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王建青,石 倩
(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 疾病预防控制所,山西 太原 03001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健康状况也在发生变化,慢性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据统计我国高血压平均患病率为24.0%[1],高血压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潜在影响早已成为医学界共识,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手段。近年来铁路开展了针对重点岗位职工慢性病患病情况的调查和评估[2-3],为健康宣教和干预管理提供基础支撑,而有害作业人员较一般职业人员更易受到健康损害,为了解企业内这一群体高血压患病和知晓情况开展调查,为进一步提高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选取2017—2018年某企业内接触噪声、粉尘、高温作业人员职业体检数据,有害作业人员均为男性,共计2 352人,年龄25 ~ 58岁,平均年龄39 ±5.3;工龄 3 ~ 35 年,平均工龄 18 ± 6.8。
近年来,持续对有害作业人员的健康进行研究,对于体检过程中的判定标准及测试方法是一致的。高血压测试和判定标准按照《中国高血防治指南2010》[4]的诊室血压测量方法和要求。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140 mmHg或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90 mmHg或正在服降压药者为高血压。知晓率为已知自己患有高血压人数与所有高血压人数之比。
对于患有高血压人员全部询问其本人是否知晓自己的血压情况,做好记录,同时予以健康指导,如监测血压的方法、治疗控制血压的重要意义等。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采用卡方检验,在α =0.05检验水准下确定P值,P < 0.05时,判断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接触噪声、粉尘、高温作业人员高血压患病情况如表1所示,分别将各工种及总体高血压患病率与2012年统计的该企业有害作业人员高血压患病率比较,进行卡方检验,得到χ2值分别为31.725、44.133、46.826、6.621,P< 0.05。
统计结果表明,本次各有害作业人员的高血压患病率均明显低于2012年统计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各工种人员按照年龄30岁及以下、31 ~ 40岁、41 ~ 50岁、51岁及以上进行分组,比较各组人员高血压患病情况,详细数据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41 ~ 50岁、51岁及以上两组人员高血压患病率偏高,经卡方检验,接触噪声和高温作业人员各年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接触粉尘作业人员各年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将各工种人员按照工龄分组为10年及以下、11 ~ 20年、21年及以上3个组,得到各组人员血压异常情况,详细数据如表3所示。
从表3可知,随着工龄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相应增加,接触噪声组和高温组较为明显。经卡方检验,各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表1 本次与2012年有害作业人员高血压患病率比较
表2 各年龄组高血压患病情况比较
表3 各工龄组高血压患病情况比较
对于患高血压病的人员,全部了解其是否知晓本人血压异常,得到数据如表4所示。各组人员多数知晓自己血压异常,总体知晓率为91.9%,同时与2012年该企业统计数据比较,高血压知晓率明显增加,经卡方检验,P< 0.05。
表4 不同有害工种高血压知晓率的比较
从本次的数据调查可以看出,该企业内有害作业人员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低于2012年统计数据,高血压知晓率达90%以上,高于2012年统计数据。调查结果还显示:噪声组和高温组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与相关研究[5]结果一致。分析原因: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外周阻力加大,从而引起血压升高;二是噪声对交感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刺激引起新陈代谢和体液的改变,促使血管的舒缩功能障碍,血压重新调节,导致血压的升高[6];三是高温环境下,循环系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机体水、电解质大量流失,血粘度增高,血容量重新分配,经时间的积累,可导致血压的升高[7]。
据报道,中国成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快速上升,每年新增高血压患者1 000万人,高血压患病人数已高达2亿多人[8],高血压知晓、治疗和控制率偏低[9],严重威胁着国民健康,健康干预迫在眉睫。从本次对有害作业人员高血压患病率和知晓率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近几年有害作业人员对高血压的认知度已大有改观。这与2015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全面启动以“健康体检、健康宣传、健康维护”为重点的职工健康行动计划密切相关,企业内全面开展健康维护,对“三高”(高血压、高血脂、肥胖)人群进行知识培训,对高危人群全部进行“一对一”维护,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心血管病虽然位列世界范围内疾病死亡谱的首位[10],但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疾病及肾脏疾病的最重要因素可防可控早已得到共识。今后,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将继续深化铁路职工健康行动计划,实现慢性病筛查全覆盖,对筛查出的高血压等慢性病人员重点监测和指导,防止职工在岗突发死亡事件;结合有害作业特点,做好慢性病防控规划,通过健康体检、健康宣传、健康维护,保障有害作业人员身体健康,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利条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