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张欣蔚,陈呈,章润贞
1.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安徽合肥 230000;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安徽合肥 230000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数字化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也逐步成熟,并且成为口腔修复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其准确度较高,操作更加智能和舒适,在未来或可成为主要发展方向[1]。口腔数字化技术主要有数字化印模技术、数字化比色技术、数字化设计加工技术、口腔种植手术导航技术、数字化义齿制作技术等[2]。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进行数字化技术取模及设计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与传统方式进行修复的患者口内情况做对比,分析数字化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成效[3]。研究选取2018年6月—2021年10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进行修复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照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取在本院口腔修复科行口腔修复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口腔修复类型主要为全瓷冠、贴面或嵌体,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27~71岁,平均(49.6±5.04)岁;平均病程(29.12±5.14)d。对照组中男22例,女23例;年 龄25~70岁,平 均(48.3±6.11)岁;平 均 病 程(28.12±4.55)d。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被选患者研究开始前均签署参与本研究工作的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所选病例已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经本院口腔科诊断需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排除标准:患有口腔黏膜疾病、牙周病及精神病等临床病史的患者。
对照组行常规口腔检查和义齿修复术。具体操作:清洁患者口腔后进行全面检查并记录;制订治疗方案并与患者沟通确认;VITA比色板比色自然光下比色,基牙预备,精修,抛光,DMG硅橡胶取模,制作并佩戴临时修复体,模型灌注超硬石膏送义齿加工中心;试戴、调磨、抛光、粘结,完成义齿修复。
研究组使用数字化技术为患者口腔进行诊断和修复治疗。具体操作:清洁患者口腔后进行全面检查并记录;采用数字化扫描设备对患者牙列形态进行扫描,比色;基牙预备、精修、抛光,采用数字化设备重新扫描基牙形态并比色;制作并佩戴临时修复体;利用数字化扫描数据进行修复体设计,完成修复体制作;试戴、调磨、抛光、粘结,完成义齿修复。
①因在口腔科行口腔修复的患者后期不良现象较常见的有食物嵌塞、边缘性龈炎等,所以本研究主要评估患者修复后食物嵌塞及边缘性龈炎的发生情况。两组患者完成修复后4周,分别对每组患者修复后患牙的食物嵌塞及边缘性龈炎进行检查和记录,不良现象发生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0%。
②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咬合功能评分,评价口腔修复的效果。将上颌磨牙与下颌磨牙通过咀嚼产生的动态三维数据导入计算机评价装置即可得到客观咬合功能评分。
③通过对义齿及天然牙进行颜色比较,客观评价两种不同技术修复后牙齿的美观情况,色差发生率=发生色差例数/总例数×100.0%。
④通过本科室自制的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记录数据并计算两组患者满意度,当问卷评分≥85分即为非常满意,70≤分值<85即为满意,分值<70分则评定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出现1例食物嵌塞和1例边缘性龈炎发生,不良现象发生率为4.4%,低于对照组的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食物嵌塞和边缘性龈炎情况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food impaction and marginal gingiviti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研究组患者咬合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口腔修复后牙齿咬合功能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occlusal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oral restoration[±s),points]
表2 两组患者口腔修复后牙齿咬合功能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occlusal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oral restoration[±s),points]
组别研究组(n=45)对照组(n=45)t值P值咬合功能评分94.26±1.96 82.64±1.23 33.686<0.001
研究组修复后牙体与天然牙颜色接近,仅有1例由于天然牙为氟斑牙导致色差,色差发生率为2.2%,对照组有8例存在色差情况,色差发生率为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口腔修复后缺损牙体与原牙色差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color difference between defective and original teeth after oral restoration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研究组患者对口腔修复后义齿满意度为97.8%,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对口腔修复后牙齿美观满意度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patients'satisfaction with the aesthetic appearance of their teeth after restorative dentistr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数字化印模技术是通过使用数字化扫描仪器,在口内扫描患者牙体,牙列,软组织及咬合情况获得数字化印模[4-5],利用取得的数字化印模完成精细的义齿设计与制作工作,与传统的印模技术相比,数字化印模数据准确度更高,更易保存及传输[6]。根据扫描对象的不同,又可将数字化印模技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7],直接法是将扫描仪放入患者口腔内,进行扫描和记录患者牙体及周围软硬组织情况,并记录咬合关系,其主要特点是省略了传统印模技术中的印模制取和模型翻制过程,可有效避免传统印模中患者因印膜材操作时间较长而引起不适以及减少误差,节约人力、物力和材料等[8-9]。间接法扫描的对象则是灌注好的口腔模型,间接法主要采用激光测量技术,测量的数据可精确到微米[10]。近几年,有不少国内外学者研究了数字化印模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均表明较传统印模技术理想,进一步肯定了数字化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11-13]。数字化比色技术可通过数字化比色仪进行天然牙,预备体及软组织的颜色记录,提供患者口内全局的颜色概念,给医生和技师准确的颜色参考,可排除传统比色法中医生或技师的主观意识,提高比色的准确度和可信度,使修复体的颜色更加贴近患者天然牙的颜色,提高牙齿美观度和患者满意度[14-16]。数字化加工技术可将患者的口腔扫描数据生成各种数字信息,图形信息等,使得口腔修复模型的制作更为精准,修复体更加合适[17]。
本文通过对数字化技术用于口腔修复治疗临床效果的研究得出:两组患者修复后口腔健康情况均得到一定改善。研究组出现1例食物嵌塞情况和1例边缘性龈炎,不良现象发生率为4.4%,低于对照组的17.8%(P<0.05);研究组患者咬合功能评分(94.26±1.96)分,高于对照组(82.64±1.23)分(P<0.05);研究组修复体与天然牙颜色接近,色差发生率为2.2%,低于对照组的17.8%(P<0.05);研究组患者问卷调查满意度为97.8%,高于对照组(P<0.05)。其结果数据与王宁等[3]研究结果:“采用口腔数字化技术行口腔修复的患者口腔修复效果显著,未采用数字化技术前口腔修复率为58.98%,患者满意度为0.00%,咀嚼恢复为38.48%;采用数字化技术修复后,口腔修复率为96.31%,患者满意度为100.00%,咀嚼恢复率为87.98%,在采用口腔数字化技术对患者进行口腔修复后,患者的口腔修复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满意度有了显著改变,患者自身的咀嚼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患者满意度高”高度一致。
综上所述,采用数字化技术对患者进行口腔修复,能减少修复后出现食物嵌塞,边缘性龈炎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咬合功能恢复良好,修复体颜色接近天然牙,患者满意度高,确证了数字化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其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