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摘 要】教育是提高国民精神文化素质、促进社会成员达到全面发展的最根本途径,也是我国实现民族振兴与社会进步的根本基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受教育主体观念的不断加强,教育问题逐渐上升至民生问题的首位,日益引起广泛关注。在此之中,对教育质量的关注成为教育问题的焦点。本文基于索洛模型和“中等收入陷阱”理论,从教育投入数量和教育质量两个方面,分别讨论教育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教育投入;教育质量;索洛模型;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增长
一、引言
借鉴西方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强调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这为我国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步入21世纪之后,只知道加大教育投入是远远不够的,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教育的质量问题,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教育事关重大,其联系、涉及到的层层面面关乎我国科技发展进而影响至经济发展的增速减缓和未来走势。
二、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教育的投入(数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索洛模型
中国经济的发展,一部分可以从新经济增长理论中得到解释。舒尔茨曾认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都是生产中的投入要素,都可以在生产中发挥作用并带来相应效益。在今天的经济现实中,技术的进步、知识的创新、人才的选用在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而技术、知识以及人才的进步来源于教育的投入数量。教育普及率能够较为直接的提高受教育主体范围,能够通过群体学习效应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力,从而引致人才结构的变革。理解教育与经济發展之间的关系,第一步就要理清教育投入(即教育的数量) 如何引致经济的增长。
要了解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可以借鉴solow模型:
模型的数学表达为:
Y=A·F(K、L) Y/L=A·F(K/L、1) S=sY S=l
其中K——资本;L——劳动;A——技术发展水平;Y——总产出;F——生产函数;S——社会储蓄;s——储蓄率;l——投资;N——人口增长率;a——技术进步率
令Y=Y/N即人均产出水平;K=K/N即人均水平
则f(K)=A·F(K,1)
当考虑到技术进步率a时
有效劳动力变为L=AL
有效劳动力人均资本变为K=K/AL
经推导,得△K=sf(K)-(n+Z+a)K(其中n:人口增长率,Z:资本折旧率)
当△K=0时,有效劳动力人均资本不变,有效劳动力人均产出不变。但是,由于K=K/AL人均资本提高,人均产出提高
所以,在考虑技术进步时,在人均角度看,经济以a的速度增长。在经济体角度看,经济以a+n的速度增长。
通过solow模型,我们知道:技术进步通过提高有效劳动力的数量来推动经济增长,那么怎样提高技术进步率呢?教育越发达,经济体越容易产生科学家,就会促进技术进步,从而推动经济发展。与此同时,教育投入越大、教育质量越高,技术进步率就会越大。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虽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但是教育从开始投入到真正发挥作用之间需要经历劳动力从孩童到可以工作的阶段。因此,这一时期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得益于人口红利。但由于独生子女政策,我国人口增长率急剧下降,我国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我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在维持并提高现有教育投入水平的前提下,解决经济下行的问题,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我国还必须重视提高教育质量。
2.教育的质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基于 “中等收入陷阱”
当一个国家发展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美元左右的中等收入阶段后,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经济持续发展,逐步走向发达国家的行列;另一种则会出现诸如环境恶化、贫富差距加深、社会动荡等问题,极有可能导致经济发展徘徊不前,这就称作走入了中等收入陷阱。早在2010年,中国就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同时也迎来了“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
难以突破科技创新的技术瓶颈是导致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因素。当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进入中等收入水平阶段后,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低成本、低价格优势逐渐丧失,在低端商品销售中难以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同时,由于该国经济发展至中等水平,技术有所提高,但是在中高端市场中,自主研发能力、技术创新和知识-技术型人力资本结构不及发达国家,这又导致了其高端产品难以与高收入国家抗衡。这样,在上下两头的排挤之中进退两难,找不到持续增加收入、培育新竞争优势战略的国家,就会走入中等收入陷阱。
以拉美地区为例,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被经济学家奥兹图尔克归结为教育质量不高。在拉美等国,初等教育普及程度较高,教育投入也不低,但是青少年的教育质量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对于上述观点我们不难理解:由于国家对教育关注的不同导致教育质量不同,同样的受教育年限并不代表着同等水平的人力资本。由于人力资本水平不一样,基于索洛模型我们就可以推测出经济增长水平也必然不一样。
所以,要正确发挥教育对经济的作用,不仅要关注传统教育的数量指标,还必须注重教育的质量指标,这样我国才能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三、结论
通过solow模型我们知道:通过提高教育的投入水平(数量层面),可以促使人力资本提高,而人力资本的提高可以促进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则通过提高有效劳动力来促进经济增长。但在我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阶段,仅仅在数量层面关注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育质量不同,同样的教育投入并不能保证同等水平的人力资本,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地关注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叶切富.《“中等收入陷阱”挑战下中国的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D]浙江工商大学 2014.
[2]陈玲《人口城市化与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及对中国的启示》[D]浙江大学2013.
[3]吴玉督 陈维《论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内生化问题》[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4]王军.《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差异与区域经济增长》[D]山西大学2008.
作者简介:
李泽文(2000—),汉族,河北省三河市第二中学。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