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时间:2024-09-03

廖翔 铜仁市海军希望小学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健全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培养其优良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至关重要的,而小学体育教学对此可以起到尤为关键的作用。需要注重的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其自我意识已经初步形成,所以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当注意凸显其在体育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小学生满怀激情的参与到各项体育学习和训练活动之中,收获各种体育技能。因此,本文重点探究了趣味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的应用策略具有实质性的价值与意义。

一、在体育课中应用有趣的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适用原则

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老师必须按照学生的年龄段和身体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课程。而所谓合适就是指困难程度应当适当,并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比如教师在选取有趣的游戏课程时,对低年级的小朋友而言,就必须具备最简要的故事情节以及最低的难度。因为6-10岁的学生骨骼发育不佳,其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由于身体协调性并不好,真正掌握与了解游戏的基本特点并不容易,也就很难遵循游戏规则。因此除了要对游戏内容加以简化之外,老师的示范和参与也是不可或缺的。比如,最经典的游戏就是鼓、快乐的小矿工、追兔、跟踪。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地提高体育游戏的难度,除了要激发课堂氛围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外,游戏的真正目标还可以测试学生身体平衡的可能性[1]。

(二)安全原则

小学生对于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知之甚少,他们经常在上课时忘记和贪玩,倘若教师不注重学生的安全性,学生随时可能会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和风险。在趣味性的体育活动参与过程中,教师应当在学生运动之前消除不安全的环境因素,以保障学生运动环境安全。在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也要随时注重学生的开展动态,并详细的讲解游戏规则与游戏方法。

(三)有趣原则

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主动探索的催化剂,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这是学生玩耍的天性,很多发明和创造都是通过游戏而获得的,体育游戏也是如此。老师应当允许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并通过游戏展开改善有趣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和参与积极运动的愿望,从而让学生可以为运动形成积极的情绪,带来运动的快乐,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趣味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相对落后

尽管我国正在努力展开体育教学改革与优化,然后根据基本学情来说,仍旧有大多数学校一味地追求学生的文化成绩,对体育教学进行了一定的忽略。面对优化与改革通常只是流于形式化,未将改革工作落到实处,进而导致我国小学生渐渐对体育学科失去兴趣,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未能及时优化教育观念,同时由于各方面缺乏对体育课程的高度重视,久而久之,学生会受到这样的熏陶与感染,认为体育课程无关紧要,学不学不重要,导致在体育教学当中常常敷衍了事,甚至有些学校直接用体育课来学习其他课程,在这种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之下,小学体育课堂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同时教学目标也很难达成。

(二)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体育教学当中要尽可能地彰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采用丰富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但是在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当中,教师通常作为课堂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这一现状严重违背了新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要求。例如在体操教学开展中,大多数教师都会对整个体操动作进行分解与细化,亲身示范每个动作,要求学生展开模仿与学习,最终再重新整合连贯起来,这样的方式非常的乏味,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热情和参与度,甚至会让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学习产生排斥心理,不利于其后续的发展。

(三)教学缺乏明确的目标

对于小学体育学科来说,其具有较强的活动性与实践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舒缓学生的学业压力与负担,让他们强健身体,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从而为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尽管是在现代教育变革背景下,整体体育教学质量有所提升,可是在教育目标方面却还是不能展开得清晰和明确,教师往往在授课中只强调运动基础知识的介绍,然后便解散学员让他们自主活动,这实际上背离了体育教学本来的含义,而教师也仅仅希望学生尽快实现教育目标和要求,由此造成了学生没有运动意志,也无法形成优良的运动习惯[2]。

三、趣味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积极引入音乐,建构趣味课堂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身心发展尚未健全成熟,对新鲜的事物具有浓郁十足的好奇心,但是学习的持久性较为薄弱,比较容易产生疲惫感,容易出现专注力转移的现象,遵循学生的具体特点,老师有针对性的把音乐导入到体育课程之中,创设优良的教学环境,培养孩子锻炼身体的兴趣,这样才能更有效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让学生满怀激情地投身到教学氛围当中进行轻松练习,从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真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当中,我们要引进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运用先进教学设备优势,为学生创建优良的教学氛围,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例如,在小学体育“跑步”训练过程当中,体育教师可以先把一些音乐活动引入其中,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运动动作进行适当的示范,然后再以旋律相对欢快的音乐,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模仿练习,可以达到运动课程的有机融合,更有助于提升学校体育课程的品质和效果,从而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也可以减少对他们的课堂抵触性与厌恶感,使他们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学校体育课活动中,为他们的整体素质全面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证。

(二)展开游戏教学,强化教学成效

贪玩好动是每个小学生的天性,趣味教学应当契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学生也会更加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在以往的体育教学方法当中,大多数是教师带领学生做一些热身运动,然后跑步,这样来回反复的教学方法是尤为乏味的,学生早就厌倦了这种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应该转变这样的方式采用游戏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有效参与当中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进而学习到许多知识[3]。

例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但是教师不能一味地展开口头讲解,可以选择一切趣味性游戏作为载体来展开教学培养,如教师可以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导入其中,在游戏过程中,由于“母鸡”和“小鸡”的合作能力较差,导致所有的“小鸡”全军覆没。随后,教师可以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的游戏动作,学生在进一步的点拨与启发之后,配合度变得更好,团队精神也不断提升,也慢慢懂得了合作的重要价值与意义。采用这样的游戏方式的趣味教学,员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可以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寓教于乐。在小学生的体育学习中,融入趣味性的游戏,实现趣味教学,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体育知识,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为今后的生活与发展铺垫坚实的基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游戏教学时,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在体力和心力方面的问题,在选择游戏活动时,要正确处理游戏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关系,不宜选择负荷过大的运动。

(三)利用信息手段,提升学习愉悦

新形势背景之下,互联网手段获得了广泛的使用,为小学体育教师应用趣味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方向与渠道。教师既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备来播放音视频,营造优良融洽的课堂氛围,让课堂充满着时代感召力。也可以借助丰富的教育资源来设计动画类的游戏,让学生利用软件自由操作,自主设计,调动自身的运动积极性与参与意识,全面增强课堂的快乐性与愉悦性。

例如,在开展体育运动八百米“障碍过关”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备绝佳的视听成效,让学生自主去设计内容。如可以让学生自主的划分多个小组,老师可以用语音设备来提示不同小组自行设计障碍的方法。如在第几段时展开“单跳腿”障碍设计,在第几段时进行“蛙跳”设计。由不同组的学生各自围绕在各自的电脑前,并以上课之前已准备好的flash动画元件为素材,设想出各组自己的队形变化设计,然后再利用投影效果呈现在大屏幕上让其他人进行评价,进而展开队形变换操作。由不同小组所设定的对障碍变换,通过动画图标变换和移动成功的呈现出变化的动态模型,能够直观、生动的展示出学生变化技能的构思与创意,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也能够增强自身的体育兴趣,具有更强的学习愉悦性与趣味性[4]。

(四)构建趣味竞赛,发展运动思维

小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中焕发运动的活力,能够促进运动效率的进一步增强,有效认知体育健康行为,促进运动循环思维的有效构成,为其今后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支持与帮助。趣味竞赛是在传统竞赛的基础之上,运用趣味性的竞赛形式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创造终身运动的思想和意志。但是,大多数学校体育教师在课堂中所进行的运动竞赛形式都比较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活动的热情和愿望,进而影响了学校整体体育活力的提高,但是想要进一步激发中小学生的体育活力,教师们在学校体育课程中还可以构建趣味竞赛的方式。

例如,教师在趣味运动竞赛上,可以制定团体赛及个人赛的制度,使两者分别进行不同的比赛,以增强焕发小学生的运动活力。教师可以让团体进行“螃蟹赛跑、袋鼠跳、花式跳绳、呼啦圈传递”等趣味竞赛的项目,不但可以增强小学生运动的积极性与活力,还能为其团队合作意识的进一步培养提供支持;完善小学生的运动思维;教师可以让个人进行“蛙跳、平板支撑、俯卧撑、单腿跑”等趣味竞赛的项目,不但能够提高小学生身体的协调性,提高基础锻炼能力,而且还可以让其认识到体育锻炼的趣味性,从而促使其对体育活力的更深入发挥。此外,教师在运动课堂中创设的趣味竞赛活动,也有助于改变学校传统而陈旧的教育手段,给中小学生营造趣味丰富且生动活泼的体育环境,从而激发他们体育运动的生命力和积极性,并培育其正确的科技体育思想与意志。

(五)根据学生能力,合理分层练习

体育练习是学生逐渐增强自身运动能力的基础方式,也是学生促进身体成长的基础方式。小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合理分组,可以促进运动效率得以提高以及身体强度得以增强。所以,教师应当根据小学生的运动能力将学生化为不同的运动小组,让运动小组之间合理展开分层练习,以此促进学生运动意识的显著性培养[5]。

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运动成绩,可以将小学生分成乒乓球、羽毛球、跳高、篮球等练习小组。再将学生划分多个学习小组之后,可以科学合理地去制定运动的目标,增强小学生不同的运动能力与素养。即,教师可以为乒乓球练习小组的学生制定“在一学期内能够使用劈、切、挑的击球技巧”,可以提升小学生乒乓球的击球能力;教师可以为羽毛球练习小组的学生制定“在一学期内能够使用高远球、吊球的击球技巧”,可以提升小学生羽毛球的击球能力。教师在体育教学当中要根据小学生的运动成绩与基本学习,将学生划分科学合理的运动小组,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手段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运动意识,增强其运动能力,为其后续发展铺垫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育不但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增强小学生的身体健康,鼓励小学生品德高尚和良好素质的重要渠道。学生优良的行为习惯能够为其今后的生活与发展铺垫基础。在新时代背景之下,小学体育文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用科学高效的教学手段营造趣味性的课堂氛围,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将趣味性教学法融入体育教学当中,具有着独特的优势与价值,小学生能够充满着活力与好奇心,投入到课堂当中,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自身的运动素养与综合能力,进而为其后续深入性的发展与进步保驾护航。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