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

时间:2024-04-24

【摘 要】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单位的经济发展。所以及时发现国有资产管理各薄弱环节,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是我们当前高度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新常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应对措施

当前,仍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忽视了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并且资产管理意识不强,极大的削弱了资产管理效率。针对这些不足,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构建系统完善的资产管理体制,充分应用先进的管理手段,为单位的经济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国有资产管理意识不强

行政事业单位的所有财产都属于国家财产范畴,比如政府拨款、单位经营性收入等。然而受传统意识的影响,单位负责资产管理工作的人员忽视了资产管理在单位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没有及时准确区分国家和个人间的利害关系,最终导致国有资产管理问题不断,比如只重视采购环节,忽视管理过程,部分单位将国有资产作为领导层和员工的物质条件,同时各部门间存在严重的攀比心理,最终造成大量的价格高的设备、固定资产配置缺乏必要的可行性分析,是否根据实际需求而购置这些设施,还是为了使单位更加“好看”而购置,我们将无从知晓。有的单位在利益的不断驱使下,都纷纷扩大了部门财政预算范围,好从中获得庞大的资金额,不仅使国家承担了严重的财政负担,而且导致国家财政出现了不合理的倾斜,资产配置不平衡。

2.缺乏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在2008年虽然颁布实施了《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但该办法中还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有助于转变政府职能及改革财政体制的国有资产管理法规体系,比如缺乏一套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等,致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无章可循。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缺乏科学正确的产权意识,产权登记工作有待完善,主要体现在未办理产权登记手续、申报不及时,造成国家一些重大资产产权模糊不清 ,未严格根据相关标准变更产权登记,在未遵循相关流程情况下就利用国有资产开展经营活动,存在严重的产权虚置和资源损失现象。再有,单位在购置好所需的国有资产后,由于忽视了对资产及时检修、维护,并且资产在规定范围外使用,不仅大大减少了资产的使用寿命,而且资产利用率也非常低。

3.國有资产管理的监督机制不力

一方面,太多关注形式,对效果缺乏必要的重视;实际中,主要将重心放在管理权力的归属上,忽视了监督职能的全面发挥,注重预算编审,忽视了将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有机融合,虽然年年开展资产清查工作,但存在明显的形式主义;另一方面,审计监督效果不好;在各类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致使审计监督体系的职能作用得不到全面发挥,而县级行政事业单位通常不属于审计重点范围,往往得不到审计部门的重视,国家审计无法兼顾,社会审计没时间,内部审计跟不上,最终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审计多半流于形式,对存在的问题,财政部门漠不关心,而社会审计不具备相关的处理权,最后形成了只检查不解决的局面。不断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已经成为了健全公共财政的核心部分,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确立后,如何系统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现阶段的重点任务。

二、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1.树立科学的国有资产管理意识

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成效不高的原因主要是负责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人员缺乏必要的思想高度,错误的认为国家财产任何人都能使用,将财产占为己有,财产过度配置等现象严重,针对这些情况,单位领导层与国有资产管理人必须不断增强自身的工作水平,并树立正确的经济责任危机意识。聘请一批职业道德素质高、不会被金钱所左右的人员负责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同时,加强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活动,促进人员树立正确的工作作风,调动其工作热情;还应通过一系列有效的监督措施,实现资产使用过程的公开化,比如公开资金的使用动向等,鼓励全社会参与资产监督活动。

2.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时,应充分考虑资产的来源渠道、资产配置的科学性、资产处置的合理性等环节。关于资产的来源渠道,以捐赠、无形资产等为基础加强产权登记,实现资产的公开化,调动外界的监督积极性,并且财政部门应对各行政事业单位递交上来的财政预算进行系统考核,对财政资金进行优化配置,并有针对性的将资金发放给相应的行政事业单位,一旦发现有虚高预算的单位,必须严惩不贷,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资产配置过程中,必须严格按国家统一颁布的国有资产配置标准,各省份、省内地市间开展约束比较,防止发生资产过度配置问题,单位还应落实政府招标制度,和性价比高的建设单位或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将资金浪费降到最低。资产处置过程中,应确保资产处置流程的规范性,及时报废、核销已经损坏的的固定资产,对剩余残值进行入账,做好明细,经常性开展资产审查,在处理过度配置的资产时,应构建相配套的资产调剂制度,提供有助于资产及时交换的交易平台,通过租赁、拍卖等途径将单位闲置资产充分利用起来,确保资产的高效使用,促进资产增值最大化。

3.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审计监督

大部分人员工作过程中抵制不了利益的诱惑,经常干一些有违常理的事情,所以为了进一步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必须构建完善高效的监督措施。第一,构建国有资产专人监管制度,不需要按本部门领导人员的指令办事,由上级资产管理部门直接负责,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防止领导随意让会计人员和资产管理人员提供不真实账簿的行为,并促进国有资产在相关法规流程基础上顺利完成产权登记,优化资产配置过程,提高资产利用率,完善资产处置。第二,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可通过纪检手段、外部审计手段来提高监督力度,注重定期和不定期审计的有机结合。此外,凡是不按照相关法规办事,致使国有资产发生严重浪费的人员,应给予严厉处罚。

4.健全国有资产预算制度

不断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预算控制工作,构建完善有效的国有资产预算制度,成为了当前国有资产管理的理想方式,还是解决管理问题的主要途径。实际中,我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第一,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开展预算管理工作能够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方式的有效改革,防止国有资产私自挪用以及资产配置的随意性、浪费、闲置等情况,确保行政事业单位持续健康发展。构建完善的资产预算制度,科学编制预算,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各部门掌握具体的支出总量。落实基于政府采购制度的资产预算制度,也就是按规范科学分配国有资产,不仅增强了资产配置效率,还防止了随大流,资金浪费。第二,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有机结合;要想做到账实相符,行政事业单位就必须充足准备资产备查登记簿、固定资产卡片等,并做好相关核对工作,及时找出引起账实不符的原因,针对报废、报损的资产办理所需手续,切实促进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密切融合。第三,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有机结合;将资产交由专业人员管理,清晰划分资产管理人员和资产使用人员的职责权限,将各自的责任落实到实处。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效率,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树立为民服务、公正执法的社会形象,保障了广大群众的合法利益,所以探索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各薄弱环节,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贾文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

[2]李凡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理论,2010.

[3]沈海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商论,2011.

[4]王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

[5]孙建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通讯,2009.

[6]顾月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经贸,2011.

作者简介:

郑凤芹(1970—),女,单位:淄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