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文|唐剑锋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对任何一个上进的职场人来说,得到提拔重用都是好事、喜事,但也正是在好事、喜事面前,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本色与信仰。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位大夫叫正考父,是多朝元老,对自己要求一向很严格。他在家庙的鼎上铸下铭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意思是说,每逢有任命提拔时,要越来越谨慎小心,第一次提拔要低着头,再次提拔要曲背,第三次提拔要弯腰,连走路都要靠墙走。生活中只要有一只鼎煮粥糊口就可以了。
铭文共计31个字,其中“偻”“伛”“俯”尤为生动形象。从字面意义上讲,伛恭于偻,俯更恭于伛。作为几朝元老,正考父没有居功自傲,玩弄权术,借机敛财,淫奢靡费,反而随着职级不断晋升,姿态不断放低。用如今的话形容,提拔重用后如何做人做事,正考父给出了“教科书般的参考”。
越往上走越谦卑,登“官位”而拒“官念”,这是难得的好“官品”。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权力越大,所能接触和调动的资源便越多,能影响到的范围和人群就越广。我们常常讲“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对普通人如此,对走向高位者更是如此。在某种程度上,正考父不恃权而骄,不耀武扬威,本身也是风清气正之典范。
越居高位越谨慎,这是把提拔重用当成了责任、当成了使命,想的是兢兢业业办事,自然深感压力巨大,表现出诚惶诚恐。谨记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时时有“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的自觉。这里面,有对权力的敬畏,也有对百姓的尊重。事实上,当代社会也有不少“正考父”,如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孔繁森、廖俊波等,他们心中始终装着为民的事业,无论身居何位,也从未忘记过自己的初心与信仰。
“官念”越淡薄,“官声”越远扬。正考父的智慧,值得每一个后来者品味思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