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刘育坪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能,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并积极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积极探索中职学生运动形式,并研究中职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及防治成为中职学校重点内容。
如今,国家越来越重视增强青少年体质,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促进学校不断进行改革,将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目标之一。对于中职院校学生来说,他们由于在初中阶段没有良好的学习成绩,因此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进行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高,不注重自己的体质管理。同时,中职院校学生自身的学习系统并不成熟,导致他们在课余进行体育训练时没有运动损伤预防和治疗的基础知识,对自身运动损伤不会进行及时治疗,影响身体健康,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抵触心理,降低运动积极性[1]。因此,中职院校在进行教学改革时要注重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不仅要干预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落实体育教育意义,增强学生体质,同时还要不断普及体育运动损伤治疗和预防的相关知识,让学生通过老师教学明白如何进行运动损伤治疗,提升学生自信心,增加学生参与体育运动能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体质,进一步落实国家增强青少年体质相关政策,使增强学生体质进入到良性循环系统。
大部分学生由于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不够,体育基础知识薄弱,导致他们不注重进行体育运动前的热身准备,对热身没有正确认识[2]。对于中职学校学生来说,他们的运动积极性不高,对体育基本训练常识更没有进行深入了解,因此这种现状在中职学校学生群体中十分常见。由于进行体育训练前不做相应热身准备,导致身体肌肉缺乏韧性、各个关节灵活性欠佳,特别是在课余时间,由于课堂久坐导致肌肉、关节处在僵硬状态,这时进行体育训练非常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对于中职学校学生来说,他们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因此需要老师在前进行积极引导,在体育训练方面更是如此。但由于很多中职学校教师自身体育训练专业知识不足,使他们在授课时没有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知识教育,对于体育训练的预防措施准备不完善,导致学生安全意识薄弱,缺乏体育训练自我保护意识,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训练不重视对自己的保护,造成运动损伤。同时,很多学生在发生运动损伤时,由于教师没有第一时间判断出损伤原因,造成没有针对性损伤治疗。
很多中职学校在体育训练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学生体育训练场地环境不合格等,也是引起学生运动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有些院校在建设学生专用跑道时,出于节约成本考虑,不对跑道进行防滑处理,使用不含防滑材料的施工材质,导致跑道防滑性差,学生在进行长跑训练时极易造成运动损伤;学校运动场馆环境不达标,造成运动场馆光线差也是造成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同时,中职学校学生进行体育训练时,不注重体育服装的要求,依然穿日常的牛仔裤、帆布鞋进行训练,同样会造成运动损伤。
学生的健康状况、身体素质、身体负荷能力存在差异,造成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时所能接受的训练强度不同,对于体育训练的反应也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体育训练时要注意因材施教,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安排不同强度的体育训练项目。体质较好的学生,老师可以安排做一些强度体育训练,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老师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但由于很多老师不重视学生的体质差异,用相同标准要求学生进行体育训练,非常容易造成学生运动损伤。
体育基本知识是学生进行体育训练的基础,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体育知识,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时,老师和学校最先应该做的是向学生普及体育的基础知识,让他们明白体育训练前热身运动的重要性[3]。只有学生了解热身准备的意义,才能从思想上接受并重视训练前的热身准备活动。在进行体育训练前,老师应结合当天教学内容和学生身体情况,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热身准备活动,并且要确保有充足的准备时间,让学生自身肌肉有足够的弹性,关节也足够灵活,提升身体灵活性,有效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同时,还应向学生普及治疗运动损伤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明白运动损伤造成的后果以及影响,增强学生运动损伤预防意识,并能掌握常见运动损伤治疗方式。
中职学校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因此需要老师的指引,为了避免学生课余体育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就要求老师在授课当中不断普及体育训练相关基础知识。因此,加强老师自身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专业素养势在必行。只有任课老师具有足够丰富的体育知识,才能在教学中根据授课内容对学生适时进行相关知识普及。同时,教师也应根据新教育理念及时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加强青少年体质的重要性,以及预防学生运动损伤的意义,提升自身体育教学保健意识,从而减少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
学校在进行体育运动设施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他们的身体健康为前提,体育基础设施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避免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产生身体损伤。对于学校的相关运动器材,学校也应足够重视,要定期对运动器材进行相关检查,发现损坏情况要及时进行维修,确保运动器材性能完好,避免学生因使用运动器材造成身体损伤。同时,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他们在上体育课之前准备好适合进行体育训练的服装,避免因着装不恰当造成运动损伤。
老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观察学生上课状态,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及时发现体能较差的学生,并以改善体能为前提安排他们进行体育训练。对于身体素质良好的学生,老师可适当加强他们的体育训练强度,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只有做好学生身体素质的区分,进行针对性训练,才能有效增强学生体能,同时不会因为训练强度等原因造成学生运动损伤。除此之外,老师在教学安排中要以提升学生体能为前提,合理安排授课内容,采用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在学生充分掌握基础体育知识的前提下,再进一步增加体育训练强度和难度。
总而言之,增强学生体质成为目前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作为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占据重要比例的中职学校学生来说,他们的运动健康成为外界关注的重点。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积极性,同时避免他们在训练过程中产生运动损伤,是提高中职学校学生体能的重要途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