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四川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时间:2024-09-03

郎朝春 崔文鹏 西昌学院体育学院

彝族人民在其漫长的社会生活与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具有本地浓郁山地文化气息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体现了彝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其以其独特的方式和风格在我国民族体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彝族传统体育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同时也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全球化以及强大的外来体育文化的冲击,彝族民族文化的“瑰宝”此时显得极其脆弱并呈现“逐渐萎缩”之势。如何改变彝族传统体育这种“文化弱势”局面,最后形成与中国和世界体育文化互补、美美与共的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并得到完整的保存与传承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四川凉山州昭觉县、布拖县、美姑县、雷波县、金阳县等地区的彝族传统体育项目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笔者在中国知网、读秀等平台查阅了关于彝族传统体育项目、文化和传承的相关学术期刊、学术报告及学术论文百余篇,对其中关于四川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

2.田野调查法

笔者深入四川凉山州昭觉县、布拖县、美姑县、雷波县、金阳县等地区的彝族原生态村落,实地调查彝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现状。

3.访谈法

笔者实地或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对昭觉县、布拖县、美姑县、雷波县、金阳县等地区体育主管部门负责人、部分体育教师以及西昌学院体育学院的学生等,对四川彝族传统体育的现状进行访谈。

二、四川彝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

(一)广泛性

四川彝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丰富多彩、历史悠久,为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可以直接利用的宝贵资源。作为彝族民族行为技艺的具象,是其生活和行为方式的生动体现。四川彝族传统体育项目被整理和挖掘的大约百余项,但经常开展的只有十余项,例如摔跤、斗牛、射弩、斗鸡、赛马等。

(二)独特性

四川凉山州地处攀西高原地区,部分地区是从奴隶社会直接跨越社会主义社会,特殊的地域特征和体制跨越,使一些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很好的保留,很多项目也是其他民族很难找到的。

(三)多样性

在被调查的彝族村落中,各个村寨之间相互叠加,没有明显的地理界限,使得多个民族的文化相互交叉,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风格迥异、种类多样,又具有其民族代表性的体育项目。

三、四川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对策

(一)加大彝族传统体育的宣传力度,改变固有观念,弘扬彝族传统文化

彝族作为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拥有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绚烂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保持彝族民族“个性”的特殊印记,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文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乡村城镇化的加速,很多彝族传统体育项目正在加速灭绝。因此,我们应该采用多种现代化的媒体手段(微博等)和直播媒体(抖音等)对彝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形式、规则等进行大力的宣传,改变传统的传播方式,更加有效的弘扬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寻找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对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和整理研究

彝族传统体育项目众多,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部分彝族传统体育项目未被挖掘就逐渐的走向消亡,并逐渐淡出人民的视野,我们应积极寻求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对彝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和整理,采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彝族传统体育文化。

(三)依托西昌学院等地方院校,加强对体育传承和保护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依托西昌学院等地方院校等培养专业体育保护人才,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定向培养专业的彝族传统体育保护方面的人才。西昌学院等地方院校可优化课程体系,开设彝族传统体育保护方面的课程,也可利用假期时间和当地的政府合作,定期宣讲关于彝族传统体育方面的知识,转变彝族传统体育传承人和地方体育管理者的观念,从而促进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四)多种方式促使彝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继承和发扬彝族传统体育文化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器材和场地要求较低的彝族传统体育项目(押加等)进行改进,适当加入现代化的教学元素,使之成为更容易被中小学生所接受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彝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感染力和生命力,使得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