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宁市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湟中县银铜器为例

时间:2024-09-03

仁青措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7)

西宁市是多民族聚居区,拥有丰富多彩而具有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智慧勤劳的文化遗产。西宁刺绣、湟中农民画、湟源皮绣、唐卡、藏绣、湟源剪纸、湟中银铜器制造等都是当地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强和保护西宁市文化遗产,能够充实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体系和丰富现代文化遗产保护内容。因此,本文以“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宁市文化遗产湟中银铜器制造工艺的保护为问题的切入点,通过实地调查收集资料,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理性的思考,为西宁市文化遗产保护及发展提供相应的建议。

一、西宁市湟中银铜器文化遗产历史概要

湟中县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是古代“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重镇,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共存、多文化融合的地区,有藏传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昆仑文化、民俗文化四大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我国河湟文化发源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资源为湟中县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动力和支持。

湟中传统手工业主要有木工、铁工、石工、砖瓦、制革、栽织、铜器、银器、铸造、制粉、酿造、靴鞋、缝纫、山货编织、油漆等。其中有关湟中县银铜器制作历史,据湟中县县志记载,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甘肃临夏的艺人王珍迁居鲁沙尔,以铸铜器为业,教子王守礼等5人学艺。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至民国初年,王氏家族中以王守礼手艺最为人称道。清光绪年间,在鲁沙尔有咸、李、何3家从事银铜器加工行业,经营初具规模。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县城乡各类手工业作坊达436家,从业人员703人。1981年更名为湟中民族用品厂,主要生产铜器、银器、铁皮制品的民族用品。1984年增添小轧钢设备,银包木碗被评定为地方优秀产品。湟中县民国县志《手工业篇》也曾有“湟中银铜器古已有之”记载。长期以来,湟中银铜器加工及鎏金工艺世代相传,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手工技艺,在省内外有一定声誉①。

如今银铜器生产已成为该地区特色产业,可分为银器和铜器两种加工工艺,银器加工工艺素以形薄、光亮、轻柔、质纯等特点著称,以加工精美见长,深受各族群众喜爱。由于受佛教文化影响,艺人们常用“八吉祥徽”和曼陀罗、妙翅鸟、龙、凤、雄狮、怪兽、祥云、宝焰等作为装饰图案。

银器品种繁多,有银茶壶、银茶盖、银茶托、银木碗等日用器皿;有辫饰、耳环、项链、手镯等各种佩饰;还有寺院的供器、小转经轮、净水壶、供水壶等法器和唢呐、镶翅法螺等乐器,银器产品作工精巧,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主要制作流程为:下料→焊接→砸→灌胶→构图→抛光。生产方式也是以家庭手工作坊为主,子承父业,代代相传。代表艺人有圈发福、李占邦等,作品远销省内外②。

传统上从事湟中银铜器工艺的主要村落有阳坡村、陈家滩、红涯沟、昂藏村、水滩村等,匠人数量较多,但现阶段由于种种原因放弃从事该手艺的人不计其数,因此很难统计现从事银铜器工艺的匠人。放弃该手艺原因和湟中银铜器的困境在以下保护现状与问题中叙述。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宁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带一路”计划有助于构筑我国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1]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潮流,秉持跨国区域合作的开放精神,“一带一路”建设在为诸多国家和地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合作机会的同时,也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对于西宁来说,亦是如此,从西宁的地理位置来看,“一带一路”的建设离不开西宁,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西宁市文化遗产缺乏保护的情况亟需加强保护,更好地传承于后代,正如***总书记说的“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历史是根,文化是魂,而文物则是历史的验证和文化的载体”。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强对西宁市文化遗产保护,对我国多民族文化多样性、各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等有着重要意义。西宁市是青海省内最繁荣且各民族集聚的地区,这些民族都具有本民族特有的文化遗产,“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强西宁市文化遗产保护,让更多的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能够夯实和补充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研究体系的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对于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传承和发扬地方文化特色外,对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文化振兴以及扩大地方财政收入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西宁市湟中县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部,自古以来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连接着与我国密切往来的东南亚地区国家,在“一带一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样的角色使得地方本身的地理优势凸显出来的同时,当地具有民族特色和民俗风情的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成为了当地民众及相关政府部门的关注点。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交流日趋频繁,而有些地方民族特色越来越弱化,湟中银铜器制造工艺在国际交流中消费者群体少、市场影响力不足和国民生活中使用范围不广等原因而常常被易忽视,所以更加需要政府的指导、扶持、引领和保护。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是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更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化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命运共同发展的必然要求。

总之,加大湟中银铜器等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力度,有利于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全面提高全民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大意义和追逐的必然性。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湟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困境

据笔者调查发现湟中县银铜器工艺在前几年出现过繁荣的景象,家家都有匠人和五六个学徒,尤其金塔路银铜器工艺坊和商铺众多,来消费和观看的信徒和游客络绎不绝。但如今由于城市建设、内外市场的冲击以及匠人自身对市场需求的不熟悉等原因,出现了湟中银铜器没落的情况,放弃该手艺的人越来越多。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工坊与市场脱离

2017年湟中县因城市建设,禁止在塔尔寺金塔路和新街加工和敲打银铜器,很多银铜器工艺坊不得不搬迁至离塔尔寺3至8公里的陈家滩和阳坡村等各村落。据调查发现,湟中银铜器的主要消费群体是甘青川藏等涉藏地区的寺院和佛教信徒及因塔尔寺慕名而来的游客。而佛教信徒和寺院所需要的金顶和转经筒等银铜器的尺寸大小和花纹种类各异,需要与匠人交流订制。另外,到塔尔寺的游客也能够体验到当地的文化艺术。但工艺坊从原有的金塔路搬至周围村落之后,现由非专业人士如老人和妇女看守金塔路的工艺商铺,切断了消费者和手工艺者之间的直接交流,使手工艺和市场以及消费者之间出现阻隔,外地游客也无法体验到本地浓浓的文化韵味。从而导致产品销售下滑,收入下降,放弃从事该手工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另外,工艺作坊搬至各村落后,金塔路和新街上的银铜器制造等韵味浓厚的地方文化艺术特色消失,游客观光塔尔寺景点后匆匆离开的情况较多,湟中银铜器的国内外消费者比以往大幅减少了,且导致金塔路和新街上的小卖部和饭馆等其他商店也被迫关门,对本地经济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二)经济回报率逐年下降

经济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追求短时间内的经济效益,但传统的手工艺制作工序复杂,对匠人的手艺要求极高,因此所耗费的学习和劳动时间较长,经济效益在短时间内无法实现,从而导致放弃银铜器制作的匠人明显增加。

据调查,前几年湟中银铜器发展繁荣时,寺院和信徒的订单较多,每个匠人都有五到六位学徒,每位学徒的每月收入五六千元左右,因此年轻人学习该手艺的积极性和兴趣极高。但工艺坊搬至各村落,银铜器产品销售量严重下滑,本地市场经济不景气等原因导致很多年轻学徒改行从事送快递和送外卖等经济收益较快的职业。甚至从事银铜器工艺很多年的老匠人,也因经济收益消减和资金周转困难,从而改行装修等其他行业的人逐年增加。

(三)产品结构单一

在现代市场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中,迎合市场需求生产多样化产品是企业或手工艺者生存的基本条件。但湟中银铜器手工艺产品单一,主要是寺院的金顶、嘛呢(转经筒)和寺院装饰物等藏传佛教宗教用品。近几年国家保护文物和宗教活动中心等政策限制修建或扩建寺院,因而银铜器订单量大幅减少,资金周转遇到困难,导致关闭门店及工匠转行的群体颇多。

产品结构单一导致消费群体单一。目前湟中银铜器的主要消费群体是甘青川藏等涉藏地区寺院和信徒以及少数的一些内地寺院。这种消费群体人数规模少和市场狭小,产品需求容易饱和,因此很多银铜器产品很难销售。另外,近几年手工艺人改造产品结构,制造大小不等的铜器火锅,但铜器材料价格高和手工制造时间较长的原因,产品价格昂贵。消费对象只局限于经济条件较好的群体,导致出现该产品销售缓慢,经济收益较低的情况。

(四)现代科技对手工艺传承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强,由于手工艺人数量减少及角色的转换、资金的缺失、市场需求大幅度降低以及机器制作成本低,成品速度快因素,民间传统手工艺逐渐走向没落,被现代的机器制品所替代。因此,现代的手工艺品面临着另外一个严峻的问题,机器代替手工生产的过程中忽略了手工艺品所蕴含的自然感。

近几年,湟中出现了机器制作银铜器产品的群体,该群体通过机器在短时间内制造出品种多样的银铜器产品,价格低廉,很多消费者倾向购买廉价的机器产品,对传统手工制造银铜器产品的匠人冲击很大。因此,很多工匠萌生手工艺无法与机器竞争,手工传承意义不大的想法,这对湟中银铜器手工艺的传承有巨大的冲击。

(五)国内外市场冲击力加大

全球化时代,市场竞争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自身优势,积极迎合市场需求,增强经济收益是企业和手工艺者生存的基本路线。据笔者调查发现,湟中银铜器手工艺市场受国内外市场的冲击。

首先是省内大型市场的冲击。离塔尔寺最近的省会城市西宁市有小商品批发市场和藏人街等大型市场,这些市场销售尼泊尔和我国四川生产的银铜器产品。这些大型市场的影响力较强、交通便利,产品多样化和价格低廉等优势吸引了涉藏地区消费者,从而造成湟中银铜器市场的衰落。其次是国内外银铜器产品的冲击。作为湟中银铜器产品的主要市场的塔尔寺金塔路,销售尼泊尔和四川银铜器产品的商铺近年陆续增加,这些银铜器产品种类繁多、工艺精美、价格低廉等因素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对湟中银铜器产品的销售具有巨大的冲击力。

(六)缺乏有效的创新意识与举措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现代城镇文明与外来文明对原始文明带来了巨大冲击,众多的原始生产生活方式被改变或取代,人们对于产品的设计理念与外观要求较高,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较大的历史性与特殊性,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欣赏并没有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一些具有历史文化与美学价值的传统工艺品面临着被淘汰的危机,在这样的现状下,仍然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创新工作的力度,难以有效吸引广大群众的注意力,进而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存在难度。

据笔者调查发现,从事湟中银铜器手工艺者大多都是小学或初中辍学的村民,从小跟随父亲或村里长辈学习传统手工艺,文化水平不高,对外部市场的需求和国家对非遗文化保护政策等不了解,因此在产品结构和消费群体单一以及经济收益下滑和资金周转困难时,出现轻易改行等情况。因此,提高匠人的文化水平,积极宣扬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对手工艺者的优惠扶持政策,增强匠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拓展对市场需求的把握和产品多样化的开发创新思路,对湟中银铜器手工业注入新的活力极其重要。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宁市湟中银铜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是多方面和多维度的。王文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一书中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是丰富多样的,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审美价值、观赏价值、教育价值、认同价值、实用价值、科学价值、创造价值、经济价值、收藏价值和纪念价值等相互紧密地联系,共同构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多维度和多层次性的价值体系。”

湟中银铜器文化遗产的保护,关键在于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传统的手工艺与地方生活紧密相连,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由于手工艺的特殊性和经济效益,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以及现代化机械工艺流程的冲击,对可持续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在振兴传统手工艺和加强非遗保护的时代背景下,湟中银铜器制作可以抓住契机,通过政府主导、科学规划,追求新的发展生机。

(一)非遗走进校园注重人才培养

***总书记多次在不同的场合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失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总书记在考察中夸赞那些根植于人民群众朴素劳动、传承守护至今的非物质遗产项目。传承和推广是非物质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命脉,因此,本人认为,首先,湟中银铜器工艺可以走进本省高职学校课堂及教科书当中,在现代教育体系下传承和发扬,让广大学生学习传统优秀文化和传承工艺技术。其次,定期举办非遗宣传活动,坚持“项目推介会”“传统手工业振兴论坛会”等专业学术论坛与“湟中非遗文化节”“高原特色文化艺术节”等文娱活动交叉举办。再次,邀请相关专家与传承人深入基层及社区定期开展非遗保护讲座,传授非遗保护的方法,让非遗进一步深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提高群众的非遗保护意识,使其自觉参与到非遗保护与传承中。这样打破了湟中县几个村落从事和传承该工艺技术的狭小局面,也推广和发扬了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传。

(二)强化传承人保护

传承人是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实践者,[2]他们以超人的才智和技艺,贮存着、掌握着、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类别的传统文化。因此,贯彻落实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相关条例,制定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的标准,客观、公正地评定代表性传承人,一旦认定为非遗的传承人,其相关艺术作品和演艺记录将会受到专利保护。

经济迅速发展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是一部分特色文化越走越广,而另一部分逐渐消亡。我国对于传统手工艺传承历来一直高度重视,但年轻人普遍对传统手工艺“不重视”的现状,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一些传统技艺仍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有潜力的年轻杰出的文化遗产传承人在继承传统中有能力作为文化选择和文化创新的人物,他们在非遗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

因此,首先政府部门要提高补贴标准,对传承人实行生活补贴政策,根据不同类别的传承人采取不同的补贴方式,在参考国家、省级标准的基础上,适当调高补贴金额;另外,对学徒工艺者进行一对一的重点帮扶,解决非遗学徒存在收入低的困境,以工艺者最低生活补助激励年轻人愿意从事该行业。其次,完善医疗保障政策,对传承人的保护不仅要强化传承人权益的落实和生活生存的基本保障,还要强化传承人身体素质,通过完善传承人医疗保障补贴政策,定期体检,提高医疗待遇等方式保障传承人身体的健康状况。针对不同类型的传承人提供不同等级的医疗补贴和服务政策。再次,提高技艺能力,通过鼓励传承人不断进行个人创作、专家协助研究、多方式获取创作灵感等方式协助传承人提高技艺传承能力。

(三)依托大数据进行保护

结合当今时代努力提高和创新事物发展的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定期在省内外举办非遗宣传活动,也通过网络媒体等媒介宣传该手艺的独特性,制作文化特色媒体节目,播放传承人作品和特色新闻等相关节目;采用“互联网+”的展现模式,将湟中银铜器制作过程及传承历史拍摄成纪录片或微电影;通过影视产品的传播,扩宽传播渠道,增强大众认知,提高湟中银铜器的知名度,扩大消费群体来促进该文化遗产的发展。另外,众所周知,湟中银铜器工艺是依附塔尔寺而发展的。因此,湟中银铜器具有地理和文化的比较优势,可依托塔尔寺国家级旅游景区的知名度来宣传该手艺。例如:塔尔寺的旅游宣传册上记录该手工艺的历史和照片,这样可在短时间内提高湟中银铜器的知名度,在信徒和国内外广大游客中扩大消费群体。

(四)整合资源建立集中市场

销售一体化是统一的一个窗口对外销售,[3]市场需求也是一个窗口分类传导,生产计划专项递交,大大降低了内部销售环节成本,提高了应变市场的能力和效率。建立工艺坊和销售一体化的集中市场,就地取材、就地加工,能源消耗低、降低成本,增加客户满意度、环境污染少,附加值较高、收益多等特点。像湟中银铜器制作的文化遗产用分散式的经营模式和居家销售模式不利于长远发展,应当建立能够体现出当地文化韵味的集体的,现场加工现场销售,让顾客亲身体验到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

手工艺品具有地区性集聚生产的特征,因此当地政府可在这些具有产业聚集效应的地区建设民俗手工艺品特色小镇,打造涵盖参观生产基地、参观展品、动手创作体验区等项目的综合产业链。据笔者调查了解,以往塔尔寺金塔路和新街上有银铜器工艺坊和销售一体化的集中市场时,此地便是民俗手工艺品特色小街,带动了整个湟中县的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由于城市建设工艺坊搬迁至周围各村落后,工艺坊和市场脱节造成银铜器手工业走向衰落。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想更好地开发非遗产品,一方面非遗需要创业者加大宣传力度,培养消费者对它的兴趣。另一方面需要将非遗产品进行商业化,将非遗产品的生产、加工与当下时代精神的回归、多元文化的追求相结合,才能对传统的非遗产品进行更好的保护。因此,保护传承和发展湟中银铜器手工艺,需要建立手工作坊和销售一体化的集中市场,让市场主导和引领湟中银铜器手工艺的持续发展。

(五)多方协同联合开发非遗产品

非遗产品具有明显地域特色,银铜器制作的非遗手工艺曾经是当地人生活的收入来源之一。但是随着现代化生活的推进,这些古老的手法和技艺因其商业价值的萎缩和技艺的繁琐沉重,逐渐面临时代淘汰。非遗产品研发项目的成功,需要创业者与当地政府文化部门、手工艺从业者等多方协作,通过多渠道加大宣传力度,让当地人真正认识到自己家乡资源的宝贵,当地人才是非遗文化创业的主体。在此基础上打造品牌特色,沿“一带一路”沿线进行销售。

因此,政府可以借助创意产品的研发,加大对其资金与人力资源投入力度,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品策划与开发的水平。将切入点放在传统手工艺上,赋予传统手工艺文化艺术,并与现实生活有效结合,充分体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元素,开拓出与当地旅游文化相结合的产品市场销售渠道。湟中银铜器制作要想在新时代下更好的发展和传承下去,就必须要立足实际,转变传统发展思路,破除固有思想,跟随当今时代发展要求,迎合市场需求,创新创业开发多样性产品,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

(六)结合文旅、文创产业提高收益

文旅融合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是新时期旅游发展过程中,对文化内容和文化要素进行挖掘的充分体现,同时也是民众对旅游文化需求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以创新创作为根本手段,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能够为社会大众提供文化体验与审美享受,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潜能的产业集群。从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角度来分析,进入新时期,“旅游者已经不满足于欣赏好山好水好风光的‘走马观花’式旅游,而是倾向于通过旅游看民俗、看历史、看文化、看异域风情,体验不同生活”,所以要结合文旅、文创产业作为支撑点,来发展银铜器制作与传承,既能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又能增加地方收入。

塔尔寺位于湟中县,历经600余年的发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青海省国家5A级旅游景点“三位一体”的“全息性”藏族佛教文化载体和窗口,从1982年至1993年底,塔尔寺共接待来自31个国家、港澳台同胞及国外侨胞8万多人次;国内游客350余万人次;旅游业收人达420多万元。到2012年至2017年景区旅游人数由161万人次增加到277.54万人次,同比增长72.39%;旅游综合收入由2.69亿元增加到6.41亿元,同比增长138.3%;2019年塔尔寺接待游客84090人次,旅游收入1520.85万元;旅游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因此,利用和依附塔尔寺旅游景点的资源比较优势,提高湟中银铜器的知名度,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消费群体等措施,使湟中县银铜器手艺得到传承和发展才是关键。

尽管受到国内外产品和现代技术的冲击,湟中银铜器应该以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原有的手工艺来研发及创新新产品。对于地方政府来讲,要积极引导手工艺人抓住机会,借力旅游,挖掘传统文化,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五、结语

综上所述,湟中县的城市建设等发展对银铜器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困境,另外匠人自身的文化水平和对市场需求的了解等方面也存在众多问题。但笔者调查研究中发现,湟中银铜器制作的传承与发展方面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市场问题和没有将湟中县特有的资源禀赋优势利用起来。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任何行业都是在市场主导和引领下,才得以生存和持续发展,湟中县银铜器也不例外。城市建设之前,塔尔寺景区的金塔路和新街形成了湟中县银铜器工艺坊和一体化市场,在信徒和游客等广大消费者的带动下,手工艺者队伍不断壮大,湟中县银铜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随后手工艺坊搬至周围村落,使手工艺和市场以及消费者之间出现阻隔,导致产品销售下滑,随之出现了很多手工艺者放弃手艺从事其他行业的情况。

总之,笔者认为,湟中县银铜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首先需要在塔尔寺附近建立集中的销售一体化市场,同时以培训等方式提高手工艺者的文化水平,让他们时刻了解市场需求和导向,在此过程中始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这样湟中县银铜器文化遗产有了一定市场环境和发展的空间,才能得以持续发展和传承。其次,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也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端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4]湟中县银铜器制作作为湟中县最有实力的实体经济之一,政府应落实好发展实体经济,大力支持银铜器传承与保护,同时应该积极探索产品多样性,积极融入市场,当地匠人应秉持工匠精神做好品质。再次,湟中县银铜器制作需要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保护,我们要不断创新,要正确处理好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满足当代人对体验感和仪式感的追求,可以进行旅游差异化,将旅游与非遗活动进行结合,湟中县政府应借助当地具有影响力和标志性的节日文化,汇集音乐类、舞蹈类、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湟中县银铜器进行深入的宣传和推广,通过舞台、活动、民俗生活体验等多种形式与旅游结合,不仅使节日形态更加丰富多彩,提高非遗项目的延续力、撬动文化旅游产业的支撑点、增加地方收入,而且还要利用好塔尔寺5A的旅游景点优势,将湟中县的旅游、文化和创新创业相结合在一起才能更长远地发展及传承。总而言之,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就是生活化,非物质文化是一代又一代的劳动人民从生活中总结经验而来,最终也将回归到生活中去,是最好的传承和保护。

注释:

①②资料来源于西宁市湟中区文化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