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健美操教学对大学女生体育精神的培养

时间:2024-09-03

周龙 商丘工学院

健美操运动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体育运动与艺术展现的完美融合,较为丰富的肢体动作可以在各种华丽服饰及手持物品的配合下,将表演者的形体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早在2010 年,部分学校就已经将健美操引入了大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但是,在此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也让很多大学体育教师非常头疼。所以,如何让更多的大学女学生参与到健美操运动中来,大学健美操的表达动作个性化,以及合理安排健美操活动彩排及训练时间,似乎成了组织举办一次大学健美操比赛所要考虑的时间及人资成本。

一、健美操教学的实践意义

(1)培养情操。人类的情绪常常会受到身体状况、外界环境、心情好坏等影响。而健美操作为一项艺术体育,可以在活动的过程中带给人员丰富的情感体验,引导人员情绪向着专注、良好的方向延伸。现代民众生活在嘈杂的、快节奏的生活中,繁杂的事务活动常常会让很多人身心疲惫,长期于此负面情绪将会严重影响人员的心理和生理健康。而通过适当的健美操活动则可以有效放松身心状态;(2)意志品质。健美操作为一项运动,也有其一定的门槛,想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还要经过不断的努力,克服训练中的困难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在这个训练的过程中,就是培养学员意志品质的良好途径,训练过程中,各种技巧、能力的提升都需要学员不断克服其中的困难,遭遇失败和挫折时,学员还需要不断调整自身心态。久而久之,学员就会在磨砺中提升自己的毅力、充实精力,以此来帮助自己完成目标。而且,有效的健美操活动,可以提升身体素质,让人焕发新的精神面貌;(3)审美认知。人类的美感是建立在视觉、听觉、行动、思想等多方面因素之上的。这些良好的因素结合可以让人感受到一种特殊的情感。健美操中的动作糅合了激情、活动、优美、节奏等多种感觉,各种优美的动作都可以给人员一种良好的感受。而且健美操既属于运动,又属于艺术,在健美操的运动中可以让人感受到音乐、运动、艺术的多重魅力,扩大学员的视野认知,让审美的眼光不再局限于单一的领域当中,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学员对于美的认知、表现和创造能力。

二、当前大学体育健美操教学所遇到的突出问题

(1)学生对于健美操活动认知不全面。提及“健美操”很多学生会主观认为,这个活动和当下50-70 岁的爷爷奶奶所开展的“广场舞”类似,其动作过于成人化,许多动作不能够被大部分男性学生所接受,健美操的服饰颜色多由红色等暖色系组成,在学生的视觉直观认知中,红色较为热情,会引起部分男性的视觉反感。并且,部分大学体育教师对于大学“健美操”的宣传力度较为欠缺,使学生对健美操活动的认知还停留在较为浅显的阶段,导致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还包括部分大学在健美操的宣传短片上资源较为匮乏,没有合适的宣传物料,缺乏一定的宣传力度及相对不合理的大学体育课程安排都是导致大学阶段学生对于健美操活动认知不全面的原因。(2)大学体育健美操活动男女生参与比例不协调。除了认知不全面外,笔者研究了很多学校或者地区的大学学龄段健美操比赛的视频,发现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大学体育健美操活动男女参与比例十分不协调,多数可以达到1:10,甚至达到1:20。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很明显,那就是许多男学生认为健美操从本质上讲,是舞蹈的一种延伸,并且健美操活动的衣服在设计之初,对于男性参赛人员尤其是低龄段男学生的考虑较为欠缺,这会直接让参加健美操的男生从服饰穿着方面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即便有男学生参加,也会影响他在男生群体中的形象,久而久之,会让他们觉得男生参与“健美操”就是“娘娘腔”的表现;除此之外,部分体育教师在挑选健美操活动参与者时,还会为了阵型的美感除去部分男学生,大量选择身体体型、身高较为大差无几的女学生作为教学、训练和排练表演的对象。(3)健美操动作、服饰较为女性化及成人化。大学健美操在动作、服饰方面更偏向于女性化及成人化,这样的设置安排会让越来越多的男生抵触参与到健美操运动中来。造成这一现象或者说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可借鉴或可参考的低龄段健美操资源较少,成人化资源较多;其二则是健美操动作示范人员多为女学生,其动作表达更为阴柔,身体展现方式与男生不同。在健美操服饰选择方面,笔者曾在电商购物平台搜索了关键词“健美操服”,发现其平台上的健美操服饰较为女性化,缺乏中性化服饰选择,在与商家进行交谈协商过程中,询问衣服版型选择时,商家表示如果要求版型定制的话需要增加费用,采用较为独特的服饰参加健美操活动或许就会因为费用、服饰设计等问题而取消。

三、健美操教学培养大学女生体育精神的有效策略分析

(一)树立正确的健美操教学观念,注重健美操功能的发挥,树立良好的体育观

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只重视知识以及动作技能的传授,很少从健身、健美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健美操,导致学生对健美操学习缺乏兴趣,参与积极性不高,这样就无法充分发挥健美操的教育功能的发挥,对培养大学女生体育精神产生了不利影响。对此体育教师应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所以在具体的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加强健美、健身等知识的渗透,明确健美操教学的教学目标,使得学生在掌握健美知识和动作的基础之上,还能够树立正确的健身观念。以“健美操基本步法”教学为例,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将“健康思想”作为本课的指导思想,结合教材内容,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运动技能:学生学习健美操动作,掌握动作与音乐协调配合,提高技能;身体健康:通过健美操的练习,提高身体的韵律感与协调感,增强体能;心理健康:学生能充分展现自我,发挥自己的才能,在健美操的展示中,获得成功喜悦感,培养良好自尊自信的心理健康素质。通过上述目标的制定可以看出,教师注重对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传授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健身观念,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

(二)利用于信息化技术开展健美操教学

在开展大学体育课堂教学工作的整个阶段,若想充分发挥出健美操教学所具备的作用、保障健美操教学工作的开展成效,教师则需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开展此项教学工作。在传统的大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并未能够注重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这将使健美操教学工作的展开,存在较多的无趣性、乏味性因素,而大学生在进行健美操训练的过程中,则往往也不会提起较高的兴趣,甚至会产生厌烦的情绪状态。所以针对于上述情况,在当前的大学体育课堂教学工作中,就更需善于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开展健美操教学工作。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信息化技术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非常的广泛,其可使大学生在形象化的知识感知中,更为切实地吸收关于健美操的相关知识内容。以当前情况来看,多媒体设备一般只能够在室内环境中运用,即使是能够移动,也是非常的困难,而体育课程的开展,往往会将课外作为重要的载体,且并不具备明显的连续性特征,因此先在室内环境中开展教学工作,然后再到室外环境中来实施训练,显然是不客观的。而对于这种状况,教师就需要获得学校在此方面的经济支持,购置相应的便携器以及投影仪,这样则能够在室外环境下,直接对于相关的健美操动作加以展现并进行细致化的讲述,而大学生们在观看投影后,则能够切实掌握到健美操的动作要领,并且还能够通过暂停,或是放大等诸多的功能,促进大学生更为充分地明晰自身在进行健美操训练时的不足之处,进而实施积极有效的改正。

(三)开展自主实践活动,增加健美操练习强度,培养学生体育精神

想要提高健美操的教学效果,还应通过不断地练习。可以通过健美操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如小组创编比赛、个人风采展示等手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塑造良好的体育精神。以“健美操组合动作”教学为例,在学习本课的动作以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动作创编。对此教师将学生分成五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组长,由小组长组织成员共同创编新动作,在完成动作以后,在音乐伴奏下,小组长负责练习本组创编健美操。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指导学生,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创编任务。学生创编之后,教师让学生依次进行展示,教师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表演,完成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学生相互学习对方的优点,适当地指出缺点。之后教师评价各组学生动作创编,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并提出改进建议。与此同时从小组学生中选择优秀的一组,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此激发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学生自主创编动作,可以增强学生对健美操练习强度,与此同时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

(四)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采用健美操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因此,教师应积极完善“学生参与评价、基本动作评价、动作完成评价、合作意识评价”等课程评价体系。从学生参与方面进行评价时,教师要充分考量学生参与健美操运动的程度,尤其要关注学生参与健美操活动的积极性;从基本动作方面进行评价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动作练习是否积极、是否规范、是否能够满足健美操运动的基本要求等方面进行;对动作完成进行评价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展示过程,了解其是否熟练掌握了健美操动作;从合作意识方面进行评价,教师考查的是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四、结语

健美操教学对大学女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应重视健美操教学的开展,树立正确的健美操教学观念,采取适宜的健美操教学策略,并且要丰富健美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健美操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与此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使得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断完善自身,加强对学生的鼓励,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形成正确的健美健身观念,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坚强的意志品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