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体育教学的开展研究

时间:2024-09-03

金旭强 卢星宇 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

近年来,生育政策的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生儿的数量,幼儿数量的增加使得人们对幼儿教育机构的需求也不断增多。根据相关的实践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的幼儿园适龄儿童已经远超1.2亿。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全民健身作为一种新型社会理念受到了大众的关注和认可,而幼儿作为我国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终身体育教学发展的初始阶段,人们对其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幼儿园体育教学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重要渠道和途径,直接影响着其身心健康发展。课程游戏化是近年提出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其为幼儿体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科学合理的途径,被灵活广泛运用于体育实践项目活动开展过程中。

一、开展幼儿园体育教育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推动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众所周知,幼儿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不管是身体还是生理方面都迫切寻求着生长和发育,其身体机能较差,整体发育不健全,无法快速有效地适应外界事物的发展,面对疾病也不易抵抗。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组织开展多元化的体育项目活动,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其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幼儿的身体发育,并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及疾病免疫力。对于其心理健康发展而言,这一阶段的幼儿具有极强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望,积极性较高,对周边事物充满好奇,也愿意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和开展在帮助学生实现身体素质的提升的同时帮助其树立正确运动理念,培养起道德品质,同时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幼儿素质教育的主要构成

国家相关职能教育部门对3-6岁的儿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和价值,从身体上和生理上实现机能的提升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有针对性地加强幼儿情感体验,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在未来学习中积极向上,主动探究,从而实现社会性发展。具体而言,科学合理、符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需求的多元化体育活动是实现幼儿强身健体目标任务的关键所在,同时也应当将其作为实现素质教育、推动幼儿综合能力的显著提升的主要手段,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幼儿的系统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

(一)趣味性

近年来,幼儿课程游戏化被广泛运用于幼儿园体育教学过程中,实现了个人教学与游戏教学的有机深度融合,进一步丰富了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将体育技能技巧与游戏活动结合,搭建起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的体育课程。与此同时,游戏的开展使得体育教学场景日益多元化,最大程度的激发了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丰富的体育器材吸引幼儿注意力,提高其专注度,为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课程游戏化能够带给幼儿较强的学习体验,营造出良好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规则性

在体育游戏开展过程中,必须按照既定的规则开展游戏活动,这样才能确保教学过程的高效可行,在凸显出教学的趣味性、娱乐性的同时需要一定的策略手段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约束管理,确保运动的强度。例如,针对小兵运粮食这一游戏而言,教师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规则要求,幼儿必须穿过草地,跨过小河,同时自己的粮食不能有掉落,如果掉落则必须重新开始,整个游戏过程只有幼儿高效的完成任务才能自由活动。这样的游戏能够提高幼儿的跳跃能力、平衡能力,与此同时,这一游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了约束,帮助其树立规则意识。

三、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教学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缺乏对体育课程游戏化的正确认知

根据实际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游戏化教学的不断深入推广和有效运用,目前部分幼儿体育教师过于重视教学的趣味性,没有充分立足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征规律,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内容、教学项目。大多数教师没有考虑幼儿的运动强度及运动量,也不会明确自身的监督职责,由此可见,现阶段的体育游戏化教学呈现出两种现象,一方面,教师对整个课堂进行把控,幼儿只需要根据教师的思路及教学方案学习即可,但这样的过程忽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无法推动其自由发展;另一方面,过于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其认为游戏化教学必须将课堂交给幼儿,鼓励其自由活动,而教师只需要从旁协助,不需要直接介入到游戏中,但这样的思想会使得幼儿思维懒散,过于放纵。

(二)幼儿运动负荷较低

众所周知,幼儿的心肺功能尚不完善,骨骼弹性较大,施加较大的外力会导致弯曲变形。如果在教学开展过程中负荷较大则会直接影响其机体健康,阻碍幼儿身体健康发展;而如果负荷较小根本起不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也就无法推动其身心健康发展。具体而言,一方面,现阶段的幼儿体育教学整体运动强度较小,课程设计较为松散;另一方面,教师缺乏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技巧,没有正确认知游戏化课程的作用及意义,幼儿在活动中排队和讲解的时间过多,自主活动时间较短,无法切实满足幼儿的锻炼需求。

(三)体育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目前我国大多数幼儿园开展游戏教学的场地较为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活动形式的革新优化,久而久之,学生参与到重复的游戏中会失去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与此同时,游戏教学的开展必须充分立足于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但现阶段的体育教学并没有实现课程内容与幼儿兴趣的有效融合,造成课程游戏过于单一,内容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四)缺乏高水平的幼儿体育教师团队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现阶段的幼儿体育教师通常为青年教师,对其的聘用词用参与聘用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师的不稳定性,教师团队人才的流失较快,与此同时,体育教师大多为中专学历,教师的专业能力偏低。在实践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幼儿体育基础能力的掌握上,着重开展智力教育,并没有意识到幼儿体育素质培养的重要现实意义,因此也没有对幼儿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

四、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提高幼儿园体育教学效率质量的主要策略措施

(一)正确认知课程游戏化的内涵

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专业技能是开展游戏化教学的关键所在。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首先应当正确看待游戏化体育的重要现实意义,分析其潜在的内涵价值,明确游戏化教学对体育教学的推动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相关教育职能部门及幼儿园应当定期组织开展多元化的体育教学培训指导活动,从思想层面上提高教师对课程游戏化的认知并切实解决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和困境,系统科学的阐述课程游戏化内涵,意识到教学优势并寻求教学有效切入点,实现体育教学与游戏教学的渗透融合。

(二)科学设置体育教学运动负荷

为了确保体育教学活动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际需求,教师应当深入分析幼儿的心理特征、发展规律,科学合理的设计优化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体育锻炼负荷,基于幼儿不同年龄阶段、体育活动的承受能力,优化教学内容。具体而言,一方面,教师必须分析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现状,科学设计运动项目;另一方面,幼儿正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身体各项机能并不完善,很容易受到外力的影响和损伤,如果大量运动则会造成器官的损害,此时教师必须合理安排运动强度,确保强度适中,推动幼儿发展。另外,体育锻炼应当基于幼儿实际情况增加密度、减小强度。值得注意的是,运动量和强度应当成反比关系,这样才能体现出运动负荷的合理性、适当性。

(三)组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建立系统化的体育教学体系

国家相关职能部门明确提出幼儿园体育场地及设备器材的建设对于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教育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高效的幼儿园分层评检管理体系,向政府职能部门争取更多的专项资金投入。随着课程游戏化在幼儿体育教学中的渗透融入,教师必须基于幼儿的发展需要建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游戏化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完全否认,而是要基于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利用游戏教学活动充分凸显出幼儿园教学的自由、平等、自主、愉悦,这也是发挥课程游戏化教学价值作用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方法。

(四)有效转变体育教学理念,搭建高素质、高水平幼儿体育师资团队

教师只有具备专业素养综合技能才能对幼儿进行系统全面的指导帮助,由此可见,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应当将幼儿教师的体育技能纳入其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有的体育教师都应当明确游戏化教学的组织流程、实施办法,科学合理的营造出相应的教学场景,有效观察分析幼儿的参与度,通过这样的方式确保体育教学活动更好的满足幼儿素质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深入挖掘其运动潜能及发展优势,为其后期的综合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幼儿园应当建立体育教师绩效评估考核机制,最大程度的激发幼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游戏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提升自身教学技能技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体育教学应当正确认知课程游戏化的内涵,科学设置体育教学运动负荷,组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建立系统化的体育教学体系,有效转变体育教学理念,搭建高素质、高水平幼儿体育师资团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