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沈素萍
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江苏连云港 222000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主要发生于早产儿群体中,该病主要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肠黏膜受损,促使其缺血、缺氧,导致小肠、结肠发生局部或弥漫性坏死,常表现为呕吐、腹胀、便血等症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给患儿家属带来极大痛苦[1]。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早产儿的救治技术亦不断完善,但由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病死率并未明显下降[2]。因此,及时寻求一种更安全、有效的干预方式十分必要。母乳喂养有助于提升新生儿的免疫力,提高胃肠道喂养的耐受力,促使患儿胃肠道功能的恢复[3]。但目前,临床关于母乳喂养在NEC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报道较少且探讨并不深入,鉴于此,本文2016年1月—2021年10月期间选择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2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进一步探讨母乳喂养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预防及治疗价值。现报道如下。
选取本院收治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62例为研究对象,依照喂养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男16例,女15例;出生胎龄26+6~34+5周,平均(30.00±2.00)周;孕母年龄20~32岁,平均(26.00±3.20)岁。观察组男17例,女14例;出生胎龄27+5~34+5周,平 均(30.50±2.02)周;孕 母 年 龄19~32岁,平 均(25.50±3.22)岁。两组早产儿及孕母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依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4],符合早产儿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出生胎龄26+6~34+5周;均于本院出生;患儿家属知情且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出生时合并外观畸形者;合并严重内脏器官发育异常者;并发先天性营养代谢障碍者;产妇合并严重传染性疾病;干预期间病情未愈死亡、出院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患儿家属具有精神类疾病或病史。
对照组实施配方奶喂养:选择能量密度为338 700 J/100 mL的早产儿院内液态配方奶起始喂养量为12 mL/kg,每间隔2 h喂养1次。常规留置口胃管,无菌奶杯中盛液态配方奶,置于温度为37℃的医用干热恒温箱内,持续加温20 min后服用。若患儿可耐受,将其喂养量增加至25 mL/(kg·d),此奶量持续到出生后第10天,第11天开始,奶量以20 mL/(kg·d)的速率增长,至140~160 mL/(kg·d)后,奶量不再增加。持续干预1个月。
观察组实施母乳喂养:产前,以PPT讲解、发放宣传手册、播放视频等方式加强对产妇的宣教,讲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意义,并详细告知如何收集、存储、运送母乳。患儿出生后1 h,开始挤奶,分多次挤奶,之后对乳房进行按摩,为其提供各型吸乳器的图片、使用说明书,及时解决产妇疑问,对每次挤奶的时间、奶量进行详细记录,对于奶量较少者及时给予干预措施。挤奶完毕奶袋储存及时送至母乳管理室冷藏保存,贴上标签,防止污染。喂奶前将冷藏母乳置于40摄氏度恒温暖水箱充分加热后喂养。出生体重<1 000 g者,起始喂养量0.5 cc Q6 h x 24 h-48 h/0.5 cc Q4 h x 24 h-48 h/0.5 cc Q2 h x 24 h-48 h,每日增加量10 cc/kg;出生体重1 000-1 250 g者,起始喂养量为1-2 cc Q2 h,每日增加量为10 cc/kg;出生体重为1 250-1 500 g者,起始喂养量1-2 cc Q2 h,每日增加量为10-15 cc/kg;出生体重1500-2 000 g者,起始喂养量2-5 cc Q2 h,每天增加量10-20 cc/kg;体重>2 000 g者,起始喂养量5 cc Q3 h,每日增加量20-30 cc/kg,若患儿可耐受,奶量稳定增加至总奶量160~180 mL/(kg·d),达到全肠道喂养后,奶量不再增加,持续干预1个月。
对比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生长发育情况、肠道菌群情况,干预2、3、4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
于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统计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身长、体质量、头围情况并对比。
肠道菌群情况判定标准:取晨起大便作为标本,行薄层涂片、革兰染色改良、固定挤镜检,判定细菌、杆菌及球菌总数。
于干预后2、3、4周,统计两组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情况。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经检验符合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体质量、身长、头围等生长发育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生长发育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干预前后生长发育情况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premature infants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表1 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干预前后生长发育情况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premature infants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组别对照组(n=31)观察组(n=31)t值P值体质量(kg)干预前1.74±0.32 1.78±0.30 0.508 0.613干预1个月后2.35±0.26 3.22±0.30 12.202<0.05身长(cm)干预前40.21±3.12 41.01±2.98 1.032 0.306干预1个月后50.43±3.02 56.99±3.10 8.439<0.05头围(cm)干预前26.89±2.12 27.01±2.14 0.222 0.825干预1个月后34.67±2.78 38.78±2.80 5.800<0.05
干预前,两组肠道菌群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肠道菌群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干预前后肠道菌群情况比较[(s),×103/L]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ntestinal flora of premature infants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s),×103/L]
表2 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干预前后肠道菌群情况比较[(s),×103/L]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ntestinal flora of premature infants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s),×103/L]
组别对照组(n=31)观察组(n=31)t值P值细菌总数干预前103.00±13.00 103.00±14.00 0.000 1.000干预1个月后192.00±10.00 253.00±11.00 22.846<0.05杆菌总数干预前91.00±9.00 90.00±10.00 0.414 0.680干预1个月后177.00±11.00 237.00±12.00 20.522<0.05球菌总数干预前12.00±2.00 12.00±3.00 0.000 1.000干预1个月后14.00±1.00 16.00±1.00 7.874<0.05
干预2、3、4周后,观察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remature infants[n(%)]
据美国统计,活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率为1‰~3‰,且超过90%的为早产儿,病死率高达13.1/10万,占发病人数的20%~40%,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该病的病死率为10%~50%。近年来,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该病致残率与致死率极高,严重危及早产儿生命健康[5]。早产儿消化道屏障及免疫系统发育尚不成熟,极易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该症患儿多出现腹胀、呕吐、便血等临床表现,严重者还会并发肺炎、败血症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速度,威胁其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6-8]。有报道显示,母乳喂养有助于减少新生儿肠道喂养不耐受、迟发型败血症等,还可促进其生长发育[9]。熊小云等[11]学者研究指出,母乳喂养有助于降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率,促进胃肠功能成熟,且与配方奶粉比较,母乳喂养的早产儿整体耐受性更好。但我国早产儿营养协助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早产儿中采用配方奶的喂养率普遍较高,可达77%[10-12]。因此,研究母乳喂养对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预防及治疗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高静等[13]学者研究指出,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儿体质量(3.21±0.35)kg、身长(56.25±3.07)cm、头围(38.69±2.03)c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7±0.28)kg、(50.36±2.62)cm、(34.71±1.88)cm(P<0.05)。本文经研究发现,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身长(56.99±3.10)cm、体质量(3.22±0.30)kg、头围(38.78±2.80)cm等生长发育情况优于对照组(50.43±3.02)cm、(2.35±0.26)kg、(34.67±2.78)cm(P<0.05)。这与高静等学者研究一致。提示母乳喂养有助于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主要是由于早产儿吮吸吞咽功能低下,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肠胃功能较差,而母乳喂养于成分含量、比例、活性物质等方面更加符合早产儿生长发育需求,且母乳中具有较高活性的淀粉酶,可促进其淀粉消化,提高免疫力,改善生长发育情况[14-15]。研究数据还显示,干预2、3、4周后,观察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进一步证实,母乳喂养有助于降低早产儿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率,保证早产儿生命健康。研究显示,干预前,两组肠道菌群情况相近(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肠道菌群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母乳喂养可有效调节早产儿肠道菌群,有利于康复。分析原因:杆菌、球菌等微生物可在消化道黏膜表面形成一道生物屏障,从而可抵制致病菌的侵袭,减少有害物质,还可使机体固有免疫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功能增强,对肠道进行刺激,产生分泌型球蛋白[16-17]。此外,该类微生物有助于产生多种维生素、消化酶,可促使消化道蠕动,促进消化道对多种营养物质的有效吸收。而母乳中具有非常丰富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溶菌素、巨噬细胞,有助于增强机体对致病菌的灭活能力[18]。此外,母乳中的乳糖可促进双歧杆菌等肠道益生菌的生长,并有效抑制大肠杆菌等病原菌的滋生,还可对肠道内大分子、细菌的透壁转运进行抑制,从而有助于增强肠道的屏障功能,改善肠道菌群情况[19]。经母乳喂养,有助于避免肠道失用性萎缩,改善肠道蠕动,促进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保障肠道结构及功能的完整性。
综上所述,对早产儿采用母乳喂养,有助于降低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改善患儿生长发育情况,还可调节早产儿肠道菌群,临床价值显著,可继续推广及应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