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牛怡斌 兰州理工大学体育教学研究部
美丽乡村建设是“十八大”“十九大”提出的未来农村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思路。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多元化建设[1],包含了乡村文化、体育休闲度假、体育旅游开发、生态环境、生活居住等等,美丽乡村建设融合休闲体育发展也是贯彻实施“精准扶贫”计划中体育扶贫的一个重要路径。
会宁县是全国著名的红色文化县,有着深厚的红色旅游资源,主要红色遗址有会宁红军会师旧址、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纪念馆、红军长征胜利景园、大墩梁战斗遗址、慢牛坡战斗遗址等红色景点。
会宁县的红色文化主要体现在:红色景点与历史理念相结合,“三军大会师”的内涵和爱国主义教育相渗透,兼容了自然景观、人文情怀、心态感悟等多个方面[2]。
近年来,在国家、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着力推进红色旅游建设,发挥红色文化优势,打造红色圣地、绿色家园、金色希望(教育)的红色旅游品牌,逐步形成一城(会师镇)、三山(桃花山、西岩山、东山)、若干点(革命战斗遗址)的旅游产业布局。使旅游成为第三产业的新增点[3]。
为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根据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国发〔2016〕37 号)以及省、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精神,结合会宁县的实际情况,出台了“会宁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到2020 年,全县群众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明显增加,群众身体素质不断提高。
会宁县文体局在大力推动群众体育运动,营造全民健身氛围基础上,构建较高水平的涵盖健身设施、健身活动、健身组织、体质监测等内容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格局更加清晰。同时,以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宗旨,突出红色体育文化旅游,发展红色体育文化产业,力促全民健身事业成为会宁县推动体育产业发展、拉动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1.会师镇南川田园生态建设融合休闲体育现状
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4],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和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会宁县提出打造南川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思路并规划实施。项目位于会宁县会师镇、中川镇及新添堡回族乡的接合部,项目用地面积10226 亩,规划建设5000 亩高标准农田,完成6 公里河道治理,修建11.9 公里道路,调查发现,这一项目以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以5000 亩苹果产业基地为核心,以历史文化体验为主导,以1000 亩花海观赏和生态休闲为支撑,以130 公里健身步道为网格,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发展,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实现农业增效、农村美丽、农民增收,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2.会宁县甘沟驿镇牡丹园生态建设融合休闲体育现状
牡丹园位于甘沟驿镇五十铺村岳家沟社,由甘肃裕丰生物发展有限公司投资,会宁县甘沟驿觅故塬乡村旅游合作社承建。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基地示范、市场运作、农户参与、互惠互利”的原则和“支部+合作社+公司+贫困户”的“三变”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经营主体等方式,于2015 年启动建设。
项目总投资1.8 亿元,规划建设5000 亩,包括建设占地100 亩的集科普、观摩、培训、休闲健身、接待为一体的休闲生态园和占地100 亩的油用牡丹生物产业园,并以基地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全镇油用牡丹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以上,油用牡丹种植已成为甘沟驿镇特色产业。目前,会宁牡丹园已在五十铺村岳家沟、白崖组流转土地3000 多亩,建成优质油用牡丹育苗苗圃200 亩,种植优质油用牡丹3000 多亩,新种植1000 亩,计划建成8 公里登山步道。
牡丹生态园始终以发展油用牡丹特色产业为重点,以发展生态旅游为辅助,同时,每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协助下,举办甘沟驿乡村生态旅游节,之后相继举办赏芍药、展书画、赛旗袍等活动,充分挖掘乡村生态旅游价值,实现两条腿走路,促进牡丹油用及观赏共同发展、共同促进。
3.会宁县丁家沟镇线川村田园生态建设融合休闲体育现状
会宁县丁家沟镇线川村田园生态园位于崖坡社,是一个集体育健身、休闲、观光、度假、餐饮、娱乐、养老、采摘为一体的多功能绿色生态园。总建筑面积52850 平方米,包括田园百味区、现代农业经营区、复合产业区、田园农耕区和田园生活社区。
耕地农作物总面积206031 平方米,包括花卉种植与花海区域、油菜花田区域、养殖区及其他农作物种植区(种植采摘、特色作物)。
休闲景区面积160330 平方米,包括广场铺装、道路硬化(登山、健走步道)、环湖路面(骑行道)、毛石挡墙与护坡、停车场等。
4.会宁县郭城驿镇红堡子村美丽乡村建设融合休闲体育现状
红堡子村位于会宁郭城驿镇,国道247 线穿村而过,祖历河穿村而过,山水相间,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优势,按照“水地发展果菜,旱地铺砂种瓜,能人从事购销,闲人输转劳务,户户发展养殖”的工作思路。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强化文化阵地和文化队伍建设,创新活动载体,在小康发展中培育新型农民,塑造文明淳朴村风民风。
开展“两节”活动,将每年的6 月2 日定为红堡子村农民文化节,每年正月初二为“春节文化活动日”,开展书画、刺绣展览、篮球赛、歌咏比赛、诗歌朗诵、秦腔演唱等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在“两节”活动期间评选表彰村中“五好家庭”“五星级文明户”“农村产业化带头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村组干部”“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等光荣模范,为农民党员和群众做出了示范。
挖掘培养乡土文化,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耕文化产业展示区,打造特色文化产业乡镇、文化产业特色村和文化产业群。积极开发传统节日文化用品和武术、戏曲、舞龙、舞狮、锣鼓等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促进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推动文化、体育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
重视培育孝贤文化,定期邀请本村德高望重的“识字人”、县上镇上的“文化人”以及研究国学的专家,举办各类孝道文化讲座,让群众自觉成为道德活动的传播者与践行者[5]。
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6],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以现有的“田园综合体”(会宁县会师镇南川田园综合体、会宁县甘沟驿镇牡丹园综合体、会宁县丁家沟镇线川田园综合体)为基础,进一步优化完善农耕文化馆,建立多个农耕作业示范地,让来农村休闲度假的人们在农耕文化馆中通过讲解、视频演示等方式学习掌握农耕技术,再到示范地亲身体验农耕技术和农耕文化,真正做到休闲度假+农耕文化观光体验的充分融合。
近年来,政府在红色旅游和红色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建议在进一步发展红色旅游基础上,以黄河、祖厉河为资源,建成几个蔬菜、瓜果采摘体验区,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体验,推进红色旅游+蔬菜、瓜果采摘体验。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冰雪项目“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白银景泰县黄河石林景区已建成国家冬季冰雪项目训练基地,为了进一步拓展冬季冰雪运动,会宁县可以在农村地区选择合理的地理位置,建成1-2 所滑雪场或滑冰场,既呼应国家体育冰雪项目发展战略,同时解决农村农民冬季闲暇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的问题。
(1)美丽乡村建设是未来农村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今后,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战略。
(2)会宁县是全国著名的红色文化县,有着深厚的红色旅游资源,对发展休闲体育、体育旅游、体育产业等有着优越的条件。
(3)已经建成的四个田园综合体是美丽乡村建设融合休闲体育的范例,应进一步宣传推广。
(4)培育乡风民风、优化休闲度假田园体、建设瓜果采摘体验园、农耕文化体验园,建立冬季滑冰、滑雪场是美丽乡村建设融合休闲体育发展的新路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