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我国物流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4-04-24

【摘 要】物流起源于日本,在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泉”,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催生B2B等电子商务的背景下,物流产业更是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201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29.7万亿元,增速为6.1%。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建立VAR模型、选择2006-2016年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物流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市场化都会影响经济增长,前者短期促进效果显著,后两个因素长期促进效果显著。最后,基于实证结构提出了促进物流产业发展、驱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物流产业;经济增长;VAR模型;实证研究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分工细化的背景下,物流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也被誉为“第三利润源泉”。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进入稳中趋缓的“新常态”阶段,但物流总额增速依旧保持在较高水平。尤其是2015年我国掀起了“互联网+流通”的改革热潮,更是促进了物流产业的发展,201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29.7万亿元,增速为6.1%。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举足轻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引起了实务界的关注,钱晓英(2015)研究得出,我国物流产业与生产总值间存在长期稳定的互动关系,可以说,物流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

一、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物流体制发生革新,形成专业化的产业链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资料自由流动,物流市场主体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异军突起,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了20.2万亿元,增速23.6%,由此更是催生了物流体制的革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应运而生,企业间加強合作、交流,更新经营理念、创新经营模式,形成专业化的物流产业链。

2.交通、通讯的发展,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交通网络,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攀升,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以铁路运输为例,截至2016年末, 我国铁路营运里程达到12.4万公里,发送货物26.5亿吨,2017年将投资新线2100公里、复线2500公里、电气化铁路4000公里。除此之外,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保持上升态势,2016年末达到53.2%,网民规模达到7.31亿。这些基础性的工作都将推动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物流规模不断扩大,跨境物流产业快速发展

现代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物流总量呈现快速上涨态势、物流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229.7万亿元,同比增长6.1%。全国各地都非常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以长三角、珠三角一带形成了一体化、社会化的物流产业。如长三角地区,借助于发达的陆路交通,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物联网络。在电子商务全球化的浪潮下,2016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6.5万亿元,这也推动着跨境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我国物流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1.变量选取与数据选择

为深入分析我国物流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选择如下变量进行研究:(1)物流基础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拉动经济的“稳定器”,对于提交增值具有意大意义。由此,为充分反映我国物流基础设施,选用了一系列具体的指标:公路里程(X1);铁路里程(X2);航空里程(X3);内河里程(X4);铁路货车数量(X5);民用货车数量(X6);民用运输船舶数量(X7);物流固定投资(X8)。(2)市场化程度。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社会资源配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市场化程度高能够引导企业专注于核心业务,推动行业的良性竞争,促进产业的发展。由此,为充分反映我国市场化程度,选用指标:国有企业职工占城市职工的比重(X9);实际使用外资(X10)。(3)信息化程度。信息联接物流系统的各子系统,保证商流与物流的高效运作,促进物流服务能力的提升。为充分反映我国信息普及程度,选用指标:互联网普及率(X11);光缆铺设里程(X12)。(4)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基于物流产业发展需大量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考虑,选用物流相关专业研究生毕业数量(X13)来反映物流产业的人力资源情况。(5)科技发展。科技能够促进物流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选用研发投入(X14)来反映物流产业的科学发展。(6)产业结构。已有的研究表明,我国物流成本较高的根本原因在于产业结构偏重型化,即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由此,选用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X15)来反映产业结构。

选取2006-2016年度相关经济数据进行研究。由于影响物流产业的指标数据维度较大,能过KMO 和Bartlett检验进行主成分分析,实现指标维度降低。经因子旋转后,得到:(1)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38.2%,根据其在指标上的载荷来看,主要反映信息化、物流基础设施、人员素质、科技发展的相关指标。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X14命名为“基础性因子(F1)”。在主成分分析中,KMO值为0.852,Bartlett值为492.46,均通过检验。(2)第二主成分贡献率为22.8%,根据其在指标上的载荷来看,主要反映产业结构的相关指标。X15命名为“结构性因子(F2)”。(3)第三主成分贡献率为38.7%,根据其在指标上的载荷来看,主要反映市场化的相关指标。X9、X10命名为“市场性因子(F3)”。

虽然对所选取的指标进行了分类,但F1、F2、F3并不相互独立,还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由此,对三类因子指标进行聚合,得到新的因素NF1、NF2、NF3。其中,NF1累计方差解释达到93.28%,说明其有效地综合了基础性因子中的12个原始指标。

2.实证分析

(1)平稳性检验

本文所选取的指标大多为时间序列数据,如经济增长(GDP)、物流基础设施等,在构建模型之前有必要进行平稳性检验,以防止异方差现象。使用Dickey-Fuller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1。其中,GDP、F1、F2、F3、NF2、NF3属于一阶单整序列,即I(1)。

对实证数据分析可见:第一,从短期来看,经济增长不仅受自身的影响,还受到F1、F2、F3的影响。物流基础(F1)在1%置信水平上对当期经济增长的影响为18.43%,说明物流基础设施的改善,能够有效提升物流产业的效率,促进经济增长。产业结构(F2)、市场化(F3)在10%置信水平下对当期经济的影响为1.25%、0.15%,短期对经济增长影响力较弱,但具有长期的依赖性。VAR模型的拟合优度R-squared为94.66%,说明变量的解释力较强,实证结果有效。

3.实证结论

使用协整方程、VAR模型对2006-2016年间的物流产业、经济增长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提到如下结论:(1)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与物流相关因子具有均衡关系。物流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对经济促进作用显著,市场化程度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从短期来看,物流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这也为提升物流产业、发挥其对经济增长作用指明了方向。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限,但大力发挥第三产业也将促进经济增长。(3)整体而言,物流产业的发展会促进经济增长。由于物流产业的发展涵盖的范围较广,各影响因子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相同。因此,在发展物流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时,应有所侧重。

三、促进物流产业发展、驱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1.加快完善物流基础设施,保证对经济的长久、正向拉动

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统筹全局、科学规划,形成海、陆、空一体化的流通渠道,带动商贸业、运输业、信息业的发展,提升物流基础优化度,持续拉动经济增长,保证对经济的长久、正向拉动。加强物流“硬件”设施的建设,包括运输设备、装卸设备等,提高物流质量与效率。重视物流“软件”建设,加强高端管理人才的培养,形成物流人才梯队,为物流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人力基础。

2.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物流市场竞争

物流产业属于规模经济产业,积极探索民间资本、外资进驻物流领域,形成范围的合作与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氛围,实现物流基础与产业结构相适应,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增长。已有的研究明确指出,我国物流成本过高主要是由于第二产业比重过大。当前,我国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吸引更多的民营资本、外资进入,以创新驱动,更新管理理念、提升经营水平,促进物流成本降低、效率提升,有效促進经济发展。

3.实施产业联动,促进产业链资源整合

物流产业并非独立于其他产业,与运输、通信、商贸等行业紧密联系。因此,物流产业发展的核心就在于资源整合。实施产业联动,引导产业链资源整合,提高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尤其是在制造业升级、流通业改革等时代背景下,抓住机遇、联合相关产业,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提升经济运作效率,同时也将产生对物流业的巨大需求,拉动物流业的发展。事实上,物流产业与经济增长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的发展必然增加物流需求,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又将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唐建荣,杜聪,李晓静.中国物流业经济增长质量实证研究——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视角[J].软科学,2016,30(11):10-14.

[2]万顺江.河南省物流业与经济增长灰色关联模型的构建及分析[J]. 物流技术,2016,35(1):83-86.

[3]王彦春.长三角地区物流业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性分析[J].商业时代,2016(23):76-79.

[4] 宋琪,王宝海.基于VAR模型的物流业增加值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6(1):142-146.

作者简介:

胡尧,男,汉族,职务:中级分析师,学历:硕士。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