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王子君 石家庄广播电视台
相较于传统新闻,新媒体新闻传播速度更快,创作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也促使受众群体逐步养成了快餐式阅读习惯,倾向于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小篇幅阅读,这对素来以思想深、篇幅长见长的深度新闻报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这种环境下,深度报道怎样面对时代挑战,如何立足、怎样转型成了相关研究者和从业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叙事学角度出发,对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叙事特点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为深度报道转型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数量质量呈直线下滑趋势,其吸引力也在逐渐降低。受众群体更倾向于选择娱乐性强、读起来不吃力的文字或者短视频,对于深度长文的容忍度日趋下降。然而,这能说明深度报道正在失去其价值和意义吗?答案是否定的。在信息爆炸的新媒体环境中,受众群体在享受着信息获取便利的同时,也深受信息杂乱、质量较低的困扰。深度报道作为一种高严肃性的新闻报道题材,其不仅仅局限于对新闻事件的叙述及找寻事件发生原因,还更专注于对事件意义的深度剖析及其未来发展走向的研究。其肩负着为当代受众群体提供高质量、有深度的新闻内容这一重大使命。
在中国学界,深度报道其实一直处于争议的核心。因为无论是传统媒体时期,还是如今的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的定义仍然悬而未决,因而探讨这个话题是有意义的。目前来看,深度报道的方式以及特点是明晰的,即深度、广度、力度、厚度,也就是深度报道所反映事实的深刻程度以及影响程度。但是,对于深度报道的定义始终没有定论。从方法论角度讲,对事物的定性是十分重要的。随着媒介生态格局、舆论导向和传播方式的变化,受众的参与场域已经转向了互动性更强的互联网平台,而新媒体时代对深度报道所造成的冲击较大,要想在复杂的场域重塑深度报道的地位,展示深度报道的导向价值以及深度报道存在的必然性,重新审视其在新媒体时代的定义十分有必要。因此,明确深度报道定义,凸显其作为“皇冠上的明珠”的重要地位,从思想、立场及方法论层面给予新闻媒体及新闻从业人员力量与指导方向。
在多元化的媒体空间,受众群体从指尖上获得新闻信息,但信息的空洞、乏味及低俗性,难以获得忠实的受众群体。也就是说,电视媒体依托自身媒体的专业性、权威性等优势,构建新闻深度报道,能够更好地契合受众对新闻深度获知的需求。例如,央视《焦点访谈》就是基于新闻背后,实现新闻的深度报道,成为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典型代表。因此,电视媒体要立足于专业性特质,在夯实受众面的过程中,打造更具社会影响力的深度报道栏目。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传统叙事元素和互联网的连接更为密切,也使得新闻叙事方式变得更为多样,这让缺乏活力的传统新闻叙事往往变得生动起来,为受众群体带来视觉和思想上的双重冲击。但深度新闻不应急于求变而过多使用叙事修辞,否则很容易适得其反。叙事修辞在深度报道中的应用也不能局限于对新元素的使用及堆砌,而是应将新媒体技术优势同新闻叙事充分融合,从而达到最佳效果。传统媒体完全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建立属于自己的数据库,对深度报道内容加以分类,形成主题新闻组合,进而达到多个相对独立的阅读模块,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受众的阅读选择性,让受众群体在选择新闻内容时更为便捷,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满足受众群体碎片化阅读需求,同时也赋予受众自主性深度思考的能力,新闻主体也能在阅读数据分析基础上为深度报道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开辟新的视角。专注于深度报道的“澎湃新闻”深谙互联网新闻叙事之道,设置了如中国政库、中南海、打虎记、人事风向、一号专案、舆论场、知识分子等深度专栏,冷静、睿智的同时,关注活跃的网民意见,设置了《新闻追问》《新闻跟踪》等栏目,针对用户提出的问题做出后续报道或另一个议题的设置,使得澎湃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和新闻形态。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无疑为深度报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也为深度报道转型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媒体的发展不仅会左右新闻报道叙事理念,也会对其叙事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深度报道与新媒体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新媒体时代的深度报道应合理选择叙事视角,灵活应用新媒体叙事元素,实现其转型道路,反向推动新媒体媒介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