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健康中国”背景下学校体育价值观的思考

时间:2024-09-03

魏巍 李向前 杨琳 山西师范大学

国务院颁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到要“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培育青少年体育爱好,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到2030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达标率达到100%,青少年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3次以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以上。”这给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明确了学校体育下一步工作重点,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理论基础。

一、学校体育的目标

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仍然是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从事体育运动的态度、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学校体育目标充分说明了学校体育教育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很好的诠释了学校体育的本质特征,提出了我国学校体育所要培养学生的方向和发展学生的要求以及学生的个体自我需要,符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并且有着较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教育是培养人而不是去塑造人,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发展自己的天性,开发自我潜能,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将自己和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既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要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做到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学校体育价值观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体育价值观是以主体的自身需要为标准去对体育这一社会现象进行评价和判断。体育价值观是体育的价值在人们头脑中的真实反映,就是人们对于体育的一个最基本的认知、观点、看法所形成的一种观念,并且指导人们今后的体育生活。学校体育价值观就是人类价值观在学校体育领域的具体化。学校体育在现阶段应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学校体育的文化使命和人文价值,加强学生的个性教育,培养其独立个性,丰富其情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养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并且要掌握至少一个擅长的体育运动项目,加强生理、保健和安全等理论知识,为其今后的体育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学校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

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价值主体以—定的客观标准为依据,在对课程价值进行选择时体现出来的某种倾向与行为趋向。笔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对我国体育课程价值取向进行分析,我国现阶段的课程价值取向分为三种,分别是社会本位价值取向、学生本位价值取向、学科本位价值取向。因为课程价值取向的不同,导致了课程模式、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评价方式存在着诸多差异,但是我国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对社会价值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对个人价值的重视、对科学价值的重视程度大于其人文价值、重外在价值而轻内在价值、突出重视个体之间共性的培养而忽视了个体之间个性的发展。体育课程应该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格局,重视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习过程;在发展体能和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上,要更加关注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更深层次的从关注个体的发展,到注重生态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构建一个由学生、社会和学科三个维度共同组合而成的体育课程价值评判体系,形成一个三维体系,并且具有一定的张力,切实可行的体育课程价值体系。寻求体育课程在学科、社会、学生三方面价值的一个平衡点,形成有机的、协调的统一体,实现学生、社会与学科的协调发展。

四、践行新时代学校体育价值观

(一)现阶段学校体育的现状

在体育学习中,体育教材内容很多但是课时却很少,系统性和衔接性比较差,学生的学习也只是一个表面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学习内容往往很单一,传统的体育课项目居于主体地位,不仅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也大打折扣。体育学习的评价在体育教学中是一个非常薄弱的一个环节,体育学习评价的方式方法很传统,主要是对学生掌握的运动技能和他们现阶段的体能做出一个定量的评价。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体育对他们个人情感、个性、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定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而且对于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很难让学生达到身心健康成长的整体性要求,对学生的发展性目标缺少必要的评价。

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不平衡,学校场地器材分布也不平衡,而且各个学校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体育器材的短缺情况,特别是在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的不发达,学校没有足够的经费去购买体育器械,学校体育的硬件设施和场地很不完善,没有跑道和满足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场地以及器材。部分学校存在没有体育老师或许体育老师不足的情况,体育课的教学交给其他任课老师带学生在操场自由活动或者直接就不上体育课,体育课就是摆设。这就给学校体育的开展和学生的体育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在大课间体育活动和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实施过于形式化,组织者和领导者不明确,并没有一定的组织实施计划,课余体育活动的制度不是很完善,整个课余体育活动和第二课堂的开展混乱并且存在学生运动时间不足以及没有全员参与等一系列问题。

(二)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2016年9月20日,教育部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将体育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等多项改革措施。体育课成绩正式和语数外等科目成绩一同计入高考总成绩,让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体育技能学习情况和良好体能的储备成为了评价学生体育学科的成绩的一项指标。在一定程度上长期被人们轻视的体育学科迎来了“春天”,处于“副科”位置的体育课渐渐被人们所重视,与此同时,也让小学阶段的家长、老师们意识到体育必须从小重视。只有在我们所有人都从骨子里认为体育教育“的确”很重要,甚至某种程度上超过读书,才能真正发挥出体育对教育的真正贡献来。适当增加学生的体育课课时,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课时应保持在每周至少四节,保证学生的体育运动时间每天不少于1.5小时;高中阶段的学习,体育课课时至少维持在每周三节,并且保证学生每天有着不少于一个小时的体育运动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育运动的参与度,并且在体育运动中让他们体验到一定的成就感,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改变对于传统体育课的观念,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自己喜好的运动技能,发自内心的“爱”上体育课,为此后的体育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加以“与孩子一起运动,体验运动幸福感”为主题的体育活动,孩子和家长共同参与,并在活动过后开设座谈会,老师、学生、家长一起谈谈体育活动的心得,这样不仅可以使家长了解体育课的性质,同时也增加了孩子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有助于改善他们对于体育课的态度,更好的开展学校体育活动。

在2018年9月10日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阐述了学校体育的目标,就是“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位一体,这是针对教育的特点,也是特别针对了体育教育的特点而提出的。我们可以根据国家对学校体育教育的思想方针、政策和现阶段青少年学生身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制定出国家、地区、学校三级课程目标,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对于不是处于同一能力和同一水平的学生要提出各自的要求,每名学生要做到心中有数。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要通过体育技能学习、情景体验、体育竞赛等一系列手段培养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的团队凝聚力和提高对体育课的认识,为今后的体育运动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体育课程的达成目标而言,要将体育学习过程和表现出来的运动技能效果以及体能情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体育学习过程中“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并且使得学生真正的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体部分,师生在交流互动中共同学习,有利于体育课程的开展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最终实现我国的学校体育课程目标。

(三)改善课程体制,优化体育教学质量

1.调整体育课程内容体系

体育课要科学分配体育理论课和实践课,既要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也要让学生明白其技术原理并且懂得生理、保健和安全等相关知识。根据学生学习运动技能动作的难易程度、学生对于运动动作的认识、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的理论基础等基础理论,从基础、提高、拓展三个方面重新确立每个阶段的课程教学体系。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创建一定的运动情景,并且让学生在体验运动技能的过程中加入一定的游戏元素,培养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以及体验运动的乐趣;通过适宜的方法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在中学阶段,应开设一定范围内的户外运动课程,让对自己和社会有了更多的了解,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协同合作精神,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

2.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组织形式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喜爱的运动项目和性别等的不同,进行男女分班教学或者按兴趣爱好分班学习。合理的分班以及人数的确定,都要遵循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等教学原则,同时也要发挥学生“带头人”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水平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好每一水平阶段学生的教学内容以及各自要达成怎样的教学目标采用合作型分组、帮教型分组、同异质分组等分组教学形式开展体育课程教学,以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体育课程评价需要全面落实发展性评价理念

学校要根据每位学生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份个人体育能力档案,包括基本体能情况、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保健生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等一系列指标。体育课程的评价要以学生体育能力档案为基础,结合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表现(体育学习态度、参与度、行为习惯)和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个性心理方面的成长做出一个综合性评定。在评价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将所有学生统一标准,我们要更多的关注他们在过程中的进步。科学地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注重质性评价。通过体育课的学习,以发展性评价为基点,体育课的终极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体能,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在不断体验运动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独立个性。

4.营造良好的学校体育环境

开展学校体育必须有一定的体育场地、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到到2030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达标率达到100%。各地区要加大财政的拨款力度,将学校体育事业与政府公共服务挂钩,学校体育“硬件”基础作为衡量政府工作的一项基本指标,让各学校逐步完善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所需的场地器材,并且学校要根据地方特色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将民族、民间的传统体育项目融入体育课堂。

课余体育活动是学生参与学校体育的一种主要形式,同样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开展课余体育活动学生可以有更好的平台去展示自己的运动能力,有效地带动其他同学参与其中,形成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学校体育氛围。在大课间体育活动和第二课堂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求全体师生参与,体验运动的快感和乐趣,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以学校校长为直接领导,体育老师为带头人策划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学校内的所有老师组织实施,建立科学可行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保证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以及充足的活动时间。学校要定期开展课余体育竞赛活动,体育竞赛内容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田径项目、球类项目、娱乐体育项目等。举办春季和秋季运动会来增强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校貌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课余体育竞赛不仅可以全面充分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而且通过一定强度的运动可以有效缓解紧张学习带来的疲劳。

在打造学校体育“硬环境”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学校自身的条件、学生喜好的运动项目,营造出一个具有地方和学校特点的学校体育环境和学校体育氛围,让学生在这种的环境和氛围下去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对学生体育的兴趣爱好、动机、态度等都会或多或少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发展运动技能,逐步完善其人格,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营造一种师生互动、人性化、和谐的教学环境,创新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体育能力和自身情感道德的发展,不仅要让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也要有健康的心理,在日新月异发展的社会上茁壮成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习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