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体育教学中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4-09-03

孙金明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康园路小学

抗挫折能力是为追求更好生活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人人都要具备。这不仅是先天有的,还可以通过后天生活经历和抗挫折教育来增强。小学抗挫折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升,使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时,能够勇敢地面对,不被轻易打倒。小学体育课对增强学生抗压能力来说,是一门很好的课程,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在不同的年龄段人都会有不同的阶段性焦虑,学生也是如此,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疏导,很容易长期积压,造成心理疾病,甚至影响成长。所以,抗挫折课程或是此类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全面创新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体育课已经由单一的体能锻炼课转变为体能和挫折能力共同提升课程。下面就针对小学体育教学与提升抗挫折能力进行全面分析。

一、小学体育课的开展现状

(一)竞技锻炼欠缺

体育课程相较于其他课程,更能体现学生们的团体意识,更突出体育课的集体教学特点,作为既是增强身体素质能力又是增强抗压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小学体育课程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仍然有很多问题存在,如体育课主要开展一些娱乐性的体育项目,而一些球类、短跑类的竞技运动项目很容易在体育课上被忽视,小学生对于体育课的认知有了偏差,仍是将课程作为副课开展,给学生过于放松的环境或是只追求锻炼体能,而没有融入体育项目中的竞技比赛,就不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的竞争意识和面对失败的抗压能力。

(二)教学方式传统

很多体育课程的授课方式还是相对滞后和传统的,对于抗挫折方面的教育融入不够,比较单一,与现代教育思想,每门课程的开展都要有它更深层次的思想教育意义相去甚远。小学体育课程中提高心理挫折承受能力的教育理念,仍不能被广泛宣传和落实。

二、小学体育教学造成学生心理挫折的原因

(一)学生身体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

造成学生身体素质差异的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学生自身生长发育的状况不同,其二是受到了学生父母的遗传因素。例如,有一些学生身体过于肥胖,只要开展一些简单的体育活动就会力不从心,在进行体育学习的过程中,一些对于普通同学较简单的动作,对于肥胖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1]。所以,这些肥胖的学生即使付出了努力,也无法达到和普通同学一样的成绩,也因此这些同学常常会产生心理受挫的问题。因此可以了解到,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也造成部分学生心理挫折,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小学体育课在开展竞技比赛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使成绩差异较大,会产生一些自卑或是情绪低落的现象,此时的抗挫折教育就非常重要。

(二)学生个人的心理因素

有一部分学生常常喜欢在班级内部表现自己,有着非常强的虚荣心,也因此常常希望通过一些行为或者动作来吸引到班级内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这部分学生常常为了证明自己,即使知道是自己无法完成的事情,也常常会选择硬着头皮做下去,对自己没有清醒的认知,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去完成任务,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会有着极强的挫败感,产生了严重的心理负担,也因此心理情绪也变得异常焦躁。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个人的心理因素也是导致学生心理挫折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三)意志薄弱

目前受到政策的影响,现在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往往是在父母以及双方长辈的呵护下长大的。现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大部分的家庭条件都是非常优越的,学生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也没有受过苦,往往在经历挫折的时候都缺乏抗挫折的能力[2]。所以,现今的很多学生并没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也因此缺乏了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所以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一旦受到了强度较大的体育训练,常常会出现畏难情绪,一旦遇到困难只会想到躲避,而不会积极面对。

三、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措施

体育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强身健体,更需要帮助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的过程中,领会到体育精神的核心所在,培养学生坚韧不拔优秀的品质。开展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一定会经历失败,因此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挫折,基于此体育老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心理疏导,培养学生抗挫折的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一)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认知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还比较小,身心都还处于发育的阶段当中,并且对于事物并没有清醒的认知。所以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老师需要和学生之间不断进行沟通,帮助并引导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认知。当学生遇到挫折的时候,体育教师应当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及时鼓励学生,让学生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并且体育老师需要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常常会遇到许多的挫折,这是非常正常的一种现象,我们不能躲避,而是学会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挫折,让压力转化成积极进取的动力[3]。

(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在日常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结合到实际教学的内容,可以适当地给学生设置一定的障碍,在体育课堂当中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这样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自身的意志。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利用自然条件,组织学生在一些较为恶劣的天气中进行室外活动,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不仅如此,长跑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优良品质,体育教师需要疏导学生不良心理,让学生在面对挫折时,仍可以保持自身的心理平衡,这样不仅可以很好地磨炼学生自身的意志,还可以极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教授学生在面对不同的挫折时,应当怎样选择适当的措施来面对挫折,并且对于不同的学生,也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体育老师在面对一些心理较为消极的学生时,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对学生的成果及时给予肯定,并且正确的指导学生完成既定的目标,并不断鼓励学生挑战更高的目标。在每次课程开展之前可以先做好思想教育,提出挫折或困难的话题,让学生直面回答,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就可以初步分析出,学生在面对挫折时的心态。同时,在前几次课时可以将本节课所能遇到的困难简要的提出,也能增强学生的信心,培养乐观的心态。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给学生讲述易于接受的事例,更加直观地使学生明白困难不能打败人,而是使人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勇敢。在小学体育教学时,当个别项目难以达标,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或是以为自己很笨的消极思想,此时,就需要教师及时鼓励、开导学生勇于面对,敢于挑战,也许是简单的一件小事,会产生很好的效果,这一小事的信心会使很多问题迎刃而解。面对不同性格的学生,给予不同的鼓励办法,将教学与学生个性相结合,增加学生信心,改变消极思想,端正生活态度。

(三)设计竞技活动

当前体育课,尤其是小学体育课,竞技活动是欠缺的。合理开展一些竞技类活动,组织一些项目比赛,让学生真正了解体育。体育老师在设定竞技比赛课程时要大众化、简单化、易被接受。当个人或是小组没能完成目标时,体育老师应积极鼓励,传授技巧,提升学生信心,积极参赛,并劝导学生如果在最终不能完成的情况之下,要如何调整心态,接受不理想的成绩。

(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可以保证师生融洽的关系,并且团队当中成员之间的互相关心和帮助,可以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温暖,也给予学生面对挫折的勇气,进一步增强团队凝聚力。在体育活动当中有着很多的团队项目,但是团队项目制胜的关键就是良好的团队协作,这对促进学生之间的关系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需要根据班级内部每个学生的特点,将不同的学生安排在团队当中合适位置,让不同的学生都可以在团队中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作用,不仅能提升集体荣誉感,还可以帮助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更具有抗击困难的勇气和自信,这对完善学生个性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因材施教

学生在体育课上,要根据老师的引导,使身体素质和技能达到同步提升,同时根据新的课程理念的需要,抗压能力也应该得到增强。结合学生的身体情况和心理情况将学生分类教学,个性与共性并存,让能力强、身体素质好的学生体验更高难度的运动项目,反之,让身体素质相对弱一些的学生从低难度开始,不但可以增加信心,更能激发挑战意识,引导学生面对苦难的取舍和坚持。对于一些心理素质不高、性格怯懦的学生,及时沟通,了解学生畏惧点,疏导后鼓励并帮助学生完成,以此来提升兴趣和信心。

(六)注重鼓励

小学生年龄小,承受力弱,当遇到困难时容易心态消极,挫败感顿生。但是接受事物能力强,且心智比较简单,习惯容易养成,培养抗挫折能力的课程从小学生开始非常有必要。对于小学生,老师既是学习上的良师又是照顾生活的亲友,引导着小学生初级习惯的养成。老师对于学生多多鼓励,会将信心扎根在学生心中,当面对困难时鼓励学生多坚持,勇敢克服,教会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无论何时,不能畏惧,勇敢前行,更为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激励的方法对于抗挫折是非常有效的,能强大学生内心,优化学生心理。精神食粮温饱的是人的内心,给予学生更多的精神鼓励,懂得享受拼搏的过程,而不是过高注重结果的成败。

(七)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在小学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因课程内容引起情绪波动,因为小孩子是情绪管理较弱的人群。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更应该给予学生帮助,首先是情绪的调整。告诉学生在面对困难时,情绪的波动会降低挑战的能力,还会使判断出现错误,调整好情绪,再次分析不能完成的项目,看是否有新的突破,并且帮助学生分析,让学生更明白情绪的管理对于成败的重要性。其次,鼓励学生坚持。告诫学生坚持不一定能成功,但是不坚持一定不能成功。有的时候,坚持的过程学到的会比结果学到的更多,更能磨砺人的性格和毅力。最后,劝导学生要尽全力争取胜利,但是更要学会接受失败,在每一次挑战的开始,不但要想到胜利时刻的喜悦,更应该想到失败时刻如何坚强地去面对和接受。

四、小学体育教学中抗挫折能力培养的意义

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抗挫折能力培养,不但使老师对学生有了充分了解,可以因材施教,能够比较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教学,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更能让学生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挖掘了自己的潜能,有些自己不敢想不敢做的体育项目在老师的引导下成功完成,使学生的信心倍增,在以后的学习中越来越敢于挑战,还能使学生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坚韧身心。抗挫折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鼓励带来的温度,更能促进师生感情,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抗压能力的增强有益于孩子终生,无论是以后的学习还是生活,压力时有存在,没有一颗抗压的心,如何立足纷繁复杂的社会。

五、结语

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可以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运动的方式可以极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意志,更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近些年来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抗挫折的能力越来越差,针对此,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需要对其因素进行分析,并找到有效的方式解决。对学生精准定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多变的情绪,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办法,跟上新时期教学改革步伐,不但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将学生心理教育贯穿其中,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共同发展。通过灵活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抗压能力,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懂得感受奋斗过程的美好和不以结果决定成败的积极心态,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哪怕遇到困难,也要保持一颗奋斗的心。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