰润区文物管理所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由于工期紧张,只布5×5 米探方2 个,分别编号T1、T2,揭露面积50 平米,清理4 座灰坑,出土较多陶器、铁器,另发现少量铜钱。现将此次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简报如下:
下水路遗址地层堆积较为简单,耕土层之下即为灰坑遗迹。现以T1 东壁为例介绍如下:
第一层 耕土层。黄褐色沙质土,土质疏松;内包含少量陶片、炭粒、烧土和现代生活垃圾等,厚0.15—0.2 米。在该层下发现H1、H3。
本次发现的遗迹均为灰坑,全部开口于第1 层下,依坑口平面形态分为圆形、椭圆形、近圆形和长方形四种。除H1为人工开掘外,其余多利用自然坑穴作储物或放置废弃物之用,其中T1 中分布2 个,编号为H1、H3,T2 中分布2 个,编号为H2、H4;现介绍如下:
H1,位于T1 西北部,平面呈圆形,直壁,圜底,壁面光滑;直径1.2、深1.35 米;坑内填土呈深灰色,土质松软;坑内出土陶盆、罐、圆形陶片和铁臿等。
H2,位于T2 东北部,平面呈长方形,斜坡壁,底不平,南北长1.8、东西宽1.5 米,深0.75 米;坑内填土呈深灰褐色,土质松软;坑内出土陶盆、豆柄、纺轮、铁箭镞等。
H3,位于T1 中东部,东部被T1 东隔梁所压。平面为椭圆形,斜直壁,平底。东西长1.9、南北宽1.2、深0.7 米;坑内填土呈浅灰色,土质松软;坑内出土陶罐、甑篦、筒瓦等。
H4,位于T2 西南部,平面近圆形,斜直壁,圜底。东西长1.3、南北宽1.2、最深1.25 米。坑内填土呈灰褐色,土质略硬,含有少量炭屑、红烧土粒;坑内出土陶罐、釜、铁齿轮等。
此次发掘出土的文化遗物主要以陶器、铁器为主,另有少量铜钱。
(一)陶器大多有纹饰,以中、粗绳纹为主,另少量的弦纹、网格纹、圆点纹等。绳纹多饰于盆唇部、腹部以及筒瓦、板瓦表面,另少量弦纹饰于盆、瓮下腹部。陶器多为轮制,个别平底器顶部留有线割痕迹。
盆28 件,按口沿分两型。A 型,宽沿,12 件,皆为口沿上腹部残片,分三亚型。Aa 型,卷沿,3 件,泥质灰陶。标本T1H1:1,方唇,唇面略内凹,下缘尖锐,沿面有一周突棱,口径43.5、残高12 厘米。标本T2H2:1,沿略窄,方唇,唇上缘戳印绳纹,沿面起突棱,上腹部饰弦纹,口径42、残高11.7 厘米。Ab 型,折沿,3 件。标本T2H2:2,泥质灰陶,方唇,唇面略内凹,沿面有凹槽,口径24.8、残高4.4 厘米。标本T1H3:7,泥质灰陶,斜方唇,唇面有凹槽,沿面有凹槽一周,口径29.1、残高4.8 厘米。标本T2H4:1,泥质灰褐陶,斜折沿,圆唇,沿面略内凹,束颈,上腹略鼓,口径19、残高5.8 厘米。Ac 型,翻沿,6 件,泥质灰陶。标本T1H3:1,斜方唇,上缘圆钝,唇面有突棱一周,下缘尖锐,斜腹内收,口径36、残高7.2 厘米。B 型,窄沿,16 件,皆为口沿上腹部残片,分三亚型。Ba 型,卷沿,泥质灰褐陶,8 件。标本T2H4:4,,斜方唇,唇上缘压印绳纹凹槽,下缘尖锐,沿面有凹槽,口径36.9、残高7.5 厘米。标本T2H4:5,厚方唇,唇面略内凹,腹部饰多道弦纹,口径36.6、残高9 厘米。Bb型,折沿,4 件。标本T1H3:2,泥质红陶,厚方唇,唇上缘压印绳纹,上腹近直,口径31.2、残高6.9 厘米。标本T1H1:3,泥质灰陶,尖圆唇,上腹近直,下腹折曲,口径27、残高4.8 厘米。Bc 型,敞口,4 件,标本T1H3:8,泥质灰陶,方唇,唇面有一周凹槽,上腹略鼓,口径33.9、残高10.2 厘米。标本T1H1:2,泥质灰褐陶,斜方唇,下缘尖锐,上缘起突棱,口径38.1、残高7.8 厘米。
罐 8 件,泥质灰陶。标本T1H1:4,直口,矮领,圆唇,束颈,口径16、残高3.8 厘米。标本T1H3:3,方唇,斜折沿,沿面略内凹,内侧有折棱,束颈,上腹略鼓,口径17、残高6 厘米。
瓮2 件,泥质灰陶。标本T2H2:7,口微敛,厚圆唇,沿下起突棱,口径41.4、残高5.1 厘米。
纺轮1 件,泥质灰陶,标本T2H2:4,素面,圆形,中有一圆形穿孔,直径4.2 厘米。
圆形陶片2 件,泥质灰陶。标本T1H1:5,由板瓦加工而成,形状近似圆形,周边有加工痕迹,一面饰绳纹,一面饰方格纹,直径5.7、厚1.2 厘米。标本T2H2:10,一面光素,一面饰绳纹,平面近圆形,中部有圆形凹坑,为尚未钻凿钻孔,直径4.4、厚1.4 厘米。
筒瓦6 件,泥质灰陶。标本T1H1:7,内饰布纹,外饰绳纹,瓦舌略长,残长6.4 厘米。标本T1H3:9,一面光素,一面饰绳纹,残长8、厚1.2 厘米。
板瓦8 件,泥质灰陶。标本T1H3:5,内饰网格纹,外饰绳纹,板瓦前端有指窝痕迹,残长6.8、厚1 厘米。标本TIH3:6,外饰绳纹,内饰布纹,残长5.6、厚0.8 厘米。
甑底1 件,泥质灰陶。标本T2H2:5,外饰绳纹,内饰圆点纹,下腹近底部有篦孔,残留一排五孔,篦孔平面呈橄榄形,长1.4 厘米。
(二)铁器主要以农业生产工具为主,兼有手工工具。
环首钉1 件。标本T1H1:9,首部为圆环,前端残缺,钉体为扁方形,残长12.8、环外径3、环内径1.4 厘米。
臿1 件。标本T1H1:10,整体近似梯形,上宽下窄,銎部平面呈长条形,中锋、直刃,上宽13、下宽12、高5.6 厘米。
镢1 件。标本T2H2:11,整体长方形,板状,长方直口,断面成楔形,直刃、中锋,口部残缺,残长11.6、宽6.4厘米。
镰2 件。标本T2H4:6,弯月形,弧背、斜锋。残长12.8厘米,残宽2.2 厘米。
秦代丰润属右北平郡。西汉时建立县制,境内东部属土垠县,西北部属徐无县,两县皆隶属汉右北平郡。此次出土文化遗物有着典型燕文化风格,推测当时这一地区深受燕文化的影响。这次考古发掘为研究唐山陡河流域战汉时期政治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等提供重要实物资料。参加发掘人员有:隆立新、陈少伟、康三林、徐永江、马义国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