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分离,不是一首忧伤的歌

时间:2024-04-23

文/李滢

分离,不是一首忧伤的歌

文/李滢

在刚刚过去的9月,上学、入园、入托让很多父母和孩子都经历了一场分离之痛。其实,我们一生中的分离时刻还远不止这些:每一次毕业离开学校、住校离开温暖的家、跳槽离开熟悉的同事、搬家离开习惯了的地方、疾病或意外让我们失去亲人等等。分离本能地会让我们感受到丧失和痛苦。但是,正如硬币有两面,如果我们能换一个视角,就会发现分离对我们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积极意义:它带给我们力量、勇气,看到新的希望,有更多进步,变得更自由、能更好地成为我们自己!

分离,一生的主题

分离是所有人在不同的人生重要阶段都需要面对的。追溯人生最早的分离,是胎儿离开舒适的子宫从母体分离出来。接下来,我们人生每一个新阶段都是因分离而开启的:半岁左右,妈妈开始工作,结束和妈妈的融合状态;上幼儿园后,每天早上都要离开温暖的床;第一次住校,感受到离开家的思念;第一次失恋,体会到离开心爱的人的痛苦……生命,就是在一次次的分离中往前推进,直至最后的分离——死亡的到来。

这些分离,有些是主动的、出于自愿,有些是被动的、出于意外。无论何种形式,分离永远是困难的,不仅仅是换个住处或者换份工作那么简单。

分离首先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分裂和痛苦。分离意味着放弃自己身上本以为会永恒的某个部分;分离意味着告别某些习惯、某个熟悉的圈子、某种稳定的状态;分离要承受过渡时期的不适和压力,要承受别人的怀疑、不解,还要直面自己对自己的质疑。每一次分离都如同我们生命之初一般,离开象征意义上的子宫,那个安全的、温暖的、尽在掌控的世界,进入一个陌生的、令人不安的世界。

分离有时候还意味着要重新体验此前被自己保护起来的脆弱情感。

小薇特别不愿意男友出差,她无法忍受下班回到家的独处时光,因为小时候体验过的孤独回到了她身上。那时候,父母上班都很忙,她总是一个人放学回家,做功课、吃晚饭、洗漱,有时候直到睡觉父母还没回来。

可可面临裁员时,非常生气。这份怒气来自他三岁,当时父母为了照顾生病的姐姐把她送到爷爷奶奶家,事前没有任何征兆、事后没有任何解释,如同这次裁员,小可可幼年内心压抑的愤怒在这一刻爆发。

婚姻走到了尽头,小黄仍然无法接受离婚这个事实。他的内心强烈地体会着被抛弃的恐惧。这份恐惧源于他六岁时妈妈因病离世,那时,为了生存他压抑了这份恐惧。

尽管,分离让我们痛苦和恐惧,但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都能安然度过:先承受“剪断脐带”带来的丧失感、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然后在新的环境中与亲爱的人区分、与过去的自己区分,重新找到自我、绽放新的自我。

当分离成为一个困难

一般来说,在孩子两岁前后会特别依恋母亲,以对抗分离焦虑,这是他们拒绝在心理上意识到与母亲分离的行为表现。可是,对于某些人来说,这种状况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在分离这个课题上一直都毕不了业。他们在家与“外面的世界”间挣扎、在融合与分离的状态间徘徊,最终他们遵从了潜意识里的愿望,通过各种方式回到家中。

小伊,女,今年五岁,每次妈妈送她去幼儿园都会大哭大闹,死抱着妈妈的腿不放。妈妈想尽了各种办法,提前送、换人送、威胁她、好好和她说都没有用。所以小伊上小班基本上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上中班的情况也没好多少。

林峰,男,今年19岁,读大二。一年前,他以年级前十的好成绩考取了外地一所重点大学,两年后他因沉迷于网游、一大半考试不及格,被学校要求休学一年。

何丽,女,今年25岁,在美国读了大学并在当地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今年年初她惊恐发作,被诊断为焦虑症,同时还伴有自杀的念头。于是,在家人的坚持下,何丽辞去工作离开美国回了家。

李小娟,女,今年38岁。早在一年前小娟就知道先生有外遇,先生甚至理直气壮地提出和她离婚。小娟心痛、气愤,但经过几个不眠之夜,她还是决定留在婚姻里。

分离的背后是对独立与依赖的选择

正常情况下,新妈妈通过十月怀胎,她和肚子里的胎儿逐渐形成一种圆满和完整的感觉,到最终分娩时,这种感觉会被中断而产生分离焦虑。正常的新妈妈会无意识地把分离焦虑转换成别的形式:比如把孩子抱在怀里、盯着他看、饶有兴趣地数孩子的手指头和脚趾头;又比如她自己像是变成了一个小女孩,需要丈夫或是她的妈妈的特别照顾,如大半夜让丈夫买她想吃的东西。前者,分离焦虑唤醒了妈妈天然的母性,这帮助新妈妈逐渐把想象中的孩子与眼前现实中的孩子联结上,并对这个真实的孩子投入情感。

可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要意识到并尊重这一点,对已经被唤醒了母性的妈妈来说是艰难的。她要多次面对跟孩子分离的体验,比如,断奶、学走路、开始讲话、入园、入学,每一次母亲和孩子的分离感都会加剧。如果妈妈能坚持孩子是独立的个体的想法,会比较容易从分离焦虑中解脱出来;如果妈妈坚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延续,这对母亲和孩子都很痛苦。因为妈妈对孩子的爱已经跨过边界,变成对孩子的过度控制。而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回避自己早年体验过的分离焦虑和恐惧。当孩子想要独立的力量敌不过妈妈想要控制的力量时,就会渐渐失去独立判断、思考、感受、行动的能力,试图倒退,返回到过去的那种母子相融合的关系中。当这种状况发展到极端,就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学业失败、逃学、厌食、上瘾、自杀、精神分裂……

这样说容易让人感觉分离的问题都是大人的“错”,但其实这是家庭成员互动的结果。孩子并非完全被动,他的体质、气质类型、对外界敏感度都会影响到他对妈妈是否会过分依赖。当分离时孩子大哭大闹,紧抓住妈妈不放也是为了控制母亲。这种控制最初是出于生存的需要,要妈妈陪在身边给予吃、穿、情感的照顾,可当孩子已经长到三四岁还这样就反映出他对分离特别焦虑,希望通过留住妈妈得到安抚。如果妈妈顺着孩子,不逼他去幼儿园而留在家里,只会变相地证实了孩子的恐惧:外面的世界很无趣很危险。于是,孩子会变得更加依赖,更难对付。他会越来越任性,越来越愤怒。孩子很聪明,他也有操纵家长的欲望,他用这样的方式成功地控制了妈妈,借以逃避面对家以外的世界,并让妈妈反过来依赖他。

编辑:成韵 chengyunpipi@126.co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