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疗效分析

时间:2024-09-03

李志海 郭红节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疗效分析

李志海郭红节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患者采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襄州区人民医院诊治的200例上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将20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实验组采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整体切除率、完整切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25.0%(P<0.05)。结论上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患者采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效果理想,该方法对病变直径选择范围大,整块切除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上消化道早期癌;癌前病变;治疗效果

上消化道早期癌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它是指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癌组织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患者[1]。目前,临床上对于上消化道早期癌更多的以外科根治切除术治疗为主,手术切除病变后患者5年存活率超过90%。但是,外科手术容易破坏机体上消化道正常的解剖结构,导致患者术后生理功能受到很大的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比较高,预后较差。近年来,内镜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应用,但是上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患者治疗时选择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还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尚存在较大的争议[2]。为了探讨上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患者采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临床治疗效果。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诊治的200例上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诊治的200例上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n=100),男41例,女59例,年龄37.4~84.9岁,平均(65.7±3.1)岁,病变位置分布:贲门12例,胃窦19例,胃体24例,胃底15例,食管30例;对照组(n =100),男43例,女57例,年龄36.5~85.4岁,平均(67.4± 2.4)岁,病变位置分布:贲门14例,胃窦21例,胃体20例,胃底18例,食管27例;两组患者各项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入选患者均经过内镜检查及活检病理诊断为早期上消化道癌及癌前病变者,患者均经过超声内镜、CT等检查得到确诊。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方法、护理措施等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二、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常规方法检查,术前一周停止使用抗血小板、抗凝剂,并根据患者血凝情况调整药物。术前8 h禁食禁饮,术前5 min口服2%利多卡因,术中患者保持左侧卧姿势。患者均行全身麻醉,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给予心电监护等。对照组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方法如下:根据患者治疗前检查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患者黏膜下注射1:10 000肾上腺素混合美兰,在内镜下充分暴露有肌层和病变黏膜,并利用圈套器高频电切除隆起病灶部位。对于切除组织直径>2 cm者采用分片切除方法治疗[3]。

实验组采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方法如下:患者手术前先确定病灶部位,待病灶部位确定后对患者行氩离子凝固术(APC),准确定位、标记病灶部位,采用HOOK刀进行切割,充分暴露病灶部位后沿着病灶的边缘进行剥离,剥离即将结束后采用圈套器进行完整切除。手术过程采用活检钳对创面小血管进行止血,严重者甚至可以采用金属钛夹夹闭创面。术后第一天禁食,常规补液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等[4]。

三、观察评定方法

1.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如: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平均住院费用。

2.观察两组患者整体切除率和完全切除率[4]

完全切除:基底部和切缘组织学无癌组织残留;整体切除:切缘及基底部组织学阳性,需要追加手术治疗或随访。

3.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如:穿孔、出血、狭窄。

四、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提示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一、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平均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n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住院费用(万元)实验组10089.6±10.810.1±2.50.65±0.12对照组100265.0±39.124.9±4.72.50±0.31 t值-13.107127.801155.6533 P值-0.00000.00000.0000

二、两组整体切除率和完全切除率比较

本研究中,实验组完全切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整体切除率和完全切除率比较[n(%)]

三、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本研究中,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25.0%(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讨论

上消化道早期癌是局限于消化道黏膜或黏膜下层,无论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癌性病变。患者发病早期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如果未得到有效的治疗癌前癌变可能发生癌变,早期癌可演变为进展期癌,严重者甚至威胁患者生命。传统方法更多的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该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手术创伤较大,死亡率较高[5]。

近年来,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在上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平均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一种手术治疗方法,它是患者手术过程中在内镜下联合使用专用器械、高频电刀等,将胃肠道内的病灶组织与正常组织进行剥离,切除病灶。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在临床运用时必须充分把握手术适应证,该手术在浅层黏膜下侵犯或局限于黏膜层的早期癌变、病变患者中能够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6]。同时,临床上还利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以下消化道疾病:①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在治疗时能够够充分发挥内镜与超声内镜的优势,治疗前能够确定癌症的深度、浸润范围等。而对于局限于黏膜层和浸润范围,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能够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②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在消化道的息肉及癌前病变,尤其是对于直径>2 cm的病灶,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能够完整的切除,避免了患者手术中的创伤,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7]。③对于黏膜下的肿瘤,常见的包括:间质瘤、平滑肌瘤等,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中能够利用内镜确定肿瘤的具体来源,并且利用内镜能够完整的切除病灶部位。数据显示[8]:对于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等,超过50%的大肠癌、早期胃癌患者均在内镜下完成手术治疗。本研究中,实验组完全切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和其他治疗手术相比优势较多,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下医师能够获得更加广阔的手术视野,能够完整的切除直径>2 cm的病灶,并且患者治疗后复发率相对较低。传统的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主要以开放手术治疗为主,该手术虽然能够切除肿瘤部位,但是患者恢复相对较慢,创伤较大,且患者切除病灶后会对周围其他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功能损伤。同时,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可以一次性完整的切除病变部位,能够避免术后肿瘤的复发及残留。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和传统手术相比所需要的治疗费用更低,术后恢复更快[9]。但是,临床上患者采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患者手术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数据结果显示: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达到5%~8%。因此,临床上患者围手术期应该加强患者预防性干预处理,术中止血可以采用钛夹进行有效的控制,术前可以采用止血药物等预防围手术期出血。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并发穿孔率相对较低,患者手后可以给予胃肠减压、钛夹缝合、预防等综合处理方法进行应对和处理。同时,患者治疗前应该绝对禁食禁饮,穿孔经金属夹夹闭后腹膜炎较轻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患者手术后应该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对于体温持续升高、腹痛以及腹膜炎体征患者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临床上对于单一采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效果不理想者,可以联合传统手术或其他方法治疗,发挥不同治疗方案优势,达到优势互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期恢复,避免患者延误最佳治疗时机[10-11]。本研究中,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

综上所述,上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患者采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效果理想,该方法对病变直径选择范围大,整块切除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1]刘靖正,徐美东,姚礼庆,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的三年疗效评价[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 6(21):6672-6677.

[2]姚礼庆,周平红,徐美东,等.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1,28(10):545-548.

[3]张秀华,文卫,范志宁,等.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在黏膜下肿瘤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11(3):237-239.

[4]刘明.消化内镜诊疗相关性穿孔的内镜治疗现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30):3123-3127.

[5]张晶晶,李晓波.超声内镜对消化道早期癌浸润深度的判断价值[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4,31(3):175-177.

[6]周思思,严苏,陈卫昌.超声内镜对早期食管癌术前分期准确性的Meta分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2(7):988-999.

[7]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内镜专业委员会.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14, 34(7):433-448.

[8]王亮,于永礼,魏新亮,等.微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早期癌黏膜剥离术中的应用[J].临床荟萃,2012,27(15):1341-1342.

[9]裴莉英,邹晓平,张晓琦.高频小探头内镜超声对上消化道浅表癌浸润深度的判断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2):1873-1874,1906.

[10]黄锦,卢忠生.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在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2,21(11):981-984.

[11]李诺,温艳惠,郭海梅.超声内镜对胃癌术前TN分期准确性的Meta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2,20(1):110-114.

(本文编辑:蔡建群)

10.3969/j.issn.1672-2159.2016.02.035

441001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结果

2015-11-3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