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

时间:2024-09-03

◇张俊英

***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结合青海优势和资源,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这为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作为我国生态资源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青海既是生态资源宝库,同时也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独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生态资源优势。本文对青海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作了SWOT分析,得出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挑战的结论。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应牢牢把握“三个最大”的省情,切实践行总书记“两山”理论和“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贯彻落实青海省“一优两高”的总体战略部署: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实现生态价值,深入挖掘生态潜力,积极探索生态旅游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完善相关立法,从政策法规层面确保利用好生态资源价值,依法依规开展生态观光、生态体验、自然教育等活动[1];以生态旅游助力青海省旅游产品提档升级,开发高端生态旅游产品的核心品牌,大力发展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确处理发展生态旅游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发展目标。

一、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 SWOT分析

(一)发展优势分析

1.资源优势。

青海地理特征、自然资源和传统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青海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面积生态系统,有着丰富的高寒生物自然物种资源,是全世界高海拔地区中多样性生物、物种、基因最集中的地区之一。青海多民族聚集、多宗教并存、多文化荟萃,形成了集上古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革命文化等为一体的多元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独树一帜、独具魅力,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化特征。可可西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屋脊之旅、高原湖泊之旅等一系列生态旅游品牌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三江源、青海湖、昆仑山、祁连山等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和世界级品味度的品牌享誉中外,在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具有极强的资源本底和资源基础[2]。各类优质景观资源广泛分布于全省各个区域,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资源给生态旅游者提供了自由、丰富的产品选择空间,既可满足游客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多种主题旅游需求,又可满足游客的自由化与个性化产品需求,使其有条件建成全域化、全季节、全天候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2.区位优势。

从国内看,青海地处“一带一路”核心区域,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境内有古丝绸之路青海道北、中、南三条线。青海南通川藏、西接新疆、东邻甘肃,是我国西部地区的战略交通枢纽,连接东部沿海与西部地区及西亚的主要通道。从国际看,青海位于中亚经济板块和中国的中心位置,是中国丝绸之路中西贸易交流、文化交流的中转站。青海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将不断深化青海与南亚、中亚等国家的合作交流,积极推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充分发挥创造创新和对外开发的活力,推动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打造。同时欧亚大陆桥为加强青海与外界的沟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省域内已形成四通八达、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体系,可打通与西亚、中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联动和衔接。[3]青海作为亚太经济圈、伊斯兰经济圈、南亚经济区等国际经济合作区的交通过渡带,将吸引大量的国外游客,为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打造提供广阔的市场。

表1 青海省世界级、国家级旅游资源统计

3.环境优势。

青海具有鲜明的高原地域特征,自然旅游资源数量大、类型多、品质高,人文旅游资源别具地域特色,加之地处我国西部,历来可进入性差,少受外界干扰,保留了最原生态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生态环境。青海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是理想的避暑胜地。随着近年来交通可进入性和外部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青海发展潜力日益增强,未来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具有成为国际知名生态旅游目的地的资本和潜力。

(二)发展劣势分析

1.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模糊。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吸引游客和游客行为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青海的“大美青海·旅游净地”旅游宣传口号带来巨大的市场反响,并在营销上通过打造民族节庆、体育赛事、旅游商品等多种样态,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形象与定位比较模糊、特色不突出,尤其是以国家公园为统领的生态旅游景区形象体系的构建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目前还没有明晰且富有感召力的形象定位,影响了国内外生态旅游者的认知及决策行为。

2.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生态性有待增强。

近年来,青海旅游业飞速发展,来青人次大增,尤其在旺季呈现一房难求、一票难求的井喷态势,这对青海各项旅游接待能力都是重大考验。青海旅游基础接待设施虽日趋完善,但仍存在较大缺口,依然沿袭大众旅游建设模式,以游客需求为标准,生态兼容性被忽视,尤其是景区环境保护设施配置远远不足。虽然大多数景区内道路经过科学规划,但景观协调是主要的考虑因素,而动物通道被占用、建筑布局不当、生态材料采用率低等诸多问题都没有很好解决[4]。以环青海湖沿线为例,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旅游厕所、标识标牌、停车港湾、接待住宿、自驾营地等各类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环境污染、草场破坏严重,环境保护压力大。

3.生态旅游景区环境教育功能有待提升。

生态旅游景区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对旅游者、社区居民及景区管理人员进行生态知识与环境保护意识的培训。就目前青海已建成和在建的生态旅游景区来看,景区环境教育功能并未得到充分体现。一是大部分核心区的环境解说系统已经全部拆除;二是景区管理者与经营者的生态环保知识欠缺,社区居民的环境教育还未完全纳入景区管理的范畴;三是能激发旅游者环境意识并产生积极环境教育效果的参与性体验项目较少[5];四是与环境教育的国际组织与民间组织的联系较少,未能搭建环境教育的学习机制与交流平台。

4.缺乏高素质的国际化旅游专业人才。

青海生态旅游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较为缺乏。一方面,缺乏提供生态旅游技术支撑的专业人员,如生态旅游规划人员、环境教育规划人员等,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生态旅游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生态旅游开发大多是保护管理部门兼顾开发,无论是专业背景还是经营管理水平均不能满足生态旅游对开发经营人员的文化特性、知识结构多样化需求。多数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对生态本质内涵认识模糊,在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和景区维护管理过程中,无法从根本上避开一般旅游景区的开发模式,从而使得景区的生态体验内容达不到让游客认识自然、增强环保意识的目的[6]。众多景区的讲解人员未系统地学习生态环境相关知识,无法将景点地质地貌形成过程、动植物分布规律及保护区的生态价值的自然知识准确讲解给游客,多以故事性或趣味性的方式进行讲解。总的来说,目前既懂生态学和旅游学知识,同时又能正确把握生态旅游内涵的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三)发展机遇分析

1.政策扶持机遇。

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编制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加强对国家重点旅游区域的指导,抓好集中连片特困区域旅游资源整体开发,引导生态旅游健康发展,为生态旅游快速发展注入强有力的“助推剂”。2016年3月,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发布,明确提出支持生态旅游发展。2021年,青海省出台了《青海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全面激活和提升青海生态旅游价值与活力。在国家宏观层面以及青海省政策支持下,青海生态旅游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撑。

2.“一带一路”建设机遇。

青海把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取向,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人文等优势,打开大通道、构建大枢纽,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提升旅游业服务质量,加强合作交流,努力提升自身的重要性。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青海积极寻求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充分发挥门户作用:积极寻求南线丝路与中线丝路的有效贯通,与张掖、敦煌积极合作形成甘青旅游大环线品牌吸引国内外游客的到来;采用“搭便车”方法,将兰州、西安、郑州等城市的部分国际航线延伸到西宁,提高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和便捷性,以此增加国际游客来青海的市场份额[7]。

3.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机遇。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进行了深刻的阐述,进一步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线。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国家对青海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新要求,赋予了青海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历史责任。据测算,旅游业万元产值能耗仅约为全国单位 GDP 能耗的 1/6 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的 1/11,是公认的绿色低碳环保产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努力实现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和社区参与的有机结合。同时,青海可以,紧紧抓住国家公园建设的机遇,释放生态环境红利,提升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打造的活力。

(四)发展挑战分析

1.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矛盾突出。

目前青海有各类自然保护地217处,90%的国土是限制和禁止开发区。随着环保政策趋紧,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突出、开发利用限制较多。《青海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征求意见稿)将青海省46家旅游景区(其中A级旅游景区28家)、60余项旅游发展项目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中央环保督查将青海湖鸟岛、沙岛景区、黄河源景区、年保玉则景区等重点旅游景区列入禁止开发区域。

2.区域竞争激烈的挑战。

青海旅游发展面临全国和区域的激烈竞争,既处于黄金发展期,也面临激烈挑战。旅游资源的相似性导致了相邻地区之间对客源市场的竞争。青海周边有四川、新疆、甘肃、西藏等省份,由于省域相领地域在地理地貌、民族风俗等方面的相同或相似,决定了青海与周边省份在旅游资源特色方面存在极大的相似性,甚至有部分资源成分不如周边省份。同时青海旅游受周边省份的影响比较深,如:青海旅游被提倡为青藏高原之旅,可当外界提及此时往往想到西藏之旅;谈到青海的藏族文化,则又容易被周边西藏、甘肃的藏族文化消解其吸引力。青海还未真正突破周边省份的屏蔽效应。

3.旅游发展季节性强的制约。

青海四季变化明显,旅游资源的季节性强。因海拔高,气候干燥、缺氧、昼夜温差大,所以旅游活动对旅游者自身的身体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对安全、医疗服务的设置问题也提出了挑战[8]。这不仅影响了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持续性,制约来青海旅游的人数及旅游收入,还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带来一定程度的挑战。

(五)SWOT 综合分析结果

为了更好地分析上述13项因素对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影响程度,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13项影响因素的权重值进行了测量,并将其制成评价表,评价分值为1~5分,1分代表影响因素对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打造影响最小,5分代表影响因素对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打造影响最大。经26位政府工作人员和业内专家打分,对每个影响因素取平均值加权后得出结果,其得分见表2。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打造的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挑战。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对策。

表2 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影响因素及权重

走生态保护优先的绿色崛起之路,是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实现在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的最佳路径。

(一)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

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原则,正视旅游重点景区(点)与国家公园?保护区重叠的矛盾,加快优化生态旅游业发展空间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界线”,既为保护生态设定好红线底线,也为旅游发展留足空间,走生态优先、环境友好、绿色发展的生态旅游之路[9]。一是按照优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原则,科学编制《青海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重点调查评价青海各核心旅游区域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评估市场潜力、旅游方式以及旅游开发造成的环境影响等,按照适度、有序、分层次开发的原则和生态旅游的规划模式,制定符合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规划以及景观规划、水资源和能源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种专项规划。以规划为引领,科学指导创建工作,实现生态旅游资源多次开发、多重产品、多种受益,形成既满足市场需求、又彰显地域特色,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青海生态文化符号,把生态旅游产业培育成为青海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二是充分借鉴国内外发展生态旅游的经验做法,尽快厘清“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概念内涵,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制定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创建标准,建立创建评估体系,明确创建具体内容,全面推进公共场所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打造高水平生态旅游服务管理机制、建立游客满意度调查和评价机制,形成可操作、可量化、可评估的工作标准,为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寻求新的突破和提升。

(二)构建国际化生态旅游产品体系

1.深入挖掘青海生态资源潜力。形成以山岳、湿地、湖泊、河流、草原、森林、沙漠、戈壁、矿产以及城市乡村等为代表的生态旅游资源骨架,立足青海自然生态环境,注重生态资源与地方民俗、农牧和传统文化的融合,增强生态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构建出生态特色鲜明,文化内涵深厚的生态旅游资源体系。

2.构建生态旅游线路产品体系。围绕青海“一环六区两廊”生态旅游发展新布局,以生态旅游精品线路、生态旅游风景道、生态旅游景区等建设为抓手,强化优质生态旅游产品供给,着力将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等核心资源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旅游龙头景区。加快培育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重要生态保护地的生态旅游产品,建设一批特色生态旅游景区和生态乡村旅游接待点。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代表的自然保护地、A级旅游景区、风景名胜区、水利风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乡村旅游景区等生态旅游产品体系,推动旅游产品的国际化和生态化,全面提升旅游产品绿色含量,加快生态旅游与农业、教育、科技、体育、健康、养老、文化创意、文物保护等领域深度融合,培育生态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从而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三)强化设施建设,健全生态旅游服务功能

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快推进通廉航空和低空旅游项目建设,推动重点旅游线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景区快速通达性,实施旅游畅通工程,形成完善、稳定、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能源支撑体系和信息化网络体系,实现无缝隙覆盖和对接。优化生态旅游环境,大力实施城镇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工程,打造城镇亮点[10]。科学构建生态旅游解说体系,对景区内解说员进行专门的生态旅游培训,使其具备较系统的生态旅游知识;完善园区解说标牌系统,充分利用AR、VR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向游客提供相关的景区信息,充分展现景区的自然风光和魅力景色。高标准完善旅游交通集散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驿站、应急医疗救助点等配套设施,按照国际标准提质改造景区游览设施,建设休闲绿道、自行车道、登山步道、山地户外营地、自驾车房车营地、低空飞行营地、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建立旅游应急救援基地,实现360度全景式旅游安全监控和创新型旅游安全保障全覆盖。建设省、市州、区县、景区(旅游企业)四级联动的旅游大数据和智慧旅游体系。根据环境空间容量和游客量,在旅游景区外建设相应的接待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以满足游客在食、住、行、购、娱等方面的需求。

(四)树立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

以三江源、祁连山、昆仑山、可可西里、清清黄河等世界级生态旅游资源为依托,打造多元化的生态旅游产品和项目,联动省内自然保护地、A级景区、乡村旅游景区、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构建由旅游目的地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组成的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品牌体系。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推动青海对外开放,强化国际合作,举办各类推介活动,用好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宣传推介平台,加深与旅游OTA网站合作,在国际国内开展密集宣传营销活动[11]。同时依托“建设国家公园省· 传递大美青海情”,围绕“山宗水源路之冲”,抓住“一带一路”、文旅部帮扶、对口援青等机遇,积极塑造“大美青海·中华源流”“省级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带”“看国家公园·游大美青海”等文化旅游新品牌。通过“万山之祖”“中华水塔”“中华文明摇篮”“昆仑神话发源”等山川水源地脉文化,塑造中华文明源头形象,进一步提升青海生态旅游核心吸引力,打造国家公园省“国家名片”,使青海成为美丽中国的亮丽名片,向全世界展示“大美青海”生态旅游形象,提升青海生态旅游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

(五)大力推动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一要构建生态旅游产业良性发展机制。研究建立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机制、生态保护与旅游收益分配机制、特许经营管理和退出机制、绿色旅游产品和绿色旅游企业认证机制,加强全要素配套服务,激发生态文化旅游消费潜力。推动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交流融合,提升生态旅游产品供给质量和旅游服务质量,改善生态旅游消费环境,提高生态旅游产业化发展水平[12]。

二要培育生态旅游产业体系。延伸生态旅游产业链,大力培育生态旅游衍生的自然教育、生态研学、康养度假、科普考察、文化创意等关联产业,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旅游产业体系,使之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推动生态旅游与工业、商贸业、文化体育、农业、林业、金融、医疗康养、教育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催生新业态、新产品,形成综合新产能。从部门行为向政府统筹推进转变,形成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局面,共同构筑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发展新格局。

(六)提高生态旅游资源的配置水平

积极研究探索符合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打造的产业政策、用地需求政策、发展生态旅游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相关措施。强化旅游用地保障,优先保障生态旅游产业项目用地,适度扩大用地供给,探索实行重点生态旅游项目点状供地政策,并按照有关规定享受政策支持,优先保障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投入,给予低息或贴息支持,降低项目融资成本,按规定给予建设和经营方面的费税优惠或减免政策。出台入境旅游奖励政策,鼓励航空公司开发国际航班航线,争取便利化的通关和签证政策。积极引导当地群众参与生态旅游发展,让社区居民能够从中获取一定收益,实现政府、企业、居民、游客共享旅游发展成果。积极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使生态旅游景区得到补偿,提高景区保护自然环境、发展生态旅游的积极性。积极探索市场化的旅游投入机制,在发挥好政府投资先导作用的同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多渠道筹资、多方式合作、多元化经营”的旅游投入体制,吸引中外投资者和民间资金参与生态旅游开发[13]。实施旅游生态管制,构建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绿色管理制度,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综合利用水平,在生态保护区和生态脆弱区,对旅游项目实施类型限制、空间规制和强度管制,形成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运行机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