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分辨率CT靶扫描技术对肺磨玻璃结节的诊断意义

时间:2024-09-03

刘小华,刘国艳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放射科,重庆 408300

肺磨玻璃结节在近年来的发生率较高,其是肺部薄层CT图像的一个特殊术语,用来描述一种结节阴影,多提示患者合并肺癌。在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时,需要相关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诊断,才能避免对人类生命安全以及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采用早期筛查诊断方式能够帮助医务人员明确患者的病情,使患者后续治疗工作更为顺利地开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研究人员针对患者的肺部疾病也有了更高的重视度,肺部疾病的发病率和增长率在近年来最快,尤其是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居所有癌症的首位,相较于女性患者来说,男性患者的数量更多,同时肺癌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为中央型肺癌,其容易导致支气管狭窄或者阻塞,进而使患者出现肺不张,引发肺炎等。针对于此,本文对2019年1月—2020年10月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疑似肺磨玻璃结节患者进行分析,来评定高分辨率CT靶扫描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收治的疑似肺磨玻璃结节患者200例,其中经金标准证实肺磨玻璃结节80例。200例患者中,男116例,女84例;年龄18~70岁,平均(54.5±0.50)岁。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为单病灶,所有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均完整。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后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入院时符合本次研究要求;患者基本资料接受调取;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者合并明显脏器损伤或者其他器质性疾病;患者不同意本次研究;患者由于主观因素无法接受后续随访调查。

1.3 方法

传统CT扫描:采用西门子光子CT对患者的肺尖至肺底进行扫描,电流设置为250 mA,电压设置为120 kV,矩阵面积设置为512×512,螺距设置为1.08,层厚5 mm,患者在接受扫描时由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判断。

高分辨率CT靶扫描:采用西门子双源螺旋CT对患者的肺尖至肺底进行扫描,电流设置为300 mA,电压则设置为120 kV,矩阵设置为1 024×1 024,螺距设置为0.64,时间控制在5~7 s,层厚为1 mm,患者在接受扫描时由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判断。

1.4 观察指标

在对患者进行诊断后,以患者的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两种技术的诊断结果以及诊断效能进行记录,分析诊断差异。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金标准检查证实,200例疑似肺磨玻璃结节患者中,共计80例确诊为肺磨玻璃结节。相较于传统CT扫描,高分辨率CT靶扫描的诊断准确率更高,误/漏诊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364,P<0.05)。见表1。

表1 两种诊断方式对肺磨玻璃结节的诊断结果对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two diagnostic methods for pulmonary ground glass nodule[n(%)]

3 讨论

肺部疾病在近年来的临床发病率较高,该类疾病一旦发生,会导致患者的肺部功能受到损伤,患者在发生各种不同类型的肺部疾病时,其症状表现特殊且缺乏特异性,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相对复杂,患者的肺部还有可能出现结节斑点的情况,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患者的诊断图像中发现小的空洞阴影和结节,并且患者的斑片状影周围有可能会出现浸润性阴影的情况。在对患者进行实际治疗时,临床研究表明,对肺部结节性病变患者应用各种西医药物进行治疗[1],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但西医治疗存在较多的弊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出现不良反应,对于患者的康复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肺磨玻璃结节是肺癌的一种早期症状表现,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肺组织出现病变所导致的疾病,需要研究人员及时对其进行有效鉴别,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2]。在对肺部结节性病变患者进行治疗时,医务人员发现针对患者的病情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能够根治患者的病因,从根本上杀灭患者的癌细胞,有助于抑制癌症扩散或者转移的情况,医务人员需要早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诊断。X线是对肺疾病进行诊断的常用方法,但这种诊断方式对于直径在1 cm以下的结节诊断价值并不高,随着近年来高分辨率CT靶扫描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患者进行诊断时,诊断图像的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通过选择相应的诊断方案,能够有助于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3]。靶扫描技术通过将扫描视野缩小使患者的最终图像分辨率得到进一步提升,能够为患者最终的疾病鉴别提供有力依据,可通过这种方式明确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中,肺癌是比较多见的一种肺部恶性肿瘤,且早期的特征不是特别明显,所以有一定的漏诊和误诊,而当其发展至中后期时,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都会受到影响。目前因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科技也在持续进步,多排螺旋CT检查在临床中应用十分广泛,由于分辨率较高、方便快捷、扫描速度快、后处理较强大等,深受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喜爱。其诊断鉴别技术较高,同时还可以防止检查过程中因为心脏跳动或者呼吸导致的伪影,对微小病灶有较高的检出率,同时无论是哪种间距和层厚、矩阵范围都可以扫描,重建也不受层数的限制,能帮助检查者更好地观察病灶的具体状态。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是临床上进行肺癌诊断的一种常用手段,将其作为肺部结节性病变患者的诊断方式,有助于帮助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的预后恢复,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而医务人员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明确疾病部位,能够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肺磨玻璃结节在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4],其是在肺部感染或者多种外界因素综合作用下因损伤而发生的一种反应,会导致患者肺部出现类似于磨玻璃状的阴影,在接受诊断时,其特殊的影像学特征具有多变性、惰性等特点[5]。导致肺磨玻璃结节的因素较多,而常见的因素之一就是早期肺癌。对于早期肺部结节性病变患者来说,肺磨玻璃结节是一种十分危险的信号,而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是保障患者康复的关键,目前临床上的医务人员通过螺旋CT扫描对肺磨玻璃结节进行主观评估。常规使用的X线诊断方案,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的肺部结节诊断准确度较低。而为了在诊断过程中保障患者的诊断结果,医务人员需要为患者设置科学合理的诊断方案,以保障患者的康复。而采用传统的CT检查,极有可能出现漏诊的状况,并且传统CT难以判断肺磨玻璃结节的良恶性,甚至无法确定产生结节的具体原因,对最终的治疗效果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6]。

高分辨率CT扫描通过计算机针对患者的肺部进行诊断时,能够针对患者的肺部区域采用分割形式进行确定,大大降低伪影的出现,而人体肺结节的灰度值与血管有一定的相似度,所以需要区分影像学特征[7],尤其需要重点检查血管进出肺内侧的部分以及气管连接部分。高分辨率CT靶扫描检查通过计算机进行辅助,利用人体其他组织CT值与肺组织CT值之间的差异减少阈值选取对分隔效果产生的影响。除此之外CD层片根据边界跟踪方法能够消除背景干扰,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肺部区域,进而缩短检查形态的时间,使后续临床处理工作更为顺利的开展。将高分辨率CT靶扫描应用于患者的肺部扫查中效果良好,能够有助于判断患者的肺部状况,使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的病情特征,并且在这一研究结果中发现采用高分辨率CT靶扫描对患者进行扫查与诊断,能够帮助医务人员确认患者的病理学形态特征,对患者的后续治疗工作开展,有极强的可参考意义。本研究中,对肺磨玻璃结节患者进行病情诊断后,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图像表现进行分析可见,患者的肺磨玻璃结节有明显的分叶状况,肿瘤表面光整特征明显,胸膜有凹陷特征,但仅有50%左右的患者肺磨玻璃结节周围存在毛刺现象,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病情分析时,可以针对这一特征对患者的病情特点进行分析。其次,在本次研究结果中,选择高分辨率CT靶扫描技术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判断,则最终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可达到93.75%,而在宋璟璟等[8]的研究结果中,采用高分辨率CT靶扫描技术对恶性肺部结节患者进行诊断,准确率可达94.00%,其研究结果与本次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相似性,提示本次研究可参考性良好。李平[9]研究中选择肺磨玻璃结节患者83例,对比高分辨率CT和传统CT的诊断效果,结果表明: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98%、77.11%,与本次研究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75%、75.00%基本一致。

在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医务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个体状况,并在影像学诊断的基础上将诊断方式与患者的临床症状相结合,为患者选择最合理的诊断方案,借此保障患者后续的诊断质量[9-13]。尤其是在进行CT检查时,所使用的CT诊断方式的辐射剂量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在影像学科室内工作的医务人员受到长时间的照射,也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所以如何在保障诊断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减少CT辐射对患者和医务人员造成的影响,是影像研究人员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14-15]。

综上所述,高分辨率CT靶扫描的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对肺磨玻璃结节检出率明显较普通CT提高,为临床提供关键依据,从而减少患者随访时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