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比较CT 和MRI 对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临床价值

时间:2024-09-03

孙明凤,李宝权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医院影像科,江苏南京 210046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由脑血管闭塞、脑动脉粥样硬化或管腔狭窄导致脑供血、供氧不足,使脑局部组织出现缺血坏死而引起[1]。研究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发病1~6 h接受溶栓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2-3]。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是确保溶栓治疗效果的关键。目前,临床多采用影像学技术诊断急性脑梗死,计算机体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均是常用影像学诊断方法,但CT诊断时对不同位置病灶边缘显示欠佳,易引起误诊、漏诊等情况[4]。相较于CT检查,MRI检查具有安全性高、准确率高及无辐射性等优势,被多数急性脑梗死者接受[5]。选取2019 年1 月—2021 年1 月该院收治的105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CT及MRI检查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入院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口角歪斜、肢体无力及言语欠清晰,部分瘫痪;均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均于发病6 h 内接受CT及MRI 检查;资料完整;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合并精神系统疾病患者;处于妊娠期女性;CT 检查存在禁忌证患者;MRI检查存在禁忌证患者;动脉瘤手术史患者;合并脑出血患者;合并肝肾功能眼球不全患者;中途退出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入组患者中男63 例,女42 例;年龄35~94 岁,平均(42.26±2.18)岁。该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均行CT 及MRI 检查,先行CT 检查,再行MRI检查。CT检查:设备选取NeyViz Glory螺旋CT 扫描仪,检查方式为连续扫描,扫描范围为整个颅脑;先行平扫,选取螺旋扫描或轴位断层逐层扫描,设定电流为150 mA,调节电压为120 kV,层厚设置为5.0 mm,设置层距为1.5 mm。MRI 检查:设备选取东软1.5T磁共振NSM—S15P,行轴位全脑扫描,设置层厚为5~7 mm,调节层距为1.5 mm,设置Fov为230 mm;T1WI为自旋回波序列T1,设定TR为500 ms,调节TE为7.8 ms,矩阵设置为256×256,分2次采集数据,flipms,矩阵设置为448×336,分4 次采集数据,flip 角为150°,于恢复液体衰减反转后即可行flair,设置TR 为900 ms,调节TE 为109 ms,T1 2 500,矩 阵设 置为256×256,采 集1 次 后flip 角 为150°;DWI弥散成像:设置TR为2 900 ms,TE调节为84 ms,设置矩阵为128×128,分2 次采集数据,b 值=0、1 000。

1.3 观察指标

①以临床最终确诊结果为标准,分析CT、MRI检查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

②分析CT 及MRI 检查脑梗死发生具体部位结果,并将CT、MRI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及MRI检查结果对比

105例患者行CT检查共检出73例(69.52%),梗死部位分别为额叶11 例(15.07%)、基底节24 例(32.88%)、颞 叶19 例(26.03%)、枕 叶13 例(17.81%)、小脑6 例(8.22%)。MRI 检查共检出102例(97.14%),梗死部位分别为额叶14 例(13.73%)、基底节35例(34.31%)、颞叶18例(17.65%)、枕叶16例(15.69%)、脑 干7 例(6.86%),小 脑12 例(11.76%)。MRI 检查的检出率(97.14%)高于CT 检查(6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CT及MRI检查结果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T and MRI results[n(%)]

2.2 CT及MRI诊断准确率比较

以临床最终确诊结果为标准,该研究105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MRI 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80.95%,明显高于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6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CT及MRI诊断急性脑梗死的准确率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accuracy of CT and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病病情相较于一般患者来说更为严重,常伴随语言、肢体及认知功能障碍,生活无法自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急性脑梗死常见病因是由于血流中异常物质如栓子对动脉造成堵塞,导致颅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对患者大脑功能产生不利影响,以病因为依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因大脑供血不足所致脑梗死,另一类是大脑血量正常,但含氧量过低所致缺氧性脑梗死[6-8]。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神经可出现中枢性面瘫、舌瘫等症状,躯体可出现肢体偏瘫、走路不稳、大小便失禁及四肢无力等症状,患者起病迅速,且病情易反复[9]。研究发现,若可于患者发病初期恢复缺血半暗带的血液供应,可缩小梗死面积,提高患者生存率,以确保病情预后[10]。早期诊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意义重大。临床用于诊断急性脑梗死的常用方法包括CT、MRI 等,相比较而言,CT 检查费用较低,可减轻患者经济压力,且检查禁忌证更少,但存在一定误诊、漏诊情况,不利于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11-12]。MRI 检查费用相对较高,且检查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幽闭恐惧症,但相较于CT 检查,MRI 组织分辨率更高,且诊断准确率更高,患者接受度更高[13]。

该研究发现,105例患者行CT检查共检出73例(69.52%),梗死部位分别为额叶11 例(15.07%)、基底节24例(32.88%)、颞叶19例(26.03%)、枕叶13例(17.81%)、小脑6 例(8.22%),未检出脑干病变。MRI 检查共检出102 例(97.14%),梗死部位分别为额叶14例(13.73%)、基底节35例(34.31%)、颞叶18例(17.65%)、枕 叶16 例(15.69%)、脑 干7 例(6.86%),小 脑12 例(11.76%)。 MRI 检 出 率(97.14%)高于CT检出率(69.52%)(P<0.05);以临床最终确诊结果为标准,该研究105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80.95%,明显高于CT 检查的诊断准确率67.62%(P<0.05)。孙跃等[14]选取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发病6 h内开展颅脑CT及MRI检查,结果显示,CT检查确诊率67.50%,低于MRI 检查97.50%(P<0.05),与该研究结果一致,提示相较于CT 检查,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MRI 进行早期诊断,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分析原因,CT用于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的准确率较低,可能是由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脑部水肿程度并不高,未出现明显占位效应,而CT 诊断主要以占位效应为依据进行诊断,由此极易受到干扰,针对水肿不明显患者未能确诊[15]。MRI 检查用于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主要以患者大脑组织中含水量变化为依据,于患者发病初期即6 h内,采用MRI检查,可对患者细胞毒性早期水肿进行准确判断,此时患者局部梗死病灶含水量明显升高,进而提高诊断准确率。相较于CT 检查,MRI 检查对患者颅脑扫描后,可对所采集数据进行处理,以直观显示血管形态学特征、梗死部位及血管狭窄程度等,且可准确反映侧支血管的血管供应情况。其次,MRI检查可通过血管造影检测技术,清晰显示梗死病灶内脑部供血血管形态,如血管闭塞、狭窄或畸形等。此外,MRI 检查可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大脑内部血液的rCBF灌注情况,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张元刚等[16]选取80 例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对MRI 与CT 用于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均采用CT、MRI检查。结果显示,MRI 对缺血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6.84%、95.00%,均高于CT 检查分别为42.11%、60.00%;24 h内MRI诊断率高于CT;提示相较于CT,MRI检查用于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的诊断符合率更高,且对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诊断更具优势。分析MRI 检查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脑梗死病灶形成前,应用MRI检查可有效确定病灶大小、形态及面积等;②CT 检查时对部分病灶组织密度及正常组织密度差异并不显著,而MRI 检查可清晰显示;③针对病灶2~5 mm或软组织等,MRI均可准确检出[17-18]。

综上所述,CT、MRI 均是临床常用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的检查方法,相比较而言,MRI诊断准确率更高,可准确定位病灶,清晰显示病灶大小、部位及形态等,为后续治疗方案制订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孔静渊,郭巧云.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及急性脑梗死与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的相关性分析[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2):230-232.

[2] 林燚侨.磁共振DWI和FLAIR序列在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1,30(5):891-893.

[3] 王科,潘英,贺文麟.急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及急性脑梗死与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的相关性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21,30(1):18-21.

[4] 赵明.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23):34-36.

[5] 张智翔.磁共振DWI技术在超急性脑梗死与超急性脑出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7):81-82.

[6] 钱春红,沈海林,杜红娣,等.640 层CT 全脑灌注技术联合磁共振成像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0,29(5):811-815.

[7] 张瑞平,黄飞文,蔡舟波.磁共振脑灌注成像技术评价大面积急性脑梗死溶栓疗效的价值与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0,11(2):86-87.

[8] 李剑,彭光明,陈学君,等.CT、MRI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价值对比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0,29(1):16-18.

[9] 马宏恩.血清PTX3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15):2360-2361,2379.

[10] 黄德干,胡青松,田野.磁共振3DASL灌注成像在超急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6):1216-1218,1226.

[11] 张海青,张子林,殷文兵,等.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诊断急性脑梗死中的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29(1):33-35.

[12] 濮进华,赵美伟,董诗庄.CT、MRI 对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与研究[J].影像技术,2018,30(5):10-11.

[13] 徐建.比较CT 和MRI 对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临床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5):34-36.

[14] 孙跃,毕鹤宇.CT、MRI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意义对比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5):165-166.

[15] 钟长扬,张艳,刘远,等.缺血修饰蛋白在合并中重度椎基底动脉狭窄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1):44-47.

[16] 张元刚,代永亮,王丽,等.CT与MRI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外医疗,2018,37(2):179-180,183.

[17] 凌佳龙,骆少明.磁共振DWI 和FLAIR 序列在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CT 和MRI 杂志,2018,16(1):19-21.

[18] 陈立勋,贺栋梁,王俊波.颈内动脉易损斑块的CTA新特征与脑梗死关联性分析[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8,46(1):95-9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