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分析

时间:2024-09-03

韩兴瑞

临清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山东临清 252600

在临床普外科中,腹股沟疝这种疾病比较多见,好发于男性群体,该病由于腹股沟处缺损形成的包块突出在体表,也叫作疝气[1-2]。而形成腹股沟疝的主要原因就是腹内压力增加、腹壁肌肉强度降低[3-4]。成人患者还有着腹痛、频繁呕吐的情况,如果治疗不及时,还可能会发生嵌顿、绞窄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5-6]。临床中对于腹股沟疝患者多采取修补手术,包括开放式无张力疝与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最近几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技术越来越成熟,所以在腹股沟疝治疗中,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该手术效果非常理想[7-8]。为对该术式的价值进一步明确,本文回顾性分析临清市人民医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50例腹股沟疝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50位腹股沟疝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中男67例,女8例;年龄25~65岁,平均(48.76±5.23)岁;单侧股疝9例,单侧直疝15例,双侧直疝5例,单侧斜疝35例,双侧斜疝11例。研究组中男68例,女7例;年龄24~67岁,平均(49.34±5.56)岁;单侧股疝11例,单侧直疝14例,双侧直疝5例,单侧斜疝36例,双侧斜疝9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选患者均自愿参与并同意,本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者;②首发者;③确诊为腹股沟疝者。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肾障碍者;②有凝血功能异常者;③精神认知障碍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具体实施如下:对患者采取局部麻醉,等起效之后,在腹股沟处作一个6 cm长的斜切口,该切口和腹股沟带平行,并逐层地把腹外斜肌腱膜切开,让疝囊完全地暴露出来,对其高位游离,在腹膜外间隙把疝囊置入其中,如果疝囊比较大,需要横断并进行结扎,然后在疝环内置入网塞,对网塞边缘地方与疝环周边腹横筋膜进行间断缝合,并把网塞进行固定,把合适的补片放置在游离精索后方,并和腹股沟韧带、耻骨结节、联合肌腱进行缝合固定,之后把切口关闭,手术结束之后,要采取沙袋加压。

研究组采取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具体实施如下:给予患者采取全身麻醉,等起效之后,体位采取脚高头低平卧位,在脐部下缘作一个切口,长1 cm,建立气腹,然后在腹腔内置入腹腔镜,在患侧的位置,平脐部位作一个切口,并在腹直肌外缘的下方作一个切口,长5 mm,置入套管针在疝缺损上缘作一个切口,并把腹膜切开,让疝囊充分地游离,尽可能地剥离斜疝疝囊,横断精索粘连的大疝囊,对腹膜前间隙进行分离。对于补片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进行修剪,并和联合肌腱耻骨梳韧带、腹直肌进行固定,在耻骨联合处让补片内侧交叉重叠。在精索上平铺并展开补片,最后对腹膜进行缝合,把腹腔镜撤出,最后关闭切口。

1.4 观察指标

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一年随访,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效果判定标准:①治愈,患者腹股沟肿块大小<0.1 mm,或者完全消失,各指标改善显著,并且没有出现复发的情况。②有效,患者腹股沟肿块大小在0.1~0.2 mm之间,各指标有所改善,并且没有复发的情况。③无效,患者的情况没有出现任何改变。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时间,包括排气时间、疼痛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切口感染、尿潴留、阴囊血肿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情况。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ect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2.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surg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2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surg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组别研究组(n=75)对照组(n=75)t值P值术中出血量(mL)26.77±10.01 57.45±10.14 18.647<0.001手术时间(min)49.78±8.12 48.54±8.23 0.929 0.354

2.3 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时间比较

术后,研究组排气时间、疼痛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两组患者并发症及复发情况对比[n(%)]Table 4 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s and recur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3 讨论

腹股沟疝患者其临床表现为咳嗽、行走或站立时有可复性包块,如果治疗不及时,还可能引起患者发生肠道梗阻、肠道缺血坏死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9-11]。现阶段,治疗该病较为常用的手段就是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与腹膜前疝修补术,而与传统疝补术对比,开放式的操作比较简单,并发症较少,手术后的恢复时间也比较短,并且不会损害正常解剖结构,因是局部麻醉,还能降低麻醉风险,但是该手术有着比较大的手术创伤,术后患者有比较严重的疼痛以及比较长的住院时间,并且补片周围组织还容易出现感染[12-13]。而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最近几年在对腹股沟疝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这种手术方式的术中出血量非常少,创口也比较小,所以术后的疼痛比较轻,并且有着更加清晰的解剖结构视野,不会对腹股沟结构造成破坏,因此两者对比,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更为理想[14-15]。

申永生[16]研究表明,TAPP组术中出血量(22.33±6.12)mL,术后进食时间(10.31±2.35)h均低于开放组的术中出血量(47.84±7.31)mL与进食时间(15.44±3.84)h(P<0.05),开放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高于TAPP组的3.45%(P<0.05),与本研究基本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6.77±10.01)mL明显低于对照组(57.45±10.14)mL(P<0.05),术后,研究组排气时间、疼痛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67%,低于对照组的30.67%(P<0.05)。由此可知,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术后创伤比较小,能够让患者恢复更快,并且安全性更高。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1.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67%(P<0.05),表明研究组采取的治疗方式效果更为理想,并且还能降低患者出现复发的情况[16]。

综上所述,对于腹股沟疝患者采取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能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另外还能显著缩短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不会增加复发情况。

表3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时间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 of various indicator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3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时间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 of various indicator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组别研究组(n=75)对照组(n=75)t值P值排气时间(d)0.77±0.13 1.75±0.44 18.498<0.001疼痛时间(d)0.64±0.11 2.21±0.25 49.781<0.001进食时间(h)5.14±1.87 19.46±3.67 30.108<0.001下床时间(h)4.43±2.24 17.32±3.15 28.881<0.001住院时间(d)2.21±0.75 5.32±0.74 25.563<0.00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