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体育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归因分析与对策

时间:2024-09-03

刘学圣 北京体育大学

一、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种类及成因

(一)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这种现象有很多种类,常见的拉伤我们可以分成两种,主动拉伤和被动拉伤。主动拉伤由于肌肉的主动发力,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受的最大力量,比如说学生在做高难度的动作时,不自觉的超出了自己的运动能力范围,导致这种损伤的形成,被动拉伤则主要是肌肉不是在主动发力的情况下造成的损伤,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伴随运动而引起肌肉的拉伤。

(二)肌肉挫伤

肌肉挫伤在足球和橄榄球两种项目中最常见,这两种运动需要队员在场上进行较多的跑动,对下肢运动的需求非常大。损伤表现为在受伤之后引起疼痛感和暂时性的运功功能丧失。需要比较长时间来治疗和康复。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下肢肌肉,以股四头肌和胫前肌最为常见,这是由于在跑动中时常会出现激烈的争抢或防守,需要股四头肌的蹬伸发力以及胫前肌肉的落地支撑缓冲,大强度的急停急起极易造成肌肉挫伤。肌肉挫伤的病理表现为其以后形成致密结缔组织的疤痕而不是血肿,疤痕不会再有肌纤维的再生。严重的肌肉挫伤能引起一些更为重要的并发症。严重的肌肉挫伤就会表现为局部疼痛与僵硬,患者有时候便会触及到肿块。

(三)韧带损伤

韧带是附着在两块邻近的骨端上,用来连结两块骨头。韧带有比较强的对抗张力的能力,它使得骨头在正常的范围内做合适的运动,保持关节在正常的运动,避免关节出现异常的活动而出现运动损伤[1]。韧带损伤的形成为所受到的外力太大,超过了韧带所能承受的范围,出现了韧带的撕裂或断裂。如篮球运动的变向突破以及起跳落地的腿部支撑,都会使得膝盖的韧带承受较大的力量,很容易使韧带拉伤,造成韧带拉伤的损伤。比较轻一点的韧带损伤有韧带的拉伤,这种韧带损伤多发生在受力较强但组织较脆弱的部位,韧带损伤的程度跟其所受到作用力的强弱、时间的长短有关。如果所受外力较小而且作用机体部位的时间较短,就往往没有突出的功能丧失,只会有少些韧带纤维断裂。韧带损伤严重的话,也就如我们常见的韧带撕裂,是篮球运动中最常见的损伤,NBA经常出现的后卫韧带撕裂损伤,后卫高强度的变向,时间变长,日积月累,就导致了韧带撕裂,赛季报销。所以篮球等变向频繁运动项目中韧带损伤最常见,要高度警惕和注意。而且韧带撕裂损伤严重时一般会伴随有局部的水肿,明显的出血血肿形成。这种损伤愈合较慢,而且难以完全愈合,如得不到积极治疗和好的医疗措施,韧带会被拉长或松弛,恢复不到之前的生理状态,随时间增长,会丧失正常的韧带张力,此时学生再次参加运动,容易引起再度损伤,造成关节的不稳定而导致关节的退行性病变或创伤性关节炎。

(四)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

这种伤病主要发生在平时不怎么运动,只有上体育课才勉强运动的学生群体中,而且这类人群的发病率较高。产生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的原因是跑跳时间过长,小腿的肌肉在胫腓骨的附着点受到了过分的牵拉,超出小腿肌肉的承受范围,刺激骨膜引起非型菌性的炎症。这类人群的下肢肌肉力量还不发达,肌肉成分不到位,缺乏弹性,不会利用缓冲力量,在跑和跳的时候不能收放自如,脚落地时,也是用力踏下去,致使骨膜受到反复的牵拉。另外,天气较冷时,学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在参加体育运动的时候导致机体腿部的肌肉、肌腱比较僵硬,在硬地上跑跳的时间长了,就会很容易引起这种损伤。非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具体表现为:疼压痛、骨膜下水肿等现象。

(五)腰部扭伤

无论什么运动项目,其实都涉及腰腹力量,那这种腰部扭伤的运动损伤在投掷、体操、篮球、排球、乒乓球、举重、跳水等运动中最容易发生。所谓的腰椎就是人体腰部正中的脊梁骨,由五个脊椎骨连起来[2]。而且连接腰椎骨的有很多条韧带和细小的肌肉,人体在做前后左右的动作、弯腰以及腰部的收缩、伸长都靠这些小肌肉群收缩来牵动。身体的肌肉收缩都是有一定的伸展力和弹性的,如果肌肉突然受力,还没做好准备,肌肉和韧带活动超出了正常能接受的范围,就容易造成肌肉撕裂和相关韧带的拉伤,形成腰部扭伤,就会发生腰部的运动损伤了。

(六)骨折

骨折这种运动损伤在体育教学中还不是很常见,只是偶尔会因为意外出现,骨折可分为完全性骨折(骨完全断裂为两块,如横断骨折、螺旋骨折)和不完全性骨折(骨未完全断裂,如裂缝骨折、柳枝骨折)。在体育教学运动过程中骨折发生的情况一般有下面几点:1.直接暴力导致。如在踢足球时被他人踢到小腿的胫骨,就会导致胫骨的骨折,滑铲等动作跪倒在地面上就容易引起腿的髌骨骨折。2.间接暴力。如一些双杠的体操动作,在下杠的时候重心不稳,摔下来的瞬间用手撑地会导致肱骨髁上骨折。3.积累性暴力。因为疲劳的积累而出现的骨折。

(七)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其实就是我们在参与运动活动中最为常见的抽筋现象,专业术语也就是说肌肉持续不自主的强直性收缩[3]。在体育运动中最易发生痉挛的就是小腿肌肉和脚的肌肉。像小腿肌肉,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小腿后面那块肌肉,小腿腓肠肌。脚上容易抽筋的肌肉有足底的屈姆肌和屈趾肌两块肌肉。肌肉痉挛的原因有下面几个点。1.学生群体在做长时间的运动时,局部肌肉会产生疲劳感,肌肉在这个时候发生痉挛时,机体的局部肌肉就会变得坚硬或者隆起,并且会伴随着剧烈的疼痛,一时半会缓解不了。2.学生在做高频率运动的时候,由于肌肉快速的连续收缩,放松的时间不到位,就会产生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不和谐,也就会发生肌肉痉挛。3.在寒冷的环境中,学生群体在进行体育活动之前没有充分的热身,身体的肌肉就会因为受到寒冷的刺激而产生肌肉痉挛。4.时间长的体育运动项目中,学生的机体会因为保持体态平衡而大量地排汗,补充营养物质不到位,导致机体内电解质丢失过多,肌肉就很容易发生痉挛。这种情况多数发生在炎热的天气或者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中。

(八)休克

1.创伤性休克:剧烈疼痛,如骨折、脊椎损伤、睾丸挫伤。2.失血性休克:内脏器官的破裂、骨折伴随大血管破裂。3.心源性休克:心脏功能出现问题,变得衰竭。4.中毒性休克:细菌毒素。5.过敏性休克:药物。休克原理(以出血性休克为例):损伤引起出血:心脏代偿(心跳心肌收缩力);失血增加,心脏逐渐衰弱;心脏负荷增加,呼吸增快;维持生命器官的血液供应,周围循环血量下降;缺血缺氧(细胞坏死);中枢神经调节;血液流向周围组织;维持生命器官的功能下降;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死亡。

二、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预防对策

(一)加强思想教育

学生群体的强烈自我保护意识,是避免学生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出现运动损伤最有用最有效的途径。从小学到大学体育教师都应该对学生强调体育课的重要性和安全性,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学生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观念,这不仅仅需要体育教师的观念灌输,也需要其他科目的任课教师配合,不要把体育课看得可有可无,更不能随便占用体育课的时间来教授文化知识[6]。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的教学和组织体育运动以及体育比赛中,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学生群体的纪律性和组织性的培养教育,更要培养他们的体育道德风尚和体育道德观念。

(二)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

体育老师在计划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时,要考虑到大部分同学的身体状况和承受能力。运动负荷安排的量太少,就不能达到促进学生运动能力提高的目的,也就是达不到体育课的教学目的[7]。运动负荷安排的太大,超过了学生群体所能承受的负荷,就会造成学生主体的身体有些部位的运动负荷过大,致使机体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疲劳,导致全身的机能状况下降,身体机能不协调,学生群体的注意力和警觉反应变慢,从而就容易发生运动损伤。所以说体育教师应该严格遵守运动训练的原则和规律,为了减少运动损伤的生成,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训练水平、发育阶段和各项运动项目的特点,区别对待、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能预防甚至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也有着重要意义[4]。

(三)认真做好课前准备活动

在教学前,应充分做好热身准备活动[8]。准备活动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调整运动开始前的身体状态,让大脑的反应速度尽量与运动项目的需求相匹配,也为自身的生理功能适应运动项目做好准备。2.克服内脏的生理惰性,在做准备活动时可以吸取比平时更多的氧气,动员肌肉运动比较快,就缩短了参与体育运动良好状态的时间。3.体温在做准备活动时升高,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并且有利于体内的酶代谢,能量供应充足。4.部分的提高机体的身体调节能力和有氧工作能力。

(四)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

体育教师要做的工作很多,并不轻松,在教学之前要认真的根据教材来备课,对于在体育课的教学和运动项目的重点、难点以及那些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的技术动作做到心中有底,认真的规划好体育教学计划,在体育教学之前就要做好预防的工作,并且要和学生交流沟通。体育课的目的不是完成任务,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的身体体质和运动能力,要注意学生全面身体训练,通过对学生群体的全面身体训练,可以让学生的身体得到一个好的锻炼,让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得到全面发展[5]。加强基本技术的教学训练,基本技术在任何一项运动中都是基石,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新技术动作进行认真讲解、正确示范,使每个学生对技术动作都有一个完整正确的概念,便于他们学习掌握和领会。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遵循循序渐进和区别对待的原则,使学生群体在学习技术动作的时候应该按照从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步骤,对于较难的技术动作要结合分解法和完整法来进行。在体育教学和开展体育运动项目时,体育教师应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性别、训练水平、健康状况、发育阶段等特点,有区别的对待。

(五)加强易伤部位的练习

体育课是用来提高学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是无可厚非的,但体育运动并不仅限于体育课,在平日的生活中,也要注意对自己身体素质的加强锻炼。一些常见的容易受伤的地方,在平日就要加强保护和锻炼。举个例子:为了预防肘关节损伤,平日里就要注意加强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的力量练习,以便用来稳定肘关节。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是相互联系的,不仅要加强腰部肌肉的练习,同时还要加强腹肌和背肌的练习。因为腰部肌肉受伤,不单单只是跟腰部的肌肉有关,与其有相互联系的肌群也有影响因素,背肌、腹肌的肌肉力量不足,就很容易导致腰部受伤。再一个就是,避免出现大腿后侧肌群的拉伤,在做易伤肌群练习的时候,还要注意加强股后肌群的伸展性练习。

(六)加强医务监督工作

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群体,应该进行定期的身体机能检查,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机能状况,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几率。有伤病初愈的学生,在运动初期要循序渐进,做一些康复性的体育锻炼,在参加体育活动或训练时,要询问医生的意见,并做好自我监督,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在运动过后一定要及时的互相放松,单独一个人放松的效果不如几个人一起合作放松,放松可以消除部分疲劳,要引起重视[9]。

其实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活动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的运动损伤归根结底是人体的运动损伤,所以运动损伤的处理就要根据人的生理机能和解剖特征进行处理。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有学生的思想、心理因素以及对运动损伤的认识不足,没有引起自身的重视。在进行体育活动的时候,缺乏进行合理的准备活动、在参加运动项目的时候,运动技术动作错误、动作不到位或违反运动项目规则等。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群体的运动负荷的安排过大、组织方法不当等。场地、器材、设备和不良环境的影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技术动作和思想意识的教育,教学内容和组织方法的安排,及时的检查要上课的场地器材情况并且认真负责的了解学生的身体情况。尤其是女生,因为女生的生理原因要格外注意。通过对体育教学活动中运动损伤产生原因的分析和对学生群体所产生的运动损伤的对策分析,有利于在今后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的降低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以及在损伤发生时如何应对处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