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水力学聚焦微通道中气液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时间:2024-09-03

吕建华,李品,高梦璠,殷明海

(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天津 300130)

引 言

自20 世纪90年代以来,微化工系统因其传质传递速率快、安全性高、集成度高、可控性强、放大效应小以及过程节能等优点[1]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学者们对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动的流型和流型转变判据[2]、流动行为影响因素[3]、气泡生产机理[4-5]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这些研究都主要针对泡状流、子弹流,针对环状流(膜状流动)的研究较少。

随着高性能计算技术(HPC)和仿真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值模拟在微化工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建立合理的模型、提供正确的控制方程、边界条件和求解参数的基础上,数值模拟得到的数据可以很好地吻合实验结果[3,6-8],这为微化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靠而高效的研究方法。

然而,关于微设备内两相流的实验研究、数值模拟等都主要集中在了T 型[6,8-9]、Y 型[10-11]和十字形[12]微通道领域,有少数研究者[13-16]对聚焦型微通道内的流体流动进行了研究,但主要考察了气泡(液滴)的生产机制、粒径的影响因素等,而平行流(膜状流动)研究更为少见。Austin 等[17]通过实验发现,水力学聚焦微通道内可以将液体聚焦成薄膜,但研究者们仅研究了互不相容液液两相的流动状态,微通道内气、液两相的流动却报道较少。鉴于气、液两相的黏度、密度、表面张力等性质有很大差异,本文拟采用FLUENT 软件,以空气-水为介质,模拟气、液两相在水力学聚焦微通道内的流动状态,以确定气、液两相的流动规律。

1 建立模型

1.1 物理模型

锥形缩孔是Austin 等[17]开发的水力学聚焦微设备中的一个重要设计,也是流体可以被聚焦成薄膜的关键所在,但文献中并未给出微设备的全部尺寸,因此,本文根据文献[17]提供的数据设计了如图1 所示的水力学聚焦微通道模型。微通道有3 个入口和1 个出口,最左侧是气相(空气)入口,上下两端是液相(水)入口,右侧为混合相出口,气相通道终端是一个锥形缩孔。空气与水的物性参数列于表1 中。气相入口、液相入口与出口的微通道宽度均为10 μm,气相通道A-B(A′-B′)和液相通道E-F(E′-F′)的长度均为20 μm,两相混合区长200 μm,与气相通道连接的锥形缩孔B-C(B′-C′)长10 μm,缩孔最终的宽度(C-C′)是2 μm。气液 两相在正方形微通道内呈中心对称形状[18],因此采用二维模型进行数值模拟。

图1 水力学聚焦微通道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hydrodynamically focused microchannels

表1 空气、水物性参数Table 1 Physical parameter of air and water

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做出以下假设,以更好地对水力学聚焦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进行数值模拟:① 本模型的Bond 数(Bo)小于1,可忽略重力影响[19-20];②微通道尺寸很小,通道内的流体都处于层流状态[21];③微通道内的压降值很小,气、液两相均按不可压缩流体处理;④本模型只研究气、液两相流动型态和水力学相关参数,不考虑热能变化。

1.2 控制方程

多相流VOF(volume of fluid)模型,可以在固定的欧拉网格下进行表面追踪,捕获到不相溶流体间的交界面。模型的控制方程如下:

连续性方程

动量方程

体积分数方程

式中,u 是速度矢量;Fσ是方程的源相,采用CSF 方法得到的表面张力的体积力形式[22];αi是相的体积分数(i 为G 和L 时分别表示气相和液相);ρ和μ 分别为混合相的密度与黏度,计算公式如下

1.3 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

1.3.1 边界条件 气相入口的边界条件类型为压强入口(pressure-inlet,PG),相含率αG=1;液相入口的边界条件类型为压强入口(pressure-inlet,PL),相含率αG=1;出口的压力条件类型为压强出口(pressure-out),压强值为环境压强(101325 Pa)。

1.3.2 壁面边界条件 无滑移壁面,壁面接触角为0°。

1.3.3 初始条件 全场初始化从气相入口开始,即模拟开始时,计算域内充满气相。

2 模型求解与验证

2.1 数值模拟方法

本文的数值模拟是在惠普Z620 工作站上进行的,该工作站包含2 个Intel Xeon E5-2670 型号的CPU,每个CPU 频率为2.6 GHz,8 核,双线程。首先采用Gambit 软件,选用结构化的四方形网格对计算域进行网格划分;然后用FLUENT 6.3.26 软件进行求解,求解器的设置如下:非稳态项采用一阶隐式时间步进行处理,时间步长设定为10-7s,压强与速度的耦合选用PRESTO!算法,压强、动量、相界面的离散分别选用PRESTO!、二阶迎风、几何重构方法;最后用Tecplot 软件对数值模拟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2.2 网格无关性检验

本模型采用二维四方形结构网格,网格划分类型为平铺,为查看网格尺寸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分别设定最小网格尺寸为通道宽度的1/10、1/20、1/40和1/80,网格个数依次为2768、22726、89507 和355404。设定气、液两相入口压强值分别为PG=10 Pa(表压)、PL=10 Pa(表压),分别进行模拟计算,取各个网格密度下模拟时间为0.35 s 时的数据分析,如图2~图4 所示。

图2 气、液两相相分布Fig.2 Phase distribution of gas-liquid two-phase

图3 通道中心轴压强分布Fig.3 Pressure distribution of inlet channel symmetry axis

图4 通道中心轴处X 向速度分布Fig.4 X-velocity distribution of channel symmetry axis

图2~图4 分别为4 种网格密度下的气液两相分布(红色代表空气,蓝色代表水)、通道中心轴(Y=0 μm)处的压强分布和气相的轴向(X 向)速度分布。由图中可以看出C、D 两种网格密度得到的两相流动型态、压强分布、速度分布趋于一致,由此可认为小于通道宽度1/40 的网格密度对计算结果影响不显著;随着网格的加密,达到稳定流态所需的计算时间急速增加,因此,本文采用网格数为89507 个的网格密度进行计算。

3 模拟结果与讨论分析

从图2 可以看出,空气和水进入微通道后在两相混合区都呈稳定的膜状流动,这与文献[17]得到的实验结果相符合。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3.1 气、液两相成膜过程分析

当PG=10 Pa(表压)、PL=10 Pa(表压)时,经过数值模拟得到的气、液两相在聚焦区的流动与发展过程如图5所示(坐标轴对应微通道X、Y值,μm)。图中红色代表空气,蓝色代表水,黑色细实线为等压线,不同的压强值用数字标示。通过分析,本文将两相成膜的过程分为以下3 个阶段。

(1)气相受阻阶段[图5(a)、(b)],随着液相从入口不断注入,液相在微通道中不断发展,置换了通道中的气相最终进入聚焦区,气相流通受阻。

(2)液相偏移阶段[图5(c)、(d)],液相继续沿纵向发展,同时液相前段向两相混合区偏移,随后进入两相混合区。为方便研究,称进入两相混合区的液相前段为头部,暴露在聚焦区的液相为颈部。

(3)两相成膜阶段[图5(e)、(f)],液相在纵向的发展到达极限,而在两相混合区的发展有所增长,液相贴着微通道壁面不断置换气相,最终呈膜状流动,气相在通道中心处形成气膜。

图5 气、液两相在聚焦区的发展过程Fig.5 Propagation of gas-liquid phase in focused section[(a),(b) stage one; (c),(d) stage two; (e),(f)stage three]

3.1.1 压强变化过程分析 表2 列出了对应图5 中各个时刻液相表面的压强值,其中(a)~(c)对应的是液相前端左右两侧的压强,(d)~(f)对应的是液相头部与颈部表面的压强。

表2 液相表面压强值变化过程Table 2 Pressure change of liquid surface

由表2 可知,随着液相在微通道内流动,液相前段左侧(颈部)压强先增大后稍微减小,而右侧(头部)的压强不断减小,液相内部的压差推动着液相不断向出口流动。

液相从侧通道入口进入后沿纵向在液相微通道中发展,随着液相量不断增加,液相前端首先到达聚焦区[图5(a)],此时,液相前端左右两侧的压强值相等,随后液相进入聚焦区内,气相流通受阻,致使气相积压,液相前端左侧压强略大于右侧[图5(b)]。不断注入的液相继续阻塞气相通道,加大了液相前端左右两侧压强的差值,在压差的驱动下,液相前端向两相混合区偏移[图5(c)],随后进入两相混合区内[图5(d)],形成了头部和颈部。如图5(e)所示,液相沿纵向的发展达到极限,此时颈部压强达到最大值,之后液相在两相混合区中呈膜状向前流动[图5(f)],缓解了对气相的阻塞,颈部压强也略有降低。进入微通道内的液相量越多,推动液相发展所需的压强差值就越大,因此液相前端右侧和头部的压强呈现出一直减小的趋势。

在这个过程中,压强差一直推动着气、液两相界面不断发展并形成膜:图5(b)、(c)过程的压差阻碍了两个侧通道的液相在聚焦区汇合,保证了气相的连续性,因此形成气膜;图5(d)、(f)过程中,F(F′)点周围的液相等压线呈辐射发散状,液相在此压差下会不断由液相微通道流入两相混合区,而不会被气相在F(F′)点夹断,保证了液相的连续性,形成液膜;两相混合区的液相压强梯度平行于流动方向,液膜沿轴向流动,不会切断气膜。

3.1.2 液相表面黏性力变化过程分析 液相表面所受的黏性力与速度梯度呈正比,黏性力会影响液相变形[23],从而对通道内气、液两相的流动状态产生影响。

图6 气、液两相轴向速度分布Fig.6 X-velocity distribution of gas-liquid two-phase

气相在微通道中流通受阻时流速会增加,速度梯度也会增大,为查看黏性力对成膜过程的影响,本文绘制了对应图5 中不同时刻气相流通空间最小 处两相的轴向(X 向)速度曲线,如图6 所示。由图中可看出,在整个过程中,随着|Y|减小,两相轴向速度逐渐增大,且在两相交界面处存在速度拐点,气相的速度大于液相,因此液相所受的黏性剪切力为X 正向,能推动液相向两相混合区发展。气相的轴向速度在a~d 阶段一直是增大的趋势,e 时刻减小,而后又略增大,d 时刻有最大值;液相的速度在a~e 阶段一直增大,f 时刻减小;两相界面处的速度梯度也在d 时刻达到最大值。

气、液两相轴向速度变化的原因是:液相刚进入聚焦区时,气相因流通空间被阻塞而速度增大,两相速度梯度也随之增大,在黏性力的作用下,液相的速度也增大,液相前端发生偏移;在d 时刻,液相前端刚好到达两相混合区的入口,此时液相在聚焦区积攒量最多,气相受阻也最严重,因此气相速度值最大,速度梯度最大,黏性剪切力也最大,在此作用下液相的轴向速度继续增大,液相迅速涌入两相混合区;在e 时刻,液相进入两相混合区,缓解了对气相的阻塞,气相速度略有下降,此时两相速度差值小,黏性作用力小;之后的f 时刻,气、液在两相混合区中以膜状流动并趋于稳定,速度也达到相应的稳定值。

3.1.3 表面张力变化过程分析 液相表面张力与液相表面曲率有关,曲率越大则表面张力越大。如图5 所示,(a)~(d)阶段,液相前端曲率逐渐增大,表面张力增大,阻碍了来自两个侧通道的液相在聚焦区汇合,保证了气相的连续性,促进气相成膜。而(e)~(f)阶段,液相头部与颈部曲率较小,所受表面张力很小。两相成膜后,膜界面与通道壁平行,曲率几乎为零,表面张力的作用可忽略。

3.2 压强对两相流量和膜厚度的影响

定义气、液两相压强比值为β

3.2.1 恒定β 值,改变两相压强 保持β 值恒为1,同时改变PG、PL,得到两相流量和膜厚度(δG、δL),相应数据列于表3。

表3 压强(β 恒为1)对两相流量和膜厚的影响Table 3 Effects of pressure (β was held constant at 1) on two-phase flux and film thickness

由表3 中数据可知,两相入口压强从9.000 Pa增大至11.000 Pa 时,气、液相流量分别增大了23.344%和23.664%。气膜厚度有小幅度(1.582%)的减小,而液膜厚度有小幅度(0.532%)的增加。两相膜厚度的微小变化是因气、液相流量的不同步增长导致的,由于通道总体积的守恒,流量涨幅大的液相的膜厚度必然会相应增大[17]。

3.2.2 恒定气相压强,改变β 值 保持PG为10.00 Pa 恒定,改变β,得到相关数据如表4 所示。

表4 β 对两相流量和膜厚的影响Table 4 Effects of β on two-phase flux and film thickness

由表中数据可知,随β 的增大,气相流量逐渐减小,液相流量逐渐增大,且气相流量的变化幅度远大于液相,相应地,气膜厚度也大幅度减小。

对比表3 和表4 的数据可知,保持β 值恒定不变,同时改变气、液相的入口压强对两相的流量和膜厚度的影响不明显,而保持PG不变,改变β 值,两相流量和膜厚度则变化显著。

3.3 β 值对流动型态的影响

Austin 等[17]指出,对特定的微通道结构,只有当0.48<β<1.28 时,两相可以形成膜状流动,β 大于上限值,从液相通道进入的液体通过缩孔进入气相通道中,β 小于上限值时,从气相通道进入的气体会进入液相通道并流出。通过数值模拟发现,本模型β 的范围是0.6<β<1.05,由于本模型的流体介质和微通道尺寸与文献[17]中不同,因此得到的膜状流动的β 范围也不相同。

图7(a)~(d)分别为β 为0.6、0.5、1.05、1.1 时对应的聚焦区两相流动情况。β=0.6 时,液相已经不能形成稳定的膜,液相在聚焦区间歇性地涌入两相混合区内;β=0.5 时气相从液相通道入口流出;而β 增大到1.05 时,气相不再形成连续的膜,而是生成气泡被液相夹带至出口流出;β=1.1 时,气相不能进入聚焦区,液相则通过缩孔进入气相微通道中,最终从气相通道入口流出。图7(a)、(d)所展示的流动状况与文献 [17]的实验结果相吻合,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本研究模型的可靠性。

图7 非膜状流动的两相分布Fig.7 Phase distribution of non-film two-phase flow

4 结 论

采用FLUENT 软件对水力学聚焦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气、液相接触成膜的过程中液相表面压强、黏性力和表面张力的变化过程,并考察了两相入口压强变化对两相流动的影响,结论如下。

(1)水力学聚焦微通道中,随液相的注入,液相表面左右两侧(头部与颈部)的压强差增大,促进液相由入口通道进入两相混合区;液相颈部压强呈辐射状分布,保证了液相的连续性;液膜内压强沿轴向减小,保证了气相的连续性。

(2)黏性力在成膜过程中先增大后减小,带动液相沿轴向发展,对成膜有重要影响。

(3)表面张力在气相受阻、液相偏移阶段作用显著,在两相成膜阶段中影响较小,可忽略。

(4)保持β 值恒定不变,同时改变PG、PL对两相的流量和膜厚度的影响不明显,而保持PG不变,改变β 值,两相流量和膜厚度则变化显著。

(5)当0.6<β<1.05 时,本模型设计的微通道中两相呈膜状流动,超出此范围则不能形成膜。

[1]Chen Guangwen(陈光文), Zhao Yuchao(赵玉潮), Dong Zhengya(董正亚), Cao Haishan(曹海山), Yuan Quan(袁权).Transport phenomena in micro-chemical engineering [J].CIESC Journal(化工学报), 2013, 64(1): 63-75.

[2]Triplett K A, Ghiaasiaan S M, Abdel-Khalik S I, Sadowski D L.Gas-liquid two-phase flow in microchannels(Ⅰ): Two-phase flow patterns [J].Int.J.Multiphase Flow, 1999, 25(3): 377-394.

[3]Hou Jingxin(侯璟鑫), Qian Gang(钱刚), Zhou Xinggui(周兴贵).Effects of gas inlet angle and cross-section aspect ratio on Taylor bubble behavior in microchannels [J].CIESC Journal(化工学报), 2013, 64(6): 1976-1982.

[4]Garstecki P, Fuerstman M J, Stone H A, Whitesides G M.Formation of droplets and bubbles in microfluidic T-junction scaling and mechanism of bresak-up [J].Lab Chip, 2006, 6(3): 437-446.

[5]Abate A R, Mary P, van Steijn V, Weitz D A.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plugging during drop formation in a T-junction [J].Lab Chip, 2012, 12(8): 1516-1521.

[6]Dang Minhui(党敏辉), Ren Mingyue(任明月), Chen Guangwen(陈光文).Effect of microchannel inlet configuration on Taylor bubble formation in microreactors [J].CIESC Journal(化工学报), 2014, 65(3): 806-812.

[7]Tatineni M, Zhong X.Numerical study of two-phase flows in microchannels using the level set method, AIAA-2004-0929//42nd AIAA Aerospace Sciences Meeting and Exhibit[C].Reno, Nevada, 2004.

[8]Dong Hefei(董贺飞), Zhang Deliang(张德良), Zhao Yuchao(赵玉潮), Chen Guangwen(陈光文), Yuan Quan(袁权).Numerical simulation of immiscible two-phase flow in T-shaped microchannel [J].Journal of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China)(化工学报), 2008, 59(8): 1950-1957.

[9]Deng Jin(邓金), Zheng Xiaobin(郑晓斌), Wu Jizhou(吴纪周), Chen Wen(陈文), Liu Xiong(刘雄), Dong Lichun(董立春), Li Junhong(李俊宏), Xu Yuting(徐玉婷).CFD simulation of droplet formation in microfluidic T-junction [J].Chemical Engineering, 2012, 40(11): 39-43.

[10]Cong Zhenxia(丛振霞), Zhu Chunying(朱春英), Fu Taotao(付涛涛), Ma Youguang(马友光).Bubble breakup and distribution in asymmetric Y-bifurcating microchannels [J].CIESC Journal(化工学报), 2014, 65(1): 93-99.

[11]Qian D Y, Lawal A.Numerical study on gas and liquid slugs for Taylor flow in a T-junction microchannel [J].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06, 61(23): 7609-7625.

[12]Zhao Y, Hemminger O, Fan L S.Experimental and lattice Boltzmann simulation of two-phase gas-liquid flows in microchannels [J].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07, 62(24): 7172-7183.

[13]Gañán-Calvo A M, Gordillo J M.Perfectly monodisperse microbubbling by capillary flow focusing [J].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1, 87: 274501.

[14]Garstecki P, Gitlin I, DiLuzio W, Whitesides G M, Kumacheva E, Stone H A.Formation of monodisperse bubbles in a microfluidic flow-focusing device [J].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4, 85: 2649-2651.

[15]Garstecki P, Stone H A, Whitesides G M.Mechanism for flow-rate controlled breakup in confined geometries: a route to monodisperse emulsions [J].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5, 94: 164501.

[16]Anna S L, Bontoux N, Stone H A.Formation of dispersions using “flow focusing” in microchannels [J].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3, 82: 364-366.

[17]Knight J B, Vishwanath A, Brody J P, Austin R H.Hydrodynamic focusing on a silicon chip: mixing nanoliters in microseconds [J].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98, 80(17): 3863-3866.

[18]Taha T, Cui Z F.CFD modelling of slug flow inside square capillaries [J].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06, 61 (2): 665-675.

[19]Hazel A L, Hell M.The steady propagation of a semi-infinite bubble into a tube of elliptical or rectangular cross-section [J].J.Fluid Mech., 2002, 470: 91-114.

[20]Edvinsson R K, Irandoust S.Finite-element analysis of taylor flow [J].AIChE J., 1996, 42(7): 1816-1823.

[21]Ehrfeld W, Hessel V, Löwe H.Microreactors: New Technology for Modern Chemistry[M].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04: 70.

[22]Brackbill J U, Kothe D B, Zemach C.A continuum method for modeling surface tension [J].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2000, 162(2): 301-337.

[23]Wang Linlin, Li Guojun, Tian Hui, Ye Yanghui.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in a T-junction micro-channel [J].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11, 45(9): 65-6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