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兰才让 刘旭东
2014年5月,***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创新性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指出“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2014 年 9 月,***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2019年 9 月27日,***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进一步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3]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4]作为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目标之一。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总书记在总结党开展民族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集全国各族人民之智慧,应国内外大局,提出的关于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也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基本遵循。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在历史、心理、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等层面取得一致性或共识性的集体身份认同。[5]其核心内容是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6]
十世班禅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他将毕生精力投入到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信仰的宗教的伟大事业中,为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为建设文明、团结、富裕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形成了以“四爱”为基础的爱国思想。习仲勋同志称赞“班禅就是这样一位心底透亮的大师”“把爱教、爱民族和爱国、爱党完美地统一起来,这是班禅大师一生的写照”。[7]十世班禅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他的爱国思想源于他经历了新旧两种社会制度,参与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亲历了祖国和西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巨大变化,深切感受到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光辉伟大的一生中逐步形成并不断深化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即以“五个认同”为核心内容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祖国指自己的国家,反映的是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地理范围,它包含了国家内所有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分布地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是基于中华各民族共同缔造多民族国家——中国(共同的家园)的历史而得出的。[8]祖国的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最高利益,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主权统一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责任。
就十世班禅个人而言,对伟大祖国的高度认同,是他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知不断加深,对维护祖国领土、主权责任感的不断增强,对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各项事业建设的热情不断高涨,对服务和献身于祖国、完成祖国赋予的职责意识不断加强,对祖国发展的自信、自尊和自豪的心理情感日益深刻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十世班禅目睹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亲历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包括藏族人民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进步,华夏儿女安居乐业,伟大祖国愈发繁荣富强的伟大历史进程。因此,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祖国统一是十世班禅毕生坚持的严正立场,也是他爱国思想的核心内容。他始终认为:“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自元朝以来一直存在的客观事实。汉族、藏族与其他民族一道,经过长期英勇奋斗,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祖国,组成了平等、互助、团结、和睦的民族大家庭,结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亲密关系。西藏存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之内,符合西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这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9]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小撮“藏独”分子从未停止过分裂祖国的卑劣活动。在这场关系到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尖锐、激烈、复杂的分裂与反分裂斗争中,十世班禅始终站在斗争的第一线,高举爱国主义大旗,旗帜鲜明地反对国内外分裂主义分子背叛祖国的活动。十世班禅明确表示:“我维护祖国统一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对于分裂祖国的行径,我过去反对,现在反对,将来也反对。我愿为维护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作出最大牺牲”,“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珠一样维护祖国的统一。”表现出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顽强意志。“他旗帜鲜明地坚持爱国主义立场,反对任何分裂祖国的活动。每当历史的紧要关头,都更加体现出他崇高的精神境界。”[10]正是在这种崇高信念的支配下,他一生的活动都是围绕着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分裂这个主题进行,矢志不渝,鞠躬尽瘁。
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是认同的最高层次,体现的是深深的爱国情怀,反映出个人对祖国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十世班禅倾其一生,把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化作对祖国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的热爱之情,对祖国领土完整、主权维护、国家统一的高度责任感,投身于对伟大祖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各项事业建设的热情。
中华民族是我国各民族的总称,包含历史上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一切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组成的命运共同体。我国的民族认同可以分为对本民族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两个层次,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在对本民族认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更高层次的认同。两个认同是一致的,是与热爱祖国相一致的爱国主义。
十世班禅对中华民族高度认同包括热爱自己的民族、热爱中华民族和坚持民族团结三个方面。
第一,热爱自己的民族。十世班禅认为,在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如果将爱国主义具体化,那就是要热爱养育了自己的家乡和民族,热爱自己的民族,就是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11]而热爱自己的民族就要为民族的发展踏踏实实地做事,要大力发展民族经济,尽快提高藏族人民生活水平。为此,他呕心沥血,为发展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和其他各项事业操劳了一生。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对涉藏地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视察,从城市到农牧区,从工厂、学校、机关、寺院到普通群众的家园,他的足迹踏遍了青藏高原的每一个角落,尽个人最大努力改变着涉藏地区经济社会的落后面貌,为藏民族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二,热爱中华民族。十世班禅通过对藏民族和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和未来走向的理性思考,认为藏民族存在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既是藏族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包括藏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历史上,藏民族与其他民族从最初贸易上互通有无,到后来唇齿相依,再到今天形成中华民族平等和谐民族关系,充分说明祖国的命运和利益与藏民族的命运和利益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藏民族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十世班禅在许多重要场合反复阐述汉族、藏族以及其他民族一道共同缔造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论证藏族和汉族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十世班禅在实际工作中以能给全国各族人民服务为崇高目标和最大乐趣,他用行动诠释着一个爱国者热爱中华民族,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的责任与担当。
第三,坚持民族团结。十世班禅一生非常重视民族团结,他不但用事实来阐述中华民族共同缔造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论证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而且自始至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民族团结高于一切,为了民族团结可以将个人的荣辱置之度外的诺言。解放初期,十世班禅在工作中遭到一些居心叵测者的中伤,但他却一笑置之,继续坚持做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的事,毫不动摇。十世班禅恢复职务后,主动团结过去曾经揭发和批判过自己的人,真诚地告诉他们,“我恳切希望大家摒弃前嫌,团结起来向前看,互相谅解,互相勉励,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团结一致,并肩携手,共同为建设新西藏,建设伟大祖国而努力奋斗。”真诚的话语中饱含着不计个人恩怨与团结合作的愿望,表现出伟大而坦荡的胸怀。十世班禅还认为,团结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前提和保障。1959年,十世班禅到内蒙古视察访问。十世班禅对蒙古族的发展进步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祖国大家庭中第一个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蒙古族人民,对我们多民族的统一的伟大祖国的缔造,有着很光荣的贡献;在增强民族团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上,为祖国各少数民族人民树立了典范;在开发丰富的资源、发展经济、文化和建设美满幸福的自治区与祖国大家庭的历史中,给各族人民的共同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光辉的榜样。”[12]1984年9月在视察新疆喀什期间,恰逢伊斯兰教古尔邦节,拜访了维吾尔族干部群众家庭,与他们一起欢度古尔邦节。十世班禅大爱无疆、宗教无界的精神就是他“民族团结高于一切”爱国思想的体现,始终坚持和维护民族团结成为十世班禅一生最高追求之一,也是他对中华民族高度认同的具体表现。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整体价值观念。它是关涉到中国人、中华民族心理共识的深层营养基质,具有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功能。因此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13]是“五个认同”的核心内容。
十世班禅高度认同伟大的中华文化。他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包含对本民族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对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关心与保护和对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的高度认同等三重意蕴。第一,对本民族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十世班禅作为一名优秀的藏族儿女,他认为一定要继承发展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通过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不断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在新的历史发展条件下,既要继承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也要不断输入新的文化、新的科学信息,促进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第二,对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关心与保护。班禅大师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国家领导人,十分关心各少数民族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十世班禅为制定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积极建言献策。在每一次视察民族地区时都大力宣传《民族区域自治法》,希望能够通过全面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在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基础上,加快各少数民族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大师十分尊重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位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清真寺是我国伊斯兰教著名的清真寺之一。1987年9月,十世班禅在青海考察,专程到循化街子清真寺调研。在得知撒拉族祖先东迁循化时带来的世上仅存三部之一的千年《古兰经》在“文革”中遗失,下落不明,感受到撒拉族群众对这部珍贵文献的回归期盼之情后。大师多方打听,亲自协调,寻找到这部千年《古兰经》,最终使这部珍贵文献回归街子清真寺。第三,对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的高度认同。在特殊年代里,十世班禅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为了在未来的工作中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也为了能够更加了解、学习中华民族文化,他在被关押期间以坚定的意志克服没有学习资料、没有老师教等重重困难,用一本《新华字典》自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学习,十世班禅的国家通用语言水平大大提高,不仅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国家通用语言,而且社会历史知识也有了显著提高,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更加深刻,从而加强了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十世班禅认为:热爱祖国,就要热爱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自觉地去做有益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事,通过自己的行动,使祖国富强,人民幸福。[13]十世班禅认为,真正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底蕴、灵魂和生命,民族的传承需要文化的浸润,民族的发展也需要文化的滋养。
十世班禅对中国共产党的高度认同是经历了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检验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始终不忘初心,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开辟了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新纪元,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11]十世班禅亲历了国民党黑暗统治和社会主义新中国两种社会制度,目睹了新旧社会制度下藏族人民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他深深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更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的欣欣向荣。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让大师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在情感上更加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更加坚定了十世班禅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使他为了搞好西藏工作,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旺,为了人民的幸福和佛业昌盛,曾向他无限热爱、无限信任的中国共产党多次捧出一颗赤诚的心。”[14]
十世班禅生前一再说:“我从幼年起一直是在共产党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刘少奇主席、朱德委员长等的教育和关怀下长大成人的,我的一切同党的关怀是无法分开的。我对党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怀有特殊深厚的感情。”[15]1987年十世班禅在青海发表讲话谴责分裂主义分子制造拉萨骚乱时说:“党的现行政策深得人心,说明绝大多数人是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是维护安定团结的。西藏和全国各地一样,前途光明,大有希望。”[9]
在十世班禅心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幸福之路。因此,热爱党、拥护党、听党的话、跟党走,就是热爱和拥护这个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的政党,就是热爱和拥护这个政党所代表的科学真理和崇高理想。
十世班禅自始至终强调:热爱党,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热爱并献身于党所从事的伟大而崇高的事业;拥护党的领导,就是要拥护并坚决捍卫党所代表的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他一生始终如一地践行自己的诺言,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领导,不忘初心,坚定不移地听党的话,跟着党走,成为一名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忠诚朋友。
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以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根本原则,各民族之间制度性的不平等关系从根本上消除,建立了社会主义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革命的历程,包括藏民族在内的中国人民的命运的变化以及个人历经新旧社会的成长史,十世班禅深刻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因此他提出“藏族人民只有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才有真正幸福的未来。”[14]十世班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坚决拥护和支持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坚定维护藏传佛教内部团结,坚决同分裂势力做斗争。西藏和平解放后,十世班禅严正指出:“我们必须坚决相信,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和宗教寺庙的政策,也是对待宗教和既定政策,是绝对不会改变的,改革后依然是如此,进到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如此。”[1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坚决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他多次强调,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他要跟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更加关心祖国的发展,关心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维护祖国的根本利益。
第二,十世班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还体现在他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思想当中。新中国成立后,十世班禅始终在思考藏传佛教如何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相协调这一重大课题。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十世班禅就开始着手推动藏传佛教以“民主管理、宪法进庙、以寺养寺”为根本目标的兴利除弊、适应社会主义的藏传佛教制度改革。这是引导藏传佛教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最早尝试。到20世纪80年代,十世班禅形成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控制寺院规模,减轻信教群众负担;建设爱国爱教的寺庙管理班子;坚持“以寺养寺”;培养爱国爱教的宗教职业人员和佛教知识分子等藏传佛教制度改革的思想,并在具体的改革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些成果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建立成熟、完善的藏传佛教寺院管理体制,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十世班禅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积极倡导爱国爱教,力主对藏传佛教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并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积极推动藏传佛教走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17]
“五个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正确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政治观和制度观的体现。正确的国家观的最高体现是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正确的民族观的最高体现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正确的政治观和制度观的最高体现是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正确的文化观的最高体现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从民族认同的角度来看,十世班禅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是基于他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十世班禅深切认识到中华文明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国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各民族做出过的伟大贡献。十世班禅也认识到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民族无论大小,都是中华民族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他倾其一生精力坚定地维护民族团结,始终如一地与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做斗争。
从文化认同的层面审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根本。十世班禅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使他深刻认识到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由此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因此,他能够在实践行动中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和保护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和热爱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
从政治认同的角度来看,对伟大祖国、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构成了政治认同的三个基本维度。[18]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反映了正确的国家观,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反映了正确的政治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体现了正确的制度观。十世班禅能够对伟大祖国、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形成正确的国家观、政治观和制度观,与他在伟大祖国怀抱中成长,长期接受党的教育培养,以及与党和国家同患难共命运是分不开的。
十世班禅的一生经历了中华民族从自觉到自强的重大时代变革,他的一生是对党、对祖国、对民族的无限忠诚的一生,是同伟大祖国、中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一生,十世班禅一生的实践无愧于邓小平同志对他“我们国家一个最好的爱国者”的评价,他的爱国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前,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角度出发,进一步理解十世班禅的爱国思想,挖掘十世班禅爱国思想精神实质,可以清晰地看到,以“五个认同”为核心内容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十世班禅爱国思想的精神内核,是他在半个多世纪的生命历程中自我建构起来的完整的逻辑体系,是他正确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国家观、政治观和制度观的反映。深入把握十世班禅的爱国思想,继承和发扬十世班禅爱国思想的精神内核,对我国民族地区特别是涉藏地区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新时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增强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促进各民族的深度交往交流交融、和衷共济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