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临床药师开展儿科哮喘门诊药学服务效果研究*

时间:2024-09-03

万慕湲 ,卢庆红 ,黎忠良 ,李岚 ,张帆 ,阙爱玲 ,赵琴

(江西省儿童医院,1.药剂科;2.呼吸科,南昌 330000)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20余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目前,哮喘已成为患病率逐年上升、受累人群最多的医疗问题之一。哮喘一旦确诊,就意味着反复发作和漫长的用药品过程[2]。在儿科,哮喘治疗除了进行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外,长期规范用药也是相当重要。故我院开创一种新的哮喘就诊模式,即让临床药师走进门诊,服务患儿,以下是对哮喘门诊新工作模式的探讨及药学服务效果的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2016年-2017年来我院就诊120例5-14岁哮喘患儿,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学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1]。排除标准:⑴年龄小于5周岁,未诊断哮喘患儿;⑵伴有其他器质性疾病患儿;⑶伴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儿。120例病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60例对照组纳入普通支气管哮喘,60例实验组纳入呼吸专业临床药师参与门诊的支气管哮喘。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儿均由同一位医生诊断并进行支气管哮喘的规范化治疗。根据支气管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及控制状态制订药物方案,对照组患儿由门诊医生予以诊断以及开具相关治疗药物,无相关药学服务。实验组患儿的一般就诊流程和对照组患儿一致,但结束医生治疗后立即由临床药师与患儿家属继续沟通,详细了解患儿用药史,及时交代目前的用药方案,指导正确的用药方法,并记录至哮喘患儿个人药物治疗档案中,及时了解家属在用药过程中的顾虑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对其进行相应的药学服务。对照组患儿仅在医生提示下定期复诊,无临床药师的电话随访及药学服务;实验组患儿不仅在就诊时会告知复诊时间,还会定期电话随访,在电话中详细了解患儿病情发展,进行电话药学服务及哮喘知识宣教,如有不良反应发生,及时和医生沟通,及时为患儿重新制定治疗方案。对比分析治疗1年后对照组及实验组之间患儿病情控制水平和生命质量等几个方面的成效。

1.3 效果评价

1.3.1 患儿家属对哮喘疾病的认知水平 由于儿童的年龄及理解力的特殊性,这项调查是针对患儿家属对哮喘的认知水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哮喘炎症本质的认识;哮喘的危害;哮喘的症状和诊断;了解病情的自我监测方法,拥有和使用呼气峰流速仪监测病情及坚持记录哮喘日记;哮喘治疗误区;对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作用的认识、吸入激素情况;长期治疗的目标;是否定期行肺功能检查;药物不良反应的了解。

1.3.2 评估哮喘控制程度 参照2006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指南推荐的ACT评分用于评估哮喘控制程度,ACT评分是2004年美国卫生科学中心教授Nathan等首次提出的一种有效评估哮喘控制水平的问卷[3,4],患儿在临床药师1年进行重复记录哮喘控制得(AcT)。AcT涉及过去4周内的哮喘控制情况,共5个项目,每个项目最高5分,各个项目得分相加即为ACT得分,在过去的4周内,有多少时间哮喘妨碍日常活动,有多少次呼吸困难,有多少次在夜间醒来或早上比平时早醒,有多少次使用急救药物治疗,评估过去4周内哮喘控制情况的问题,并进行评分。25分表示哮喘已完全得到控制,20~24分表示哮喘已得到良好控制,低于20分表示哮喘未得到控制。

1.3.3 患儿治疗依从性评价 由于哮喘患儿是特殊群体,其对于治疗的依从性是针对于家属,临床药师对实验组患儿家属在1年时间内,每个月评估其治疗的依从性,以能够稳定持续用药为较好,以分值5分表示;以虽未能持续稳定进行药物治疗,但对于疾病控制仍存在相应的重视及治疗为一般,以分值3-4分表示;对于用药治疗频率较低,完全不能按照疗程进行治疗为较差,以分值1-2分表示。

1.3.4 生命质量评分 由于没有专业的儿童哮喘生命质量评分表,本研究采用李凡等[5]成人哮喘生命质量评分表(5分制),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修改相应的评分问题,对患儿测评前8周内的哮喘生命质量进行测评,周期为1年。分别对活动受限(日常活动受限和因回避刺激原而致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心理状况、对刺激原反应和对自身健康担心5个因子35个项目逐项记分 (按5分制评分),1分为最差,5分为最好,总分为35-175分,分值越高,表明哮喘生命质量越好。

1.4 统计方法 统计学软件包选用SPSS 18.0,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若非正态分布则用秩和检验,P<0.05或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根据入选标准共入组120例患儿,对照组60例患儿,男43例,女17例,年龄5-13岁,平均年龄(7.87±27.45)岁,实验组 60 例患儿,男39例,女21例;年龄5-14岁,平均年龄(7.94±30.17)岁;对两组患儿性别构成比及平均年龄分别按χ2检验及t检验,发现两组病例在以上基础资料中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儿及家属均在知情情况下进行本调查研究。病例资料均衡性一致,具有可比性。

2.2 患儿家属对哮喘的认知水平 通过每月的定期随访及复诊,观察对照组及实验组在哮喘知识认知方面的差别。1年后实验组患儿家属对哮喘的认知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见表1。

2.3 评估哮喘控制程度 1年后实验组患儿哮喘控制的比例与对照组对比明显升高,未控制的人数大大减少(P<0.05或0.01)。见表2。

2.4 患儿治疗依从性评价 临床药师对患儿进行药学服务后,可以提高患儿及家属的用药依从性,从而提升治疗效果,1年后实验组治疗的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或0.01)。见表3。

2.5 生命质量评分 经过临床药师1年的药学服务的干预后,问卷评估患儿的生命质量也得到明显的提高,(P<0.01),见表 4。

3 讨论

哮喘是世界公认的医学难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疾病中四大顽疾之一,而且只能做到有效控制及预防,不能根治,哮喘的治疗存在用药时间长、种类多、需要定期评估等特点;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药物品种也日益的更新;而且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哮喘已经从单纯的药物治疗向“预防、控制”方向发展,医患关系也由“主动、被动”型转变为“指导、合作、共同参与型”。因此,哮喘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6]。根据AIRIAP2(Relationship between asthma control status,the Asthma Control TestTM and urgent health-careutilization in Asia)的调查研究(2006年亚洲12个国家和地区,含中国大陆),哮喘控制率仅2.9%[7]。根据2004年加拿大哮喘控制调查研究,哮喘控制率为47%[8]。这两个研究提示只有部分患者哮喘获得控制。本研究中临床药师进行药学服务后哮喘控制率明显高[9]。然而儿童的特殊性在于难以理解哮喘的含义,更无法做到规范治疗的要求,如若不及时诊治将产生不可逆性的气道狭窄及重塑,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12],所以需要家长的理解和长期配合,所以治疗儿童哮喘更注重的是对其家长的指导、合作和共同参与。有研究[10,11]表明,哮喘患儿在临床药师的教育及指导下,可有效提高患儿的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和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而门诊教育是最重要的基础教育和启蒙教育,是建立医患合作关系的起始点。通过门诊的个体化教育,使患儿及其家属初步了解哮喘的基本知识,学会应用吸入药物[1]。我院临床药师在哮喘门诊中的作用和意义正在于此,在将来的工作中对患儿家长普及哮喘知识,提高哮喘防治水平,定期举办哮喘学习培训班,创建哮喘患儿专属APP,让家属足不出户掌握患儿病情,及时与医生或药师沟通,减少就诊往返路程的时间和金钱,不断优化并创新工作模式,为临床提供个体化体方案[13],以适应越来越多的患儿需求,从而体现药师自身更大的价值[14]。

表1 患儿家属对哮喘疾病的认知水平[n(%)]

表2 两组ACT评分对比图[n(%)]

表3 两组1年后治疗依从性对比图

表4 两组哮喘患儿生命质量对比图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