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李娜
高邮市中医医院影像科,江苏扬州 225600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高发病之一,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严重损害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据统计,我国脑卒中患病率高达4.1%以上,每年新增脑卒中患者数量超过200 万例,而脑卒中死亡患者每年超过150万例[1],近几年,随着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改变,脑卒中患病率呈不断增高趋势,因此,及早预测、诊断脑卒中对挽救患者生命,提高脑卒中治愈率具有良好效果。目前临床可通过头颈部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动脉情况,可有效观察患者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斑块、狭窄程度,进而预测脑卒中疾病,准确性较高,备受认可[2]。该文选取2018 年10月—2021 年7 月该院接受头颈部CT 血管成像技术扫描后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情况的患者115例进行分析,探讨对预测脑卒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选择该院接受头颈部CT 血管成像技术(CTA)扫描后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情况的患者115 例,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脑卒中分组,A 组均确诊为脑卒中,共58 例,其中男36 例,女22 例;年龄55~83 岁,平均(69.15±2.55)岁。B 组为非脑卒中患者,共57例,其中男34例,女23例;年龄56~84岁,平均(69.16±2.54)岁。纳入标准:①影像诊断均出现经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情况;②均知晓该次研究内容,同意参与配合。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血管疾病者;②抵触配合研究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所有患者均针对头颈部实施CT血管成像扫描,设备型号为飞利浦64排128层螺旋CT,由主动脉弓扫描至颅底,包含颈动脉、椎动脉全程。扫描过程中设备管电压设定为120 kV、电流设定为220 mA,扫描层厚和层间距均设定为1 mm,准直器64 mm×0.6 mm。扫描过程中需经由静脉注射造影剂,穿刺点选择在肘部主静脉,试剂为碘佛醇,注射剂量控制在70~80 mL/名,30 mL 生理盐水冲洗,以静脉泵匀速给药,速率控制在4.5 mL/s。CT 血管成像扫描窗宽设定为850、窗位为250,利用微调的方式获得最佳对比度的影像。将扫描获得的影像数据传输至处理站,由至少两名影像科医师负责阅片,对颈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特点给予准确评估。要求所有医师均采取双盲评估方式,只有评估结果一致后方可给出最终诊断结果,如评估结果不一致需开展集体讨论,最终得出一致性结果。
归纳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患者影像特征表现,对比A、B组两组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程度差异。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15 例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患者经头颈部CT 血管成像技术诊断结果显示,46 例患者为钙化斑块,占比40.00%,影像特征表现:管壁明显增厚,管腔出现轻度狭窄情况,少数患者出现溃疡。39例患者为非钙化斑块,占比33.91%,30 例患者为混合斑块,占比26.09%,影像特征表现:管壁明显增厚,管腔出现严重狭窄情况,多数患者伴有管壁溃疡问题,且部分患者颅内血管出现病变。115 例患者中,64例患者为轻度颈动脉狭窄,占比55.65%,30例患者为中度颈动脉狭窄,占比26.09%,21 例患者为重度颈动脉狭窄,占比18.26%。
A 组患者非钙化斑块、混合斑块占比率明显高于B 组,同时中度、重度颈动脉狭窄占比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情况对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cervical atherosclerotic plaque and stenosi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n(%)]
脑卒中属于严重脑血管病变之一,主要是颈动脉内产生粥样硬化斑块或血管痉挛引发内径狭窄所引发的缺血性、缺氧性局部脑组织损伤,尤其是粥样硬化斑块发生脱落后会直接引发微血管阻塞,使脑组织出现急性缺血性病变。根据病变原因可以将其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缺氧性脑卒中,其中缺血性患者占比较高,在60%以上[3]。当前国内在应对该类患者时多采用溶栓和血管介入治疗的方式,但不论使用何种治疗方法,均需在术前对颈动脉病变情况进行筛查,其目的不仅在于确认病变程度,还需分辨病变的具体类型,以便选择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满足不同患者的实际需求[4]。
CT 血管成像技术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狭窄的主要诊断方式,其不仅分辨率高,还可以准确展示病变血管的狭窄程度,可评估硬化斑块灶的类型。病理研究指出粥样硬化斑块是引起脑卒中的核心原因,越早确认斑块的类型和程度,越有利于治疗方法的确定,也可更好地控制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根据大数据临床研究显示,颈动脉内硬化斑块形成概率和患者年龄呈正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加,斑块体积也会相应增高[5-6]。另外颈动脉的分支血管内斑块形成概率也相对较高,这是由于分支血管相比于主血管内径更小,血液流动时容易产生涡流效应,血管内壁所受冲击较大,也更容易产生脂质堆积,加之其内径较小,很容易出现狭窄或完全阻塞的情况[7-8]。
在CT 血管成像技术的扫描下,可利用造影剂提升血管对比度,从而更清晰地观察血液流通情况,确定硬化斑块病灶的具体位置。同时,根据扫描病灶的具体CT 值可判断其性质。如病灶内脂质的比例相对较高,该斑块病灶的CT 值相对较低,且随脂质比例增加而降低,属于脂肪斑块。该类斑块更容易发生破裂、脱落等情况,也更容易出现继发性病变。实际测量时需尽量扩大CT 值的扫描范围,以降低钙化、纤维成分等造成的影响[9-11]。粥样硬化斑块还包括钙化斑块、纤维斑块和混合型斑块,相比于脂肪斑块,这3 种斑块造成血管内壁溃疡的概率均相对较低,且钙化斑块内钙化成分比例较高,CT 值稳定,不宜引起脑血管意外病变。而纤维斑块的CT 值最高,且自身硬度较大,不容易出现脱落的情况,但是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造成所在血管阻塞的概率较高[12-15]。由此可见,质地较软的脂肪斑块引发脑卒中的风险性较大,在CT 扫描时如发现患者具有该类病灶,则需尽快开展溶栓干预,以最大程度上降低脑卒中的发生概率,也可更好地控制相关继发性症状。另外实际扫描时可以确认斑块病灶的具体厚度,对其造成颈动脉或分支动脉闭塞的风险予以判断,如存在高风险的情况,则需要尽快开展血管介入性治疗,越早完成硬化斑块剥脱,越有利于整体恢复效果[16-17]。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A 组患者混合斑块占比率36.21%高于B 组,同时重度狭窄占比率25.86%高于B 组(P<0.05),该研究结果与汪欣等[18]发表文章中的结果:A 组脑卒中患者混合斑块占比率96.2%高于B 组,重度狭窄占比率95.8%相比于B 组较高相一致。
综上所述,通过头颈部CT 血管成像技术能够有效鉴别诊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情况,以用作临床预测脑卒中,准确性较高,提倡运用推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